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22-03-17龚雪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体育专业

龚雪梅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工作,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树立科学质量观,把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①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3期。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各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也进行了系列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不吻合,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健美操课程中仅采用国家规定的等级套路,内容单一,不能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拓展等。基于以上原因,学校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国家高校分类发展的要求,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应用型高校要大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②参见韩晔:《高校深化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对策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4期。该指导意见精神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培养专业基础厚,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管理与科学研究,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一专多能的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这成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能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体育专业学生还需具备“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素养。随着学校和社会对体育运动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健美操人才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的需求不断增多,使其成为引导和推动学校和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一员。与此同时,对健美操人才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健美操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基石。

二、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风向标,要充分了解当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人才的需求方向,遵循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切入点,才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但是,在这方面当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体育运动项目本身虽然以实践为主,但在学习体育技术的同时,还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造成教材、教学内容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要求,从而达不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1.健美操课程教材内容存在缺陷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外乎两种,一是理论学习,二便是实践,两者缺一不可。作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也是如此,在注重实践的同时应注重理论知识的提升,而理论知识的掌握需通过课程教材的学习。因此,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着课程教学的方向。在健美操课程理论教学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程教材内容存在缺陷。健美操是一项理论与实践都需兼顾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健美操创编的理论知识是健美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健美操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核心。因此,对健美操创编知识的传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健美操教材中大部分教材对健美操基础知识的介绍较多,而对健美操创编知识的涵盖较少,缺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吻合;其次,由于各学校健美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差异和理解偏差,造成教师对于健美操项目的理解与认识不同,在内容安排上不够科学合理,大部分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健美操基础知识,对健美操专业知识涉及较少,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健美操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会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对所讲的理论知识一笔带过,缺乏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不到健美操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健美操课程技术教学存在短板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是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以实践为主,实践是体育项目掌握技术和技能的核心,体育专业学生技术的教学又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技术课程设置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部分技术课程的学习只注重学生对健美操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对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和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培养较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滞后;二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对实践内容的课程安排较少,使学生对此一知半解,得不到充分的实践锻炼。

(二)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缺乏灵活运用,缺乏合理地组织和引导,使健美操课教学显得异常枯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激励方式不够,造成学生课内练习散漫,学习目标不明确,处于被动练习状态;再次,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练习的能力弱,自觉性差,缺乏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三)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不足

据了解,在很多高校担任健美操课程的教师,有一半是由其他专项转过来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有限,缺乏专业的健美操技术和技能,因此,对健美操的教学、评判及理解存在误区,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不足。再加上对健美操专业知识更新滞后,从而造成健美操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造成健美操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现象。①参见张晓莹,王立红,马鸿滔等:《在健美操专项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四)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中学生学习内动力不足

在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自身内动力不足、学而不精的现象。首先,大部分学生学习知识只是停留在表层,缺乏对所学技术动作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究;其次,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存在不足,对自身要求不高,没有养成对健美操动作技术精益求精的习惯,缺乏对健美操动作的发力技术、弹动技术、标准姿态控制技术的雕琢及对健美操技术规范性意识的培养;再次,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氛围的打造不够,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对学生日常训练的有效跟踪监督机制,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内动力不足。

(五)社会需求与健美操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供需失衡现象

通过对往届体育专业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调查获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回到了乡镇农村;少数在城市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还有部分选择在舞蹈培养机构、健身俱乐部就业。不论是从事学校体育还是社会体育工作,都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但目前的健美操教学仅停留在对健美操技术的掌握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带队训练和操课实践等方面的培养较少。因此,为了更好地优化和设计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教学,我们必须基于社会需求的大背景,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并积极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制定出行之有效并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专业是我国培养基层体育人才的摇篮,所培养的健美操专项人才应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才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以往的就业渠道已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毕业生团体。在体育专业的就业领域中,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健美操专项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应对就业方式的不断改变,适应不同的就业渠道,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项人才培养方案也应及时做出调整。任何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是其传授的核心和主体,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教材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不仅包括课程标准,还包括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应多角度、全方位设置课程教学体系。

(一)优化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教学内容来自教师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践的综合加工。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教材教学,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和加工,遵循因材施教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选择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材内容。①张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选课程教学内容研究及优化建议》,《学校体育学》2017年第12期。健美操专项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应本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优化设置健美操专选课程体系。做到精选教学内容,着重突出主要部分,选择性进行次要部分的教学,加强学生创新创编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体现出个体差异。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要灵活,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升健美操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健美操是一项与时俱进的运动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健美操专项教师具备随时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参加健美操理论、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由于健美操运动自身的特点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兼顾不到多方位技术动作的要领,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短板,积极思考和探索,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且,健美操教师应具备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正确引导学生对健美操技术动作追求完美的意识。因为健美操对动作的评定以“健、力、美”为标准,要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精雕细琢,严格要求学生并注重对学生技术动作规范性意识的培养;做到课前复习、课后勤练,督促学生勤学苦练、刻苦专研,努力提高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强化对健美操专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健美操专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健美操专项学生就业、创业的根本,也是健美操专项学生培养的核心,应充分贯彻于课前、课中及课后各个阶段。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做到随时跟踪学生教学实践的训练成果并及时做出评定;其次,在课中要做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让学生既能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又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实践取得双丰收;最后,在课后要安排学生组织学习和练习,以组为单位、责任到人。即可安排小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也可安排小组创编,教师应及时督促和指导,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四)构建网络信息平台,丰富健美操教学手段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应适应时代新需求,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如使用网络信息平台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打造绿色通道。主要通过搭建微信公众号、学习通、钉钉等学习平台,内容覆盖国内外最新的健美操、啦啦操发展信息,及时推送健美操、啦啦操表演及教学视频和赛事信息、考试等方面内容,及时监控课外学习及训练情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双赢目的。

(五)搭建教学比赛平台,展示学生实践创新成果

比赛平台是项目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比赛是展示学生实践创新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搭建比赛平台,让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不仅能检验学生实践创新的成果,还能较好地督促学生课后学习训练,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为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健美操运动正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健美操课程也应顺应时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切入点,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优化健美操课程设置体系,精选健美操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有关教师要积极探索健美操课程创新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健美操传统教学填充新的元素和活力,为学生就业及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体育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