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基于云南省沧源自治县产业发展模式
2022-03-17刘元茜何玲玲
刘元茜 何玲玲
(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 安顺561000)
我国南部边境地区主要是指广西、云南、西藏与相邻国家接壤的区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面临着非法入境、走私等安全隐患。边境线上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为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增加了难度。这些因素也为南部边境地区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加了困难,其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地方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脱贫攻坚期间,云南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整体脱贫。推动扶贫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户达到168.53万户[1],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但是在大量贫困人口依靠产业发展脱贫之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产业兴旺”的推进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案例地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区位
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是云南25个边境县市中的一个。北面与耿马自治县相邻,东面与双江县隔江相望,东南面与普洱市澜沧自治县相连,南部和西部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南登特区接壤。其陆地面积为2,445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8.58平方千米。[2]其管辖范围是10个乡镇和1个农场,93个行政村(社区),644个自然村,917个村(居)民小组。其辖区包括勐董、岩帅、勐省、芒卡4个建制镇和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洪、班老、团结7个集镇。沧源自治县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全县佤族人口数占全国佤族人口数的40%,被称作世界佤乡。古时候佤族传说,沧源地形神似葫芦,人类是从葫芦里面走出来的,故称“葫芦王地”。全县有6个边境乡镇、23个边境村,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城距缅北重要城市腊戍仅两百公里,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位置,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之一。[3]
(二)生态自然资源
沧源自治县境内植被茂盛,崇山峻岭,森林覆盖率高达72.92%,境内的自然资源丰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雄伟奇特的溶洞、水墨画卷般的国画长廊、令人惊叹的天坑、山水秀丽的勐来大峡谷和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公园。全年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是天然的“大氧吧”。沧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全县水资源丰富,共有大大小小河流84条,建成水利工程65个。全县境内初步探明矿藏有金、银、铜、铁、铅、锌等矿藏二十多种,其中煤矿藏储藏量大,是优质民用煤的原料。沧源县自然资源丰富,可为旅游业、工业的发展蓄能加力。
(三)整体的发展情况
沧源自治县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也是从原始社会直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区”。1986年经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于2001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级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重点扶贫开发县,2012年被确定为滇西边境片区贫困县,其特点是贫困面广,贫困乡占全县乡镇总数的50%,贫困村(社区)占比72.04%,98.92%建制村(社区)有贫困人口的分布。贫困程度深,全县共有5个贫困乡(镇),其中深度贫困乡镇2个,67个贫困村中深度贫困村50个,贫困人口1,000人以上的有8个建制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79户43,211人,贫困发生率27.5%。大部分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致富能力较弱,致贫原因中缺技术占70.73%,普通劳动力占54.47%,技能劳动仅占12.21%,需要提高勤劳致富的意识和能力。致贫原因叠加,交通为主的基本设施严重滞后。贫困户缺少就业技能,且因病因残等原因叠加,需要同时解决住房、收入、就业的问题突出。直过民族脱贫任务重,脱贫人口中直过民族占98.06%。
在2020年,全县脱贫摘帽之后,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摘帽不摘责,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继续巩固脱贫质量,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围绕“三产带动二产促一产”的三产融合发展思路,依托乡村旅游带来的发展,延伸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继续丰富蜂蜜、红糖和竹笋为主的旅游农特产品,扩大规模,不断完善种养、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供应链,大力推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协同发展。各乡镇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一村一品”为目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短、平、快”特色种养殖业,并呈现遍地开花势头。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92亿元,巩固提升甘蔗园12万亩,产值达2.77亿元;茶园11.6万亩,产值2.29亿元;建设河南中烟“黄金叶”高端品牌核心原料基地2.04万亩,烤烟收入8,070.7万元。大力发展以生猪、高峰黄牛和土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巩固发展橡胶、核桃、魔芋、竹木等传统种植业。全县有10个龙头企业,28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4]
二、沧源佤族自治县产业发展的多案例分析
(一) 芒卡镇佤乡沃柑现代农业示范园
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莱片村着力打造边境线上的万亩沃柑示范产业园,将周围的荒山变成当地村民增收的“黄金山”,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引领,党员起带头作用,产业做支撑,群众增收的产业发展之路。莱片村地处芒卡镇的西南方,与县城相距108公里,距缅甸南邓特区3.4公里,交通便利,其下有九个村民小组,该村有农户301户,人口1,351人,全村收入主要是靠第一产业的收入。2020年,莱片村沃柑产量达2,300吨,实现销售收入2,07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持续稳固脱贫攻坚时的产业。其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有:一是莱片村积极与沧源博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前后两次将产业发展的基金入股到企业,以此参与公司厂区的选址和日常的经营活动。企业为了保证股金的安全,以210亩沃柑园作为抵押,以产业实物作为资金的担保。莱片村党支部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特地成立了“产业强村”联合党支部,加强企业与村地联系,党支部也为企业在村里的协调与发展创造了便利。注重吸纳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才,围绕农村的特色产业,组建产业人才库。[5]二是在企业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成功杂交出具有云南特色的红橘品种,并且利用企业的科学技术应对市场风险,利用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规范合作社工作的各环节。三是增强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让农户成为具备专业知识的果园管理人,稳定沃柑的产量与质量。四是基地开发了农户的荒地,并每月给予一定的土地租金。因此莱片村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发展产业,在脱贫攻坚之后仍然将产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
(二)班洪乡“甜蜜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潜力
沧源自治县的班洪乡处于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气候湿润,自然森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洪班乡的蜂蜜是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也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衔接乡村振兴的黏合剂。
班洪乡辖区内生态环境优美,花木繁茂,有着多种花蜜植物,且农户一直传承着养蜂的习惯,产出的蜂蜜质量上乘,沁人心脾。脱贫攻坚结束以来,乡党委通过大力扶持乡级龙头产业公司和培养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第一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养蜂人,发挥党员养蜂的模范带头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与党建的融合发展。下班坝南滚河蜂蜜加工厂被确定为中国农业科学学院蜜蜂研究所云南沧源试验站,让“班洪南滚河蜂蜜”的产业名片“打出去”,实现了“好品牌”与“好产品”的结合。在下班坝自然村蜂文化体验园中,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科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吸引游客。当地政府通过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串联起整个班洪乡的一二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6]
(三)勐角乡翁丁村“原始部落”焕发新商机
翁丁村的民俗文化是整个佤族文化发展的缩影,是中国最后的原始村落,被称为佤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近些年,翁丁村的《佤族木鼓舞》《司岗里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0年3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7]村里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党委政府主导,村党委组织牵头组建翁丁村原始部落旅游专业合作社、创新“二分制”管理方式,社员除获得固定分红之外,参加民俗表演获得积分,通过积分领取工资。翁丁村针对游客购买土特产这一需求,翁丁村旅游合作社在翁丁村搭建了带有佤族特色的“四壁落地房”用作产业展示和销售。翁丁村的党总支作为村旅游合作社的管理层,安排对产品有销售经验并且了解产品的优秀党员与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人员负责体验馆的销售工作,并且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打通群众致富的渠道。探索党员主动与群众结对子,围绕制作工艺、销售技巧等进行帮扶,带动村里年轻的党员掌握电商知识,帮助农户进行线上线下商品进行销售与管理。[8]村寨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中的不足,提供更具特色、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单甲乡的蔬菜种植“抱团”模式
在脱贫攻坚时期单甲乡党委、政府完善了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巩固脱贫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衔接时期”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了“菜篮子”工程,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单甲乡的6个行政村严格按照市场价和企业保底价的方式分别与亚邦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同,按照基层党组织引领,由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再由企业直接到基地收购并配送到工地与学校,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发展模式。这样既提高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又解决了蔬菜的销路问题,为农户蔬菜种植,购买了一份“保险单”,实现了农户稳定增收、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9]
三、基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多案例的模式探索
多案例研究遵从的是复制原则,经过了复制检验后的结果才是真实、更有说服力的。在多案例分析中的逐项复制案例意在提炼出几个案例中相似或者相同的特定结果,这种结果是一种较为可信、广泛的结果。[10]本文的多案例来源于沧源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过程中四个乡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政府把握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保证总发展方向不出错,基层党委则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发挥“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精神,带领农户动起来,激发农户门的内生动力,通过多方利益的联结,形成长效、互惠互利的利益闭环。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佤族文化的巨大开发潜能
沧源自治县辖区内植被茂盛、自然景观众多、矿藏资源丰富。当地发展在资金、技术方面都相对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自然生态资源与独特的佤族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为亮眼。当地政府结合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使得沧源县的产业实现平稳地过渡,发展出可持续的产业。通过自然资源与独特的佤族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业,逐步积累资本,吸引优秀企业到本地发展产业。从各乡镇的产业发展案例来看,最开始产业的发展都是基于自身辖区内的传统民族文化产业或自然资源发展的,由此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结合已有的脱贫成果,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
(二)优秀龙头企业引入的投资机会、技术与市场机制
沧源自治县“直过民族”占总人口的40%,一二三产发展水平低。在脱贫攻坚中,当地的产业发展是由政府牵头引进龙头企业,为当地农户带来技术与投资机会,促使当地产业快速建立并发展。而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产业发展却更具特点: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的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消除传统种植业中的弊端,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输血”,自身却没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发展模式。优秀的龙头企业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技术与人才,当地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形成了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两者的良性互动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资金投入,带动当地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当地基层党组织利用国家拨款进行投资,保证每户每月得到分红,保障农户的多重收入。
(三)“有为”县政府的产业发展引领
对于产业发展,沧源县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县政府对于区域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方向有着“定基调”的作用,既要突出乡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又要在全县产业发展中协调发展。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政府的引领作用也不能忽视。产业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有效、灵活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有效调控作用。本文的四个案例的产业发展都是经过县政府前期的深入考察与评估,结合当地的发展优势,政府牵头,企业带领群众发展起来的农户增收富裕模式。并且县政府还促进各乡镇相互借鉴学习、开展相互间的技能培训,实现了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乡与镇间及时交流致富发展经验,“村带村 ”“乡带乡”,探索更适合于发展的可持续产业模式。
(四)基层党组织带动农户投入生产,激发内生动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渡关键在于发展,关乎农民增收致富主要还得看产业发展。农村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与组织力。开展指导、帮扶工作,不断为农村的产业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带领农户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11]四个乡镇的案例中都提及基层党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且党员的年龄组成都普遍年轻化。作为青年党员学习电商知识、融入现代社会较快,青年党员通过自己学习能力强这一优点,学习电商知识,带领当地农户发展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发展当地旅游和手工艺品。基层党组织通过强大的号召力带动农户积极工作,带领帮扶对象增产增收,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党员们身体力行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用自身的经验和经历说服村民依靠自身能力巩固脱贫成果,过上美好生活。
(五)多元主体构建利益联结闭环,环环相扣
从四个案例的产业发展模式来看,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或者以“党支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产业的发展路径都是通过增加更多的主体,通过层层利益的联结,激发地区创收致富的内生动力,给农户带来稳定收入的多重保障。从四个案例来看,多主体参与的模式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各方主体缺一不可,多层次、多方面地带动当地经济和产业持续发展。在双赢的局面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彼此获利,各取所需,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这种多主体参与的发展结构,是十分稳定的,因为多主体参与的动力是多方获利,并不是简单依靠政府的强制实施,是在市场环境下,多方主体相互选择的一个结果。
四、沧源佤族自治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三产融合不紧密,缺少长短期产业结合
总体来看,首先是乡镇的产业发展还处于相对单一的阶段,要么就是着重发展旅游业,其制造业或种、养殖业处于相对弱势。或者发展传统种、养殖业,对其他资源的利用不够。在最初发展的个别的乡镇能看到一二三产的初步融合,但是结合的不够紧密,并没有实现各种产业之间的互补。其次从很多产业来看,发展旅游业是属于相对持续长期的投资,并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看到很好的成效,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精美的礼品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发展种、养殖业的优点就是见效快,能在短时间内回收资金,但是长期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就只能以最基础的农贸商品进行买卖,不能给农产品带来附加值,获利较低。
(二) 产业优势不明晰,旅游品牌影响力不够
从整体来看,全县的产业发展优势并不明显。旅游业作为全县最具优势和最有潜力的产业,许多乡镇的旅游特色景点尚未被发掘,或者景点亮点不够。沧源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天优势,有许多红色故事,但却迟迟没有进行发展与建设。从全县制造业来看,并没有独具特色的工厂,都是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并且没有做出名气。其旅游业也没有深入地提炼产品的特色与文化底蕴,在打造“葫芦王地·传奇班洪”特色旅游景点时,品牌的优势并不突出,其收效甚微。
(三)各乡镇的产业开发不均衡,产业发展区域性明显
在全县的11个乡镇中,产业的发展也不均衡,有一些乡镇的旅游业与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都开始有一定的规模,当地农户的脱贫增收效果明显,但却是个别发展较好的乡镇,有的乡镇还是以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单一的收入来源,农户的收入并不稳定,遇到极端天气,很有可能造成返贫的危险,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就难以实现。在边境乡镇还面对着边境问题和不确定的外部风险,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更具复杂性与挑战性。
五、沧源佤族自治县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多功能性的价值增值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与特色文化产业尚未被挖掘,如勐角农场,可以结合本地特色文化与风俗发展多功能性的农场,结合当地的资源,建立以“农业、食品、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休闲乐园,种植有机的应季蔬菜,并发展二三产业,以产业融合的方式体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价值增值不仅仅局限于种植蔬菜,更重要的是通过赋能体验制作加工品、餐饮、住宿,科研等,以实现农产品增值,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沧源县可以发挥六次产业中的加法效应与乘法效应,促进本地发展,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吸纳各地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优点,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二)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创造有影响力品牌
在创建品牌方面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比如“中国的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传奇班洪,葫芦王地”等,但其影响力不足,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应该给予帮助,组织专业团队立足于当地的优势进行定位,结合市场的需求推出更吸引人的宣传方式,如利用多媒体等社交平台对沧源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沧源的魅力。也可在微博上开通官方账号,通过图片文案进行宣传。通过电视台宣传沧源的景点、民族的风俗文化等。通过创新宣传品牌的方式将品牌打出去。
(三)促进各乡镇之间的融合发展,平衡乡镇发展的投入
县政府应安排好各乡镇之间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实地深入各乡镇进行考察论证,准确提炼出各个地方的产业优势,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乡镇应预留一定的空间给企业与市场,政府应更好地聚焦在贫困程度大,返贫危险突出的地区,对这些地区及时地进行发展,让当地农户逐渐摆脱依靠农业单一收入的境地。让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吸取发展较好乡镇的经验,逐渐实现一种相对较为平衡的发展。
结 语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需要突出价值导向,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长效发展机制,依托脱贫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面对南部边境脱贫地区返贫风险高、巩固脱贫成果难等众多挑战,要想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还是得依靠当地政府与基层党组织、企业多元主体参与进来,强化产业发展的长效化机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延伸产业链,从农产品向初加工、深加工转换,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沧源县巩固脱贫成果稳定向乡村振兴迈进的产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