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游戏课程中的家园共育策略探索

2022-03-18张鸿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

张鸿

摘 要: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其教学的宗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于幼儿园教学面对的主要是3~6岁的幼儿,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知识基础,而他们天生的爱好就是做游戏,如果能将此先决条件与教学有效结合,符合幼儿的发展和教育规律。另外,要想使幼儿得到良好的教育,得以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本文分别分析了幼儿园游戏课程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对幼儿园游戏课程中的家园共育策略进行了详细探索。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课程;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6-0026-03

Exploring the Strategies of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Game Curriculum

ZHANG Hong  (Anding Futai Kindergarten,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its teaching is: "game is the basic activity." Because kindergarten teaching mainly deals with children between 3 and 6 years old, children at this age basically don't have any knowledge. Basically, their natural hobby is to play games. If this prerequisite can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teaching, it will be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In addition, in order for children to get a good education and grow up healthily,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ooperation of par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kindergarten game curriculum and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separately, and explores the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strategy in the kindergarten game curriculum in detail.

【Keywords】Kindergarten; Game curriculum; Home-kindergarten co- education

1.幼儿园游戏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游戏课程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游戏课程设置的真正价值也慢慢凸显出来。主体性教育是个人未来发展的中心内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心,所包含的主要有主体活动的能力、创造的动机等,对其的培养也是以活动为中介,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主体性,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并对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和表现给予一定的肯定,这是对幼儿进行素质培养的关键。因此,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设置,能够将游戏中所独有的提升幼儿主体性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幼儿园本身拥有特定的教育目的,也正是由于这一教育目的使幼儿园成为给幼儿创造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应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创设多种教学活动,使他们得以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在不同的阶段所呈现出的特点基本上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幼儿园需设定多种类型的课程。不管幼儿处于哪一年龄阶段,他们对游戏都是十分喜爱的,通过参与游戏课程,幼儿能够充分表现自我。因此,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开展使得他们在享受美好的幼儿园时光的同时,提升自身修养。

2.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教育工作是一项集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为一体的系统性综合工程,这三者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处于幼儿教育阶段的幼儿,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制约性,家长和教师都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施教者。家长的教育能力不同于专业的教育人员,但其自身的言谈举止却对幼儿的影响非常深远,其教育的影响程度也远远高于教师的影响程度。家庭教育虽然没有幼儿园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却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起点,且会对幼儿未来乃至一生发展的价值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幼儿初始的价值取向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家园共育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本身所展示出来的特点和优点也十分显著。由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式,也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使得幼儿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因此,通过家园共育,可以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在共同配合的基础上,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设计和落实原则

想要确保基于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家园共育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成效,还需事先把握和认知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设计和落实原则,为家园共育取得最终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1)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主要指游戏课程中的各项安排、各个环节都要具备随时调整的可能,这样便可以在随时掌握教育现状基础上灵活调整,方可让游戏课程开展得有意义、有价值。此次,灵活性在这里也指代让幼儿自由活动、充分活动的意思,可以确保幼儿在游戏中跳一跳、跑一跑等,从而达到灵活身体各个关节的作用,幼儿的协调能力也便得以发展。

(2)益智原则。益智原则主要指游戏课程中推出的游戏具有益智功能,让幼儿动手、动脚之余可以动脑,可以在游戏中增设一些规则和要求,为幼儿开动脑筋提供机会。有智力参与的游戏才可以更具有效性和趣味性,才会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一来,游戏课程才能达成既定目标、取得应有成效。

(3)教育原则。游戏课程虽以游戏为主,但是在课堂中仍具有教育属性,教师不可只看重游戏给幼儿带来的欢乐,还要着重体现和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如此一来,游戏才有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这样理解,游戏是教师达成教育目的的工具,并非教育教学的全部,还需幼儿教师透过现象看本质,才可确保教育工作借助游戏的力量更顺利完成。

(4)安全性原则。幼儿正处于年龄较小、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阶段,再加上游戏中夹杂着较多不可确定性的安全因素,所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不可一心为达成教育目的而无视幼儿的安全,这无异于舍近求远。要知道幼儿的安全要比教育来得更为重要,不可避重就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的同时也要具备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4.幼儿园游戏课程中的家园共育创新策略

根据相关的研究报告表明,幼儿在六岁之前接触的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十分必要,家长和教师都应对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高度重视。而基于游戏课程的家园共育可以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游戏课程中,在更全面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每日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的基础上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为幼儿更好地成長奠定牢固基础,为幼儿园教育创造更好的环境做出积极努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家长的家园共育理念

幼儿园游戏课程中家园共育理念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幼儿家长要对家园共育的具体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清晰地了解,由于幼儿家长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他们在知识背景和文化层次上存在着差异性,以及他们自身三观的不同,使得幼儿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这也就要求家庭教育要变得更加标准和个性。而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进行家园共育,目的是要让家长意识到幼儿时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家、园有效配合和同步教育,促使幼儿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明确良好的幼儿教育需要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共同配合和相互促进,通过共同参与游戏课程,让家长明白自身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并意识到自己任何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明白自己本身也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其次,通过游戏,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幼儿园教育并不能取代家庭教育,两者之间在育儿方面既拥有共同的目标,又各自担任着各自的职责,进一步明晰对“家长”这一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使游戏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使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实现。再次,教师要让家长明白,幼儿时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的性格、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家长必须认清他们自身在育儿问题上具有的无法比拟的作用,并要尽到自己该尽的教育职责。最后,在幼儿园的游戏课程中通过采取家园共育的策略,能够促使幼儿园和家庭之间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交流,并将“家园共育”这一教育理念进行落实,明确家校共育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安排。比如,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如微信、电话等,方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及时的了解,进而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诉求和学习需求,并能够有的放矢地引导和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优点,帮助他们弥补和改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给予他们正当的指导,从而将其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全面人才。

(2)加强与幼儿的有效交流

幼儿家长本身具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程度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应与家长进行强有力的沟通,争取游戏课程的教学得到家长的支持,并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对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进行搜集和整理,最好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游戏课程的教学中,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带领幼儿充分体验游戏教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游戏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这样可以使家长更好地陪伴幼儿的成长。比如,有些游戏需要一些特定职业的角色,如建筑工人或医生、消防员等,在组织游戏时幼儿教师可以请现实生活中有担任此类职业的幼儿家长参与到游戏中,使幼儿在游戏中真实感受家长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从而更好地体会家长的辛苦和不易。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类型时,需要以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为前提或对游戏进行适当的改编,也可以让幼儿多多参与击鼓传花、词语接龙等游戏,并将一些教学内容穿插在其中,以此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或者在与家长进行共同游戏时对幼儿灌输合作意识。

(3)构建有效的联系方式

幼儿园要注意构建与幼儿家长之间有效联系的方式。虽然幼儿园和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方向与目的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儿园和家庭在教育观念上可能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双方之间必须加强联系,家长也要对幼儿园的教育进行全面的了解。

在目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其远不止只对幼儿进行儿歌、听故事等这些基本内容的教学。幼儿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也比较有限,因此,家长和幼儿园必须加强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并引导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还要使他们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这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十分有利。为了给予幼儿更好的教育,幼儿教师在游戏课程中组织家园共育或集体活动时,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活动加入其中,如饮食、洗漱等,这样可以将游戏课程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让幼儿在游戏课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从而为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打好基础;或者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擦拭桌椅、收拾图书玩具等,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和劳动观念,并在完成劳动任务之后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和赞扬,使他们能够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并对劳动产生兴趣。

(4)针对幼儿年龄选择游戏方式

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幼儿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游戏,比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最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在游戏课程中采用家园共育教学策略,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共同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当幼儿对新出现的游戏不感兴趣时,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在他们附近玩这类新游戏,以此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这不但对幼儿形成了一种暗示性的指导作用,还会吸引他们主动模仿。另外,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则可以将自己的身份转化为一个参与者、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等,指导幼儿进行更好地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邀请家长参与到他们之间,让家长在游戏中扮演某一个角色,并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恰当的指导。在游戏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及家长创造一个交流、探讨的时机,让他们各自将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感受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的探讨,或者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见解和富有创意的想法等内容进行交流与分享,并通过幼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且主动进行经验的分享。

5.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作为一种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方式,对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家园共育”这一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并要充分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家长也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积极与幼儿教师进行配合和交流,使家长与幼儿教师能够保持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并在幼儿的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促进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有效合作,家长要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促使幼儿园游戏课程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得以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颖.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J].小学生,2021(08).

3238500589231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