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22-03-17蒋伟琳刘心怡
蒋伟琳,刘心怡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意识到需要改变文化落后现状。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1]77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列宁有着深入、系统的思考。
一、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掀开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的序幕,这是一个艰难求索的过程。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度上建设社会主义,构成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历史背景。
第一,奴性泛滥,民众思维深受禁锢。沙皇统治遗留的旧文化、旧思想是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亟待突破的严重障碍。沙皇实行的是封建农奴制统治,俄国民众在思想上饱受禁锢,主要体现为小农思想严重和沙文主义泛滥。不少民众对所受的剥削压迫习以为常、不加反抗,生活碌碌无为、懒散成性,缺乏主体意识,只求个人温饱而忽略平等自由的重要性。这种小农思想影响了社会主义在俄国的接受度。同时,不少民众有一种天生优越感,对于其他民族总抱着嘲讽和不屑的态度。这种沙文主义思想不利于民族团结,违背了联邦制的初衷。这两种思想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每个人自由而平等的发展”“共产主义”等概念很难得到接受。因此,想要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打破旧文化、旧思想的束缚,使人们摆脱奴性思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中。
第二,文盲遍布,社会主义建设举步维艰。根据1920年对居民识字状况进行的调查,《俄国识字状况》于1922年出版。列宁将该书的调查数据与1897年沙皇时代居民识字状况的数据进行对比,认为当时距离建成“无产阶级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认识到当时社会文化水平与西欧普通文明国家的差距,他特别强调,“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这也说明,我们现在还要进行多么繁重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真正达到稍高的文化水平”[1]762-763。
文化落后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壁垒,要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必须使民众进行基本的、系统的文化学习。当时,不仅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偏低,就连工人阶级乃至政府机关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都亟待提升。针对这一现状,列宁在《俄国革命的五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一文中提出,就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前景而言,其民众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他强调维护和创造民众学习的珍贵机会,在内外部环境都十分艰难的境况下,这种短暂的安心学习的机会也随时有可能被资本主义列强剥夺。
第三,文化建设水平低下,影响了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关于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序,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指出,“我们的敌人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我们在一个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里推行社会主义是冒失行为”[2]。对于“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的论断,列宁表示认可,但同时坚持: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其表现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俄国可以“先行展开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由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然后在这个政权的领导下进行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3]。
在内忧外患交织的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逊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当时,新经济政策获得一定认可,但进一步实施遇到很大阻力,1921年的南方饥荒使许多人质疑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4]列宁认为,文化教育水平影响了民众对新经济政策的判断,饥荒不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结果,而是国内战争的恶果。
国家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对于国家机关运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关于国家出版总局的编制,列宁说,“一个国家出版总局的编制就大得不像话,而丝毫没有注意到国家首先要关心的不应是出版机构,而是有读书的人,有更多能阅读的人,使出版机构在未来的俄国有更大的政治影响”[1]763-764。他还要求在预算并不充足的情况下,经费要落到实处,倾注于对公民的教育中,而不是简单地将钱花到机构的人员和编制上;要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而非数量,只有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提升,国家机关才能更加高效地运作。
二、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列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如推翻资产阶级文化,坚持党的领导,优先发展教育,鼓励城乡交往等。在提出这些构想的同时,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得以广泛开展。
(一)摧毁资产阶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摧毁资产阶级文化。在列宁看来,阶级性是文化的根本属性,不同的文化反映不同阶级的利益,代表不同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意识形态,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5]。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列宁充分肯定文化斗争阵线的作用。
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列宁对于资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细致探讨,“旧学校培养资本家所需要的奴仆,把科学人才训练成迎合资本家口味来写作和说话的人”[1]286。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弊端,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1]282,其书本所描绘的资本主义情景是虚伪的。列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重要性,离开工作和斗争,单纯从宣传册或书本上得到的共产主义知识可以说一文不值,因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正是资本主义旧社会给民众深埋的陷阱。因此,要想“建设文化”,须先“推翻文化”,即推翻资本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普通民众对旧学校深怀仇恨是正当和必要的,这种摧毁旧式学校的决心应被珍视,民众完全有理由在“深思熟虑”后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这要求民众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文化的侵蚀,并逐渐认可和接受无产阶级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具有革命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不可能完全摆脱过去时代的文化财富而被凭空创造出来[6],“推翻”资产阶级旧文化,并不是将其焚毁燃尽。人们应该批判地吸收“旧学校”中的“好东西”,万不可将资产阶级旧文化一棒打死;应该将旧学校和旧文化的废墟当成“地基”,对旧文化做无产阶级改造,从而建成坚固的无产阶级文化堡垒。与萌芽于文艺复兴的资产阶级思想相比较,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还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求党对人民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文化的“灌输”,使其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
(二)坚持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列宁始终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铭记于心,对于马克思主义始终充满信心。他在1920年所著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指出,“布尔什维主义是1903年在最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而这个——也只有这个——革命理论的正确性,不仅为整个19世纪全世界的经验所证实,尤其为俄国革命思想界的徘徊和动摇、错误和失望的经验所证实……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1]136-137。列宁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指日可待,但他同时认识到,这种胜利要求无产阶级的文化水平必须达到一定层次,否则工人们就不能真正认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欺骗性,因为资产阶级总是企图用美好愿景粉饰对于人民的压迫,减少人们的警觉和防备,冲淡人们奋起反抗的热情和勇气。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在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各自以独特的方式为相应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合法性论证”[7];宗教意在麻痹人们的思想意志,通过鼓吹根本不存在的“天堂”,让人们丧失判断力、软弱服从,“僧侣、地主和资产阶级都假借上帝的名义说话,为的是谋求他们这些剥削者自身的利益”[8]594。
科学的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具有正向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可以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十月革命前,列宁分析是否要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他明确指出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愈发尖锐,必须从实际出发,领导广大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列宁用“瞎了眼的小狗”[9]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指出其使用折中主义和诡辩术偷换辩证法,“他还说了明明不符合历史真相的谎话,说专政意味着个人独裁”[8]594,列宁深入剖析了专政和个人独裁的区别,阐释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政党对于文化建设必须保有领导权。列宁提出政治文化概念,并将政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20年11月3日,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与政治的联系,“所谓教育‘不问政治’,教育‘不讲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说法,无非是对99%受教会控制和私有制等等压迫的群众的欺骗”[1]302。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同强大于自身许多倍的世界资产阶级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人民必须敢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用真话揭穿资产阶级“真话”,抵挡资产阶级的蒙蔽和欺哄。
(三)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列宁的政治文化概念具有明确的阶级性,但他通常使用的“文化”大都较为笼统,其内涵更接近“文明”,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财富。列宁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提升本国文明程度,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教育。他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到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民众的合法利益已经能够得到保障,无需再开展武装斗争,那么人们首先应该接受系统化的教育。只有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民众才能真正认可新经济政策和合作化,才能保证国家经济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顺利进行,只有拥有“做一个有见识的和能写会算的商人的本领”[1]770,才可能成为优秀的合作社工作者。文化教育不是逼迫民众学习大量毫无用处的死知识,但掌握大量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列宁说,“如果你们试图从这里得出结论说,不掌握人类累积起来的知识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那你们就犯了极大的错误”[1]284。共产主义是数千年来人类思想文明的结晶,只有民众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认同共产主义。
发展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要使教师完成身份转化,从资产阶级制度的支柱转化为无产阶级制度的支柱,从而帮助苏维埃政权吸收和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当时,民众对教师还有沙皇时期遗留下的轻视态度,教师在待遇上也遭到不公平对待。对此,列宁提议应尊称教师为“国民教师”,把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1]764。国家应该给予教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舞,要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既要振奋他们的精神,也要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全面修养,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1]764。在政治遗嘱中,列宁仍不忘提高教师的待遇,“在今年这个粮食供应还比较不错的年份,不要再舍不得增加教师的面包配给额了”[1]763。
(四)建立城乡交往,广泛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够巩固苏维埃政权。1921年之后,农民对布尔什维克的接受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农民暴动逐渐消失。然而,农村依然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点,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的“最后一公里”,腐朽落后的旧文化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仍然存在。农村文化建设在当时具有决定性影响,必须在农村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宣传共产主义不仅要依托国民教师,还要依赖城市工人。城市工人和教师需要经常下农村,吸引、带动农民。帮助城乡居民建立友好互助关系是苏维埃政权的一项基本任务,要对城市工人下农村给予财政支持,加强城乡交流,在农村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列宁提出构想:“能不能做到把所有的城市支部都‘分配’给各农村支部,使每一个‘分配’给相应的农村支部的工人支部经常注意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场合,来满足自己的兄弟支部的各种文化需求呢?”[1]765-766他将城乡支部关系比作兄弟,认为兄弟间的资源应当是均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乡村往往收到来自城市的“起坏影响的东西”,但社会主义制度却能改变这一切,使得乡村能够在城市的帮助下得到发展。
同时,列宁还强调宣传共产主义要分步进行,在农村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先在农村奠定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待时机成熟时再进行思想传播,绝对不能立即把“纯粹的”和“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去,否则会对苏维埃政权产生致命的威胁。
三、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列宁在革命时期强调文化的革命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强调文化建设是决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环节。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启示。
(一)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思想斗争的领导权和政治斗争的领导权缺一不可,既要保证组织上的统一,也要保证思想上的一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相比政治和经济,文化的作用容易被忽视。文化有时会成为革命的先导以及改革的动力,有时也会成为其阻力。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是保持政治领导权,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政权的根基,人民立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要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求所想所盼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层出不穷,难以回避,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意识形态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向好的发展态势对于奉行霸权主义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逐渐成为“威胁”,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在我国仍然暗流涌动、无孔不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在对我国进行打压,频频干涉我国内政。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强化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增强把控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领导权要求高度的思想认同,认同是列宁所说“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认同,是在文明互鉴中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一个国家要紧随时代步伐,不能闭关锁国、孤芳自赏,应充分利用其他文化中可资利用的部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不能忘记自身的文化立场,要警惕披着文化外衣的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文化自信,增进人民的文化认同。对此,还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丰富,核心内容是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引领作用,培养爱党爱国、品德高尚、专业扎实、善于创新的人才,必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袭。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举旗作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怎样培养人”中又包含着“谁来培养人”的命题。列宁认为,教育绝对不能不讲政治,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必须明确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政治目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我们仍不能忽视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根本作用。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0]。学校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信仰坚定、德行高尚、人格健全、敢于担当、终身学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知识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过强的优秀人才。同时,科技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在时代激流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不仅要传播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埃德加·富尔曾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该如何学习的人。在通识教育以外,学校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不是培养只识字的“新式文盲”。
社会主义学校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与列宁所指出的资产阶级教育的“最大弊端”相比,无产阶级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与劳动之间的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必须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职业学校毕业生薪资水平低、职业天花板低、社会地位低、就业认可度低等。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而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缓解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必须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转换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重视技术理论研究,鼓励学生以实践促理论,推动职业教育实践运用与理论研究更加深入融合。
学校教育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问题。清楚“为谁培养人”是学校教育发挥举旗作用的关键所在,明确“谁来培养人”是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必然遵循。一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学校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和原则,“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11],明确党旗所指、团旗所向是学校教育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正如列宁所强调的,学校教育必须始终依靠教师这一主体力量来培养人。思政课教师在育人中具有关键作用,要具有更高的政治素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更坚定的信心,对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具有更精准的把握,要充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前沿问题,紧密关照社会现实,用好疫情防控、建党精神、乡村振兴等思政元素,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课讲活、讲透、讲好。同时,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同向同行。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使专业课教师既精于专业课程,又有正确的政治认同,并能充分挖掘专业课教育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三)加强城乡互助,共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由于发展基础不同,农村文化生活水平远低于城市。城市拥有更多的人才、资源、技术等生产力要素,生产力要素占有量的差异造成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导致乡村文化相对落后,反过来又制约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城乡互助,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向好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体现,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前提。一要大力发展农业,农业是乡村文化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首先就要保障农业生产,形成“以农业引科技,以科技促农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持续推动农业核心技术攻关。二要结合地区优势,开展特色文化服务,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化形式不断创新,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建设更多乡村多功能社区图书馆,建设高水平托儿育儿、养老扶老组织等。三要破解金融难题,在引进投资的同时要探索内置金融模式,开展乡村资金互助、盘活闲置资产,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强乡村凝聚力。
人才回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当前,我国乡村相对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而掌握先进文化的农村大学生和青壮年劳动力“入不敷出”,加剧了乡村的空心化问题。因此,乡村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待遇、鼓励就业创新,吸引大学生和青壮年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注入活力。另外,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师队伍,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使乡村避免陷入“经济脱贫、精神返贫”的境况。与此同时,要提高农村社会工作者的比重。当下农村社会工作存在人才流动性强、融入性差、职能定位不清晰等多种问题,导致农村社会工作认可度低、专业人才匮乏。应当加大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占比,使更加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能在解决农村养老、教育、就业等多方面发挥自身作用,充分挖掘和培育农村社区的内生活力[12]。
城乡互助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路径。在列宁所处的时代,城乡差距突出,只有在城市扶持下农村才能快速发展起来;而在中国脱贫攻坚已经实现的当下,农村与城市越来越平等,需要进行城乡互助。城乡互助的要义在于,既不是放缓城市发展步伐等待乡村,也不是牺牲乡村成全城市,而是二者同向同行,互帮互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缩小发展差距,实现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城市可以协助乡村提升教育、养老等发展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乡村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农产品种植、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涵养城市,打造城市的“后花园”。只有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更加紧密,才能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度上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乡村振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仍需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