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翅膀》中的生态旨趣解码
2022-03-17黄鑫权
黄鑫权 张 溪
(1.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 创作基点:生态意识的觉醒
蕾切尔·卡森曾说:“环保意识的迅速觉醒是最具根本性的。一个正确思想的力量远远超过许多政治家的言辞。”[1]生态意识的觉醒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人类能够意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关系,主动地拯救生命、保护自然和回归自然。影片《给我翅膀》的创作具有双重含义,它从反思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出发,找寻动物(白额雁)回归自然和人类(托马)进行自我解放的“翅膀”。
(一) 反思现状与拯救生命
世界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了创造物质财富,人类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张,侵占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动物活动空间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人与自然的关系剑拔弩张。影片《给我翅膀》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旨在呼吁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鼓励人们致力保护生态环境。
影片从两条主线入手反思动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的生活状况。第一条线是人们对保护自然、拯救生命的不同立场。影片开头,柯斯提安向博物馆馆长提出自己设计的雁鸟迁徙路线,并且说明这条迁徙路线比常规路线更安全,对拯救物种十分重要,但是馆长断然拒绝这一提议,馆长指出政府没有给予资金援助,目前存在如失业率这样的问题急需解决,并且认为柯斯提安的雁鸟迁徙路线是疯狂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一对立观点展现了人们对保护生态、拯救生命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度不够的事实。当经济发展时,人们都在谋求更好的生活状态,解决就业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社会福利已然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但是给予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和能源资源匮乏等都是全球性生态问题,这些全球性问题的爆发意味着自然承受力遭遇严峻挑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其危害性也将是全球性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努力。人们反思这些全球性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需要人们重新认识和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和谐关系。一方面,自然具有先在性和决定性,自然先于人而存在,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人必然向自然索取生产生活资料,人来源于自然并且终将回到自然中去;另一方面,自然是具有“人性”的自然,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展开,自然打上了人的烙印,自在自然逐渐向人化自然转变,离开人类社会,自然将失去它的存在意义。《给我翅膀》所揭示的哲学生态意蕴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方面,即人类依赖自然的哲学事实,并鼓励人们树立和践行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态意识。
(二) 解放自我与回归自然
摆脱奴役、追求解放和实现自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摆脱奴役和压迫、实现解放的奋斗史和血泪史。原始社会里人与大自然无形力量的抗争、奴隶社会里奴隶与奴隶主的抗争、封建社会里农民与地主的抗争和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与资本家的抗争正是人们摆脱奴役、解放自己和追求自由的历史实践。步入现代社会,人类摆脱一切物质形式的束缚,把人从物的世界里解放出来,既是共产主义追求的目标,更是现代人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必然命题。
第二条主线:托马的成长蜕变,正是围绕实现人类自身解放和自然成长这一主题来进行叙述的。影片里的托马是14岁的网瘾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当网线被妈妈拔掉时,托马变得坐立不安,他生活于虚拟世界中,与现实世界相脱轨,托马并非“个案”,他代表的是现代社会的网游群体。当托马被迫与做鸟类研究的父亲共度一段时光后,托马对小生命产生了兴趣,并且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会了驾驶简易飞行器,找到了与白额雁的相处方式,成为引领候鸟完成迁徙的关键人物。托马在带领白额雁迁徙的途中,学会了野外生存技巧,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变得勇敢和独立,克服了迁徙途中的种种阻碍,完成了候鸟迁徙任务,创造了拯救物种的奇迹。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既是托马的成长历程,更是托马摆脱网络世界束缚、回归自然的过程。托马的变化与成长源于生命本身的触动,因为自然给予托马纯真的爱、唤起了托马内心向善的本性、激发了托马至善的本能,使得托马在与生命的相处中找到了自我、真正地回归到自然和现实之中。而从生态学角度来理解这条主线,意味着人类来源于自然,也要回到自然,因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回到自然中找寻人的自然本性、寻求精神自由是实现人解放的重要途径。而科技的发展、工业文明的进步虽然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却又把人束缚在狭小的空间中,脱离自然、生活于虚拟世界中的人是处于异化状态中的人,肉体和精神受到束缚,人变得极不自由,人应该回归到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和释放人的自然天性,在与其他生命相处中实现成长和发展,这也是《给我翅膀》给予我们在自然中解放自己、寻找自由的重要启示。
二、核心旨要:生态伦理的践行
“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生命意志——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3]在影片《给我翅膀》中,托马和柯斯提安等人尊重生命、为候鸟设计迁徙路线并且帮助候鸟成功迁徙、挽救濒危物种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思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共存共在的平等理念。
(一) 破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影片《给我翅膀》没有在工业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情节上进行大幅描述,而是以微妙的元素对现代工业社会的人工属性与动物本能的天然温暖进行对比。在这些微妙的对比中,观众破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寻找自然山野的想法被激发出来。
纵观人类世界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类面临着相同的发展难题,步入工业文明的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都存在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问题,生态问题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从人类的生产行为角度入手思考全球问题可以发现,人类的生产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灾难,生态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所致。人类的生产使人从纯粹的自然社会中脱离出来,整个自然界被划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产生了人类社会空间。然而人类活动扩展抢占了自然空间、对自然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程中,为满足资本不断扩张的需要,资本主义加速对自然界的掠夺,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生态系统被破坏,“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淤浅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4]与之相反的是,影片《给我翅膀》没有给我们展现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的画面,而是通过唯美的画面拍摄方式呈现出自然和谐之美,托马开着飞行器与雁鸟一起飞翔,他们一起飞过郁郁葱葱的山林、一起冲破层层云雾,托马和雁鸟相互依靠,他们与山川湖海相融合,电影中飞翔的每一帧都向我们展现了完美的冒险之旅、展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和谐之美,使观众在观影中感受温暖的同时萌发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 树立整体生命观
人具有自然属性,人与动物都从属于自然界、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只不过人是自然界演化的最高级产物。但是人类受利己主义思想的支配,把人当作万物的尺度,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将人的生命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把自然当作人类获取资源和财富的宝库,掠夺自然资源、侵占动物栖息地,导致自然空间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忽略了自然的内在价值。
“生命”是生态伦理的关键要素,践行生态伦理思想就是要树立整体生命观,科学审视人、自然、社会间的关系,给予自然万物伦理关怀,平等地对待生命、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给我翅膀》注重细节刻画,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来展现人们对生命的伦理关怀,从强烈或微妙的情感变化来突出影片拯救濒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其一,影片通过人物的愤怒情绪来表达对生命的担忧和重视。博物馆馆长拒绝了柯斯提安候鸟迁徙路线计划的申请,领导对保护物种的不重视让柯斯提安愤怒;候鸟迁徙路线计划被否定,迪安表现出不满和愤懑,她为这个社会不懂得尊重自然而感到无奈,声称:“再这样无所作为的话,大自然就会被摧毁”;当得知候鸟栖息的湿地一半以上将被抽干、湿地将被填满用于建设产业园时,柯斯提安和他的朋友毕勇感到焦虑和不安;在迁徙途中,因为雁鸟的禽流感检测工作的行政流程推迟了雁鸟的迁徙时间,柯斯提安再次感到愤怒;其二,影片通过人物的温柔情感来表达对生命的关爱。当雁鸟们还是鸟蛋时,充满好奇心的托马小心地将放着音乐的耳机放在鸟蛋的两旁,看着雁鸟破壳而出时,托马表现出喜悦的情感;柯斯提安告诉托马要让出生的幼鸟记住他们,不能让幼鸟对他们保持警惕,柯斯提安和托马决心成为幼鸟的“父母”,他们享受和幼鸟相处的时光,此时的情感是温暖而细腻的;托马将混入白额雁群体的白颊黑雁取名为阿卡,并没有因为它不是本次迁徙的白额雁而抛弃它,反而给阿卡更多的关爱,当阿卡乱跑时,托马感到着急并迅速去寻找,展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为了带领雁鸟成功迁徙,托马、柯斯提安和毕勇做了充分准备,他们给每只雁鸟进行编号、注射疫苗并在雁鸟体内植入芯片,小心谨慎地做好准备工作,以人工干预的方式来保护雁鸟;在迁徙途中,天气骤变,但托马勇敢地带着雁群穿越惊雷和暴风雨,此时的托马充溢着柔软的温情;因脱水住院的托马,当他醒来的时候首先询问的就是雁鸟的去向,父亲提出要终止雁鸟迁徙计划时,托马指责父亲做事半途而废,托马为雁鸟的命运而担忧;托马完成迁徙计划之后,他的壮举震惊了媒体和民众,民众也为候鸟成功迁徙而兴奋。
《给我翅膀》没有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和谴责破坏环境的行为上大幅做文章,而是通过托马与柯斯提安的亲子互动情节以及托马与雁鸟的相互陪伴与共同成长的画面来呈现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画面,将干瘪的拯救濒危动物、保护生态的口号变成了细腻而温暖的共鸣故事。这一迁徙故事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关键在于影片成功呈现了人与雁鸟之间的关系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陪伴与平等关系,而不是驯化者与被驯化者之间的驯化关系和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冰冷实验关系。而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与关爱体现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生命观。
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 构建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
“维护人类子系统内部的关系和谐、公平公正, 是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谐的极其重要的条件。”[5]要实现生态和谐,首先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保障,而人类社会中的对立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生态和谐的实现。从整个影片的情节看,我们发现影片以明线和暗线的方式对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进行考量。电影以“一明一暗”的叙事路线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冲突。从明线来看,托马、柯斯提安和毕勇等人相互帮助、共同合作来实施雁鸟迁徙计划,这反映的是一个内部和谐的小型社会,而从暗线来看,柯斯提安与博物馆馆长等行政领导的对抗、行政流程阻碍雁鸟迁徙计划的实现和迪安抱怨社会缺乏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等画面,则反映了人类社会内部同样存在着矛盾。以上情节虽然零星散布于电影的各个画面,但对于构建和谐人类社会的期许却贯穿于电影的全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复杂工程,它受到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电影给予我们在主观和微观方面来建设和谐社会的启发在于:
第一,尊重与理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尊重和理解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尊重和理解不是抽象理性,而是感性的具体行为。尊重和理解关键在于建立平视化关系,要求人们平等对话,在心境上平视彼此。社会交往受到年龄差距、文化水平、生活阅历和兴趣爱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客观因素不应成为社会平等交往的壁垒。因此在交往中,人们应努力打破客观因素的阻碍,承认人们在地位和人格上的平等,给予彼此之间更多尊重和理解。《给我翅膀》也可看作生态教育类和成长类电影,14岁的托马没有太多社会阅历更没有关于鸟类研究方面的知识,父亲也没有托马网游的兴趣爱好,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存在太多差距,但是影片中的父子克服了这些阻碍,给予对方尊重与理解,给我们讲述了温馨的亲子故事。
第二,信任与支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信以立,待人以礼”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最为重要的是彼此间的信任,真诚地交流、给予彼此信心是建立人际交往情感基础的关键所在。托马成为雁鸟的“父母”、学会驾驶飞行器并独自带领雁鸟完成迁徙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是父亲放手孩子、给予孩子“翅膀”,让孩子自己飞翔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父亲对孩子的希望和信任。社会活动的展开需要彼此的支持,影片中候鸟迁徙计划不是靠一个人来完成的,这一计划的实现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柯斯提安、托马、毕勇和迪安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克服了雁鸟迁徙计划中遇到的阻碍,帮助雁鸟完成迁徙。
第三,陪伴与成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城市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田园和自然,进入到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在这样的人工环境中,社会交往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交往呈现异化状态,人们之间的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越来越疏远,人和其他生命的距离也越来越远。[6]因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考虑时间成本和物质利益等因素却忽略了交往本身,没有将自己真正投身于社会交往中,忽略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事实,人与人之间陪伴的减少导致了人际关系疏远。因此拉近人际交往距离、摆脱交往异化,在相互陪伴中实现成长和发展成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目标。从教育视域来审思《给我翅膀》这部影片,其实它展现的就是托马在雁鸟和父亲陪伴下的成长之旅。托马的成长最初源于生命的触动和陪伴,幼鸟破壳而出给予托马生命的震撼,在与雁鸟相处和迁徙的过程中,托马变得勇敢独立;与父亲一起探索如何成为雁鸟的“父母”,在父亲的鼓励之下,托马学会驾驶飞行器,父亲的陪伴和指导是托马改变和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构建人与自然共存共在的和谐生态
和谐是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它是和谐社会与和谐生态的共同体,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物的和谐。因此除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内部和谐之外,还要构建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就意味着人类要给予自然终极伦理关怀,因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7]而为了构建人与自然共存共在的和谐生态,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给我翅膀》中托马等人把鸟类当作朋友,克服阻碍挽救雁鸟物种的故事,体现的是人类给予生态的伦理关怀,揭示了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命的生态思想。我们需要理性审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自然是人类之母、自然孕育了万物和整个自然界是普遍的生命存在等道理,深刻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8]的生态理念,树立起整体生态观。尊重和爱护自然孕育的一切生命形态,看到人与自然之间共存共在、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统一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次,我们要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平等地看待一切生命。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神圣的,自然的演化和生存是客观的,它的生存与消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探讨人类与周围环境如土地、自然和动物等关系时,要以一种非人类中心的观点来看待世界。[9]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自然不应受人的奴役。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形态和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万物都是人类的同伴朋友,人类要给予这些同伴朋友关心和爱护,也就是我们要践行“民胞物与”的博爱观。
第二,顺应自然,知止节用。影片引用印第安谚语:“土地不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的,而是向子孙们借的。”呼吁我们顺应自然生长规律、在改造自然时懂得知止节用。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无法抗拒的,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要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遵守时令,适时进行生产活动,不得“缘木求鱼”,否则只能“涸泽而渔”;坚持底线思维,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10]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抵制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自然资源供给有限,人们的行为应有所限制,人类要限制人性的贪婪和奢靡,不过度开发和使用资源,给予自然足够的“休养”时间,不搞破坏性的发展,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三,保护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自然,首先要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生态就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发展理念。《给我翅膀》中政府不同意候鸟迁徙计划,并声称资金援助只能用于处理失业等方面的问题,这表明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处理社会事务之间存在矛盾。在发展中处理这两方面的矛盾,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方法论基础。也就是说,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形成,实现保护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其次,要依靠科技保护自然。《给我翅膀》中柯斯提安和毕勇等人在雁鸟体内植入芯片以追踪雁鸟迁徙轨迹的做法以及利用飞行器带领雁鸟迁徙的做法,都是在利用科技保护生命、保护自然。我国在保护生态时也要利用好科技手段,利用科技加深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使人们更好地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利用科技助力环境治理和修复生态;利用科技开发低碳绿色产品,为人们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物质保障。最后,保护自然需要凝聚全球环境保护合力。柯斯提安和托马等人协同合作帮助雁鸟迁徙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凝聚起保护生态的合力,特别是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的今天,保护环境成为全球性行动,无论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还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应积极参与,在保护环境中共担责任。对于消耗资源多、污染环境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应积极承担更多责任,补偿更多环境保护费用,及时治理污染和修复生态。当然,保护环境、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系统性复杂工程,还需要从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和深化改革等多方面统筹规划、共同推进。
《给我翅膀》是具有生态意蕴的影片,影片以托马等人拯救物种的故事为主线,呈现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体现了人类践行生态伦理的自觉行动,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唯美画面,为我们找寻动物回归自然和人类自然成长的“翅膀”提供新的启发,也为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提供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