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顺镇江志》与元代镇江饮食文化
2022-08-12邵万宽
邵万宽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烹饪文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1100)
元代的地方资料较少,记载饮食方面的书籍更是寥寥。但有一本书不能忽略,即是元代镇江人俞希鲁编纂的一本地方志《至顺镇江志》,全书21 卷,内容浩繁,是镇江地区极有价值的文献。在书中的卷四中记载了《土产》,其中有谷、饮食、花、果、蔬、药、草、畜、禽、鱼、虫等等。其他还包括地理、风俗、户口、田地、山水、神庙、僧寺、道观、学校、兵防、古迹、人才等,真是包罗广泛。书中的纪事考证,充分展现了元代镇江地区物产丰富、风俗淳朴、宗教兴旺、民族交融、文化发达的社会面貌。
作者俞希鲁,字用中,曾任儒林郎、松江府路同知。《康熙镇江府志》称其:“学问浩博,淹贯群籍”,是元代“京口四杰”之一。《至顺镇江志》是仅存的少数元代地方志之一,所载六朝及元代本朝之史料较为翔实。该书最可称道者,乃记有镇江地方土特产和风俗,收集全面而详尽。本书还记有关于基督教(也里可温人)与伊斯兰教徒(回回人)以及许多兄弟民族居镇江之事迹,得以知元代基督教及少数兄弟民族(包括蒙古族人、畏兀儿人、契丹族人、女真族人)流布江南之概况。在卷三《户口》的“侨寓”中记载,这些兄弟民族同胞都在百人以上。书中虽然没有记载这些民族的饮食情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兄弟民族的饮食与制作方法也会传布到江苏各地。可惜的是没有留下一点的兄弟民族食品的痕迹。杨积庆在前言中分析道:“此志纂修当在至顺初,其刊行则在至顺四年夏、秋之间。”元代至顺(1330-1333 年)共4 年,正是该志的纂修时间,故名《至顺镇江志》。
一、镇江地方土产
镇江,又名京口、润州。卷四《土产》云:“京口依山濒江,故多山林川泽之利,凡稼穑、丝枲、虫鱼、草木、果蓏之属,虽细大不齐,然兹地所生皆曰土产。”①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在《土产》中包括的类别有:谷、布帛、饮食、器用、花、果、蔬、药、草、竹、木、畜、禽、兽、鱼、虫,分别叙述本乡土产的名称和形状。这里针对饮食方法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表1 《至顺镇江志》土产所见食用作物表
(一)谷类
谷类作物主要介绍了稻、黄粟、麦、豆、麻五种。其中黄粟的介绍较为简单。唐代的镇江是有种黄粟的,“润州土贡黄粟”,“然今无此种”,到了元代镇江已不种植此物了。
稻,有粳有糯,粳之种又有大小之分。土人谓之大稻粳、小稻籼。元代大稻品种有16种,小稻有6 种,糯稻有9 种,书中分别说明了大稻、小稻、糯稻的31 个品种的名称。元代的江南稻种甚多,“然兹土所宜者,大率不过此数种也。”
麦,有大小之分,大麦有两种:一是春麦,自十月至正月皆可种,比较早熟;二是黄秆,后熟。小麦之种有三:曰赤谷,曰白谷,曰宣州。《本草》注:“大麦即青颗麦,形似小麦而大,皮厚,故谓之大麦。”
豆有大小之分,大豆其色有青、黄、黑、紫、褐之异。小豆亦有赤、绿、白、黑四种,又有江豆、豌豆、佛指豆、十六粒豆、蚕豆、黑白扁豆,并特别说明扁豆“采其荚蒸食甚美”。
麻,有二种,胡麻,白麻。胡麻可饭,白麻可压油,土人亦以之荐茶。陶弘景曰:“本生大宛,故名胡麻……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段谷、长生、充饥……惟时以合汤丸耳。麻油生榨者如此,若蒸炒正可供作食及燃耳。”①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第498页。
在介绍的五种谷物中,除黄粟外,都是元代镇江地区及其江苏各地所种植的植物,而且品种及其丰富。这些品种都是江苏人的主要粮食作物。
(二)饮食类
此处的饮食,其实是食品。这里主要介绍了酒、麺、麯、酱、鲟鲊、牛乳、酢、青䭀饭、饼饵9种。
首先介绍的是酒,元代一般人都认为“京口酒美可饮”。《舆地志》曰:“京口出酒,号曰京清,垺于曲阿。”又云:“曲阿出名酒,淳烈,后湖水所酿也。”元代,本地的酒一般是以地取名或以泉得名之。
麺、麯、酱。麺为麦磨成的粉。书中注曰:“南北商贩多出于此。”麯是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麦麸、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土人成造,精粗不一。”这三者的介绍都较简单。
鲟鲊。即鲟鱼鲊,为润州土贡之品,当地人多以此馈赠远朋亲友。牛乳,“出丹阳者为佳,旧志称其凝白如酥。”元代的江苏已有牛乳供应了。酢,即醋。志中介绍醋出金坛。元代金坛醋,味道浓厚,极酽且美,充作贡品。这时还未有镇江的恒顺醋,但金坛醋已名气颇响了。
青䭀饭。出茅山,唐代的青䭀饭已较有名气,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曾享用过,他并自注曰:“此饭以青龙稻造之。”
饼饵。这是点心饼类。“其名有宽椒、侧厚、缓带之别,又有名金花者,出金坛,可以馈远。”①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9页。这是自宋代饼的不同类型而传承之。
在“饮食”方面,记载的内容极少,寥寥数语,简单简要。看来俞希鲁不是一个精善美食之人,就如此多的鱼、肉、果、蔬食材所制作的食品多未涉及,个别零星的食品只是一带而过。
(三)果类
志书中介绍的果类有28 种之多,既有水果类,也有部分水生植物类。主要的果品有梅、杏、桃、李、樱桃、枇杷、来禽(林檎)、石榴、葡萄、木瓜、银杏、胡桃、梨、柿、枣、栗、橙、西瓜、甜瓜、山楂、棠球、无花果;水生植物类有莲、藕、菱、芡、茨菇、荸荠。
在这些果品中,除常见的果品外,有两个品种要说明,一是“来禽”,俗呼林檎。其注曰:“花如海棠,微作浅淡。”刘祯《京口记》:“南国多林檎。”《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花红(植物)。另一是“棠球”,书中解释曰:“生山野间,有红、黄二色。土人谓山里果子,一名毛楂子,一名小石榴。”②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元代的镇江,其果类品种已十分齐全而丰富。俞氏对上述果品都进行了阐述,并引经据典,叙述各自的生长、品种、花叶之形及其口感等,这足以说明元代的这些果品已进入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当地人们也已总结出此类果实的生长、采集时令及加工制作的方法。
水生植物记录了6 个品种,都是江苏地区普遍种植的。“莲”注曰:“花有红有白,红者实佳,白者藕胜。又有重臺者,又或有双头者,人以为瑞。”③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简短几言,道出了莲藕的特点。不同的品种,有些是莲子果实好,有些是产藕量多,各有特色。“藕”土产以金坛为胜。俞氏说:“夏间花开时,所取白花下藕,味尤甘脆而美,胜于常时也。”这是一款“白花拌藕片”的凉菜,是鲜美的时令菜,值得一尝。
“菱”,即芰也。引《离骚》注:“菱生水中,叶浮水上,花黄白色,实紫色,两头锐。”俗云:菱四角曰芰,又谓之水栗。“芡”,书中释曰:“一名鸿头,一名雁头,一名鸡头,皆取其苞之形似耳。”根据介绍“芡”有不同的外形特点,但人们习惯称为“鸡头果”或“鸡头米”。引《仇池笔谈》云:“菱寒芡暖者,菱开花背日,芡开花向日也。”
“茨菇”,一名燕尾草,以其叶有桠也。根如芋子,或名田酥,或曰白地栗。“荸荠”,引注云:“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大,黑色,可食。”又名地栗,可制作成粉料使用。
(四)蔬类
《至顺镇江志》中共记载的本土蔬菜有36种,主要有菘、芥、菠薐(菠菜)、蒿、荠、韭、胡荽、蕨、薤、葱、莴苣、苦苣、莙荙(甜菜)、萝蔔(萝卜)、苋、生菜、薄荷、香菜、胡蒜、冬瓜、菜瓜、黄瓜、瓠、茄、芋、蕈、山花菜、葵、蓼、茭白、山药、黄独、甘露子、苏、马蓝、甘菊。
书中记载的蔬菜是较为全面的,几乎把当时江苏地区食用的蔬菜都收录了。菘、芥是古代较早的蔬菜。菘,白根青叶,配盐蓄之,可以御冬,是我国较早的腌菜制品。芥,有青、紫两种,紫者尤辛。菠薐,即菠菜。书中释曰:“菠薐本是颇陵语讹尔,种自颇陵国来。”《唐·西域传》曰:“贞观二十一年,尼婆罗遣使入献菠薐菜。”①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蒿、荠、韭,是我国早期种植的蔬菜。胡荽、胡蒜,是张骞出使西域所引进,自西域胡中来,故名。胡荽,今俗呼为芫荽。《广韵》曰:“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叶子细长,花紫色;鳞茎可作蔬菜,也叫“藠头”。苦苣,味苦,可生食,元代是江东、吴郡人常食的品种。莙荙,味甘而滑,又名甜菜。萝蔔,又写作芦菔,出自金坛、丹阳者,肥大而脆美。其中还介绍了“胡萝卜”,“叶细如蒿,根长而小。”生菜,“有二种。叶多者为之盘生,极脆嫩,不胜烹瀹,止可生茹,故以生名之,土人用荐春盘。”②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唐代杜甫有“春日春盘细生菜”之句。生菜在唐代以前就已经被人们所食用了。
薄荷,当地人以和蔗糖食之,而香菜,当地人采其叶多配黄瓜食之,口感香美。冬瓜、菜瓜、黄瓜,已是元代常用的蔬菜。瓠、茄、芋,是当地早有的蔬菜植物。蕈,生山野间,品种较多,“惟茅山玉蕈为胜。”
山花菜,“山岩石间,及嫩时采,长三四寸,红莹可爱,味辛而爽,或云即防风苗。”③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5页。蓼,辛菜,当地人常以此作麯,不以供蔬茹。山药,即薯蘋,当地茅山有一种形如手掌,名佛掌薯。黄独,“出茅山,茎、蔓、花、实绝类山药,叶大而稍圆,根如芋而有须,味微苦而爽。”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甘露子,“茎叶如薄荷而纤弱,根状如蚕。”此是当地的土虫草,在本地甚为名贵。“土人相传,种时不欲多人知,相取时不欲人闻声,闻人声则所获者少也。”⑤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山野中植物种类丰富,这些都是当地山区的土产之料。
(五)药、草、竹类
药类中介绍了镇江茅山上许多中草药,如芝、石马乳、石脑、禹馀粮、南烛、术、芍药、黄精、菖蒲、何首乌、芎䓖、贝母、附子、乌头、葛根以及后面文中附有80 多种本地中草药材。可见镇江地区的药材是很丰富的。
如南烛,出三茅四平山中。为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南烛,以茎、叶及果入药。茎、叶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收,晒干。功能为活血、祛瘀、止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黄精,出茅山,服之驻颜。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它生于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具有养精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功效;主治阴虚劳咳、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等。何首乌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入药可安神、养血、乌须发、补肝肾,是常见中药材,生于山谷灌丛、山坡林下和沟边石隙。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本草图经》云:江浙尤多,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主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颈僵)、烦热消渴、泄泻、痢疾、麻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等症。
在草类中还记述了“丝瓜”;在“竹类”中记述了“竹笋”。这里都不赘言。
(六)畜、禽、兽类
《至顺镇江志》中是将畜、禽、兽三者分别列举原料的。但在归类方面有点乱。如将鸡、鹅、鸭三者归入畜类,而把兔归入兽类。除牛、羊、猪的简单介绍外,禽类中介绍了雉、鸽等品种。鸡、鹅、鸭和猪、牛、羊品种较多,特别是鸡、鹅、鸭和猪肉等已是江苏地区较普通的食物原料。各地市镇乡村都有供应,但人们基本还是以蔬菜最为常用,肉食原料平时食用相对较少。
该志书中还列举了许多野生禽类和兽类,在元代人们偶尔也有食用的,在元明时期的食谱中有食用野兽的记载,后来由于数量不多以及肉质较粗,口味不比家养的猪、羊、鸡、鸭等口味,食用相对较少。而书中所载的禽兽类大多为野生保护动物,这里也就不作述说。
(七)鱼类
鱼的品种有鲟、鲥、鮆(刀鱼)、鮰、河豚、白(鱼)、鲈、鲤、金(鲫)、青、鳜、鳊、鲢、鲩、鯶、鲿、鲻、鳝、鳅、鳗鲡、针口、银条、吐蚥、黄颡、桥丁、魟鱼、江豚、鼋、龟、鳖、蟹、螺、蚬、虾,共34种。
镇江地处扬子江畔,自古江鲜名贵鱼种多在此洄游,此地鱼种甚多。鲟鱼、鲥鱼、刀鮆、鮰鱼、河豚、白鱼、鲈鱼等都出扬子江中。鲟鱼是名贵种类,大者长丈余,当地人叫鲟鳇鱼,作鲊,多作贡品。鲥鱼,三月出扬子江中,鳞如白银,味极肥美。鮆鱼,初春出扬子江,形色如刀,俗呼刀鮆、刀鱼。鮰鱼,状如鲇而头锐,名贵无鳞鱼类。河豚,初春时甚美,当地人“常以蒌蒿、芦芽瀹而为美,烹炰失所辄能害人(有毒),岁有被害而死者,然人嗜之不已。”①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这就是“拼死吃河豚”。白鱼、鲈鱼,江中名品,肉质细嫩,江苏人都嗜之。
江苏各地人最常食用的鱼类有鲤鱼、鲫鱼、青鱼、鳜鱼、鳊鱼、鲢鱼、鲩鱼、鲿鱼、鲻鱼、鳝鱼、泥鳅、鳗鱼、银鱼、黄颡(昂刺鱼)、桥丁、魟鱼,都是苏南、苏北地区男女老少爱食用的品种。有的生在江中,有的长在湖里,有的在河塘之中。这些鱼类,已与江苏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鼋鱼和鳖,鼋出扬子江中,《本草图经》曰:“鳖之大者为鼋,或有阔一二丈者。”鳖,土人呼团鱼,多生在丹阳池泽中。在周边的水网地区还盛产蟹、虾、螺和蚬等。这些都是实录了镇江当地的水产原料。
从收录的这些土产来看,都是当地所出,资料翔实。镇江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扬子江畔,水产江鲜甚多,河湖中的水产品丰富多样,本地区有茅山、焦山,山野蔬菜和药材也多。金坛、丹阳、丹徒等地的乡村畜禽、蔬菜品种丰饶。前面介绍的原料都是镇江地区所有的,为了体现土产的特色,即使周边南通的海鲜也未收入,南方的水果一概不录,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土特产原料。
从《至顺镇江志》记载的这么多“土产”来看,仅镇江地区就有如此多的粮食、果蔬、畜禽、鱼类产品。通过这些土产作物我们可以得知,在宋元时期,许多食用类的土产农作物已经成为江苏人民食物的重要来源,这与新中国建立以后的食物几乎相似。我们通过对《至顺镇江志》土产农作物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元时代江苏地区的食物原料情况,并向人们展示近一千年江苏的饮食与发展。对这些土产作物的研究,了解江苏人民对农作物的培植及其食用情况,而对于探索江苏古代农业史以及饮食史、美食制作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风俗与岁时节日食俗
《至顺镇江志》在卷三中有《风俗》一篇,专列内容介绍“岁时”情况,其曰:“润之土风质而厚,土风淳而直。”也述说“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俞希鲁在《风俗》的概述内容中,对本土风俗文化也进行了概括,特别强调了崇坟籍、禁屠牛、敦教养、正士习、杜祈祷、劝亲睦几点,并分别作了解说。这一方面阐述了镇江人代代相传的风俗特点;另一方面也告诫人们遵循这些优良品德,特别是在“敦教养”“劝亲睦”方面也作了很详细的说明。在“禁屠牛”中说:“宋郑作肃知镇江府,严屠牛之禁。尝有牛奔至府,问之,果将就屠者,人皆异之。”①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7页。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江苏多农耕之地,牛是我们的朋友,是用来耕种粮食的,故屠牛之禁已成为地方风俗习尚。
在“岁时”食俗中,吴越楚地的风俗颇相类似。这里就有关饮食方面的内容录入如下:
元日:士庶相庆,“饮屠苏,自年小者起。”引《容斋随笔》:“饮之必自小者起,固有来处。”《时镜新书》:“晋董勋云:‘正旦饮酒,先饮小者。何也?’勋曰‘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殿之。’”立春日:“饤春盘”,引《摭遗》曰:“东晋李鄂,立春日,命芦菔、芹菜为菜盘相馈贶。江淮人多效之。”上元:“作圆子,炒糯花。”记范至能曰:“拈粉圆乐意,熬麸腷膊声。”端午:“为角黍”,载《岁时杂记》曰:“后人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粘米,曰角黍。遗俗作粽,或加之以枣,或以糖,又加松栗、胡桃之类。”“饮蒲酒”,“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②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7页。二社日:“卖社糕”,“春秋二社日,清晨,小儿捧糕于街头卖之。”重九日:“登高,饮菊酒,带萸囊”,“馈面糕,插彩旗”,引《梦粱录》曰:“都人九日,各以粉面蒸糕相遗,上插彩小旗,糁饤果实,如榴子、栗黄、银杏、松子仁之类。”腊八日:“作粥”,引《岁时杂记》:“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谓腊八粥。”二十四夜:“飨豆粥”,引范至能《村田乐府叙》曰:“是日,煮赤豆作糜,暮夜合家合飨,至襁褓小儿及童仆皆预,云能辞瘟气。”③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1页。在“岁时”节俗中所讲“饮食”的内容不多,这里只简要记之。
三、民族与宗教文化
在土特产原料以外,还可以看出镇江饮食的另一方面,即是外来兄弟民族较多,以及宗教寺庙多,尽管《至顺镇江志》中没有涉及民族、宗教饮食方面的内容,但从书中也可以了解,元代镇江的民族饮食和寺院饮食应该是较为发达的。
《至顺镇江志》中关注到人口的统计和人的社会阶层与民族的状况。在卷三《户口》中曰:“润州东南重镇,晋、宋、隋、唐,地大民鲜。至宋嘉定间,所统唯三县,而户口之繁,视前代为最……比年以来,生聚涵复,渐复旧观矣。”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3页。进入元代的镇江,人口已得到了稳步的增长。
(一)民族人口与饮食
在卷三《户口》中,不仅记载了各县的户口和人口,而且还记载了城乡的户数和人口。府路下设录事司管理城乡,在人口统计中分土著、侨寓、客、僧、道等类。就民族分蒙古、畏吾儿、回回、也里可温、契丹、女真、外地汉人等。
元代时镇江土著人口61 万3578 人,而“侨寓”人口有10555 人,其中包括蒙古人163人,畏吾儿人93人,回回人374人,也里可温人160 人,河西35 人,契丹人116 人,女真人261 人,外地汉人9470 人。⑤参见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0-91页。这些人口分布在录事司及丹徒、丹阳、金坛三县中。在这份珍贵的资料中,详细记录了侨居镇江的兄弟民族的具体人口,并且在各地的分布情况,这是古代人口普查的很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就兄弟民族的饮食内容,该志书只字未提。但是兄弟民族的饮食生活以及外地汉人的饮食生活,一方面以传统的饮食为主体,保留着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也受到当地土著饮食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称之“华化”,在《至顺镇江志》中有所反映。如记录地方一些少数民族官员习汉人起字、汉人习俗等。
尽管《至顺镇江志》中没有看到兄弟民族的具体饮食品种,我们可以在同时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能查找到“回回食品”和“女真食品”,也可以在《饮膳正要》中看到蒙古族的食品。据史料记载,回民自宋代进入江苏,元代时镇江回民人数增多,是侨居人口中最多的少数民族。这时期元代的回民食品有:设克儿疋剌、捲煎饼、餻糜、酸汤、秃秃麻食、八耳塔、哈尔尾、古剌赤、海螺厮、哈里撒、河西肺;女真食品有:厮剌葵菜冷羹、蒸羊眉突、塔不剌鸭子、野鸡撒孙、柿糕、高丽栗糕。蒙古族食品有:乞马粥、炙羊腰、芙蓉鸡、肉饼儿、柳蒸羊、仓馒头、牛奶子烧饼、荷莲兜子等。
现摘录元代民族食品中的几个品种,供品鉴。回族食品:“设克儿疋剌(民族词语的音译),胡桃肉,温水退皮二斤净,控干,下擂盆捣碎,入熟蜜一斤。曲吕车烧饼揉碎,一斤。三件拌匀,掿成小团块。用曲吕车烧饼剂包馅,捏成糁孛撒样,入炉贴熟为度。”“捲煎饼:摊煎薄饼,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嫩莲肉、干柿、熟藕、银杏、熟栗、芭揽仁。已上除栗黄片切外,皆细切,用蜜糖霜和,加碎羊肉、姜末、盐、葱调和作馅,卷入煎饼,油炸焦。”“秃秃麻食(蒙古族、回族的食品,即手撇面):如水滑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①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第108-109页。
女真食品。“厮剌葵菜冷羹:葵菜去皮,嫩心带稍叶长三四寸、煮七分熟,再下葵叶。候熟,凉水浸,拨拣茎叶另放,如簇春盘样。心、叶四面相对放,间装鸡肉、皮丝、姜丝、黄瓜丝、笋丝、莴苣丝、蘑菇丝、鸭饼丝、羊肉、舌、腰子、肚儿、头蹄、肉皮皆可为丝。用肉汁,淋蓼子汁,加五味,浇之。”“柿糕:糯米一斗,大干柿五十个,同捣为粉。加干煮枣泥拌捣。马尾罗罗过。上甑蒸熟,入松仁、胡桃仁再杵成团。蜜浇食。”“高丽栗糕:栗子不拘多少,阴干,去壳,捣为粉。三分之二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②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第111-113页。
蒙古族食品。“乞马粥:补脾胃,益气力。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熬成汤,滤净,粱米二升淘洗净。右件,用精肉切碎乞马;先将米下汤内,次下乞马、米、葱、盐熬成粥。或下圆米,或折米,或渴米,皆可。”“肉饼儿:精羊肉十斤,去脂膜、筋,搥为泥;哈昔泥三钱;胡椒二两;荜拨一两;芫荽末一两。右件,用盐调和匀,捻饼,入小油炸。”“牛奶子烧饼:白面五斤;牛奶子二升;酥油一斤;茴香一两,微炒。右件,用盐、碱少许同和面,作烧饼。”③忽思慧:《饮膳正要》,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33-34页。
上面列举的三个民族的元时代食品,是镇江等地区“侨寓”民族的常用食品。另外,镇江地区也有适合他们食用的菜品可供选用。
(二)宗教文化与饮食特点
在《至顺镇江志》卷三的人口统计中,“僧”的人口有2430人,分别为录事司521人,丹徒县1178人,丹阳县396人,金坛县380人。“道”的人口有570 人,分别为录事司175 人,丹徒县396人,丹阳县89人,金坛县232人。
元代时,镇江地区很多佛教寺庙规模宏大,装饰富丽堂皇,以金山、焦山最为集中。在卷九的《僧寺》中曰:“历代以来,其教浸盛。润据江山形胜,高僧寂士爱其幽邃,卓锡建宇,兹郡为多……今列其寺、院、庵、宇之次,以纪一郡之胜云耳。”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35页。《至顺镇江志》中共记载了296 个寺、院、庵的名称,按镇江本府、丹徒县、丹阳县、金坛县的佛教建筑名称一一列举,真可谓是洋洋大观。表2 中仅根据镇江地区的寺、院、庵的建筑情况按照书中的记载进行统计。
表2 元代《至顺镇江志》中镇江佛教建筑简表
卷十《道观》中还有“宫”“观”“道院”“庵”之列,各地也有数量众多的宫、观、道院和庵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如此多僧院寺庵,再加上“侨寓”镇江的“也里可温人”23 户,人口106 人(其中录事司92 人,丹徒县7 人,金坛县7 人)。“也里可温人”是西方基督教教徒。这些资料的记载,是我国早期宗教文化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正如安介生所说:“镇江地区成为早期中国境内基督教发展的一个重镇,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①安介生,周妮:《众神共祀:宋元时期镇江地区宗教文化景观构建与背景分析》,《历史地理》2018年第2期。
元代的镇江,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共处的地方,这是江苏当时宗教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在饮食上也有自己的要求。尽管《至顺镇江志》中没有阐述不同宗教的饮食状况和要求,但他们的饮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食物使用上也有相关的禁忌。
佛教在南朝时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饮食上提倡不吃荤腥。在梁武帝的《断酒肉文》宣布后,素食自此成为中国佛教徒的普遍戒律,肉食(不管“净肉”与否)则被视为“不正当”的行为,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元代蔬菜原料如此丰富,是佛教寺院中的主要食物原料。在宋代时期素菜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植物性原料制作仿荤菜品,如宋代的假炙鸭、假山羊、假螯蛤蜊肉、假熬腰子、假牛冻、假煎白肠等素菜,再加上面筋的利用,制作多种花样素食应该是可行的。可以说,元代寺院庵观的菜品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宋代《山家清供》中有“假煎肉”一菜,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假灌肺”“素灌肺”“炒鳝乳齑淘”“假蚬子”“假鱼脍”“假水母线”等“以素托荤”的素菜。“假煎肉”做法是:“瓠与麸薄切,各和以料煎。麸以油浸煎,瓠以肉脂煎,加葱、椒、油、酒共炒。瓠与麸不惟如肉,其味亦无辨。”②林洪:《山家清供》,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30页。这是用瓠与麸(面筋)制作成的像肉味的菜品。元代“假灌肺”的做法是:“蒟蒻切作片,焯水。用杏泥、姜、椒、酱腌两时许,揩净。先起葱油,然后同水研乳,姜、椒调和匀。蒟蒻煠过。合汁供。”③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第129页。
素食观的施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仅止于此。首先采取行动的是道教徒。南北朝时期有不少道士在素食观的影响下终身持素的,这种行为尽管只限于个别的道士(或者再加上门徒),素食在中国社会已被神圣化,影响所及的却是中国社会饮食观念的改造与变化。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汉代产生,元代时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道教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在饮食上以追求长生成仙为宗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信仰和习俗,主要表现为重视服食辟谷,提倡不食荤腥,注重饮食疗疾。
基督教的一个派别曾于唐初传入中国,称为景教。天主教曾于元代一度传入。“也里可温”人是西方基督教的教徒,按照基督教的要求,基督教徒的饮食平时与常人一样,没有特别的讲究。但《圣经》强调人们应当“勿虑衣食”,反对荒宴和酗酒。教徒每星期五“行小斋”,减食,不吃肉;在“受难节”和“圣诞节”前一日“守大斋”,只吃素食和鱼类,不食肉。饭前要作祈祷,感谢天主的恩赐。
在镇江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回人是最多的,有374人,维吾儿人有93人,他们都信奉伊斯兰教。公元7 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我国信仰伊斯兰教者分布很广,宋代时他们来到江苏定居。在饮食上形成了南北差异。北方清真饮食源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受游牧民族影响大,以羊肉、奶酪、面食为主;南方清真饮食源于海上香料之路,受农耕民族影响大,以牛肉、家禽、稻米为主,水产菜肴也有出现。
元代是北方蒙古人统治的天下,民族之间的交融较为频繁,不少兄弟民族人员还在镇江担任一定的官职。在兄弟民族中,蒙古人的地位是最高的,其次是维吾儿人、回人等,他们都是色目人。自此,元代的江苏饮食,以本地传统风格为主,但已经不局限于本地饮食文化的繁衍和传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已是常态,正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扬州生活多年并担任一定的官职。透过《至顺镇江志》中的民族与宗教文化的现状,可以说,元代的民族交流是广泛的,饮食的影响也是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