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太饭店建筑结构与经营缘起稽考

2022-03-17李惠民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正太石家庄饭店

李惠民

(河北传媒学院 传媒与艺术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1430)

正太饭店是一座拥有百余年历史的西式建筑,一直被视为近代石家庄的地标性建筑之一,2008 年10 月23 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太饭店坐落在原正太铁路石家庄火车站北侧,属于“近代之建筑,盖西式之旅馆”,曾是近代石家庄最大最豪华的酒店。对于正太饭店建筑结构以及饭店开办,学界一直未有专门系统的深度研究,为此本文仅对其初始修建者、建筑结构、经营缘起及修缮变动等问题,特作如下稽考,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建筑的初始结构与修建者之谜

以往传统看法认为,正太饭店营业于1907 年建成之始,对正太饭店建筑由来叙述过于肤浅,特别是对最初修建者不甚了解,对建筑修缮过程怠忽疏漏,对结构演变叙述粗略不详。譬如,本地学界通常以为,“正太饭店自1907 年建成开业后,在几十年内一直是石家庄最豪华的饭店”[1]451。有文章说,1907 年建成的这一座法式建筑,是坐西向东的楼中楼,由东、西、南、中、北5 栋楼组成,形成了日字型建筑。“正太饭店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南北长50 米,东西宽44 米,平面布局呈日字型,是一座楼中楼建筑”[2]。其实,正太饭店作为一家餐饮旅店,从1920 年11 月至1937 年11 月,仅仅存在了17 年。民国时期,这座建筑整体仅是凹字型结构,并非是一座院落式建筑。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扩建了西楼和新北楼,将旧北楼西延,与西楼对接后,才变成了中楼,于是构建成了日字型建筑群,形成了南主院、北套院的格局。所以说,笼统称这座日字型套院楼群建筑为民国建筑,并不属实。

目前,人们并没有看到1907 年正太路开通时关于这座建筑相关文字描述,也未能窥见其完整全貌。关于这座建筑的一张最早照片,是正太铁路验收通车合影照中的建筑西楼头,由于从车站票房西南侧拍摄的角度所限,仅能见到该建筑南北两排楼房,即二层楼房,第三层为阁楼。南楼与北楼相比,多了阳台的设置,南楼建筑规格高于北楼。1920 年正太饭店开业时,这是一座由南、东、北三楼融为一体的凹字型建筑。从其建筑结构看,它是由南楼、东楼、北楼三个分体拼接而成,从其建筑方式看,南楼、东楼、北楼属于相对独立楼房,推测当时修建这座凹字型建筑存在着两种可能:其一是由彼此独立的商家分工合作修建而成;其二是分时段修建东楼、南楼、北楼,先建某个单元,然后再建剩余单元。所以,这座建筑最初修建于何年?竣工于何年?其最初结构形式为何?因目前尚无确切史料予以证明,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另一个未解之谜,是这座建筑的最初修建者问题。过去一般认为正太饭店是由正太铁路修建于1907 年,根据目前掌握的《正太铁路工务处统计报告》和《铁道年鉴》等记述正太铁路固定资产的相关史料中,均找不到正太铁路建造这栋楼房的确凿证据,直至1920 年改建正太饭店,才有了正太铁路承接该建筑修缮等工程的记载。那么,这座西式建筑最初如果不是由正太铁路部门建造的,是20 世纪20年代初才收购的话,就可以推测,其起初是由外国商人私自建造的一座违约建筑。针对洋商在铁路车站旁私自建设行栈酒铺的行为,早在1904 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就宣布过禁令:“近闻沿铁路一带非通商口岸地方,时有各国商人在彼长住,开店设栈,殊与约章不合。应由沿铁路各属地方官随时查明禁止。除铁路在事洋员例有办公房屋,暨铁路所设各处厂栈均需加意保护外,如有他项洋商在内地各处车站附近私开各项店铺,务即照约妥为禁止,以符定章。”[3]562

仔细追寻清末在石家庄火车站违约建造这座建筑的可能性,发现有以下三条线索:其一,由卢汉铁路参赞与法国洋商的合股违约建造线索;其二,由法国和意大利洋商天津分设行店的私自违约建造线索;其三,由英美烟公司的违约建造线索。

清末修建的从卢沟桥至汉口的铁路,后来因北端起点由卢沟桥改为正阳门(前门),1906 年4 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后改称京汉铁路。当时卢汉铁路的正定至窦妪段的铺轨,从1901 年5 月开始,至1902年8 月建成。窦妪至邢台段的铺轨,从1902 年8 月开始,至1903 年3 月完成。1903 年4 月邢台以北的卢汉铁路开通,石家庄火车站建成使用。随着卢汉铁路部分路段的开通,各国洋商纷纷在已开通铁路沿线车站建房租赁,开设客栈或酒店饭铺。据1904 年《东方杂志》披露:“芦汉铁路已成之处,火车均已开行。一切利权,尽为俄法人所夺。车站处所开洋行及运卸客栈,名为闽人,实皆铁路参赞柯道贞贤,暗与法人合股。”①《法人暗夺芦汉铁路之商务》,载《东方杂志》1904 年第11 期,见《时评》第80 页,1904 年11 月25 日版。如果1904 年上半年洋人已在石家庄车站违规建房,那么,卢汉铁路参赞与法国洋商合股建造的行栈酒铺,可能就是本地最早的违约盖房。从目前可见文献看,最早在石家庄车站开设洋酒铺生意的是法国人保各拉。据1904 年5 月天津海关官员报告,“法国人保各拉在获鹿县属石家庄开设洋酒铺生理,核与约章不符”,故当时就已向法国驻津领事馆提出了照会交涉,要求法国领事馆对本国侨民此举予以严格查禁,可是,法国驻津总领事却以“修建铁路西人艰于购买外国食物,且以卢汉铁路迤南迤北曾有此等贸易,并无滋扰妨碍情事,何独于正太铁路歧视为词?”②《直隶总督袁咨行各省会商订立售卖洋人需用食物章程文》,载《东方杂志》1904 年第5 期,见《商务》第64 页,1904 年5 月25 日版。对法人在内地开办行栈酒铺采取了故意放任纵容的态度。

1903 年4 月,卢汉铁路石家庄火车站建成使用之初,火车站的等级尚比较低。1904 年正太铁路全线修建工作已经铺开,当时参加修筑正太铁路的许多外籍员工都有西餐饮食住宿诉求,这就进一步催生了相应服务的供给需要,使得在石家庄开设行栈酒铺的洋人日渐增多。外国人在内地开办行栈酒店不符中外约章。随着正太铁路修建工作向山西推进,清政府有意劝谕华人为洋人开店服务,然而,“晋省风气未开,向于西人食用等物都未谙习,并无商民能开此等店铺。现在铁路轨线均由直隶津、保、正定一带迤逦入晋,惟有劝谕津保等处商民向来惯做此等买卖店铺,即随铁路工程逐渐移设来晋”[4]。而有些法国人和意大利商人看到了机会,为满足修建正太铁路的洋人西餐饮食之需,在车站附近洋人办行栈和洋酒铺的日益增多。正如1904 年法国驻津领事所说:“所有修晋汉铁路(正太路、卢汉路)之西人,伊等常用外国食物等货,而在中国铺号不易购得,且诸承修工程者亦或有不甚富足之人,若待寄往天津购买食物,则所费必多,殊觉不足体谅,所以,有法国商人及别国商人由天津分设行店,在北汉铁路迤北作此生意者。”③《直隶总督袁咨行各省会商订立售卖洋人需用食物章程文》,载《东方杂志》1904 年第5 期,见《商务》第64 页,1904 年5 月25 日版。据清代外交档案《法义商在石家庄设铺案》记载,清末正太铁路建设之时,曾有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在石家庄、阳泉等部分沿线车站开设了行栈酒铺。法国人在石家庄车站开设的行栈和洋酒铺多为天津分店,除此之外,还有意大利商人在石家庄车站开设行栈洋酒铺。譬如,在孝感修建卢汉铁路的意大利人佛尔内洛,因“在孝感工次殴伤华人,经驻汉濮领事审实,判令押禁罚缓,驱逐出境”,而后便到石家庄车站开设洋酒店,又一次因殴打华人被驱逐石家庄。“佛尔内洛在石家庄违约开店,逞凶殴人,迭经职道奉饬收歇。”④《北洋大臣袁咨濮喇有佛尔内洛两案请饬秉公办理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乙巳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狱讼门·命盗钱债类》第50 页。

据《北洋官报》记载,1905 年5 月经正太铁路工程局道员潘志俊与获鹿县令严书勋在石家庄展开调查,当时查明在此开办洋酒铺共计5 家,具体洋商坐落基址情况如下:

第一,光绪三十年(1904 年)九月开张的一所售卖外国零星食物洋酒饭铺,由法国人郎风和肥里卜地合伙开办。该铺位于石家庄村东头的万丰栈东邻,门向东开,共有房7 间。房东家姓于,每月房租十六七块。

第二,光绪三十年(1904 年)九月开张的一所售卖外国零星食物洋酒饭铺——“理格洋行”,由法国人尼格拉开办。该铺位于石家庄村东头路南大门内,店铺有东西屋六七间。

第三,光绪三十年(1904 年)十月开张的一所售卖外国零星食物洋酒饭铺,由意大利人佛尔内洛(又名无鲁)开办。该铺位于石家庄村前街路北,店铺共有房13 间,房东家姓尹,每月房租27 块。

第四,由法国人白老永租住的洋酒店铺,位于石家庄村北头的西胡同,房东家于姓,西屋3 间。

第五,由不知姓名法国人租住的另一家洋酒店铺,位于石家庄村南头,房东家于姓,西屋3 间。①《总办正太铁路工程局潘道遵查石家庄洋商设铺情形请核示禀并批》,《北洋官报》1905 年第706 期,《文牍录要》第3 页。

从潘志俊调查的洋商“坐落基址”看,这些都是法国洋商和意大利洋商租住的民房,应该与正太饭店最初建筑没有关系。但是,据1905 年8 月外务部给法国驻京公使馆的照会,在石家庄设铺的法商尼格拉等人,除了上述租住的民房之外,还私自在车站旁边建造了经营场所。对此,外务部认定“至该商违章在内地私行盖造房屋,本国亦惟有按照条约办理,其尼格拉所持护照系入内地游历,执照不得以此在内地赁屋开店”②《外务部照会法商尼格拉等不准在直隶内地石家庄贸易请速饬将货账料理即行迁移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乙巳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26 页。。法国商人尼格拉等开设的行栈洋酒馆具体位置,在《外交部照会法商在石家庄车站开设酒馆应令关闭文》中得到了确认:“洋商不准在内地开设行栈,条约载有明文,石家庄车站之旁并非通商之地。”③《外交部照会法商在石家庄车站开设酒馆应令关闭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丁未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37 页。在车站旁私自建造洋酒馆的有3 家洋商,违章经营行栈和洋酒生意。北洋大臣袁世凯早在1905 年9 月29 日就已下令关闭了这3 家洋酒铺,“石家庄法人尼格拉等三家酒铺,照约限令关闭”④《外交部照会法商麻行狄藉词逗留请饬一律迁徙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乙巳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26 页。。

1905 年9 月法国商人尼格拉等洋酒铺被限令关闭之后,均动身离开。“惟尼格拉酒店内尚有法人麻行狄一人,据称伊与尼格拉伙开此铺”⑤《外交部照会法商麻行狄藉词逗留请饬一律迁徙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乙巳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26 页。,麻行狄却以“清理账目”和处理资产为由,迟迟不愿离去。直至1906 年11 月15 日规定限期,在地方官员带领巡警弁兵的严加催迫之下,法商麻行狄才将酒店资产转让出去。“该酒铺盘于河间府人贾永清接开,系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定议取号理格公司,其铺中货物一律点交清楚,并归贾永清一人承管,所盘货物价值议由贾永清陆续拨还,两造自相商妥,毫无纠葛。”⑥《北洋大臣袁咨石家庄洋商开设酒店一案业经遵饬歇业仍请照饬毋令逗留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丙午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49 页。

而在石家庄车站开设酒铺的意大利人佛尔内洛,因殴伤华人而犯罪,被逐出石家庄,由巡警押解至天津后,交由意大利公使馆判罚了监禁。其所属资产经三次估价分为:“由义国巡捕官饬派法商拉乐石来署,估定价银九千二十三元六角五分。复由梁道选派钞关熟悉估价洋人麦克顺,复估统共不过值洋三千元之谱”,第三次则由前两位估价人另举洋商马佳作为公断人,“经洋商马佳逐细估计实值洋四千九百二十七元八角五分”⑦《北洋大臣袁咨外务部义人佛尔内洛违约犯案希冀恤银碍难照准情形请查核办理文》,《北洋公牍类纂续编》卷14,《交涉(二)》第13 页。。

法商郎风和肥里卜地两人合伙在石家庄车站开设的酒铺,在法商郎风去世后,由肥里卜地独自承接掌管。据1905 年《乙巳年交涉要览》记载:“查石家庄有法国人肥里卜地,接开同伙已故法商郎风之洋酒饭铺一所。”⑧《外交部照会法商肥里卜地等违约在直隶内地石家庄贸易已令限期歇业希迅饬遵照文》,《乙巳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24 页。清获鹿县官员发布酒铺关闭限令后,法商肥里卜地依然阳奉阴违地再三拖延,直到1906 年底才遵照清政府要求实行了停业。但是,他还在车站旁边酒店内一再延宕,迟迟不肯离开石家庄。“法商肥里卜地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实行闭歇,并出具遵照停止字据。惟该商称天气已届冬令,伊无处可去,须再在此处居住数月等语。”⑨《北洋大臣袁咨石家庄洋商开设酒店一案业经遵饬歇业仍请照饬毋令逗留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丙午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49 页。就这样拖到1907 年春天。据正太铁路工程行车事宜候选知府汇谦禀报,法商肥里卜地仍赖着不愿离去,“现有法国人费理柏迪(肥里卜地)在石家庄车站之旁开设洋酒馆一所”,他以“不做生意,只在此居住”为由,强调自己的身份经过了法国驻京使馆注册,妄图继续留在石家庄。清朝外务部则对此予以驳斥,“石庄车站并非通商之地,无论该商贸易与否,不得在此停留”,并要求天津海关道照会法国驻京使馆,“转饬该商即将在石家庄所开酒馆关闭,移往通商口岸,以符约章”①《外交部照会法商在石家庄车站开设酒馆应令关闭文》,北洋洋务局纂辑《丁未年交涉要览(下篇)》卷2,《禁令门》第37 页。。

总之,虽然有了洋人在车站开设酒店的上述史实线索,但仍疑团莫释,不知端倪。法商是否租用卢汉铁路参赞与法国洋商合股在车站建造的洋房,20世纪20 年代末期由正太饭店的东楼、南楼、北楼拼接之凹字型建筑结构,究竟与法国商人尼格拉、肥里卜地、意大利商人佛尔内洛在石家庄车站旁三家洋酒铺的建筑是否有直接关系,由于线索链条缺少环节,目前并不完整,还有待继续发掘。

1920 年10 月《益世报》刊出正太饭店广告说,即将开业的正太饭店位于“京汉铁路石家庄车站与正太铁路车站旁边的英美烟公司大楼”,此饭店“系前英美烟公司租居之大楼”[5]。正太饭店开业前,这座建筑已经由英美烟公司作为货物存储仓库和职员居住楼房使用了10 年以上。1911 年辛亥志士吴禄贞发动武装起义前,曾准备将燕晋联军的指挥部,从车站办公室搬至英美烟公司的大楼里,但是因吴公遇刺,起义失败,司令部搬迁未能实施。据孔庚先生撰写的《先烈吴禄贞殉难记》一文记载,在站长室吴禄贞曾对他说过准备调换司令部一事:“这个地方窄了,明天把司令部迁到英美烟公司大楼,上层作山西巡抚行辕,下层作统制司令部,那地方宽。”那么,英美烟公司楼房是否就是租赁洋商曾经营的行栈酒铺场所?英美烟公司大楼到底是向何人租赁的?该楼房的产权人究竟是谁?这些都应该被视为破解疑案的线索。

1902 年进入中国的英美烟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它是开拓中国烟草工业的实际创立者,该公司先后在华建立了11 家烟厂,其通过货栈制度在通商口岸和非通商口岸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石家庄是其中一个货栈仓库和经销店。石家庄英美烟公司选择了优势位置落脚,由于处于京汉路与正太路交汇枢纽,其业务“销路遂渐见发达”。在石家庄英美烟公司担任翻译的王者香,在清末政界曾供职多年,作为地方官僚绅士,后来他跻身于石家庄英美烟公司,为该公司在北方地区的销售作出了不小贡献。据《英美烟公司月报》记载:“(王者香)君曾游历中国北部各省,创销各牌香烟,成绩甚著,大为公司诸总办所重视。”石家庄作为非开商埠,受中外条约和中国法令限定,不得在内地购置地产,所以,石家庄英美烟公司一直宣称该公司所在的楼房建筑为租居。据颐中公司英文档案原件记载,英美烟公司通过向中国人租房方式解决货栈仓库问题。“从中国人那里租借25 年,目的在于使他们能在条约范围内占有这个产业,因为条约规定,外国人为了储存货物,可以暂时租用仓库。”[6]959另据英美烟公司资料记载:“英美烟公司为了在旧中国掠取更多利润,需要深入内地,广设分公司、烤烟厂、仓库和种植场。按照当时中外通商条约,外商不得在租界以外的地区置产……为了省事,有个叫杨春绿的律师献策,劝公司设法组织一家表面上为中国人所有的地产公司,作为中国籍的‘法人’,把英美烟公司内地的产业全部过入这家公司,这样公司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在内地置产,不必零敲碎打地找人出面。”[6]965所以,在由石家庄英美烟公司长期租居该楼房建筑之前,也存在着冒名违规建造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1904 年至1907 年间,由洋商私自在石家庄车站旁边开设的这些行栈洋酒铺,以及英美烟公司租居10 余年的洋楼,与后来正太饭店建筑存在特定关联性。目前破解这个问题还有待发掘史料,继续求证和完善空缺的证据链条。所以,在得到切实证据之前,正太饭店这座建筑的最初修建者与初始建筑结构,仍是未解之谜。

二、正太饭店缘起以及经营状况

1920 年之前出版的各种铁路史料、媒体报刊、旅行指南,皆无石家庄正太饭店的介绍。根据目前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民国各类旅游指南杂志中,最早出现简介石家庄正太饭店内容的,是1923 年出版的《京汉铁路旅行指南》(第八期正编)。《京汉铁路旅行指南》《全国铁路旅行指南》《中国旅行指南》《中华民国全国铁路旅行指南》等,对1920 年前石家庄站的饭店、旅馆简介中,推荐的饭店是祥隆、中华、裕丰、鸿兴等;推荐的旅店是迎宾、晋阳、谦义、春元、晋通、宾兴、大兴、天兴、广利、晋义、永成、泰来、裕隆、泰安、德盛、三义、福禄、人和,均未提及正太饭店。

在出版的文献记载中,关于客人入住正太饭店的确切文字,目前发现最早在1921 年。例如,《中国教育一暼录》记述了1921 年10 月4 日夜晚客人入住石家庄正太饭店的详细情况。当晚9 点半,美国教育专家孟禄(Paul Monroe)等赴山西考察团一行,乘坐平汉火车到达石家庄车站,准备中转去太原。“我们下车之后,住在正太饭店。这所饭店是完全西式,非常讲究。不料这一个孤僻的地方,竟有这样一个阔的客栈。”[7]45无独有偶,还发现一则更早入住正太饭店的记录。据《菲律宾华侨教育考察团日记》说,1921年5 月21 日该考察团乘京汉线列车到石家庄,准备翌日转乘正太线火车赴太原,当晚入住了正太饭店。“时正太车早已开行,附搭莫及,爰寓正太饭店。该饭店为新式洋楼,整洁华丽,招待周到。”[8]246

目前,虽未发现有关正太饭店缘起的详细史料,但是根据著名美国教育专家孟禄博士访问团的日记记载,可以判断当时正太铁路局之所以在车站接手开办正太饭店,与山西督军阎锡山推行新政有直接关联。民国以后,阎锡山陆续担任山西督军、省长,集山西的军政大权于一身,他“讲求新政,在外边的名声是非常之大。不差什么,凡外国人来中国考察的,没有不到山西看看模范督军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外国人从此地(石家庄)换正太车往山西去的,非常之多,这个旅馆也就因运而生了”[7]45。阎锡山不仅倡导在石家庄铁路枢纽开办这座高档豪华酒店,他还是大股东之一,正太饭店内有阎锡山专属的客房作其公馆。据媒体记者调查报道说,在正太饭店中,“阎所居之一室,为特等官房,设备矞皇,犹如宫闱。按阎于正太系属大股东,此室专为阎私人布置者。平日无论任何要人,绝不出租。故阎之僚属咸称之为临时公馆,今则改称临时行辕”[9]。

20 世纪20 年代初“,本路(正太铁路)在石家庄建有正太饭店一所,太原府建有山西大饭店一所”[10]884,正太铁路先后改建和新建了两座高档豪华饭店,专门提供高端化餐饮和住宿服务,以满足途经此地中转旅客的特殊需求。石家庄车站的正太饭店,在广告中曾一度称为正太大饭店;太原车站的山西大饭店,有时亦被称为正太饭店。石家庄正太饭店属于改造扩建,开张营业时间在前;太原的山西大饭店属于新建,开张营业时间在后。石家庄正太饭店于1920 年11 月开业,太原的山西大饭店于1925 年8 月开业。这两个饭店的经营者,是承包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负责餐车业务的老板陈玉山。陈玉山是中国最早开创铁路餐饮业经营的管理者之一,他不仅承包过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餐车膳食业务,还承包过京汉路、正太路的宾馆和餐饮。据《铁道年鉴》记载:“前门铁路宾馆,附近有茶点及餐馆,概系陈玉记承办,其承办条件与旅馆同。”[11]862在正太铁路承包所有宾馆和餐车业务后,陈玉山又聘任了具体负责正太饭店经营管理的执行总经理张子真,聘任了具体负责山西大饭店经营管理的执行总经理王永德。正太铁路属下两座高档饭店的建筑样式、占地面积、资金投入、字号称谓等,均有所不同。

《石门指南》记载,正太饭店“在车站大马路(即站前街),专门西餐,并住旅客,为本市规模最大之饭店也”①《石门指南》,石门日报社1934 年版编印,第四编《商号及题名录》第11 页。。由于正太饭店拥有石家庄独一无二的接待会客厅、弹琴音乐厅、书报阅览室、百人大餐厅,在接待各种规模的会议宴席方面,具备了当地无与伦比的硬件条件。

石家庄正太饭店开张营业伊始,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凸显出当地所有饭店和旅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既可用餐,也可住宿;既有中餐,亦有西餐。居住房间宽敞,室内设施齐全,卫生干净整洁,现代铁木床铺,有电灯有浴室,自来水很便利。在接待服务上,更是超乎寻常,服务周到技高一筹。饭店一般服务员皆粗通英文、法文。

正太饭店在经营策略上,采取了高品质定位,以优取胜。正太饭店不仅出售各国洋酒、吕宋香烟、北京玉泉山汽水、张裕红白葡萄酒、英法面包和火腿肠,还聘请了专做法国大餐的厨师。其饭菜价格、住宿收费,普遍高于本地一般饭店和旅馆,明显拉开了与中等饭店旅馆的差距。饭店对客人采取了分等级、划档次的服务,服务按质论价,食宿区别收费。刚开业时,特等客房加上用大餐,每日8 元;头等客房加上用大餐,每日6 元;二等客房加上用大餐,每日4元。后来,又根据实际情况,对住房标准费用、用餐价格,略作了一些调整。1920 年开业之初,客房分为优等、头等、二等,共计30 余间。所有客房依次皆有编号,譬如,1930 年9 月18 日,白凤翔的东北军第1军骑兵第六旅抵达石家庄接防,“白氏下榻正太饭店十号”[12]。20 世纪20-30 年代正太饭店的基本住宿价格,分别为每人每日 1 元 2 角、2 元、3 元等 3 种;饭食价目为每人早茶7 角,午餐1 元2 角,晚餐1 元5 角。例如,20 年代初,王卓然等3 位教育家陪同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博士下榻正太饭店时,他们与美国客人之间,每日住宿费竟然相差3 倍。王卓然在日记中记载说:“我们三人住在三层楼上的三等房,每日每人房费大洋一元。孟禄住下边头等房,每日三元。”[7]451925 年,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途经石家庄时,就在正太饭店最为优等的客房下榻。据当时媒体报道记载:“石家庄正太饭店留定最优等房间多间,以为班禅休息之所。”[13]

正太饭店在营销策略上,利用车站地理位置、客房陈设优雅、烟酒品种丰富、饭菜质量精良、细心周到服务、顾客接待规模、品牌信誉管理等优势条件,很快就在行业竞争中名列前茅,获得了业内出类拔萃的赞誉。20 世纪20-30 年代,石家庄举办一些重要会议或大型庆祝活动,大宴宾客,往往都选择在正太饭店举行。正太饭店成了石家庄最大、最豪华、最知名的一家高级饭店,居于石家庄餐饮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30 年代石家庄的“饭商同业公会”,就设立在正太饭店,本地餐饮行业的公会主席一职,也由正太饭店专职经理人张子真担纲。

从1920 年11 月开业,到1937 年10 月石家庄沦陷,正太饭店这个餐饮服务行业品牌,存在了17年。石家庄沦陷后,正太饭店所有商业经营服务活动戛然而止。正太饭店对社会提供餐饮服务的功能,直至建国前未能恢复。

三、正太饭店建筑结构的扩建与修缮

从20 世纪20 年代正太饭店照片看,这座凹字形建筑的东楼与南北两排楼房巧妙对接,布置匀整,浑然一体。南北两排楼的第三层建筑,是低矮的阁楼层。北楼头三层窗户左右两侧,书写着“正太”二字,南楼头三层窗户左右两侧,书写着“饭店”二字。在东立面二层的中间正门,挂着一幅“正太饭店”的牌匾。南北二楼的东楼头上下窗户,对比东立面楼房上下窗户造型,万枘圆凿,世殊时异。

1920 年11 月1 日正太饭店正式开业后,根据合同约定,一直由正太铁路工务处负责石家庄正太饭店和太原山西大饭店的修缮改造工程,并一直延续了17 年。譬如,1924 年正太铁路投入21 246.45元,在石家庄车站北侧进行了“起盖附属房屋”。1924年为建筑太原正太饭店(亦称山西大饭店),投入了37 126.78 元,当年“均经完全竣工”。①《正太铁路中华民国拾叁年报告册》正太铁路局1924 年编印,第5 页。1925 年继续为石家庄正太饭店与太原山西大饭店进行了完善性的补充投入——“添置家具”。②《正太铁路中华民国拾肆年报告册》正太铁路局1925 年编印,第5 页。1926 年在太原山西大饭店内,新安设一口备用水井,以解决饭店缺水时的接济之用。③《正太铁路中华民国拾伍年报告册》正太铁路局1926 年编印,第5 页。1929 年正太铁路为正太饭店接入当地电灯公司的电源,并在楼内安置了电灯。“总公事房之扩充房屋,并石家庄正太饭店装置电灯。”④《正太铁路中华民国拾捌年报告册》正太铁路局1929 年编印,第5 页。1930年又为石家庄正太饭店安装了计费电表,为太原山西大饭店扩建了房间,修建了停放汽车的车库。⑤《正太铁路中华民国拾玖年报告册》正太铁路局1930 年编印,第5 页。

1931 年正太铁路工务处对石家庄正太饭店进行了楼房的维修,同年7 月正太饭店遭遇了张学良部飞机轰炸。这次轰炸对正太饭店到底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很有必要作一番补苴罅漏的辨证。

1931 年7 月18 日,接受了汪精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的石友三,从邢台向北出兵对抗张学良。7 月23 日石友三在石家庄正太饭店召开军官干部会议,东北军得到探报后,于23 日凌晨5 时先后派遣两个飞机编队共8 架飞机,对石家庄正太饭店进行了轰炸。7 月24 日《申报》报道说,派往石家庄的飞机,“五时飞往掷弹,正太饭店被炸毁”[14]。7 月24 日《益世报》报道说:“据探报,飞机到石家庄后,当向正太饭店投弹,历数十分钟,该饭店全被炸毁,死伤人数不详。”[15]7 月25 日《大公报》报道说:“六时二十分,第一班(队)飞机抵石家庄正太车站月台,向车站西正太饭店投下一弹。弹落正太饭店楼上,将楼房全部炸毁。第二班(队)飞机六时三十二分到石家庄,见车站附近有兵士往来移动,当投下一枚一百一十磅炸弹,爆炸后士兵四散。旋又在正太饭店掷五十磅及一百磅炸弹四枚,总计昨今两日,正太饭店所投炸弹在半吨以上。”[16]从以上三家大媒体的报道看,事态结果基本一致,即正太饭店已被炸毁。

其实,报纸媒体对1931 年7 月大轰炸的报道,与实际史实存在较大出入,误差主要反映在轰炸后果上,前后报道不一。张学良部派遣飞机对正太饭店进行大轰炸之后,国内各大媒体又陆续进行了一些追踪报道。随着记者调查深入,许多石家庄惨遭轰炸的真实细节被披露出来,各大媒体对此前不准确报道均作出了修正。《益世报》在《石庄劫后余生述》的后续报道中,承认了正太饭店并未被炸毁,虽然正太饭店有一名茶役被炸死,而正太饭店洋楼则幸免于难。有的记者在后续报道中指出,实际被炸毁者是车站西侧的金台旅店,两颗炸弹均击中该旅店,并非车站北侧的正太饭店。有的记者在跟进报道中分析,由于金台旅店密迩正太饭店,相隔仅一条铁路,导致了飞行员误炸,“度其目标必在彼,而不在此也”[17]。《大公报》记者在后续的《石门战后视察记》一文中,不仅报道了亲眼目睹的毁于飞机炸弹的现场,还记述了被炸毁的小石渠印刷局、西西服装店、华华绸缎庄、升平戏院、义合澡堂、正太库房、邮政局柜房、英美烟公司、八条胡同妓院等现场的惨状。而且,记者还从公安局拿到了此次飞机轰炸造成实际损失的统计数字,在此次轰炸中,有413 间半房屋被炸毁,物品损失26 700 元,共计损失65 750 元。总之,后续报道承认了正太饭店未被炸毁,而正太饭店西侧的这些商号则属于池鱼之殃。[18]由此得知,1931 年正太饭店维修楼房建筑,与东北军此次轰炸并无直接关系。

1931 年,正太铁路用于维修车站与房屋的总费用是8 747.75 元,1932 年的总费用是7 461.78 元,其中用于正太饭店的具体维修费,并没有单独统计,故不知总费用中正太饭店维修费所占比例。但是可以肯定,经过此次修缮,正太饭店建筑结构有了新的变动。据1933 年版《正太铁路工务处统计年报》中《石家庄车站给水图》提供的正太饭店平面结构示意图显示,正太饭店楼房建筑是“凹”字型结构,20 世纪30 年代初,正太饭店主楼结构变化有两点:其一,南楼西头有了增加延长,明显比北楼长出一段,增添了客房;其二,北楼北侧新增了凸出型两层半圆状阳台。据1933 年7 月正太饭店的房间面积统计,饭店主体楼房建筑面积共计2 085.31 平方米,可使用房屋共达86 间。其中,一楼19 间,二楼33 间,三楼17间(阁楼),地下室16 间,锅炉房1 间,①《国有铁路正太线沿线各站设备一览表》,《正太铁路工务处统计年报》,正太铁路工务处编印,1933 年版。正太饭店的锅炉房在北楼一侧。

1932 年 10 月正太铁路收归国有,1933 年 7 月正太铁路将正太饭店与山西大饭店再度承租出去经营。根据承租协议规定,正太铁路管理局作为出租产权方,仍然承担着饭店建筑的维护保养工作。

1934 年铁路工务处对石家庄正太饭店进行了天花板、墙壁、水管等维修,对山西大饭店进行了瓷砖地、红砖地修理维护,并修整了饭店内的花池,清理了下水道等。并根据冬季用电量增大的情况,为饭店增配了一台备用发电机。

1936 年正太铁路局还对正太饭店整体建筑进行了例行大修,依据此次大修施工平面图得知,石家庄正太饭店建筑结构的三层高度尺寸分别为:一楼4.2 米,二层 3.7 米,三层 2.1 米。②铁道部北京铁路局科学技术档案《1936 年大修平面施工图》,见《石铁第八单身楼》,档案号:J-JG-5F·266-R48-1。

1937 年正太饭店再遭厄运,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曾动用飞机多次轰炸石家庄。1937 年9 月14 日晨,日军出动近30 架飞机,在石家庄上空扔下上百枚炸弹。“车站附近之正太饭店落数弹,毁房数间”,还有些炸弹“多落于正太饭店及平汉路间之道路上,炸的路石翻飞满地”[19]。从1937 年10 月10 日日军在正太饭店门前举行入城式的照片看,此次轰炸并未殃及东立面楼体建筑。

从1937 年石家庄沦陷后,日军第一军兵站部后勤供应基地及日伪铁路机关办公场所占据正太饭店,再到1947 年国民党第三军三十二师将正太饭店改作核心工事,这座建筑的楼内房间结构被做过一些局部改动。将20 世纪40 年代前期与后期的照片对比看,正太饭店北楼东楼头的二层窗户,由原来的一个上部圆弧型窗户,被改造成了两个长方形窗户,这说明室内房间结构有了一定改变。

1949 年建立新中国之后,正太饭店还曾经历过数次大的修缮,有记录的维修工程主要有以下三次:1951 年新增办公室的修缮,1952 年改扩建的修缮,1957 年加高楼层的修缮。经过这几次维修,增建了西楼和新北楼,并将整体楼房增高为三层建筑,最终使这座建筑形成了两进式的日字型楼群,即由东、西、南、中、北5 栋楼,呈现为南主院、北套院的格局。据1957 年《第八单身宿舍暖气工程》施工图纸统计,此时正太饭店建筑总面积达到了4 662 平方米。其中,一层为1 806.19 平方米,二层为1 769.33 平方米,三层为 1 086.42 平方米。③铁道部北京铁路局科学技术档案《第八单身宿舍暖气工程》,见《石铁第八单身楼》,档案号:J-JG-5F·266-R48-1。2008 年 10 月 23 日,正太饭店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修建于清末的正太饭店,是一座由南、东、北楼分体拼接的建筑,又是一座不断扩建拓展的历史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多种职能与功用,经历了多次扩建和大修。其中,作为经营饭店的17 年最为精彩辉煌,虽然正太饭店后来未能东山再起,但是,日后无论这所建筑被何人所占,为何所用,因为经营饭店时期的卓著业绩,至今人们仍喜欢把这座建筑遗存称之为正太饭店。

猜你喜欢

正太石家庄饭店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和平饭店》打破套路 步步为营
从小饭店到40家店 四年天天排长队
梁丛
英国脱欧:御姐正太离婚记
人民币缘何诞生在石家庄
长富宫饭店
长富宫饭店
天空飘来六个字
石家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