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共生系统各要素的序化和优化

2022-03-17苏海林钱大可虞紫英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生产教机制

苏海林, 钱大可,虞紫英

(嘉兴学院:a.商学院,b.平湖师范学院,浙江嘉兴314000)

产教之间由融到合的过程,是不同的体制规定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构成共生系统的过程。体制创新与机制完善是融合的必要条件,互利共生的系统结构取决于各要素模块的选择、序化和优化,而专业深度改造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主要举措。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和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就目标而言,人才培养不仅要为区域发展集聚积和开发具有一定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更要能够培养适应区域新产业和新技术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知识和创新能力等质量因素集成的人力资本,并作为最重要的创新要素嵌入产业链;就任务而言,为适应区域人才的新需求,必须全面审视学科、专业、课程等结构性问题,通过专业的深度改造推动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就趋势而言,改革的唯一途径就是开放融合,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能够内置于产业链,内化于产业链价值形成的过程。[1-3]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当高度重视并深刻理解时代变革对教育的重大影响,凭借专业深度改造和产教深度融合,使高等“应用教育”成为区域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推动力量。当前,在产教融合中,是体制原因造成产教之间权益格局不均,产业的从属地位使其热情逐渐被消减;在专业改造中,是技术原因造成产教之间兼容性不足,教育的应对乏力使自信逐渐被消耗。破解由体制性障碍导致的困境没有被充分重视,如何对产教融合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完善,产教之间的体制规定转化为相互兼容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产教融合是不同规定性的融与相互兼容性的合

产业热情和教育自信是融合的起点,从“结盟”开始直到“融合”,是“共谋”转化为“共赢”的过程,是不断添砖(热情)加瓦(自信)的过程。由于产业和教育所属不同体制,有不同的管理与实施机构、有不同的规范与制度,[4]具有不同的规定性。所谓规定性,是产业与教育各自的本质特性和边界。规定性由质和量组成,质的规定性即为该事物的本质特性,量的规定性则是该事物所有组成部分和相关要素的规模、数量或大小,质和量的有机统一构成该事物最根本的属性;质和量的规定性在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影响下相互作用,使质的本质特性逐渐外延、量的边界不断扩大,逐步形成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系统;[5]产教融合,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业所属的经济体制和高校所属的教育体制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合理流动、互动共享的有机融合,其本质是产业和教育两种体制规定性中的质与质的流动、量与量的扩散。产教融合一方面是质与质的流动,是为改变产教之间仅仅是“就业”一个端口连接的现实问题,[6]也是把人才培养全面纳入产业链的价值形成过程,它使产业经济效益的质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的连接端口全方位打通,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产教融合是量与量的扩散,是教育链的学科、专业、课程与产业链的设计、制造、营销深度契合,实现专业深度改造。质的流动与量的扩散共同构成了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价值,反映的是产业与教育两种体制转化为相互兼容性的目标格局。产教融合的发展从量变开始,着力点是通过专业深度改造使教育和产业供需对接,使自身的量变扩散到产业的边界,并转化为产教深度融合的质变,从而促使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各种困境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演化。

二、产教融合的条件是体制创新与机制完善

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毋庸置疑,在怎样的条件下产教融合才能使不同的规定性转化为相互兼容性,这就涉及两个层面问题:一是产教融合的体制如何创新?二是与体制紧密关联的机制如何完善?

(一)关于体制创新的问题

就地方本科院校层面来讲,历久形成的管理体系和实施机构被规制制约,办学理念和学科体系被观念固化,教学模式和科学研究被考核约束,使管理、研究和教学等机构界限分明,学科、专业、科研和教学等体系壁垒分明,导致产教融合的体制性障碍难以突破。有鉴于此,必须打破体制和观念的成见,分清产教融合体制不是学校的教育体制,也不是产业的经济体制,而是以产教融合的目标格局为导向,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多样性和教育发展人才供给多样性的连结协同出发,把两种不同体制的各自规定性通过产教多方共谋而探寻相互兼容性的可能。

1.确定责任主体

设立专门的产教融合管理与实施机构,使产业与教育融合的交集部分组建一个第三方的协同创新责任主体,实际上是在两种体制外建构一种新的产教融合体制,并独立制订与之配套以及向产业与教育互动开放的规范与制度,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兼具相互规定性的兼容性制度,通过制度引导和契约管理使产教融合得到可持续发展。可操作的办法是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结盟,其创新之处主要是组织架构优化,提升产学联盟的组织化程度,实施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管理。

2.形成点线面多维辐射

通过立体化的层次、形态与功能设定,提升产学联盟组织的工作执行效率。其一,战略层是点,为目标而聚焦,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对联盟建设、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制度制定、经费投入、平台建设等整体战略层面进行梳理和决策;其二,管理层是线,为过程而链接,学校成为链的中心,向前延伸地方相关产业并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向后延伸大学生的教育实践和就业创业,为大学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负责组织、协调以及制度实施等具体工作,并根据联盟组织的规划和决策,具体落实平台与载体的建设;其三,执行层是面,为结果建平台,致力于实践基地、研发平台、学生创意园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的有效运行,使学校教育链“学科、专业、课程”与地方产业链“设计、制造、营销”在平台中汇聚并创新资源,融合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互动共享,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和研究的供需对接。

(二)关于机制完善的问题

产教融合机制的完善取决于相关制度的改革,两者始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左右产教融合的发展。体制创新决定了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但制度不具备自动运行的功能,产教融合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创新机制。产教融合机制是产业与教育共同建构的产教融合共生系统中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操作系统,保障产教融合过程中相互关联的各个组成部分合理又高效的运行。产教融合机制完善的目的是保证机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主要有发展机制、协同机制、运行机制和功能机制四个部分。

1.发展机制

发展机制是指产教从“结盟”到“融合”发展阶段中的关键要素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功能,能够使产教融合共生系统整体上发挥动力激发、目标管理、路径微调、融合依赖的作用:动力激发机制来源于产教融合责任主体对产教共同愿景的不懈追求;目标管理机制是产教融合的重点,是为达成目标而使决策、管理、执行等起到导向的作用;路径微调机制是指产教融合过程中为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和“教育人才培养”的共赢目标而不断地纠偏;融合依赖机制是产教不断深化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等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2.协同机制

协同机制是基于产教之间构建的一种互补机制,必然要围绕实现共赢的目标加以设计,主要包括协同创新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两个方面。协同创新机制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学校科技、文化等资源开放使用的效率;提升成果多元转化及推广应用的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协同育人机制是基于地方产业信任而建立的机制,使产教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交汇,从而增强应用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协同机制的具体落实主要分为4个部分:一是产教融合多方主体协调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产教之间资源及组织与管理的整合优化;二是实践基地、研发平台和创新载体的互补机制,推动实践教育基地的教学活动与设计研发中心、学生创业园等部门的市场化产品开发的功能集成;三是社会评价机制,形成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多维评价体系,强调设计创意和技术进步在市场需求方面的核心作用;四是教育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产教融合企业化运作的研发平台契合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过程。

3.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产教融合第三方责任主体运行管理的机制,强调其内部与外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过程、作用原则的科学性,保障各个部分的整体运行和功能发挥。运行机制的作用过程是由联盟专家组成的战略层负责顶层设计、规划和指导,由学校和企业组成的管理层负责相关工作的决策和落实,由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学单位和企业相关部门组成的执行层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代表组成评估层,负责产教融合的社会成果和教学成果的评价和监督。运行机制作用原则是强调打破教育与产业、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制度壁垒,突出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加大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力度,强化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的整合程度,增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供需对接。

4.功能机制

功能机制是针对产教融合的长期化、规范化发挥有利作用的机制,可分为资源保障机制、利益共容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动力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5种:资源保障机制是产教融合实施的基础及发展的保障,包括产业与教育共同协商有关智力、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基础条件投入的配比,各自优势资源投入的占比;利益共容机制是形成多方合作主体具有同等主导地位和共损共荣利益关系的机制,能够有效激发产业链与教育链各自的内生动力以及共同分享产教融合推进的创新溢价;权力制衡机制既是联盟组织在其支配与调控资源配置、利益分配、风险规避的机制,也是对产业的经济特征和高校的教育特征必然会产生的某种互相排斥因素的制衡机制;动力激励机制既是产教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的政策引导和推动的动力机制,也是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把对学习者的激励、对教师的激励、对产业精英支持教育的激励等作为产教融合激励机制设计的核心内容,充分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约束机制是指产教融合共同规定行为构成的约束要素,针对不同的联盟组织人员层级而制订不同的规范性要求和制度,特别是对进入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学生,应专门制订规章制度、设备仪器使用标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行为约束的手段。

三、产教融合共生系统的序化与优化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与机制完善,促使各方的创新要素从分散到有组织、从分割到集成,成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责任主体的“生产关系”,从而放大了创新要素的“生产力”,开启教育链与产业链多方位、多通道的连接端口,为共生系统构建的序化和运行的优化提供着力点。

(一)产教融合共生系统的序化

序化是指确立系统中各要素的组织框架,并达到合理有序。产教融合共生系统由结构、配置、形态、功能、目标5个基本要素构成。这5个基本要素分别嵌入产学联盟、实践基地、教学项目、教学团队和研发平台产教融合5个核心模块,[7]使其相互匹配,并具有合理的逻辑预设和有序生成关系。逻辑预设和有序生成是对产教融合过往的时空还原以及对事实和价值的判断,进行逻辑编目和要素排序,使其发生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前后生成的关系,并明确各要素本身的形态和功能及所能产生的作用,从而规避诸如目标不清、要素缺失、需求不合等因素所造成的融合停滞的风险。

1.结构:确立“组织与方向”

根据目标进行系统整体结构和体系的设计,通过“产学联盟”确立责任主体,构建层次分明、形态清晰、功能明显的责任机构和管理体系,增强产教融合的组织化程度和战略方向的执行力度。

2.配置:健全“基础与保障”

确保目标达成所需的配置,包括条件基础和保障措施,通过实践基地、研发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及有效运行,使产教之间优势互补、互动共享,保障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3.形态:突出“多样与跨界”

以地方产业形态更新中产生的多样性人才需求为导向,推动现有教育形态的重构。通过开发“跨学科教学项目”,使相关专业、方向和模块的教学内容结合设计、制造和营销的产业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研制基础、应用、复合三个层次递进的“跨学科教学项目群”[8],使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与行动体系的企业项目有机融合,并转化为真学真做、项目化实施的“整合学习”。

4.功能:落实“真学与实战”

打造真实环境,提升人才培养的功能及效率,通过组建跨学科、跨产教的“教学团队”,打破校内外名师资源的制度制约,使学生在“协同教学”的博采众长中学会真本领。

5.目标:提升“能力与效益”

在产教之间合作共事过程中,应使教师及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企业效益得到提升。建设市场导向企业化运作的“研发平台”,使项目的研发与实施有了平台支撑,结合市场及社会的评价,使人才培养直接作用于产业链价值提升过程。

(二)产教融合共生系统的优化

所谓优化,是产教融合责任主体对共生系统构建过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时空维度下有规划、分阶段、按顺序对目标指向、过程设计、环节优化和空间连结的整体建构和改革创新。其一是目标指向,对教育来讲,就是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质量,而对产业来讲,就是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效益;其二是过程设计,紧紧围绕目标指向的两条主线,把学校的教育过程与企业的产品化过程、商品化过程、商业化过程通过“跨学科教学项目”相兼容,形成“工作任务课堂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9]产教协同培养人才的过程;其三是环节优化,是实现目标价值的关键,要使每个组成部分在运转过程中建立考核与优化的机制与措施;其四是空间连结,是产学联盟组织对智力、人力、财力和物力四大资源的有机整合、有效配置与合理运用。

产教融合5个核心模块的选择、序化和优化是共生系统建构的关键因素。选择是在逻辑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过程中逐步确定的,凭借开始阶段产教两方面的共识实施融合或者创建基地和平台以后,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教学活动如何进入的问题。教学项目和教学团队这两个模块的选择与加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和行动体系的企业项目兼容并包及协同教学的问题。序化的过程,一是使核心模块分阶段、按顺序推进,二是开发研制的教学项目也顺应学习者的心理顺序及工作过程的流程顺序加以教学实施。优化的过程在针对5个核心模块的动态演进过程中,促成每个模块的内部组成部分各要素的优化,使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一种序列串行结构的创新路径。

四、产教融合打造互利共生的共容利益和实践启示

打造产教融合共生系统,是产教深度融合和专业深度改造的保障,[10]产教之间建立起互利共生的生态观是产教融合的前提,体制创新和机制完善是产教融合的条件,产学结盟、资源整合是共生系统构成的基础,共生系统的打造是产教融合的核心。围绕共同构建整合、关联和平衡的产教融合共生系统,以共生的视角,按产教之间相互依存、积极合作的关系之预设去认识、整理和看待教育活动和现象,[11]产教之间唯有互利才有共生。因此,打造基于“共容利益”的共生系统是学校开展产教融合的理性选择。研究多主体合作的共容利益发现,当某个拥有相当凝聚力和纪律的组织认同自身的利益与社会繁荣密切相关,在寻求自身利益和社会收入再分配时比较节制,甚至愿意作出牺牲来支持有利于全社会的政策与行动。[12]共容利益理念能够激发产业与教育的主观动机,成功运行的关键还在于体制创新及机制完善。在打造产教融合共生系统的探索过程中,若成功建成产教深度融合企业化运作的研发平台,在服务地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在产教融合共生系统建设过程中,加大产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必然会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形成挑战,需要解决产教之间多方合作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行为规则。而确立产教融合的责任主体,独立进行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设置是一种技术性的体制突破,增强了系统的组织效率、运行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是合理而有效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取决于学校的体制创新与机制完善,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专业深度改造的条件。所谓“深度融合”,表现为四个方面的融合程度,即目标——专业与产业深度契合、途径——课程与工作深度整合、方式——评价与市场深度结合、结果——能力与效益深度切合,其中“途径”取决于“目标”,“方式”取决于“途径”,途径与方式决定“结果”的成效。

三是只有市场化运作才能保证产教融合研发平台的持续高效运行,也才能检验产业需求和教育需求在产教融合中的成效。市场化运作是产教融合持久的力量,能够不断地拉近产教之间共同发展和实现共赢的距离。

四是重视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教育,在应用能力培养方面要有具体的、清醒的判断。应用能力是一种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水平”是指学习过程兼具感性认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具身实践;实践能力则是将学习的内容与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的能力,涉及目标、原则、流程、环节、方法、技巧、效率、结果及规律拓展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综合素质是学生在项目执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收获成果的能力。

五是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立足过程导向,围绕项目实施过程,突出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方法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被学生认知、获得,进而转化为个体的科学工作方法和执行力,这不仅对学生在解决具体项目执行中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问题提出了要求,还强调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更强调了科学工作方法与能力的系统性,使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较为成熟的职业素养。

五、结语

作为应用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实施产教融合并没有范例可循,因为学校办学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所在区域不同、产业形态与特征也不同,产教融合在层次、形态、功能及发展路径上也不尽相同。值得强调的是,产教之间并非简单到用对话、信任、理解、支持、共享等常识性词汇堆积就能融合的。产教融合不是目的(为什么)和目标(什么样)的问题,根本问题是由融到合的“过程”(怎么做)问题。产教融合不是方向的问题,而是方式的问题,应在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过程中使产教融合得以运行与发展,从而建构起产教融合共生系统。

猜你喜欢

共生产教机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