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2-03-17黄鑫权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遵义会议思想道德法治

黄鑫权,于 炎

【思想政治教育】

“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黄鑫权1,于 炎2

( 1.贵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 党史党建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

遵义会议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创新意识、锤炼高尚品格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将“遵义会议精神”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立足价值引领、坚持知行合一、拓宽传播载体、营造浓厚氛围,真正做到“遵义会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让精神在青年一代的心中永葆青春活力,引领大学生立德明志、成长成才。

遵义会议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遵义会议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其核心内涵集中体现在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四个方面。[1]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强调,“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2]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再次指出,“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强调了新征程上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的现实意义。当前,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将“遵义会议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遵义会议精神”的生成与延续

遵义会议精神的形成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型体现,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一)“遵义会议精神”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之时孕育生发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伟大的革命斗争。然而,从1931年1月开始,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领导地位。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临时党中央领导人博古又拒绝采用毛泽东等人提出的正确主张,最终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左”倾路线的错误给革命根据地和白区革命力量造成极大损失,尤其是在湘江战役后,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不足3万人。残酷的现实让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改变态度,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向敌人控制薄弱的贵州转移。红军在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之后,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前后,无论红军所处境地如何艰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始终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遵义会议上,面对博古等人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辩解和开脱,以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从客观上分析了“左”倾错误的危害,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导地位。在整个会议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大局为重,客观上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功达到了会议的目的和要求。历史充分证明,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其精神实质主要是“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这为后来的革命、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指引。

(二)“遵义会议精神”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延续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传承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精神,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阔步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先后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国际国内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信念、独立自主,逐步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的发展步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使中华民族顺利地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4]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大踏步进入了新时代。

(三)“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复兴征程上的传承弘扬

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同样,也更需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以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追求,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砥砺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持续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以一往无前的斗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建设方面,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政治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更加充分得发挥,继续朝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目标奋进;文化建设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愈发多彩,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社会和生态建设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然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追求,生产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安定有序,谱写了新时代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美丽中国的风貌在全球得到了全方位的彰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尤其是在2020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同舟共济,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与此同时,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实践雄辩地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蕴

遵义会议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高度契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遵义会议精神,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正确价值观、增强创新意识、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道德品格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坚定信念的执着追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要以学习党的历史为重点,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6]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有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始终坚守。会议前夕,面对“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指挥带来的惨痛现实,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没有放弃对革命信仰的追求;遵义会议上,面对“左”倾教条主义者的重重阻挠,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自身正确主张,同“左”倾教条主义者展开激烈斗争;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人遇到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胜利完成了长征这一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可以说,坚定信念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灵魂所在。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持和坚守。因此,将“遵义会议精神”中“坚定信念”这一精神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更加深入地领悟为什么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也更加能够促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也能告诫新时代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极为重要,它能够昭示人生的奋斗目标、催生前进动力、提供精神支柱、提高精神境界。尤其是在大学生面临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时,理想信念能够有效提升他们应对困难的勇气,坚定大学生对未来的追求。此外,理想又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遵义会议精神”中“坚定信念”的内涵,亦能够启发大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效结合起来,以先辈的革命信仰为榜样,胸怀家国天下,坚持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诚践行者、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胸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心中有希望的新时代青年,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奋斗,努力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理想和追求,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成就一番事业。

(二)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真理就是在我们斗争实践中被证明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东西,它适合人民的要求,使我们取得斗争的胜利。”[7]坚持真理,前提是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8]百年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遵义会议上,面对博古等人千方百计寻找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借口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反“围剿”战争中战略战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严厉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带来的严重危害,全力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在取消“三人团”的基础上,遵循革命实际,敢于坚持真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坚守实事求是的方针毫不动摇,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决议,并以此指导工农红军革命,取得了长征的决定性胜利。可以说,坚持真理是遵义会议最鲜明的特点[2]。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讲,无论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道路上,都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敢于坚持真理”[9],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反观现实,由于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中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影响着高校的学风。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社会经验偏少、知识储备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容易把主观想象当作“真实”存在,导致价值选择、行为倾向出现偏差。因此,将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他们以务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科学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从客观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到的理论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制“弄虚作假”的错误观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以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努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努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三)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0]13无论是在主观上,亦或是客观上,遵义会议都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的典范。会议前,“左”倾教条主义者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机械地套用“洋理论”,拱手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不懂中国革命实际的外国人,差点葬送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前途和命运。惨痛的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只有认清革命现实,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效地运用到中国革命实际中,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革命才有希望。因此,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决议,独立自主地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未来走向。实践证明,正是在独立自主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才闯出了一条无比坚定的革命道路,才在遵义会议之后的革命斗争上敢做敢当、勇往直前。可以说,独立自主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所在。今天,将“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就是要告诫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西方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没有改变,面对大多数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手中的现实困境,独立自主仍然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才能在伟大复兴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才不被西方霸权主义所欺凌。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时刻牢记独立自主的核心要义,深刻领悟其精神内涵,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并在实践中有效地将“独立自主”精神融入具体的发展宏图,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敢于直面困难挑战、勇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创造,以一往无前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让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

(四)团结统一的协作精神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10]18“遵义会议是一次真正的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会议,是党团结统一的成功典范。”[1]在遵义会议召开前的黎平会议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红军就改变了战略转移方向,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上,按照民主的原则,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再由周恩来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军事工作报告。随后,张闻天根据会前和毛泽东、王稼祥讨论的意见,作批判“左”倾主义军事路线的报告。毛泽东接着发言,发言结束后,朱德、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陈云、彭德怀等纷纷发言,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并形成了新的坚强领导集体。最后,从维护大局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达到了会议的目的和要求。可以说,团结统一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关键。遵义会议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而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也正是在坚持团结统一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爱国主义”教学中融入团结统一精神,就是要教导大学生学习先辈们的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同时,以团结统一的精神为引领,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和国内严重的风险挑战时,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自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能够挺身而出,以扎实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在面对分裂势力挑拨、破坏和煽动时,能够挺身而出,同一切破坏团结的敌对势力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安全,坚决捍卫民族团结和进步,筑牢团结统一的钢铁长城。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以具体的行动将团结统一、维护大局的精神落到实处,以团结铸就和谐,以和谐推动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勇担历史重任,勇作时代楷模,为多民族的共同繁荣团结奋进,奉献智慧和力量。

三、“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现路径

推动“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在充分熟知遵义会议精神内涵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将遵义会议精神全方位、立体化的融入其中,并依托校园文化大环境,营造良好的融入氛围,实现精神的全方位传递,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一)立足价值引领,将“遵义会议精神”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传播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来看,该课程主要是以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为教育他们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价值引领,找准契合点,有效实现遵义会议精神的“分段”式融入。如:在讲授绪论部分内容时,可引入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2021年春节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点明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引导大学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传承好遵义会议精神,告诫大学生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在讲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时,有效将“坚持真理”精神融入授课内容,勉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以求真的精神为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人生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成就出彩人生。同时,在这一章节中也可适当讲述“遵义会议精神”中“坚定信念、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精神内涵,其目的和宗旨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讲授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任课教师可充分运用遵义会议的典型示范作用,无论是在讲授理想信念的内涵、重要性,或是讲授如何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抑或是讲授在实践中如何放飞青春梦想,都可将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为典范,有效将“遵义会议精神”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坚定信念”精神讲好讲透。在讲授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时,可重点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精神融入教学当中。尤其是在讲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可将团结统一精神的相关内容有效融入其中。在讲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则可以将独立自主精神内容有效融入其中。在讲授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时,也可将“遵义会议精神”与当前主流价值观念相契合,融会贯通地进行讲授。在讲授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时,可将遵义会议精神,尤其是“团结统一”精神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充分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此外,在教学中,除了找准契合点进行“分段”式融入外,还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如将遵义会议五大精神分成专题,逐一进行讲授。教学手段方面,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进行教学,还可根据需要将遵义会议的视频插入到理论教学中,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合一,将“遵义会议精神”引入实践教学全过程

遵义会议精神是在历史的实践中生发出来的精神,理应回归实践,并在实践中践行和弘扬。对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来讲,要达到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的目标,就应该将“遵义会议精神”引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革命历史、倾听革命故事、感悟革命真理、承传革命精神、树立革命信仰。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对于有条件的高校来讲,可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课程为契机,以遵义会议会址为基地,重温中国革命发展的艰难历程、再次回顾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地位,并以此全面把握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二是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带领大学生重走长征路,沿着先辈们的足迹,感悟当年长征中革命的艰辛和不易,感悟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坚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并以此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三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暑期“三下乡”、乡村支教、医疗帮扶等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厂矿、深入社区、深入基层,以真实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理想品格,在学思践悟中筑牢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历史厚重感中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并以此为洗礼,真正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到血液中,落实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此外,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任课教师还可鼓励大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通过调研走访的形式,实地采访当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或其家属,聆听他们最为真实的讲述,在亲身感悟中汲取榜样的力量,以此引导大学生学习革命前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精神品格。

(三)拓宽传播载体,将“遵义会议精神”导入网络课程教学新平台

“互联网+”时代,网络以其传播速度快、内容资源丰富、受众人群广泛等特征,逐步成为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加之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网络更加成为传播知识的主要平台。基于此,应牢牢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抢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网络教学的至高点,不断拓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传播载体,将遵义会议精神纳入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开辟专门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网络平台教学空间。当前,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讲,都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并在教学平台上设置有不同课程的学习专区,供大学生在线学习和交流。加大“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力度,可以在网络平台中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辟专门的学习或研讨空间,并且分栏目对“遵义会议精神”进行解读。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相关指示批示精神栏目、内涵解读栏目、时代价值栏目、精品教学资源栏目、学生互动栏目等,以多样化的形式将遵义会议精神有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满足了他们学习和科研需求,也以专业化的形式对遵义会议精神进行了传承和弘扬。二是积极建构“思想道德与法治”优质网络课程资源。近几年来,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和关注,其中以慕课和微课最具有代表性。从“思想道德与法治”网络课程的建构出发,各高校之间可根据自身的合作范围,共同建构“遵义会议精神”特色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拍摄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微课,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供学生学习使用,或者将其置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之上,在课前或课后供学生学习。三是建构虚拟仿真教学环境。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是基于VR虚拟技术建构的一种体验式仿真教学环境。在该环境中,大学生可依托虚拟技术,完整体验当年红军长征时的革命情境以及召开“遵义会议”的场景,重走当年红军的“长征路”,重感当年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和重重困难,在体验和学习中加深对“遵义会议精神”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一并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与感染力。

(四)营造浓厚氛围,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1]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作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对拓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范围、构建校园大思政格局,尤其是在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勇做时代新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传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过程中,高校应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将“遵义会议精神”传承好、弘扬好。一是以“遵义会议精神”传承和弘扬为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承担“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可以依托所在学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红歌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还可以社团为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展览活动等,以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点燃传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氛围,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感悟精神的力量,增强对精神引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以“遵义会议精神”传承和弘扬为主题,强化校园文化专栏的宣传力度。校园文化专栏主要以“长廊文化、走廊文化、橱窗文化、报刊文化”等宣传阵地为主体,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在这些校园文化的宣传阵地中,可以开辟“遵义会议精神”宣传专栏,以多样化的形式,分期、分版块对遵义会议精神内涵、价值等方面进行宣传,还可利用校园广播等多媒体手段专题推介遵义会议精神,使“遵义会议精神”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得到、听得到。三是面向全国或全省范围,邀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名师或专家学者,围绕“遵义会议精神”作专题讲座或报告,帮助大学生学深悟透遵义会议精神,真正做到遵义会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在实践中坚持传承和弘扬,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我们要发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传承好、发扬好遵义会议精神,让精神在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永葆青春活力。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讲,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遵义会议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特质,在实践中做遵义会议精神的忠诚践行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创新绩、再立新功。

[1]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深入认识遵义会议精神的基本内涵[N].贵州日报,2022-04-20.

[2] 苏滨,等.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N].人民日报,2021-05-21.

[3]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N].人民日报,2021-02-06.

[4] 刘建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2.

[5]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6]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

[7]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54.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5.

[9]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34.

[1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Value Implic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Integrating "Spirit of Zunyi Conference" into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HUANG Xinquan1, YU Yan2

( 1.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 Party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

As one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spirit of Zunyi Conference has profound value implic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form correct values, enhanc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temper noble character. On the new great journey,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Zunyi Conference" into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value guidance, adhere to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broaden the communication carrier, and create a strong atmosphere, so as to truly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Zunyi Conference" into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rooms, campuses, and minds, so that the spirit will remain youthful and energetic in the heart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lead college students to be upright, wise, and grow into talents.

spirit of Zunyi confer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value implications, realization path

G641

A

1673-9639 (2022) 03-0053-08

2022-04-14

黄鑫权(1984-),男,贵州遵义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于 炎(1985-),男,河南漯河人,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薛 娇)(责任校对 李昌礼)(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遵义会议思想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