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性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服务研究

2022-03-17吴曹祯姝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灵性社会工作者老年人

吴曹祯姝,李 娜

(1.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北京 100091;2.楚雄师范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以及高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5 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1.7 亿人。预计21 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接近30%。同时因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2019 年外出农民工达到了1.7 亿人,这不仅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的趋势,还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①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2月28日,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2020年5月16日。加之现阶段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原有的功能弱化,家庭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照顾作用非常有限,留守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生产劳动和医疗保障方面都会存在很多问题。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关爱服务,满足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伴随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焦点从物质关爱正逐渐转移至精神关爱。与此相适应,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中,除了强调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医疗护理等物质关爱,还增加了精神慰藉、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心理疏导等精神关爱。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指出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家庭赡养人除了在物质上赡养老人的义务外,还有精神慰藉的义务;社会服务机构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9 年1 月18 日,http://www.mca.gov.cn/article/gk/fg/ylfw/202002/20200200024078.shtml,2020年5月18日。同时民政部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疏解、精神慰藉、代际沟通、家庭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①参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2017 年12 月28 日,http://xxgk.mca.gov.cn:8011/gdnps/pc/content.jsp?id=14108&mtype=1,2020年5月18日。虽然对老年人精神关爱的相关政策法规不足,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但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关爱服务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的研究现状

农村留守老人通常是指全部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农村居住地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职业,而独居、或仅夫妻居住、或与孙辈居住的具有农村户籍的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②参见秦永超:《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福祉的影响因素》,《社会科学家》2019年第5期。老年人因为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以及为维持和恢复心态平衡而引发的一种渴求状态,称之为精神需求。③参见丁志宏:《城市退休老人精神需求现状及社区支持》,《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所有的老年人都存在着精神诉求,若当老年人无法实现精神满足时,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在内容方面将会呈现突出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特征。④参见陈昫:《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在对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进行研究后发现,农村留守老人普遍孤独感强烈、疏离感和失落感明显、缺乏安全感等。⑤参见李文琴:《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的困境与化解》,《思想战线》2014年第1期。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学者们提出了精神慰藉、精神养老或赡养以及精神关爱等相关概念。精神慰藉主要是指从精神方面供给老年人所缺少的需求,使其精神需求缺口得以填补,老年人口精神需求的种类可以说就是精神慰藉的内容,精神慰藉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以家庭精神慰藉为主,子辈是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承担人或提供者。⑥参见尤吾兵:《中国老年人口精神慰藉的现实矛盾及支持系统构建》,《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第12期。精神养老指养老服务提供主体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服务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满足其精神需求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服务主体包括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⑦参见申喜连,张云:《农村精神养老的困境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1期。老年人精神关爱是指通过对关注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与提供相应的服务,改变老年人自身以及周边对于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状态有影响的各类因素,从而帮助老年人拥有快乐的晚年生活,真正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目标。⑧参见韩振燕,李东林:《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江苏农业科学》2016 年第3期。所以精神关爱的范畴大于精神慰藉和精神养老,服务内容上比精神慰藉更为广泛,而服务主体上比精神养老更为多元。因为精神关爱不仅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同时降低或消除与精神需求满足有关的内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关爱主体除了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等,还包括了老年人自身,即他人关爱及自我关爱相结合,打破了精神养老及慰藉强调的来自他者的关怀。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服务供给方面,学者们认为老年人精神需求呈现层次性,子女支持、友邻支持、国家制度支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子女的精神支持是决定留守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⑨参见宋月萍:《精神赡养还是经济支持:外出务工子女养老行为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影响探析》,《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4期。李阳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拥有自身专业理论、方法、技巧,能够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⑩参见李阳:《小组社会工作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研究》,《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4期。老人护理研究表明,身体、心灵和灵性之间的平衡,对于老人的幸福感很重要,灵性被认为是存在的本质,是激励和引导个体过有意义生活的原因。①Aru Narayanasam,Philip Clissett,“Responses to the spiritual needs of older peopl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no.1,2004,pp.6-16.也有证据表明生活质量与灵性之间存在联系,灵性与晚年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承受老化过程中固有的局限性,困难和损失的能力而产生的,灵性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但应该认识到灵性以及其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②Chaves LJ,Gil CA,“Older people's concepts of spirituality,related to aging and quality of life,”Cien Saude Colet,no.2,2015,pp.3641-3652.因而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精神关爱服务时,除了从留守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考虑其需求外,还应该从灵性维度去考虑,将灵性社会工作应用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关爱服务中,这能够帮助老人顺利度过由于衰老而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失衡状态,在处理与自我、他人和环境关系中探索生命的意义和目的,降低自身危机以及社会重大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让精神关爱在增进农村老人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推动老年服务保障和精神保障的发展。

二、灵性与灵性社会工作

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灵性有了关注和研究,但是灵性的概念界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在西方最初的灵性概念与宗教相关,但如今很多人的信仰逐步从宗教转向精神性或者灵性,对灵性的界定与研究也发生了变化。Harleah G.Buck 从护理学角度将灵性定义为人试图超越自我,并通过连接他人、自然或至高无上的力量而获得生命的意义,这可能涉及也可能不涉及宗教。③Harleah G.Buck,“Spirituality:Concept Analysis and Model Development,”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no.6,2006,pp.288-292.从社会工作角度看,Canda 认为灵性是人类生命和发展的过程,它专注于一种寻找意义、目的、道德和福祉的感觉;是一种探寻与自己、他人、其他存在、宇宙的联系,以及被理解的终极现实;围绕重要的优先事项;拥有一种超越感(一种更为深刻的、神圣或超个人的体验)。④Edward R. Canda,“Afterword:Linking spirituality and social work:Five themes for innovation,”Social Thought,no.2,1998,pp.97-106.国内学者借用西方的灵性概念框架,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来对灵性进行探讨,如儒家的“仁”,佛家的“佛性”,道家的“道”等都体现了灵性的内涵。刘继同认为灵性泛指个体在人类社会生活意义世界中的相互关系、超越的观念、亲身体验、自觉过程、反思能力和主观知觉的总和,处于人类精神生活世界最高层次的水平。⑤参见刘继同:《人类灵性概念框架范围内容、结构层次与中国本土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构》,《人文杂志》2015年第2期。蔡鑫通过儒家“仁”的精神来给中国灵性社会工作赋予价值内涵。⑥参见蔡鑫,仲婧然:《沟通传统与现代:以“仁”为本推动灵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社会建设》2019年第3期。陈劲松将灵性定义为个体所具备的自我超越、开发潜能的能力,或者说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超越于物性、摆脱物性的束缚,而达于“自由”并至于“幸福”之境地的能力。⑦参见陈劲松:《当代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初探》,《社会工作》2013年第4期。简而言之,人们可以从字面上或隐喻地理解“灵性”,指的是赋予人们生命力,追求意义和超越的动力。

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后受实证科学的影响,社会工作者试图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证明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宗教及灵性逐渐从社会工作中消失,而人本主义的发展和新纪元运动促进了灵性在社会工作中的回归和发展。尤其是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更为强调人与环境直接的互动关系,更注重灵性在服务过程中的地位。灵性社会工作也由最原始的宗教关怀扩展到关注个人内心平衡,变成关注个体内外平衡,非现实取向的社会服务。①钟耀林:《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脉络及思考》,《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社会工作灵性概念的提出弥补了社会工作长期以来只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而忽视人的价值意义层面要求的不足。灵性与身(生理)、心(心理)、社(社会)一起构成理解人的一个重要角度,它们各自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功能。灵性社会工作指的是从灵性视角出发,依托社会工作者的尊重、同理的服务合作关系,更深层次地挖掘服务对象的内在潜力,实现个人更高的发展目标,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和正义。②童敏:《社会工作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26-235页。目前灵性社会工作主要运用于那些面临无法改变的现实调整和不可避免的精神困扰的人群,国内灵性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群体主要是大学生精神健康、残障人士、失独者、癌症患者、养老机构老年人、城市老年人等。

三、农村留守老人的灵性需求

目前,多数学者对老年人的需求分析都建立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上,按需求满足的递进关系分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事实上,马斯洛晚年对其需要层次模型进行了修正,除了上述五种需求外,还提出了超越性需求。他对超越的种种意义进行了分析,其中提到超越死亡和痛苦、超越基本的需要、超越自身的软弱和依赖性、超越当前的情境、对消极事物的超越、对愿望和希望的超越等等。超越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③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1-292页。这种超越性需要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但许多人甚至不能认识到他们有这些超越性需要。有学者认为马斯洛的这种超越性需要,又被称为灵性需求,并且这种灵性(超越)的层次属于基本人性,是人类共具的普遍经验。④钟耀林:《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脉络及思考》,《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心理老化还有社会性老化而诱发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冲突与不适上。所以衰老促使人们产生四项灵性需求:超越衰老中的困难和损失;寻找最终的意义;寻找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寻找希望。⑤Elizabeth MacKinlay,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Ageing,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1,pp.220-240.农村留守老人因为与子女在地理空间上的间距,使得上述几个需求更为突出。首先老化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老人都会经历老化带来的生理转变,他们要学习和适应,而农村留守老人还需要应付很多更具考验性的事件。尤其是当有的留守老人因身体机能的衰退,但外出务工的子女不能给以充足的经济支持,老人还需要继续参与生产劳动来自养,同时还需要照顾孙辈,参与家务劳动,生病时的自我照顾或配偶照顾等等,这需要农村留守老人以合理的态度来面对这些挑战和考验,超越因身体老化而带来的困难。其次,埃里克森的理论指出老年人也特别需要在生命生活中寻找意义,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先前的经历,对目前的生活状态进行自我调整。农村留守老人在晚年面临这么多考验的时候,需要学会接受他们生命所发生的一切,并了解他们的整体意义,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改变能改变的事情,如果他们不能对生活找到一种满意的解释的话,可能会感到失望,觉得生活无动力和无意义。再者,农村老人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的影响,渴望在年老时从子女身上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情感关爱。农村留守老人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但由于子女的长期外出,这些需求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满足,所以与子女及子女之外的他人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成为留守老人的需求之一。最后,希望对人类的延续至关重要。希望源于意义和看到生命值得生活的能力。近年来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不降反升,虽然经济、社会和健康问题可能使农村留守老人难以继续生活,但缺乏意义可能是最终决定自杀的一个关键特征。因为老年人失去希望的无助感可能会导致抑郁和消极思维,就无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更无法积极地适应自己的老化过程,处理心境和情绪,很难让生活有意义和快乐。

四、灵性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关爱活动

满足精神需求是对老年人精神关爱的核心,所以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关爱须基于灵性的视角,使用一切可使用的生理、心理、情感、心灵和社会资源来实现这个目的。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这意味着需要将个体放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考虑,灵性敏感的社会工作意味着重新考虑什么是整个人,什么是整体环境。因而在对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活动时,需要将农村留守老人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系统环境中去考察,而不是将其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割裂开来。灵性视角下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关爱首先应促使其内部心理的整合一致,实现个人心理的超越,再使其达成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平衡,实现个人外部的超越,这需要一种整全的介入方式。这种介入方式从形式上看,与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是相似的,但这种整全的介入模式更强调不同工作阶段的关联性,不同阶段及其相关活动相互影响,并有可能在整个帮助过程中不断地重复,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整合每个阶段和活动。①Edward R.Canda,Leola Dyrud Furman,Spiritual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Practi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pp.213-242.将该模式应用于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活动中,主要包括如下阶段:

(一)理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的阶段

从经验观察、逻辑推理以及已有的理论来寻求对服务对象的认识还不够,还需要注意非线性、非理性和自发的意识模式,通过参与到服务对象的世界中,移情地感受他们的世界,达到对服务对象有一种整体的认识。精神关爱的目的是要实现受助者的价值和尊严,使其获得美满、有意义的生活,这就需要精神关爱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出发,并最终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会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日益增加,在进行精神关爱服务时也应该顺应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如个人超越自我的感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与其他人的关联感,这些都是农村留守老人的重要情感挑战。除了上文所述,农村留守老人因老化及留守产生的超越困难和损失,寻找意义、亲密关系和希望的灵性需求外,具体的精神需求包括尊重的需求,社会支持的需求、社会参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了解留守老人的需求,除了需要通过经验观察、逻辑推理等科学理性的方式外,还需要参与到留守老人的世界中,聆听他们的故事,并以同理的方式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感受,从他们的角度来体验世界,以此来洞察留守老人的需求。

(二)策划精神关爱服务的阶段

了解需求为后续服务提供了可能性,在进行服务活动设计时,需要同时应用到分析和整合。理性分析可获得的信息,需要将经验观察、关于实际情况的信息与理论和相关政策联系起来,评估行动的可能后果,选择可行的最佳方案。而融合意味着需要沉浸在帮助的情境当中,并与相关人员融洽相处,在不同的人和观点之间进行创造性的互动,从而使无法预期的创造性结果成为可能。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是长时间与子女在空间地理位置上保持分离,但是由于留守而产生的具体问题各不相同,这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每一位留守老人都具有独特性。在为农村留守老人策划精神关爱服务时,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一种灵性敏感,用心去理解老年人的心境、处境和环境,与留守老人共同明确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过往处理问题的方式。将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分解成部分来分析后,还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如何将部分重新组合起来,这就涉及融合。社会工作者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促成改变的重要桥梁,为老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活动时,要视老年人为伙伴,尝试强化人际关系,让老人参与到策划项目的制定中。同时因为为老年人提供的关爱服务类型众多,包括社会支持、人际交往、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知识教育、社会参与等;涉及多部门的合作,如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个人;又包含不同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如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服务人员,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与所涉人员保持一种融洽关系,寻求不同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的可能性。

(三)提供精神关爱服务的阶段

通常来讲,在社会工作中计划的实施被称为“干预”,但灵性社会工作中这一阶段更加强调的是“培育”。专注点不在于服务对象是否符合正常的行为、思想和态度,而是需要社会工作者识别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帮助他们辨别他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培育自身及其处境中固有的自然增长潜力,这个过程是创造性的、和谐的,而不是被动的。这与社会工作强调的优势视角是一致的,在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关爱时要避免对老年人群体的歧视和偏见。虽然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在留守期间会产生失落、孤独、悲观等情绪,会怀疑自己的价值,但实际上大部分留守老人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创造和享受一个有意义和满意的生活。社会工作者以一种关怀和尊敬的态度对待留守老人,参与到留守老人及其环境当中,并以移情的方式理解他们,鼓励他们已经存在的潜力或帮助其发现潜力,通过激发他们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力,来降低对自己生活的无力感。虽然不同的主体能给予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精神需求,但更为重要的是老人要提高自我关爱的能力,通过寻找自己的能力和专长来发掘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积极的自我形象来降低因留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精神生活的愉悦和满足。

(四)评估精神关爱服务的阶段

灵性社会工作中的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辨别过程。社会工作者对自己以及服务对象的处境进行反思,以便认识到所开展的活动在帮助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带来的影响。但灵性社会工作认为这种评估不是为了保证服务对象符合社会工作者或其机构的期望,而是为了帮助服务对象意识到自己的有益变化,并鼓励这种变化,避免陷入错误或无效的帮助策略中。因而在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关爱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对精神关爱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根据需要调整帮助,以寻求对农村留守老人最有效的帮助办法。在此过程中,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可利用问卷、访谈对话、服务对象举止等来获取信息,可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在过程评估中从精神关爱服务的执行、精神关爱服务送达和资源利用情况这几个角度来分析,在效果评估中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社会工作团队自评以及社会影响来对精神关爱的效果进行评估。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关注关爱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服务计划或资金来源决定的进度标准,那么这其实是衡量服务对象的符合性而不关注其真正的成长,这有可能会导致关爱活动质量的下降,使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和留守老人是相互反思帮助的伙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都相互改变。

(五)整合精神关爱服务的阶段

精神关爱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需要整合。在整合这一阶段需要将上述四个阶段连接起来,但服务对象处于重要地位,而管理部门作为职能中心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和社会工作者的福祉提供机构的资源。不强调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合理确定目标和目的,而是注重社会工作者及服务对象的成长和满足,回归于服务本身,而不是管理。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服务,是一种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相结合的服务,但它更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组织化的体系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专业化、个别化和长效性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保证农村留守老年人能够在晚年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虽然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受社会心理、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但需求的满足是核心问题,在提供精神关爱服务时需要根据农村留守老人的需求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并通过整合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资源,共同来实现此目标,因此可建立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组织为支撑,个人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灵性社会工作者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