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高效低耗
——例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策略

2022-03-17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杨家庄初级中学闫建平

天津教育 2022年26期
关键词:旧知课文作文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杨家庄初级中学 闫建平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在短暂的课堂中对所学旧知识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复习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现阶段的课上复习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整体性不足的问题,学生很难在课上抓住重复学习的重点。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复习方法进行创新,采用趣味性的、思维性的、实践性的方法进行巩固教学与提高练习,从而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提升其举一反三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概述

顾名思义,复习就是重复学习曾经学习过、掌握过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巩固知识记忆。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复习教学是一个知识回顾与练习提高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背诵旧知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再通过习题演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具体用法,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具体的知识体系。要在短时间内达成系统复习的教学目标,就需要用到以下教学理论:第一,“遗忘曲线”教学理论。这是一个揭示按遗忘规律的一个教学理论。教师可借助“遗忘曲线”选择温习旧知识的时间,让学生在最佳记忆时间中重复阅读或背诵相关知识点,使其高效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标。第二,“需要理论”教学理论。这一教学理论指出了人的五层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教师可根据“需要理论”制定出一套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回顾已学知识、主动参与旧知练习,使其在回顾旧知的过程中体验到被奖励的满足感,进一步提高其知识回顾学习积极性。第三,“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与填鸭式教育、灌输式教育不同,“构建主义”下的复习教学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为主,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构建旧知体系。

二、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遗忘是小学语文学习最大的天敌,为解决小学生知识遗忘、记忆模糊的问题,教师常进行阶段性复习教学。然而,目前的复习教学模式机械重复,缺乏创新感,复习教学多以死记硬背为特点,学生的复习学习体验差,无法全情投入复习,自然会影响复习效果。此外,小学语文复习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教学人性化程度不够,教师只将考纲内容作为复习教学的唯一参考,忽视了班级内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对复习教学的要求,采用一刀切的复习方案,无法满足学优生巩固提高、学困生夯实基础的复习需求,造成复习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2.复习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将考纲涉及的字词、语句、考点打印成复习资料,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并默写。这种方法短时间内有效,但会使学生养成被动记忆的不良学习习惯,导致其无法主动思考,最终影响其自主复习效率。

3.教学方法过于老套,只按照课程教学顺序依次复习,并没有从整体出发,考虑不同课程、不同单元之间语文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未构成有效的复习知识图谱,造成复习教学质量差的问题。

4.复习教学中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将相关的、不相关的题目一股脑的引入到复习教学中,让学生重复回答套路相似的问题,消磨其耐心,限制其思维发展,导致复习教学效果不佳。

5.实战训练不够,教师只使用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检查内容过于单一,容易让学生“钻空子”,导致教师无法获得学生真实的复习反馈,最终影响复习教学效果。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增强整体复习效果

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回顾旧知、演练提高过程中的表现并不相同。教师要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并根据在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使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复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整体教学效果。对学困生,主要以夯实其基础为主;对中等生,主要以提升其能力为主;对学优生,主要以拓展其思维为主。

比如,在回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进行如下分层设计:第一层教学目标,要求班内同学熟读、背诵并默写《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能默写《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第二层教学目标,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三首古诗表达的具体情感,并牢记两篇课文的主题思想;第三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第一层、第二层的重复学习目标,并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少年中国说》中以什么赞美少年中国?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有什么关系?”“《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作者是怎样描写‘圆明园’的,用意是什么?”之后,教师根据分层目标展开复习教学,可以实现低耗高效的教学目标。

(二)组织多元教学活动,调动旧知回顾兴趣

在回顾旧知识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主动跟随教师的思路,有目的、有重点地回顾教材内容,防止出现无效复习的问题。在课上组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闯关活动、情境活动等,借助游戏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充分发散自身的联想能力,将学期内所学的字、词、句、段等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脉络。

在回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时,教师根据单元复习的具体教学要求设计三层结构的抢答活动。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设计活动奖惩方案——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扣0.5 分。第一个教学活动以回顾本单元基础知识为主,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学习的陌生汉字,让学生读出汉字的读音、提出形近字并组词,加深学生对“嫌”“廉”“浸”“适”“辟”等汉字的印象。第二个教学活动以回顾本单元文章中的好句好段为主,教师在多媒体出示文中语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仿写出示的语句。比如,教师出示“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让他们仿写出比喻句。第三个教学活动以能力提升为主,教师结合本单元课程内容,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以此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以课文《白鹭》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教师提出问题:“本文是如何写白鹭的?你学到了什么?”“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通过提出类似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阅读鉴赏能力,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

(三)使用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提高教学

1.使用单元复习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科书每一单元的课文主题相似,教师使用单元法进行复习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主题理解能力,帮助其掌握更多的阅读理解技巧。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回顾某一篇课文内容,包括课文重点语句、段落、中心思想、情感表达。之后,教师让学生按照类似方法独立完成本单元内其他课文的阅读分析与鉴赏。在学生充分掌握阅读理解技巧后,教师在课外教学资料中挑选出类似文章供学生练习,提升其实践能力。

比如,在回顾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从《草原》这篇课文切入,让学生回顾阅读以景写情文章的方法。回顾教学时,教师重点分析“在这境界里……无限乐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等语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语句背后的含义。在重复阅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回忆阅读“以景写情”“借景抒情”文章的方法,并根据文中“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探究文中景物描写的内涵。通过重点回顾这篇课文,学生充分掌握了阅读以景写情文章的技巧。这时,教师布置课堂学习任务:“重读《丁香结》,探究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阅读《怀念一棵树》,分析作者‘一棵树的感受,足够我用一生的时间来回味’的意思,并探究本文文章题目表达的含义。”以单元主题为线索进行阅读复习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水平。

2.使用归类复习法,提升语文作文能力

归类法是一项系统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作文复习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回顾作文创作的具体方法与技巧,理顺写作思路,提高作文质量。教师以教科书中内容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曾经学习的作文布局方法、细节描写方法、主题表达方法,使其能够有目的地、有条理地进行作文创作,在不断的回顾、反思、重复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作文能力。

比如,在回顾“如何写人”的基本写作方法时,教师让同学们重新阅读《桥》《穷人》,让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秀语句,学习作者出色的叙事写法和描写写法。以《桥》中“老汉冷冷地说……”“老汉突然冲上前……凶的像只豹子”两句话为例,句中的“冲”“揪”“吼”动作描写突出了老人的愤怒,“冷冷的”神态描写写出了老人的威严;以《穷人》中的“她的心……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为例,“心跳的厉害”这一心理描写表达出了当时“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有助于读者代入角色。在回顾本单元文章后,教师总结文章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技巧,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让其阅读自己的作文,分析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轮的分析,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写人叙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复习内容提出改正作文方式的方法,比如,用侧面烘托的方式写人,用心理描写的方式写人,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式写人等。

完成总结后,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习作练习,进一步提升其作文能力,指导学生根据所复习的内容写一篇描述人的文章。

(四)科学设计复习题目,重点培养综合能力

题海战术难以增强课上复习的效果,反而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消耗其大量的学习精力。教师要合理布置课上练习题目,题目中不仅要包含回顾基础知识的简单问题,还要包含能力提升的复杂问题。设置重点清晰、难易混合的问题让学生作答,引导其在回答问题时发散思路,积极运用已掌握的内容解答未知问题,达到温故知新的学习境界。

比如,在对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进行回顾教学时,教师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创作三个角度切入,设计练习题目:“给下述字词标注拼音:弈、鸿鹄、孰、汝、沧、诞、碱。”“《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讲了什么故事,分别表达了什么道理?”“《表里的生物》中‘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是怎样描述的?你是怎样理解的?”“阅读《植物浇上盐水会怎样》,给文章第三自然段增加标点符号。”“结合《植物浇上盐水会怎样》内容,展开想象,写一则科幻小故事。”在解决多样化的复习题目时,学生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条理、有重点的复习,避免浪费时间,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达到了高效复习的学习目标。

(五)实战考查复习情况,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

1.根据单元模拟考试情况调整单元复习方案

考试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方式。为进一步提升单元回顾教学的效率,教师可在完成复习教学任务后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单元模拟考,通过模拟测试考查学生对单元内基础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调整回顾教学方案。

比如,在完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回顾教学任务后,教师设计单元模拟考试卷:一,考查学生对基本字词的掌握情况。设计“看拼音写词语”与“给加点字标注拼音”题目,考查学生对“躲藏”“挪动”“峥嵘”“念叨”等词语的掌握情况。二,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设计填空题,让学生在空白处填写“燕子去了……有再开的时候”“在默默……大海里”等句子的修辞手法。三,考查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设计简答题,如“《匆匆》是写什么的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根据“考试情况”,教师针对性的调整基础知识回顾教学方案、阅读理解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

2.根据期末模拟考试情况调整全书复习方案

在课上模拟期末考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表现情况”确定学生的复习薄弱点,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二轮复习教学方案,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在完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轮复习后,教师设计考卷,对学生进行基础摸底:设计“补充句式”题目,比如,补充“有意栽花花不发”、补充“常将有日思无日”谚语,考查他们的“日积月累”复习情况;设计“头不是很大……剃得发亮”仿写题目,考查学生的写话能力。之后,根据试卷获得一轮复习的教学反馈,教师在此基础上调整二轮复习方案,增强整册复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不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多元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出高效低耗的复习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目标、激趣、练习、提高为切入点,合理设计旧知回顾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借助单元法、归类法、实战演习法等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与作文能力,实现高效复习的整体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旧知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岁末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背课文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