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与突破路径
2022-03-17徐春梅
黎 恩,徐春梅,刘 敏
(四川开放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3)
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的宝贵财富。职业院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的摇篮,是民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创新传统民族工艺技术的重要力量。2013 年5 月,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三部委公布了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共有100 个专业入选[1]。2013 年6 月,上述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3〕2 号),指出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将民族优秀文化列入学科专业,开展教学和研究,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3]。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文化基因的复制[4]。
职业院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承民族的价值观念、语言文字、行为规训等,还要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革新者,创新民族传统技艺,服务地区民族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有西方学者将民族文化定义为“集体心理程序”(collective programming of the mind),指出民族文化是“特定环境中人们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5]。国内研究者金宾镐认为民族文化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和功能过程中积累和传承下来的”[6]。布赫认为“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是各民族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综合反映”[7]。
综合以上对“民族文化”的定义,本研究将民族文化界定为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和行为规范等。本文从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视域出发,分析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及突破路径,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
职业院校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社会职责,下面从“学生—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对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意义展开讨论。
(一)学生层面: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在规模扩张阶段侧重“培养什么样的人”,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则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职业院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水平,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切实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8]。人文素养既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精神体系、价值观体系和行为体系,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和活动的介质。例如,蒙古族的骑术培养了人们勇敢的精神和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侗族大歌培养了人们沟通合作的能力,壮族的织锦培养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9]。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民族生存经验和民族智慧。此外,传承民族技艺和技能,可以培养学生手、眼、脑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民族历史文化,培养民族情感与优秀品德。因此,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可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养,发挥民族文化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思想价值作用。
(二)学校层面: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持久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有三层含义:“一是‘人无我有’,即独特性或个性;二是‘人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10]职业院校在规模扩张初期,注重校园面积的扩大、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逐步转向内涵式发展,其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依靠办学特色的凸显,传承民族文化不仅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还能促进学校的品牌打造。例如,苏州评弹学校就是一所以特色专业而闻名的中等专业艺术学校,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校以“做特、做精、做优”为办学理念;该校戏曲表演专业(评弹表演方向)主要培养民族曲艺的评弹表演人才,是全国唯一培养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摇篮”[11]。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引领,将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特色、民族传统、民族经验、民族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育人宗旨和校风校训等之中,才能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专业、特色文化和特色育人模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社会层面: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可以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优势、民族心理和文化特点,开设与之相关的特色专业,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适合的人才,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例如在四川、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出现了一大批典型的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产业[12]。内蒙古自治区就整合了区域民族文化资源,共打造了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9家,大力发展以草原文化为主的民族风情特色旅游[13]。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少数民族多样性文化资源的价值已经被社会、市场充分认可,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深谙民族文化心理、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旅游人才,职业院校通过培养专业人才进而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充分彰显。因此,职业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
二、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对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文素养、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职业院校如何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4]的目的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从现实困境中厘清这些问题,有利于分析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受阻的原因。
(一)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强调学以致用,是一种专才教育和技能教育,这种“职业至上”的价值取向,致使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滑坡[15]。目前,在职业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民族文化意识薄弱、民族归属感不强等现象[16]。由此可见,部分职业院校存在重技术轻文化、见物不见人、忽视理性价值追求及人格塑造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削弱了民族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作用,对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受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挤兑”
张健认为,行业文化是行业价值观、行业属性凝聚而成的行业规范和应当秉持的精神态度、价值取向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7]。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中的核心元素是实现价值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因此,职业院校在对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就会强调标准统一、效率优先。而对于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民族文化而言,无疑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职业院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挤兑”,这在校企合作中表现尤为明显。职业院校为了使全体师生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对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关注转为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实现意识上的认同感,会在校园景观、实训室等物质文化建设中,将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放在优先宣传的地位。职业院校的办学要依托当地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会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而民族文化很容易受到忽视。
2.受职业文化和技能文化重“技”轻“人”价值观的影响
沿用张健的观点,“职业文化是一种致用文化,它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高度相关……技能文化是工艺的、技术的、制作的文化”[17]。职业文化和技能文化都侧重培养学生成才,而忽略了学生成人。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忽略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民族文化中良好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没有很好地得到传递。同时,职业院校重视学生智力、能力、技术上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拥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在精神培养方面,容易忽视对民族劳动美德、民族审美观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特色不明显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分布很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地级区77 个[18],拥有少数民族人口12547 万人[19]。少数民族的差异性必然要求服务人才具备文化多样性特征,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对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不利于多样化民族传承人才的培养。
1.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中(以下简称“名单”),遴选确定了100 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以此来提升职业院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以民族文化为引领、推动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服务民族地区的水平。以地处民族地区、拥有丰富民族资源的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为“双高”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共有53 个专业[20]。该校产品造型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坭兴陶专业方向入选了“名单”。该专业分两大方向培养专业人才,一是民族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二是现代工业设计人才。这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均采用“项目+(大师)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该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相差无几,同样实施“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21]。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职业院校对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利用不充分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这些区域民族文化资源未能通过职业院校融入人才培养的内容中,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缺乏影响民族文化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例如,四川羌族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大禹文化、羌族历史文化、释比文化、羌族建筑文化等,而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并不高,“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却没有能转化为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22]。职业院校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优势资源利用不充分,导致“文化产业生产能力不足,文化资源大量闲置,文化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市场没有得到充分拓展”[23]。职业院校要办出特色就要从专业上下工夫,利用民族文化助力专业特色发展。
(三)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受困
1.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空间遭受挤压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给场域的定义是:“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24]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场域的作用在于关系的构建,场域以类似于磁场的方式吸引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使客体之间形成相互关联,形成关系构型。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场域中完成的,农村、舞台、学校、市场等都是重要的场域。以贵州侗族河歌为例,河歌是居住在河边的侗族恋爱男女互相表达心声的表现形式,过去演唱的场域多在河边、田野、火塘、月堂和鼓楼等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河歌的传承场域被窄化为校园的讲台、表演的舞台或者网络视频中,使得“男女青年含情脉脉的真情对歌已不多见,月堂屋、火塘边以歌传情的动人情景亦寥寥无几……侗歌艺术只作为一种供他者观赏(以营利为目的)的样式‘表演式’地存活下来”[25]。目前,民族文化“在内外合力的肢解下走向式微,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也不断遭受挤压而碎片化”[26],民族文化传承所依托的主要场域面临着逐渐衰弱甚至消失等挑战[27],文化传承空间遭受挤压会影响民族文化场域功能的发挥。
2.民族文化的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民族文化的场域资源包括民族思想、传统文化知识、民族工艺与技术、民族语言和文字、社会实践资源等内容。职业院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之一,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只将单一资源做平面化的传播,没有构建传承场域中各个资源流动的关系网络。以民族歌乐活动为例,这一民族文化资源往往只被运用于职业院校的庆典活动中,其传承的场域被限定在“舞台”,此时的民族歌乐活动仅有表演意义,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歌乐活动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播活动和交际活动,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具体而言,如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民俗活动,这是一种以歌会友的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在歌圩中民众对唱应答,互动交流,三天三夜不散场,这种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就会分散在田间地头和寻常百姓家里;由这一场域资源延伸出来的系列文化产品有壮锦、绣球、山歌等,这些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场域资源才能形成联动关系。但目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职业院校无法为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大兴土木,民族文化的场域被局限或固定在一处,或者由某个专业来提供,资源利用单一,导致民族文化场域资源与其他文化场域资源很难交叉融合。
三、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突破路径
职业院校的发展要经过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这四个不同阶段。人管人是低层次的,制度管人是中层次的,文化管人才是最高境界。职业院校作为民族物质文化的保护者、民族精神文化的发扬者、民族行为文化的塑造者和民族制度文化的传承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作用,理清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才能与民族文化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一)构建多元文化育人模式,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民族地区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各个民族几千年来延续其富有特色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这一历史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因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通过一代代人来延续和创造的,各个少数民族正是运用自己特有的文化力量,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使民族文化不断传递和发展,保证民族的生生不息。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塑造多元文化育人模式,将民族文化嵌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塑造“三位一体”文化育人模式
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凸出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高点规划,顶层设计,通过构建思政文化、工匠精神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培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思政文化是职业院校育人体系中的“方向盘”,决定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根本性问题;工匠精神文化是职业院校育人体系中的“车轮”,推动职业技术人才走向精益求精的境地;民族文化是职业院校育人体系中的“燃料”,可以为人才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材料和精神养分。
2.将民族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职业(技能)文化紧密融合
强调民族文化在育人模式中的浸润功能,需构建民族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职业(技能)文化紧密融合的育人模式,以兼容并包的育人理念推动三者之间的融合,助推人才文化素养的提升。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民族文化融入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以“德”“能”为核心元素,以“崇德尚能、以德为先、德能兼修、德能并进”为核心内涵,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室文化和实训室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强化学生对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认同,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与行业企业深层次、全方位、全过程“零距离”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费孝通先生在《文化的生与死》一文中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28]这种文化自觉意识可以使学生在适应未来新的环境和新的时代文化中具备自我意识和自主地位。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从哪里来的、根基在哪里、有什么特色,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
其一,以文化引起变化。校园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传递着重要的文化信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就应该从校园景观设计、校训校歌校服、学校制度等层面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形成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应以文化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变化,修炼自身的文化素养,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认同本专业的文化和学校文化。其二,以变化创造文化。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另一要义就是要创新,唯有创新方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就要立足于市场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富有创意和激情的实践,对民族文化加以创新发展,才能提升民族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价值。
(二)打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特色,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
专业特色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质量、高水平办学的支柱,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构建一体化课程、引名家大师进校园和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色教学资源库等途径,进一步打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特色。
1.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的构建要求职业院校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充分、个性化的发展而系统设计并实施多维度、多层次的课程群组,从整体上去考虑,如何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知识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螺旋式提升,既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又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例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教、学、训、做、评”一体化教学,共开发了8 门一体化课程:传统金属工艺创新设计、泥塑创新设计与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传统装饰艺术、创意思维设计、非遗影像采集、非遗动画设计、非遗电子读物设计,以上8 门课程的资源均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案、课件、动画、微课、视频、实训案例、教学成果、拓展资源等,同时开发8 本相配套的教材[29]。通过一体化课程,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发展能够更好地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学校品牌方向和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
2.引名家大师进校园,创建大师工作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要打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特色,需要依托名家大师作为领军人物进校园传授文化知识与技艺。例如,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带进课堂,创建技艺大师工作室,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参与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探讨传统民族工艺创新教学方法等,通过名家大师的引领,做精、做深、做强专业,在民族技艺的传帮带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
3.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色教学资源库
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色教学资源库,能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得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对接文化市场的需求。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2013 年,该校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主持单位;2016年,又被教育部确认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升级改进项目。该校建设了包括中国传统金属及泥塑工艺美术、中华刺绣和中华老字号三方面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和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可以随时提取资源库中的内容开展学习,提高了获取资源的效率,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及时向学校输出、向市场转化。
(三)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空间互渗”
要解决民族文化传承场域受困问题,可以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民族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技能文化等多层文化之间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怎样促使各民族文化因素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交融、向心的积极作用?这要求职业院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场域要实现“空间互渗”。
1.同一场域中不同要素之间相互渗透
职业院校的校园建筑物、宣传栏、实训室等都具有物理空间属性,是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要素。因此,在职业院校教育环境的布局上,一是要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民族工艺特色的元素融入其中。应营造多元化、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赋能空间,主动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使受教育者在这一物理空间中感受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同时,积极搭建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平台,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习俗、节日、仪式等契机,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回归“民风民俗”,促进受教育者了解民族文化,实现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二是着力氛围营造,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促进学生间的文化理解、文化适应。三是着力教学改革,构建体现文化融合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体系,创设多元文化情境,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增加跨文化体验。四是着力多元参与,提升教师多元文化教育教学能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双语优秀教师到学校参与教育管理工作,推行“混班混住”,促进学生互爱互助。
2.不同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
职业院校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要主动对接当地产业发展,实现学校场域与民族文化产业场域之间的互渗。例如,广西在传承“刘三姐”文化中对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衍生了系列文化产品。如百色靖西市生产的刘三姐绣球,桂林阳朔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都是民族文化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衍生的文化产品,使得“刘三姐”这一文化符号成为壮美广西的代名词。
3.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民族文化传承的时空局限
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力量可以有效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创新民族优秀文化。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学校教育场域与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空间交互,提高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效率,同时拓宽受教育者的文化视野,成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其一,利用数字技术加速民族文化传播的速度;其二,利用虚拟技术丰富民族文化传播的形式。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将人文素养内化为个性品格,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品德。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应是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更不应该是“工具人”或“机器人”,而应是“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需依赖民族文化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若缺少民族文化要素的支持,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预期目标。职业院校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责任和义务,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为民族守艺,为文化存根。同时,民族文化也为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文精神力量。职业院校应立足本地区民族资源的特色,塑造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