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教育融入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实践探索

2022-03-17王维蓉赵四海刘恩岐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福利医学生伦理

王维蓉,赵四海,刘恩岐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学系, 西安 710061; △通讯作者)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医学出现了三大转向:由临床医学转向预防保健医学;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将更加重视人文关怀[1]。现代医学的转向促使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发生调整,医学教育的人文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医学基础教育是进行人文知识教学的绝佳阵地。教师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人文精神教育从医学教育的基础开始,有效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并贯穿始终。

基础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动物实验是医学教育基本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传统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教师过多注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而较少涉及实验动物相关人文教育,如实验动物伦理、福利、麻醉和安乐死、人道终点、环境富足等。随着医学与人文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我们认为在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应该加强上述人文教育内容,要从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营造善待实验动物的校园氛围和利用互联网传递医学人文精神这四个方面,将动物福利等人文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实验动物基础理论、动物实验技术和和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1 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实验动物学理论课教学

在医学实验动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中,我们专门设置了关于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的教学章节。在讲述实验动物在医学发展中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之后,该章节以实验动物福利为切入点,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将人文教育充分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

首先,教师讲述动物实验伦理基础、基本概念及发展过程,这一部分以3Rs原则为核心和切入点。1959年Russell 和Burch两位教授在其ThePrinciplesofHumaneExperimentalTechnique著作中首次完整提出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3Rs原则,即指在动物实验过程中用其他方法替代(replacement)动物实验;减少(reduction)动物的使用数量;优化(refinement)实验过程,减少动物痛苦[2]。美国芝加哥的伦理研究国际基金会在Russell和Burch两位教授提出的动物实验3Rs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责任(responsibility)作为第4个原则,进一步构成了4Rs原则[3]。医学动物实验是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其研究对发展生物医学和增进人类健康至关重要。4Rs原则既肯定了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同时又强调了对实验动物生命的维护和尊重,是解决动物实验与伦理道德矛盾的可行依据。

其次,教师介绍公众对实验动物福利的看法和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等。大多数民众支持动物实验研究,但动物实验面临争议。因为动物实验会给动物带来疼痛和伤害,一部分人从情感上很难接受。这就要求我们从4Rs原则出发,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充分尊重动物的生命。保障动物福利仅仅依靠科技工作者自律和民众监督是不够的,因此,很多国家通过立法强制保护动物福利。如,美国的《动物福利法》(Animal Welfare Act)、欧盟《实验动物条例》(2010/63/EU)等,对实验动物福利保障内容有严格规定,违反者有严厉处罚措施[4]。我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也明确指出“不能戏弄实验动物”。另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也通过制定缔约国或成员遵守的条例、指南、标准等进行约束。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颁布的《陆生动物卫生法典》(Terrestrial Animal Health Code),明确规定陆生动物享有“五大自由(five freedom)”: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5]。这些法律、法规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实验动物福利的依据。

再次,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将实验动物福利保障内容总结归纳为两点。①善待活着的动物。实验动物必须饲养在标准设施内。实验人员提供标准饮食、饮水、活动空间、温湿度、换气次数等营养、环境条件,保障动物生活基本生理需要,还要采用各种措施使动物“Happy”,如给动物提供制作巢穴和藏身的材料,提供玩具,绝对不能让动物看到同伴遭受伤害等。②减少死亡的痛苦。如实验动物遭受严重的疼痛、痛苦或濒临死亡时,动物实验就没有必要继续进行。实验人员应该给动物实施安乐死。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要采用麻醉、镇痛等措施,将给动物带来的疼痛和伤害降低到最小等[6,7]。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动物不是我们的学习工具。它们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都值得被敬畏,都需要被关爱。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的理论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肯定生命存在意义的基础上,强调对生命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学会去关爱、珍惜和善待每个生命,进而引申到医学伦理学对医生医德的要求:要有仁爱、同情、谦虚、谨慎、无私、无畏、诚实等美德。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是良好医德的现实体现,让学生意识到医德在治疗病人、呵护生命中的重要性,培养“医者仁心”的无私情怀和高尚的医德情操。

2 在实验教学中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实验课上,我们除了讲授动物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以外,还强调动物实验的伦理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理念。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考虑到减少、替代和优化的3Rs原则;还要考虑动物的福利,禁止在实验中玩耍和戏弄实验动物[8]。在动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动物伦理观融入每一步的实验操作中。在抓取动物过程中,我们提醒学生应思考如何让动物减轻疼痛、痛苦和恐惧的感觉。如,抓取家兔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抓住其颈背部皮肤,另一只手托住家兔的臀部,使其重量主要落在手上。不正确的抓取方法会损伤家兔耳朵和肾脏,或造成皮下出血。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给小鼠进行剪尾采血时,尾尘剪掉的长度不能超过5 mm,采血后要用干棉签按压小鼠尾尖部进行止血。实验人员在动物手术操作时要作好麻醉,尽量减轻动物的疼痛。在动物麻醉过程中,因动物体质存在个体差异而麻醉效果不同。如果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有痛苦挣扎或麻醉状态过浅,实验人员应停止实验操作,适量补充注射麻醉药。实验结束后准确地记录每只动物麻醉药使用的总量及动物生命体征状况。实验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规范操作,如手术器械应正确握持,手术切口部位应准确而且切口大小必须合适,止血、夹持组织等按照规范操作。最后,在实验结束时,我们教育学生如何对动物进行临终关怀,如对实验动物进行安乐死,以减轻动物的痛苦;提倡多采用麻醉药过量注射致死的方法让实验动物能够无痛苦的离开[9,10]。教师通过这些点滴的良好训练,使医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并提高了人文素养。

目前,有一些已经发表的动物实验论文因不符合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学要求而被撤稿。在动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向学生强调,进行动物实验前需要通过伦理审查,动物伦理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者资质、动物的选择、实验目的、方法和条件、动物的处死等方面。审查主要依据是3Rs原则,我们进行的动物实验须经过相应伦理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方可开展。而且,所有从事动物实验医学生应该参加实验技术和相关法规培训,取得资格证,以便顺利开展动物实验。在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课程中,动物伦理是重要培训内容之一。

此外,我们从细节入手,在每个实验教学的教室均配置一个装有酒精棉球、碘酊、创可贴等物的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在实验垃圾处理上,我们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普通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开存放的习惯,锋利物必须统一弃置到锐器盒中。实验过程中除了产生以化学试剂为主的废弃物外,还会有一定数量的动物尸体和生物样品,动物尸体要单独存放,尸体中不能有液体,不能混有注射器针头和玻璃碎片等锐利物品。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环节,就会导致实验室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生物安全问题。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融入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环保建设和运行之中,如固体、液体、生物类废弃物分类处理等,并促使学生形成绿色实验理念,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3 营造善待实验动物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进行实验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可以总括为实验动物(animal)、设备(equipment)、信息(information)和试剂(reagent),称为生命科学研究四要素,简称AEIR四要素。这四个要素中实验动物作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在医学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实验动物,就没有今天生物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试剂”和“活的精密仪器”,在各项科学研究中,它们作为人类的替难者为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做出了牺牲,善待动物也是动物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我们定期组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相关内容的讲座、知识宣传展、征文等,组织医学生参观实验动物中心,同时加强学校网站、宣传栏关于实验动物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培养医学生爱护、善待实验动物的思想观念。

每年4月24日的“世界实验动物日”,是1979年由英国反活体解剖协会(National Anti-Vivisection Society)发起的重要的实验动物保护节日,呼吁人类减少和停止不必要的动物实验。其前后一周则被称为“实验动物周”,旨在倡导科学、人道地开展动物实验,严格遵守3Rs原则,积极宣传使用动物实验的替代办法,最终完全取消动物实验。“世界实验动物日”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纪念日,世界各地都有动物保护者和研究人员在这一天以及前后的一周举行各种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草坪中央的柏树中间耸立着一座实验动物纪念碑,纪念碑上铭刻着“动物慰灵碑”五个大字。纪念碑于2010年5月12日建成,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实验动物纪念碑的高校之一。每年4月24日的“世界实验动物日”前后,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都要联合相关教学单位,在“动物慰灵碑”前举行庄严的实验动物祭活动。每年的实验动物祭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形式,其中2018年的主题为“思想交大,医学人文”,2019年的主题为“医学人文,课程思政”,2020年线上形式的主题为“感恩奉献,尊重生命”,2021年的主题为“医路有你,感恩奉献”,2022年的主题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实验动物祭活动参加人员有主管领导、教师以及医学本科生学生代表,“我与实验动物的故事”诗歌征文获奖者在活动现场朗诵自己的获奖作品,表达对献身医学事业的动物的感谢和怀念。最后,参加活动的师生代表依次向“动物慰灵碑”献上鲜花,祭奠为人类健康献身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祭活动是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课堂的延伸。树立纪念碑和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希望医学生时刻铭记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在实验中满怀感恩之心,尊重和善待实验动物,树立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培养爱护实验动物、关注动物福利的科研素养。目前,国内外已有多所医学院校建造了不同风格和造型的实验动物纪念碑,营造了尊重、善待实验动物良好的校园氛围。

4 利用互联网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利用互联网传递医学人文精神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创新出很多教学方式。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互联网获取知识。根据这一特点,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们准备在医学生中开展实验动物相关的微视频大赛,鼓励学生去拍摄有关医学人文题材的实验动物相关的微视频,让医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医学人文精神在实验动物中的体现。此外,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宣传,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实验动物伦理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认同感,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学校信息平台等,积极进行宣传[11]。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经常进行更新,除了报道最新研究动态和科研热点,我们还关注和宣传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同时将宣传实验动物伦理与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在国家提出“新医科计划”的背景下,医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扎实的操作技能、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及医学人文素养的积累。对于医学生来讲,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格遵守实验动物福利、3Rs原则,是今后走上临床的重要基础。实验动物对于医学生来讲,不仅是学习医学知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这些实验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医学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对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医学生要时刻谨记,学习是为了拯救生命,也更应该学会敬畏生命,对那些为医学生的成长付出生命的实验动物应心怀感激。

猜你喜欢

福利医学生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玉米福利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清明雨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