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问题研究

2022-03-17

关键词:师生党组织党员

李 茉

(沈阳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与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高校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服务社会这一职责和使命更是凸显了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高校基层党组织拓展党员教育途径、多措并举提升基层组织力,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以专业实践、党员奉献等方式服务社会是新时期高校践行立德树人、履行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不仅全力做好校内师生的学习生活保障,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高校科研团队集中攻关、努力研发;医学院校的师生驰援抗疫一线参与临床救治、核酸检测;居家办公、学习的高校党员师生,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积极参与社区、村镇的防疫防控工作,在党员师生志愿服务所在地建立临时党支部,将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在抗疫第一线,组织带领党员师生参与当地的防疫防控工作。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服务人民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新形势下,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发紧密,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地缘相近、优势互补,在自身发展方面目标契合、期望同向,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推进社会治理格局升维,实现校地共建双赢的有效途径。因此,“因何共建”“以何为基”“何以致困”“如何共建”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的意义

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扩大的进程中,其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职责不容忽视。高校与城市社区作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其自身建设也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是高校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有益探索。共建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为社区服务提供优质的智力、人才、科研及信息资源,弥补目前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管理趋行政化、专业性不强、社工短缺、流动性强、服务质量偏低、居民认同感不高等不足;城市社区可以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师生专业能力拓展提供广阔的专业实践平台和施展空间。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结合共建社区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居民结构、居民诉求等方面,整合资源,积极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共建活动,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党员师生创造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城市社区服务的载体和内容,提升了社区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的实践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与战斗力,有效提升高校党员师生素养与能力,延伸高校服务社会的渠道和平台。

二、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的原则与目标

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在城市的分布面广,对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均可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党建引领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示范性不断彰显,但是在教育师生、充分履行社会职能等方面,迫切需要在形式与载体上进行拓展与突破。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党员师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也亟待通过有效途径获得充分的锻炼与释放。城市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最直接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思想、落实党的政策、服务社区居民、凝聚民心、汇集力量的重要职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7。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其中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原则。做好新时期的社区工作,就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急难求盼入手,不断提升社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高校基层党组织与所在社区作为城市治理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缘相近、优势互补的天然属性为共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高校立德树人及社区服务于民的职责和使命也使其共建联动有了目标上的契合。因此,双方在共建过程中,应秉持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共同受益为目标,让共建真正实现共赢。

三、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的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师生和社区工作者及居民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有较强愿望、持支持态度。已有校地共建合作主要围绕“扶贫、助困、帮学、宣传教育、资源共享、文体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说明目前校地共建的这种模式已经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校地共建主要还是高校采取主动更多一些,城市社区虽有强烈意愿,但是由于对高校管理体系的认知不足、高校与社区直接主管单位不同等原因,社区不知道如何与高校对接促成共建合作,这说明地方政府在双方沟通方面还欠缺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职能的了解与认识还有待加强,高校服务地方的覆盖面及辐射力仍有待拓展,校地共建项目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也有待增强。同时,部分已经开展与社区共建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工作缺乏科学的计划性,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缺少过程管理和专人指导,加之没有建立良好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参与项目的师生往往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动力,导致共建项目往往在开展之初有声有色,最终虎头蛇尾一阵风。社区方面,由于活动经费、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日常事务的牵扯、工作人员有限,面向社区居民对共建项目的宣传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居民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共建活动,与高校信息对接不顺畅,导致活动时长和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硬件支持跟不上,活动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出现。

以上情况说明,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主导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对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区也为高校师生专业实践、党员教育、职能发挥拓展了渠道,搭建了平台。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是双盼、双赢的一项举措,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且可操作性强,但是亟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模式,确保共建工作深化合作、长效运行、取得实效。

四、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的策略与路径

1.强化领导,明确分工

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地方政府、高校、社区三方应形成合力,统筹规划,明确分工,科学部署,共同联动。地方政府应从宏观统筹和政策引导方面给予倾斜和激励,在组织协调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高校与社区应结合双方实际,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党建共建的目标进行充分论证,结合各自所长和所需,在共建的内容和形式上达成共识。为确保共建项目及活动的有序实施开展,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共建协议,围绕共建内容、人员安排、经费使用、物资调配等方面,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等事项进行明确划分,并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对共建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监督、管理和反馈,共建双方还应设置共建项目专项经费,确保工作的持续开展。共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或者交流研讨,围绕共建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馈,针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共建期间的联系沟通顺畅,在组织和机制方面对共建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制度和组织上的保障。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以“党员教育基地”“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基地”“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在共建社区挂牌,从机制上对共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专项管理。城市社区也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充分动员、引领社区党员和居民志愿者参与到项目中来,在广泛宣传和组织居民参与等方面多下功夫,并在活动场地提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项目运行井然有序。

2.专人负责,政策激励

高校和社区应结合共建项目特点及自身实际,指定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师生或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做不同共建项目的专项负责人,对活动的组织实施开展进行策划,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把控和适时调整。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引领党员师生走进社区,发挥专长、服务群众,通过专业实践、特色党日活动、文艺展演等形式,为社区居民送知识、送文化、送温暖;社区优秀党员代表和居住在社区内的各行业精英,也可以走进高校,为大学生讲述红色故事、介绍行业动态、交流职场心得等,丰富校园文化,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共建双方参与者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发挥专长、奉献力量,有效带动更多的党员师生及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共建活动,使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得以彰显,让社区居民真正受益,社区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同时,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反馈和考核机制,将党员师生参与共建活动作为党员教育管理或学生参与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的重要考核内容,根据项目负责人的评价及社区居民对活动满意度的反馈,对在共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对他们的突出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将有效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共建活动常态化良性循环。

3.创新模式,打造品牌

高校在实施共建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以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师生党员素质为目标,在共建的形式、内容上不断探索。结合高校自身及师生专业特点,开展科普宣讲、政策宣传、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医疗救助、文体展演等活动。成立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师生先锋服务队,设立共建服务岗,如沈阳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的党员教师及大学生志愿者,依托学院党总支与社区共建项目,创立“爱心温暖童心——四点半课堂”,由社工专业教师专人指导,党员师生志愿者在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每天下午四点半轮班对共建社区内的留守儿童、因放学时间较早父母尚未下班无人看护的儿童,长年提供无偿的看护和伴学服务;法律系教工党支部的党员教师及大学生志愿者则依托共建项目,将魔“法”课堂带进学校周边社区和中小学校园,通过宪法日主题讲座、民法典普及宣传、防范校园欺凌霸凌——未成年人保护法科普、义务法律咨询进社区等形式的特色党日活动,将专业实践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既使参与服务的师生在活动中得到专业锻炼,接受实践教育,同时又解决了社区工作中老百姓聚焦的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且由于项目广受好评,创造了品牌效应,群众满意,师生参与热情高,为共建项目长期开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外在激励,形成了良性循环。

“由于现阶段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这种具有时间滞后性的服务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时效性和实效性的需求。因此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方式多元化的发展也迫在眉睫。”与政府购买服务相比较,高校基层组织与社区共建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征和优势,政府应给予该模式更高的关注与支持,对于运转良好、共建双方满意度高的项目应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积极促成高校基层组织与城市社区开展诸如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创新项目、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多层次合作,促进工作良性循环;城市社区也应为共建活动提供专门活动场所,多方筹措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保障共建项目形成品牌、深入人心、长效运行。

4.广泛宣传,网络搭台

新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共建应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平台,在合作双方的官方网站设置专门的版块,设立共建项目专用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站、公众号、业主微信群、社区和学校宣传栏等宣传平台,定期发布活动信息、共建动态、宣传志愿者先进事迹、展示共建成果等,加强对共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扩大共建活动的宣传范围及辐射面,让高校党员师生和社区居民对共建活动的目标、形式、活动开展时间、服务项目等有更全面及时深入的了解;校地双方还可以积极联系地方媒体,宣传报道相关活动,形成良好的宣传模式,扩大共建项目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从而激发更多高校师生的参与热情,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关注并参与项目,从共建项目中获益。同时,社区可以尝试利用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开辟共建项目线上服务一体化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共建活动的灵活性与时效性,有效弥补活动时间、场地和资金方面的限制与不足。特别是在防疫管控期间,社区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激增,居民诉求量大,但是社会人员流动和聚集受限,高校也处于封闭式管理,传统的共建项目无法在线下面对面进行,通过线上服务一体化平台,社区可以根据网络大数据的信息,对居民诉求进行搜集、汇总与分类,志愿者可以协助社区指导有需求的居民线上订购生活用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行学业帮扶、法律咨询等,通过互联网平台保障共建双方沟通不间断、服务不停摆。

猜你喜欢

师生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麻辣师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