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一脉思想 显道艺真功
——蔡青云先生道家青花山水作品赏析
2022-03-17张胜华
张胜华
蔡青云先生,号天台山人,青云居士。1959 年生于浙江天台山,是当代颇有影响的道家瓷画代表人物。
用道家文化的理论和元素,指导并融入陶瓷艺术的创作,成为中国道教南宗画派“青花山水背景图第一人”,这是蔡青云先生道家青花山水艺术作品的显著特色,由此倍受人们喜爱和赞誉。
笔者与蔡先生结识多年,通过经常的接触与交谈,炯然体会,要读懂蔡先生作品,须从“探”“品”“悟”三方面入手,方能看出它个中情趣、奥妙与真功。
一是探其源 底蕴深厚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思想魂宝,并为山水画的创作灌输了强大的主体意识,历代山水画家深受道家学术影响。如天人合一、心斋、坐忘、道法自然、大音希声、归璞归真、执简驭繁等重要思想理念,以致后来中国美学中关于“澄怀味象”“平淡天真”“气韵生动”乃至水墨技法理论的形成,皆源于道家思想的影响。
蔡青云从小与道家结缘,并先后受过三位师父的指教:8 岁在家乡受民间道家南宗山水高人徐志启蒙,以大地为纸,以柴棍为笔,开启学艺生涯;11 岁幸遇陈国治老师,得其悉心点拨,进行南宗山水画研习;16 岁拜民间道家南宗山水画奇人刘怀远门下,系统掌握南宗山水画技艺,此后经历了进校深造和到景德镇游学的求学历程。然而,不管怎样的经历,蔡青云从未放弃对道家文化的深入研究,并以“道可道”的法则,用心观察和体会自然界的万物,从中把握其中奥秘和规律。
道家文化与陶瓷文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中,都有着深厚且丰富的内在联系。1987 年,蔡青云来瓷都游学,通过对陶瓷广泛深入地了解,发现和感悟了陶瓷文化与道家文化转换融合的结合和切入点――以瓷载道,以道入胜。
他深刻地认识到,陶瓷不仅是人与金木水火土的艺术,而且是传播道教文化的最好载体。他认为,土与水的结合,使泥坯具有可塑性和灵性,展示出多姿性感的品质;金属氧化物与泥水的结合,使釉面多彩绚丽,形成多彩的容颜;重要的还有人与金木水火土在工艺过程中的环环相扣,尤其是神奇窑火的高温,恰似道家文化中的“三昧真火”,化泥土为神奇,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造化与追求。由此他感悟到,陶瓷是传播道教文化的最好方式,它不仅可以完全替代道家常用的雷惊木或桃木传统载体,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陶瓷文化的魅力和想象空间,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是这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参悟和转换,促使蔡青云从此一心投入了以陶瓷为载体,以道教文化为题材的陶瓷艺术的创作之中,并使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色。
二是品其艺 技法精湛
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形成了水墨画南北风格的两支主脉。水墨画的主要特征与技法关键在用笔、用墨、构图、造势上。
蔡青云将景德镇传统青花工艺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墨分五色”的创作技巧有机融合一起,并以“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创作理念,运用于青花山水作品的创作中,笔墨浓淡的干湿运用,造型布局的设计穿插,可谓技法精湛,得心应手;构思巧妙,出手不凡。
以青花瓷板《天台仙乐图》(图1)为例,该作品构图新颖精巧,构图章法力求画外之意。在崇山峻岭一片朗朗清气正中,展现神仙与高僧在千年古松的绿荫之中下棋对话,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技法上,运用了釉下青花的装饰形式,用笔线条遒劲,浓重浑厚;在风格上,以苍龙遒劲的古树、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与瀑布倾注遥相呼应,天宇间显得格外安祥,享受美好大自然给予的温馨,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六合”意境,给观者无穷的想象。
图1 天台仙乐图
在山水画创作中,蔡青云还特别注重对工艺、颜料等方面掌握运用的驾驭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造型艺术和色彩语言,经过笔墨晕染,将认知与感悟转换到陶瓷作品的创作上。青花瓷板《源远流长》(图2),用俯瞰法描绘大好自然,通过构图的虚实、疏密、开合为画面造势、造景,运用其灵活自如的笔法写形摄神、皴擦点染、层层深入地表现山水韵味。画面远观山峦叠翠,近看桫叶滴翠,以苍天古松为近景,其树干、树枝以神韵展风骨为美,给观者以“翠竹扫春风,枯龙戛寒月”之感。画面浓淡适度的松针叶,重笔勾出枝茎,具有质朴、淡雅、清远的意境,云雾萦绕的塑造,以及远山的描绘,让仙境的山水与现实中的画境两个空间,交叠相映,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教“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
图2 源远流长
蔡青云先生青花四条屏瓷板(图3)由古松、山石、云水、点景等元素组成,画面由近至远,笔墨由浓渐淡,表现出极强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每幅画图中,都见古松苍劲、枝叶茂盛、枝干姿态或挺拔上昂,或下俯飘逸,或横插婆娑,显现出极强运动之势和旺盛的生命力。在茂盛古松的掩映之中,隐约可见远处高山,山势峭拔、云雾缭绕,山巅之处,点有叟翁或楼亭小景,增添了画面人间气息。深山远处,更有瀑泉凌空飞落,水势由紧而散,奔流而下,使画面充满生气和仙气。
图3 春夏秋冬四条屏
通过赏析,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蔡青云的青花山水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思想内涵,新颖中不乏古朴高雅,雄劲中内蕴细腻清秀;用笔上繁简有度,设色上清雅丰润;构图上巧妙自然,简略处似神仪,粗略处见精细,留白处蕴空灵,纷飞处有条理。达到了构图奇诡,色彩稳宜,笔触生动,意形生幻的艺术效果,将美的物象转化为人格气质和心性,充分显示出作者灼热、奔放的豪情以及扎实的艺术功底。
三是悟其道 意境深远
道教画历来注重“画以立意”的宗旨,采用“以形写神”和“以神写形”的方法。概而言之,就是强调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画面形象上,应该注重画面的“言外之意”,正所谓“得意忘形”。前者是固化、有限的,是引起思考的条件,后者是散发无限的,是画面真正阐述的意义。这种表现方法,既符合道教崇尚的“道”的特点,又是道教画创作的规范要求。
另外,道家图案符是道教特有的一种古老文化,它是涉及能量、心理等要素的一门学科,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具有保持人们心理平衡和寄托平民百姓精神追求的作用,它根据人们的需求而产生,也随着人们对道家古老文化不断认知了解而延续发展。
蔡青云的陶瓷艺术作品,深含这些要义。他将道家文化的精髓与人们追求幸福、平安、吉祥的审美理念与青花艺术有机融于一体,隐于作品之中,达到“画中藏符、符中藏画” “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从以下两幅青花山水作品的赏析中,我们可以悟出他别具一格的技艺、创意和奥妙。
例如代表作《南岳天柱峰》(图4),在以“山”为主题的画面中,作者将山形水势铺排得气势磅礴,动静相宜。处于画面中心位置的崇山,山形状犹如一头巨象,山峰中均隐有道、释、儒的三圣画像,画面左下侧的古松岩石,既是山石,又是金蟾化身,与主画面形成迎合呼应,可谓大山堂堂,众山拱之,此画又名《登科图》,寓意志在夺魁,事业发达。
图4 南岳天柱峰
又如另一幅经典之作《云海翠峰鸣瀑升》(图5),作品采取全景构图,着力表现山水的平夷之势和逶迤意趣,画面意境广阔博大,画面上方逶迤蜿蜒的山峰,隐有七星北斗元素,左顾右盼相映生辉;山脉之间,一股天外之水,飞流而下,与东西南北之水汇聚在一起,形成磅礴之势,寓意财运滚滚。此画又名《四水归堂聚财图》含蓄表达了人们对创业成功的希冀企盼。
图5 云海翠峰鸣瀑升
据载,南朝梁元帝萧绎在所作《山水松石格》一文中,首次提出“格高而思逸”这个命题,其观点强调惟人之思逸,其画格才能高逸,此后话题讨论连续不断。至北宋年间,黄休复在其《益州名画录》中明确了“逸品”这一概念,并把画家和画分为逸、神、妙、能四个品第,将逸格提升到评判作品的第一要素,并阐述逸格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种超脱世俗般的仙气,这种仙气来源于画家的个人修养和文化内涵,即前文所说的“澄怀清澈”,“人品既已高矣,画品不得不高。”若要使自己的作品达到超然脱俗的逸气,便要练好“画外真功”,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多年来,蔡青云收获了人们对他的认可和赞叹,也获得不少好评,世人评其画作:“画中有画,画中藏画,变幻莫测”;哲学大家王守常赐其四字“师法自然”;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称其为“藏道家文化于青花瓷中的画家”。 然而蔡青云在意和追求的,却始终是老庄哲学的“无为”“有为”和“逸品”。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发掘还处于表层状态,因此,他执着表示,要在“以瓷载道,以道入胜”这条艺术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不断修炼自己,练好真功,力争创出更多的“逸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