APP下载

河南粮食生产的亮点、短板和抓手

2022-03-18张道明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种粮耕地粮食

张道明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粮食大省,2021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654亿kg,是当之无愧的“国人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是河南的政治任务,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粮食生产要进一步厘清优势和弱项,做好“八大抓手”工作,强力推进粮食安全生产。

一、四大亮点

(一)粮食生产贡献大

河南是全国五大粮食净调出省之一,人均粮食占有量695 kg,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5 kg,不仅保障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能调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kg。

(二)口粮市场份额大

2020年,河南省小麦、水稻产量425.5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63.5%,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8左右,位居全国第一。

(三)谷物产量占比大

2020年,河南省谷物、豆类、薯类等产量达到650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97%。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28%,占全球的4.8%左右。可以说,只要河南小麦丰收了,全国夏粮丰收就有基础,国家口粮安全就有保障。

(四)粮食加工能力大

河南省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8%,主食产业化率达到48%。河南省培育了三全、思念、白象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本土企业,引进了中粮、益海嘉里、克明面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粮食加工企业落户河南。

二、四大短板

(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持续增产难度加大

一方面,河南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有0.073 hm2,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5,耕地总量已无增长空间,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基本没有可能;另一方面,河南省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43%,人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农业可用水资源日益紧张。

(二)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足

近年,河南省干旱、洪涝、风雹、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在全省0.08亿hm2耕地中,还有近一半耕地没有实施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些地方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中,有1/3左右由于前期建设标准低,亟需改造提升。

(三)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受糧食生产成本上升、粮食价格下跌影响,粮食生产呈现出高成本、低收益的特征。农民辛辛苦苦种地的收益,远远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加之政策的激励效应递减,农民种粮的意愿下降。2010—2020年,小麦每667 m2平均生产成本为721元,平均纯收益为303元。2010—2020年,玉米每667 m2平均生产成本为655元,平均纯收益为275元,种粮比较效益偏低。

(四)农区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持续投入能力不足

全省城镇化率刚过50%,整体水平相对比较低。豫东、豫南等传统农区更低,且产粮大市、大县多为财政穷市、穷县,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如驻马店市城镇化率刚过40%,2019年人均财力5934元,仅为全国的37%、全省的70%。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资金投入方面,面临巨大财政压力。

三、八大抓手

(一)以耕地保护建设为抓手解决好保粮田问题

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稳定在0.08亿hm2以上。坚持新建与提升并重,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533万hm2,稳定保障650亿kg以上粮食产能。

(二)以落实惠农政策为抓手解决好稳面积问题

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度,落实好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综合利用直接补贴、农业保险、信贷支持等手段,加大对产粮大县、种粮农民的奖励扶持力度,调动基层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0.11亿hm2左右。

(三)以优质粮食发展为抓手解决好优结构问题

以强筋小麦、弱筋小麦为重点,到2025年,确保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稳定在100万hm2以上。发挥全省畜牧业优势,推行玉米机械籽粒收获、机械烘干、种养加结合订单销售的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质量。积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再生稻等优质绿色水稻,提升水稻质量品质和综合效益。

(四)以粮食生产管理为抓手解决好保丰收问题

围绕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开展指导服务,促进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奠定粮食丰收基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抗灾应急管理机制,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加强干旱、洪涝、倒春寒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抓好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减少粮食生产损失。

(五)以科技创新推广为抓手解决好提单产问题

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建设,加快新品种选育推广,打造现代种业高地。依托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集成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行动,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到202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7%。

(六)以经营主体培育为抓手解决好增活力问题

实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行动和家庭农场培育壮大行动,到2025年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到5000家,认定15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七)以粮食龙头企业为抓手解决好提效益问题

以粮食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实施企业升级行动、延链增值行动、绿色发展行动、质量标准行动、品牌培育行动,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发展。立足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大力开展订单生产,推进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购销关系。围绕粮食全产业链,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发展。

(八)以粮食产后减损和餐桌节约为抓手解决好降损耗问题

加大农机技术研发,提升谷物收获机械性能。加强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强化粮食加工减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加工转化率和副产物利用率。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和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加强节约粮食宣传,在全社会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   张珍)

3888501908263

猜你喜欢

种粮耕地粮食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农资价格上涨不是小事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种粮大户连续7年给农民发巨额年终奖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