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与融合:“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路径
——基于中资跨国企业视角
2022-03-17杜刘潇张前明
杜刘潇,张前明
(1. 博洛尼亚大学 文学与哲学学院,意大利 博洛尼亚 40126;2.楚雄师范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如何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发展成就,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如何打造更具魅力的中国形象,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怎么样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取决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互信程度和经济合作的深度,更依赖于中华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广度。
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国合作最重要的参与方之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成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非洲的中国企业除了开展自身业务助力非洲经济发展,还需要建立交流交往的互动平台,全面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其中文化的嵌入与跨文化的交流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非洲中资企业的跨文化交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①参见赵平, 李雅娜:《中国跨国公司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机制与策略》,《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一带一路”建设中,中资跨国企业搭建平台,通过体育文化、饮食文化和自媒体文化三个路径,嵌入企业所在地区,融入当地社会,促进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价值蕴意
(一)增强文化交流,消除文化隔阂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其内在的变量是这个国家的基础国力与文化实力,其外在的变量则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传播能力。①参见翁贺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内涵、问题与路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大陆,沿线涉及60 余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各国间文化差异较大,互信认同的基础薄弱,一些国家的中资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经常遭遇各种阻力,个别国家政府质疑“一带一路”中方合作的诚意,以及渲染和散播“中国威胁论”等,这些不利因素不仅影响了中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也严重干扰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这样背景下,中资企业可以通过国际经贸活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让沿线国家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认同中方合作诚意,消除合作疑虑。同时以中资企业为窗口,让沿线国家民众了解中国繁荣的经济、熟悉中国悠久的文化、认识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引力,消除文化隔阂,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阻力。
(二)展示良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中国作为倡议国,积极推动各国文化交流合作,有力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繁荣。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投资建厂,增加了当地的民众就业。在中资企业文化建设上,中资企业积极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习俗,让当地雇员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国企业管理的软实力。在企业管理中,传递“平等”“公正”“敬业”“友善”等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契合的核心价值观元素,让中国“大国担当”“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亲和力得到进一步认可。
(三)夯实互信基础,助力共同体建设
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资源,根植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组成的社会网络体系中,能够体现人们之间相互预期与认同的社会关系,也能够展现人们对制度规制的认同程度,在合作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相互信任是国家间互信的基础,增进民心相通,能够让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多的民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共同推动产业合作,实现经济互惠互利,增强利益纽带。文化认同是民众互信的基础,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基于文化传播所形成的信任资源,有利于沿线国家、地区民众与中国之间,形成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协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筑牢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二、中华文化嵌入的实践路径
(一)体育文化嵌入:阿尔及尔国际会展中心篮球足球赛事
非洲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中资企业通过其他文化载体传播效果受限,而体育文化赛事作为选择载体,具有较强的亲和性。体育运动作为中资企业文化一部分,能够强健员工体魄、丰富员工生活,加深员工间团结合作,比如在非洲的中建阿尔及利亚分公司保持举办一年一度的员工内部篮球足球比赛传统。
1.阿尔及尔国际会展中心篮球足球赛事案例基本情况
阿尔及尔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中,驻扎当地的员工因为当地种种限制和不便导致生活比较单调。公司为了丰富员工生活,在项目仓库旁边一块水泥空地上建成了一个篮球足球一体场地。这块场地存在的意义远大于下班后的运动和锻炼。在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期间,中方工程师、行政类工作员工以及阿尔及利亚和意大利方的监理、工程师、供货商等长期一起打球。日常工作中一些比较依赖语言进行沟通互动的活动,经常存在着基于语言、文化、习俗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在一场球赛中得到极大的消解,基于体育运动中大量的有效沟通是来自非语言方式。在体育运动中,非语言沟通方式占据了55%以上的比重,包括肢体动作、表情、姿态等。这里不仅说体育运动能够让大家快速加深认识和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能够为下一步更深入的人际交往扫除很多障碍。与其他文化交流活动相比,体育运动的优势在于语言在其传播中的重要性被降到了最低,而其对人际关系纽带的建立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企业体育赛事嵌入的路径
企业体育赛事是非洲中方企业采取的一种常态化体育运动,通过赛事的广泛举行,极大缓解了因缺少互相了解的媒介和机会而造成的很多沟通障碍,提高了工作效能,而且也让非洲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中国企业和中华文化。具体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现:第一,促进了中非员工之间的有效互动。企业内部体育赛事提供了员工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身体语言促进了相互了解,增加了员工之间的互信。第二,拓展了员工参与工作的广度与深度。①参见阚为, 钱伟:《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中的公众参与:理论逻辑与嵌入路径》,《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体育运动的互动会逐步迁移到工作当中,甚至向非籍员工家庭扩散,员工参与工作的业务面、业务深度得到了拓展。第三,培育了一批企业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满足了中非员工的情感归属需求,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有利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篮球这样具有普遍性群众基础的运动,中方能在当地民间层面展开顺畅和积极的交流。这种交流的价值在于它是以具体的人作为主体发生的,它所带来的影响能够以非常自然的方式产生,而且深刻、持久。
(二)饮食文化嵌入:阿尔及尔国际会展中心食堂美食引路
1.阿尔及尔国际会展中心饮食文化案例基本情况
很多驻非洲项目企业食堂都有着高水平的厨师团队,菜品跨越各类菜系,为来自中国各地的驻非洲员工提供了丰富可口的餐食。在阿尔及尔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食堂,基本每月都会邀请项目业主方工作人员、监理方以及供货商与中方员工一起聚餐。这样的聚餐活动是展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和多样的美食文化的绝佳机会,以极其自然的方式打破了欧洲人、非洲人对中华美食的固有认知,让他们通过食物了解到中国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习俗。另外,聚餐与官方宴请不同,这些活动是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开展,人际交流沟通完全自发产生,所有人不论国籍和肤色,不论工作岗位和职能级别,任何人都可以出现在同一张餐桌上。大家在进餐过程中有机会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庭,不但增进了友谊,有利于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深化了员工彼此间的认知。
2.饮食文化嵌入的路径
第一,塑造多元的国家形象。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更生动、全面地传播中华文化,应当注意避免塑造脸谱化、刻板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的产生,一方面源自外国民众认知滞后,即对当代中国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还不愿意主动打破已有形象的塑造模式,造成了文化交流缺乏创新和多元化。比如每当我们谈到意大利,首先想到的几个关键词就是比萨、文艺复兴以及浪漫;与之对应,中国美食就是北京烤鸭,艺术就是京剧,国民性格就是勤劳朴实。尽管这些脸谱化、标签化的形象也都是积极和正面的,它们的存在能够证明某个民族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力足够大,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能够被归纳总比不被谈及要好得多;但是这也往往阻碍了对民族形象更多元的刻画,容易固化成对一个民族认知的刻板印象。饮食文化交流有很大的自发功能,它更能体现个体价值和魅力,让中华文化以更加多元形态进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归根到底就是讲好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个体在民间文化交流中体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个性,也在展示自己本民族的性格、历史和文化烙印。
第二,饮食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粘合剂”。饮食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素,中华饮食文化历史优秀、层次深广,在食材选择、食物烹制、饮食保健、饮食美学等方面一枝独秀,正是如此,可以充当一个共同体建设的先行者。通过聚餐与饮食分享,非洲员工对中华饮食从尝试到接受再到喜爱,中华饮食文化成为中非双方员工沟通的“粘合剂”,不仅让非洲员工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元,而且员工的关系也更为亲近,促进了民心相通,弘扬了中华饮食文化。
(三)自媒体文化嵌入:以抖音为代表的自媒体
1.以抖音为代表的自媒体文化的案例基本情况
抖音国际版Tik-Tok 在全球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根据Businessofapps 网站公布的数据,短短4年内其用户就从6500万增长至10亿。与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的传播有两大特征:一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传播方式;二是一旦形成有效传播,传播速度和范围都会呈几何倍数增长,抖音的用户数量增长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些特征。目前抖音非洲用户正在急剧增长,极有可能成为非洲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在“一带一路”中华文化交流上可以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民间自主传播是相对自发的行为,传播内容的质量高低、传播媒介的选择以及传播影响力都很难进行宏观把控。企业和官方媒体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媒体传播平台,如何更好地打造自媒体平台用户喜欢的产品,实际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自媒体文化嵌入的路径
第一,增加了文化对外交流的渠道。“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官方加大了文化宣传的力度,但是受国际政治藩篱影响,官方渠道有些时候会遇到一些抗拒情绪阻力,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政府传播渠道失灵。这就要求民间组织及个人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力量,只有拓宽文化对外交流的渠道,借助不同层面的民众,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第二,有效缓解了文化交流失语化状况。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为文化交流开拓新领域的同时,也造成了其结构失衡。中国媒体处于西方国家媒体的压力下,面临着文化语势弱化的挑战。而自媒体的传播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能够在传播渠道、流量获取等方面缓解文化交流失语状况。①
第三,为“民心相通”提供技术支撑。自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发布门槛低,相比于传统媒体,其便利性、社交性、平民化属性突出,降低了国际话语传播成本,带来流量基础和话题热度,也为“民心相通”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支撑,不同国家民众可以在自媒体上点赞互动、评论分享,有利于消除心理戒备和隔阂,促进了“民心相通”。
三、中华文化嵌入的路径优化
以上提出的实践路径只是基于个案的局部描述。从形式来看,体育文化赛事嵌入为文化对外交流提供了组织基础,饮食文化以“民以食为天”的基本需求增强了沟通基础,而自媒体嵌入采用信息化手段缩短了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些路径的共同性,即采取亲近个体的方式释放人的善意,最终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但是从实践来看,中国企业参与文化对外交流的广度、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此,提出以下优化路径:
(一)体育文化嵌入需要更加组织化
从实践来看,企业体育文化赛事大多局限于员工休息消遣,缺乏持续性、常态化组织。组织化参与具有目标导向性、规范约束性、群体协同性。企业体育文化赛事应以文化对外交流为目标导向,组织化的规范约束作用能够规范参与者不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行为,群体协
① 参见许烨:《新媒体时代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的伦理审思》,《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同性又能够促进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合作与协同,促进文化对外交流目标的实现。
第一,企业领导重视活动组织。领导重视是科层制运作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注意力分配方式,对于推动活动实施和落实具有重要的影响。领导重视能够借助权威和资源整合能力,争取更多的活动制度、经费保障,是企业体育文化赛事嵌入组织化的首要条件。
第二,企业员工与当地社区融合参与。文化建设与传播要有实质性推进,企业员工与当地社区融合是关键一环。在建立相应社区的组织化举措之后,一是要建设中非文化交流的相应场所,体育设施的短缺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要通过兴建、合作来拓展社区体育设施空间。二是宣传、引导当地社区居民参与中方组织的体育文化赛事,实现社区体育与群众体育、休闲体育和体育教育有机融合。①参见吴丹,万晓红等:《新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传播研究的发展进路与未来展望》,《体育科学》2022年第1期三是给予参与的员工和当地居民一定物质激励,提高人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探索组织活动的市场化方式。在体育活动组织化基本成熟之后,可以探索引入市场力量,组织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面。
(二)饮食文化嵌入需要更加体验化
从实践来看,驻外项目企业食堂饮食文化活动存在着饮食文化主题不突出、体验感不足和参与度缺乏等问题。饮食文化嵌入文化对外交流,应该注重体验主题设计、场景设置和参与互动,突出体验性这一核心要素。
第一,凸显饮食文化主题。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应选取极具中华文化特质的不同主题,满足当地社区居民差异性、猎奇性需求。既可以从中华饮食的“精美情礼”要素设计主题,也可以从地域特色或中国菜系设计,无论以何种维度设计,核心是突出中华饮食文化对当地社区居民的吸引力,这是美食引路的首要环节。
第二,营造真实的体验场景与互动参与。比如推出“一周学做一道中国菜”活动,中非双方员工可以从食材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设计相应的参与活动。对于同一道食材,可以采用中非不同的烹制方式,相互学习,共同品味。
第三,举办饮食文化主题节庆。融合中国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与非洲主题节庆文化活动,举办中非饮食文化主题节庆活动,以美食引路,既能够满足中方员工的思乡情结,也能够加强文化交流。
(三)自媒体嵌入需要更加丰富化
从实践来看,中资企业利用抖音等自媒体进行文化交流存在着传播主题单一、影响力弱等问题。企业利用自媒体嵌入文化交流,是民间传播和国家传播的有益补充,应该坚持“内容为王”,满足受众期待,丰富自媒体传播的内容和渠道。
第一,内容为王,凸显奋斗者底色。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生生不息的民族,在内容选取上,应该凸显中国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的价值功用,凸显普通劳动者为美好生活坚韧不拔、奋斗不止、具有感染力的中国故事。注重受众对中国精神的心理认同,以此产生情感共鸣,打通文化隔阂,实现民心相通。
第二,扎根企业生产实践。企业是生产要素的聚合者,中国企业在生产要素报酬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本质区别,体现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扎根企业生产实践,将主人翁精神潜移默化传播给当地受众。
第三,丰富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好自媒体柔性对外交流特点,能够降低传播过程的阻力,提升“一带一路”文化对外交流效果。②参见季芳芳, 孙萍:《论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4期。除利用好中国本土的自媒体平台之外,也要利用好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在以企业号作为传播主体之外,应该鼓励员工参与自媒体创作,形成全员参与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格局。
中资跨国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担负着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是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意蕴。在日常生产经营之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传播中华文化和企业文化。体育文化赛事、饮食文化和自媒体三种方式嵌入“一带一路”建设,仅仅是中国企业文化对外交流的三种有效路径,利用好这三种路径,在微观层面,讲好中国故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人,实现民心相通。①参见胡键:《文化要素跨境流动与中华文化传播力提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第4期。当然在实践中,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会不断产生其他嵌入方式,中资跨国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与融合,以丰富多元的交流渠道和内容,继续推进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