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应然、实在与何为

2022-03-17潘玲玲何凡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农村

潘玲玲,何凡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强调要将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2011年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2018年下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次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实现。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的贫困问题已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为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农村职业教育在“扶志”与“扶智”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但能够整体提升劳动力的素质,还能为农村建设的需要服务,促进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长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将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担负着培养农业农村所需各级各类人才、振兴乡村的重大使命。

一、应然: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

(一)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机遇

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与服务性,其目的和功能定位就决定了它应为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努力。乡村振兴实质上就是振兴乡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改造乡村,而是注重乡村主动性的发挥,激发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使乡村社会与经济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1]。乡村振兴的提出表明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满足新时代对于农村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以及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阻隔贫困代际传递,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为直接、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关联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培养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农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在加快乡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满足乡村振兴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培养乡村振兴人才[3]。

(二)农村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

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所需的人才。在满足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下,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振兴乡村所需的新型农民、乡村能人、乡村工匠等[4]。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能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阶段贫困问题的表现形式已变为相对贫困,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级别的需要,而实现这一形式的重要路径就是让其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技术技能等的传授,使农村相对贫困人群拥有了一技之长,从而提升了其反贫困的能力[5]。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使乡风文明的实现。乡村兴,则国家兴,国家兴旺的前提是要实现乡村的振兴。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人才的振兴,也包括乡风、文化的振兴。与我国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封建迷信以及恶俗陋习的泛滥在影响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同时,也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步伐。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具备技能技术与文化素质的双重教育功能,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改变农村人口的精神面貌与行为习惯,促使乡风文明的实现[6]。

二、实在:乡村振兴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困境

(一)传统“离农”思想的严重束缚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处于一种“农村人想走出村子、村外人亦不愿进入”的两难局面。“离农”思想使得人们认为农村就是社会的底层,农民就是社会阶层底层的标志,而读书是为了“跳农门”。很多农民的思维里大多执着于“大学梦”,既然不能改变自身身份地位,便只好将希望寄托于自己孩子身上,渴望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农村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生存状况[7]。受传统“离农”思想的严重束缚,农村职业学校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其中农村职业学校中涉农专业的招生尤为困难,人们普遍认为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地点始终是农村,其户口性质仍然是农业户口,意味着农民身份与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而为了改善这种困境,农村职业学校不得不减少涉农专业的开设,增加了迎合城市发展的“热门专业”。农村职业教育应面向农村、服务农村,根据农村社会实际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但当前的农村职业学校更倾向于为城市的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种教学理念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相悖。

(二)教育经费投入有待增加

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对乡村人才的培养效果产生影响,高质量的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乡村精英的产生,相反则会阻碍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村职业学校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以及县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还有少量的社会企业捐赠、事业收入、学杂费收入等。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投入的预算并不高,与同等阶段的普通教育相差悬殊;县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无法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由于传统“轻农”思想的影响,一些企业也不愿意对农村职业学校投入更多的资金。农村职业教育属于应用型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成本较高,其教育经费主要花费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其学生技能的培养方面。但由于长期教育经费的不足,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实验仪器与设备落后甚至缺乏,教学环境差,信息化水平落后,学生的技能培养难以达标,直接能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大大减少[8]。

(三)专业设置与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是为农村社会建设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懂技术、善于表达、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教育,其特点是姓“农”[9]。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最紧迫的时代任务就是“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10]。农村职业教育应明确农村社会的实际需求,把握市场动态变化,及时创新相应的专业。然而,纵观农村职业教育,不难发现其开设专业严重偏离农村社会的实际需求,受城市社会热点和品位的影响,盲目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诸如机械类、计算机类、化工类等,而涉农专业的开设却很稀少。根据教育部2021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通知,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开设共计358 个,其中农林牧渔大类专业仅有31 个,其占比不足9%。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可开设的涉农专业较为欠缺,再加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农村社会的人才出现供需失衡,难以满足当下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全日制课堂教学形式有待改革,过时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需不断调整与更新,应多加注重学生涉农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从教者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使整个教育系统质量提升,从而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而教师质量得以提高的有效路径就是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知识讲授为辅,而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师数量已呈现出过剩的趋势,既懂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稀缺。当前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发展动力不足,专业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部分教师只是将教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方式,自我提升的意识淡薄,其教学水平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这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十分不利。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农村职教持有偏见,农村职教的老师们缺乏自信心与成就感,最终导致自我效能感的缺失而无意于专业化发展[11]。

(五)农村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加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多种类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当前,由于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欠缺,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发挥失常,一些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确信自己会在未来拥有发展前途,便极力主张升学,期盼在大城市就业并拥有高薪资;有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便辍学,选择去往城市就业;还有的学生即使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宁愿选择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热门专业,也不愿到涉农专业学习。基于以上几点,农村中多数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人都离开农村去往城市就业,农村缺少劳动人群,无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农村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欠缺,导致其对于潜在农村职业人才缺乏激励性,人们看不到“前途”便无意于接受农村职业教育。

三、何为:乡村振兴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积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氛围建设

为了给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传统的“离农”思想亟须转变。培养“为农、爱农”责任意识,转变传统“离农”思想就要做到:第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认为的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毕业后只能当农民的错误思维。第二,在各大网络平台设置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学习栏目(尤其是与涉农专业相关的学习栏目),宣传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强化学生主动进入农村职业学校学习的意识。第三,农村职教的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多向学生们分享前人学习涉农专业的成果,增强学生们学习涉农专业的兴趣与信心。

(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充足的教育经费是农村职业教育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高,其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财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国家财政,还需要借助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财政应该持续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以缩小与同等阶段普通学历教育的资金投入差距,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作为地方政府,在起好自身带头作用的前提下,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本地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最后,作为农村职业学校,应加强与本地涉农企业的合作力度,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激发涉农企业的主动支持潜能。

(三)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农村职业学校自身应勇于创新,改变以往“重非农轻涉农”专业的观念,在符合国家制定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基础上,依据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开设与之匹配的涉农专业。此外,农村职业学校还应加大与当地涉农企业的合作力度,准确把握涉农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培养不同人才,以便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充分就业,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技术工人,传统的全日制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们应该在讲授文化知识基础之上多去实训基地授课,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最后再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达到“讲+演+练”相结合的效果。

(四)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高低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更会影响到整个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质量。首先,学校应聘请专门的心理专家,掌握教师的心理动态变化,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提供帮助;其次,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学校应成立针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专项基金,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对于培训考核合格的教师予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促使其不断提升自我;此外,农村职业学校应积极推进人才引进政策,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最后,农村职业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定期举行教师教学交流会,以便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改进。

(五)完善农村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农村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功能作用。国家层面应重视农村职业人才的培养,出台有关农村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持政策,确保农村职业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政府层面出台的政策文件应包含对于成功培养职业人才的学校以及职业人才自身的具体奖励办法,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激发学生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学习热情,有效缓解农村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困境。学校层面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强与本地涉农企业的合作力度,根据农村职教学生优势的不同,将其合理划分为不同的人才培育类型,以便后期进行针对性培养。这不但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同时也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