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浅析
——以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

2022-03-17刘文军孙羽苗

关键词:科技园大学大学生

孙 勇,刘文军,孙羽苗

(沈阳工程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35)

一、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科技部教育部最新印发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指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指以具有科研优势特色的大学为依托,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教育、经济融通和军民融合的重要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1]。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沈工程科技园”)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依托沈阳工程学院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及电力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的学科及人才等资源优势,集聚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及行业头部企业的创新要素,推动校地实质性共建,加速“双创”与产业融合升级,倾力打造新型能源(电力)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着重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生态体系,全面服务于沈阳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沈工程科技园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占地43 929 平方米,建筑面积24 938 平方米,是辽宁唯一以能源电力为专业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沈北大学城近20 所高校中唯一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成功实施校地实质性共建的新型“双创”载体,创新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2016 年以来,沈工程科技园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46 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等20 余家,在沈北置业企业4 家,为沈北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片区输送高成长型科技企业2 家。科技园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14 亿元,年均拉动沈北新增投资约0.5 亿元。驻园企业累计转化高校专利技术41 项,合计金额2 800 余万元,促成40 余项科技成果在能源电力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共建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长期以来,沈工程科技园建设得到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不断探索和磨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沈北新区政府与沈阳工程学院共建高水平“双创”综合服务平台的发展模式。实践表明,区、校携手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双方有效开放各自资源,建立互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区域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是高校与地方在追求各自发展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战略新尝试。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联合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经过20余年发展建设,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延伸,在高等院校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对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科技园已从重点解决“自负盈亏”的经济效益问题转变为重点解决“构建双创生态”的社会效益问题,其作为高校探索市场导向科研机制的试验田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大学科技园与依托高校融合度有待提高

大部分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市场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但是与依托高校及周边高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际基于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功案例较少,在挖掘和引进创新创业、科技人才方面缺乏完善的政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后的增值效益不高。

2.大学科技园整合社会资源能力有待增强

大部分大学科技园内的融资服务多倾向于国有融资平台,民间资本进入大学科技园的渠道狭窄,导致大学科技园要素集聚效应不明显。此外,部分大学科技园比较优势不突出,对区域各类创新要素未形成较强的吸纳力,较难弥补大学科技园存量资源在结构上的缺陷。

3.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孵化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针对区域乃至依托行业发展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在特色平台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孵化服务平台中介机构实力不强,尤其是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方面,缺乏专业化的现代商务服务功能,大学科技园的“采血”和“造血”功能较弱。

三、路径探索与实践

大学科技园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要运用好综合资源优势,构建以大学、企业和政府多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区大格局战略,采取期权制、股份合作制等市场机制积极谋划,面向区域主导产业辐射科研成果、输送科技企业家、转移科技企业,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环境,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积极探索与实践,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1.强化大学科技园建设,为产教融合提供服务载体

(1)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园区治理能力。研究科技园的集聚融合支撑、互动融合推动、链接融合拉动的互动平衡理论,解决科技园如何通过要素集聚、互动学习、专业化分工,建立起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实现大学科技园规模化可持续发展[2]。在区、校共建的指导和推动下,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与学校的关系,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完善产权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专业风险投资机构、资深商务服务机构、权威的技术检测机构、活跃的“众创咖啡”经营团队等,在科技园创建经济实体,推进创业增值服务的标准化、系统化、常态化。改变传统孵化器只注重对初创企业的培育模式,打造全生态链式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前端链接“众创空间”,强化对创新创业团队的扶持;中端链接高校,强化对初创企业的培育;后端与产业园链接,强化对成长期企业的激励。

(2)完善“双创”培育体系,提高孵化服务能力。建设职业化、高素质的管理与服务队伍,在创业辅导、企业诊断、市场营销、投资融资、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才培训、对外合作、法律咨询等方面为高校师生“双创”提供高质量服务;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激励机制,营造鼓励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软环境;积极组织开展讲座、路演、沙龙、展会等活动,吸引更多高校师生到科技园创新创业;充分尊重科技研发规律,推动高校研究院与产业集群的协同,促进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支持科研团队承担企业委托项目;加强与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通过建立和引入种子基金、创业基金、风险基金等,吸引社会企业向园内技术创新项目和高科技企业投资[3]。

(3)建设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集聚优势资源。依托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与各级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大中型企业、资深中介机构合作,共建“技术转移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业综合服务站”等联盟分支机构。以区域、行业为背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探索并不断完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把“联盟”建成为促进领域间、区域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的引领者和带动者;聚集区域高校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围绕企业全面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人才服务,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4)丰富成果转化模式,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依法依规设计出多样的技术转移转化示范模式,一方面,满足投资方的具体诉求,另一方面,保障高校和教师的正当权益;在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作价入股等基本交易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特点和投资方需求量身打造定制化的交易模式;对每项科技成果建立台账,编制项目进度表,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协助解决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监督落实成果转化收益的支付履行等事宜,在单个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按年度编制科技成果转化统计表,汇总处置金额、知识产权数量、技术流向、回款金额、奖励金额等关键数据,为学校政策的调整修订提供支撑[4]。

2.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为产学研合作注入新生力量

(1)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将个人“创业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打造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模拟到创业实践的培育、熟化、资本化链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应用场景,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难坎坷,勇于承受挫折,敢于担当和负责。

(2)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大学生“双创”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吸引凝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增进学生创业交流;利用大学科技园资源,充分挖掘和开辟创业市场,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大学生进行微型创业体验;指导大学生成立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创业团队,让学生体验创业实践的全过程[5]。

(3)完善创业配套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保障。广泛吸纳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面资源,争取政府及社会各方面支持,推动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赛事奖励、专项支持、重点帮扶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创业项目的资金扶持;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争取创业小额贷款扶持,重点支持大学生初创企业;充分发挥校内专家、校友、企业家、经济学者、创业培训师的作用,组建涵盖不同创业阶段、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创业需求,具有丰富创业经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业导师团队,构建专业化、常态化的导师辅导机制,为创业大学生进行政策、项目、市场、金融等方面的指导。

(4)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服务平台,积极把握大学生创业诉求。建立大学生创业网络平台,如创业信息网站或公共信息服务中心等,定期提供多种形式培训,使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实时保持对创业信息的跟进,并将之利用,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汇集国家部委和辽沈地区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信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便捷实用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智能提醒和沟通协办等服务,打通创业公共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6]。

3.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信息化手段

(1)完善科技信息、技术需求对接平台。根据技术成果、技术需求、技术团队相关信息系统进行自动组合,向用户PC 端、移动端精准推送科技信息,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作方式。平台对科技供求信息进行分类,自动匹配,有选择地推送相关信息到终端用户。

(2)完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对进入平台的检测(实验)设备进行编码上线,设备参数、使用状态、工作标准、费用等相关信息在平台内实时发布。需求企业在线提交设备使用申请,包括测试实验要求、使用时间等信息,平台自动受理,并分配实验人员及设备使用时间,经过双方要约,在线签订服务合同。仪器设备共享将提升高校、企业上线设备使用效率,重点解决民营企业检测(实验)成本过高问题,高校科技成果小试、中试条件不足问题。

(3)完善人才培育共享平台。建立区域高校与企业人才库,高校为人才库中人才及科研团队优先提供科研、实验环境,支持校企联合申报各层次重大科技专项和技术攻关项目;高校聘请企业高层次人才做兼职教师,使高校课堂教学增加工程实践内容;根据企业需求,学生定制式培养,学生定向就业;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企业提供研究生导师和研究课题,企业为研究生开辟实验环境,课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工程实践,研究成果直接转变生产力;高校与企业联合引进人才,高校与企业互派高层次人才兼职,提高人才工作效率,降低人才引进成本[7]。

4.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增强区域创新要素流动性

(1)完善高校转化科技成果的途径、职责、过程和制度。建立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技部门、院系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分工协作机制,确定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作用。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运行,有效协调地方政府、驻区高校、驻区企业和大学科技园的利益联结关系,将高新产业区的相应政府职能和服务延伸至大学科技园,为驻园企业及科研团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学科技园应按照“强化服务、突出创新、实现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思路,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体,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教师提供技术需求信息,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参与相关行业创新体系建设,解决行业共性技术或企业关键技术难题,成为相关企业创新的技术支撑[8]。

(2)深入推进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制定实施职能更加明晰、做事更加专业、机制更加灵活的公司制发展模式。大学科技园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弱化行政机构管理职能,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下的股权关系、契约关系,运用恰当激励方式和激励措施,使园区运管团队、科研团队个体需要与团队集体需要相一致、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提高科技园内涵建设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9]。

(3)建立以正向激励为主的考评机制。抓住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机遇,厘清大学科技园运营单位与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权责关系,完善科技园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探索采取期权制、股份合作制、合伙人制、经理人职务持股制等市场手段和政策工具,逐步弱化大学科技园行政化管理职能,以制度创新激发大学科技园运转活力,不断增强自身“采血”和“造血”功能。

四、结语

新形势下,大学科技园建设必须适应新要求,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因此,大学科技园建立发展过程中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特别是一些应用型大学更应结合实际,在服务区域经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突出自身的应用研究特色,创新创业生态社区,服务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科技园大学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