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青年教师成长:写好教案和学案

2022-03-17霍晓宏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李海玲

天津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案重难点

■霍晓宏 ■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 李海玲

教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学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青年教师既要写好教案,也要学会编制和使用学案,达到学案与教案设计的有机融合。

一、教案

写教案,是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又可以存储于教师心中。前者是有形教案,后者是无形教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要注重写好有形教案,青年教师更要写好详案(详细的有形教案)。

(一)教案的基本结构

就教案的基本结构来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认识,但详案的基本结构大体包括以下这些方面:课题(本课的名称);课时(第几课时、共几课时);对教材的分析和认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对学情的分析和认识(教育心理常识及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用具、学具(辅助教与学的手段和工具);教学目标(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本课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本课学习时易产生的困难和障碍点);教学方法(教与学运用的行为方式与手段);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课堂练习和作业等);板书设计(写在黑板上的主要内容);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为下次课作准备)。

(二)教案的主线与主体

在书写过程中,详案要写的条目较多,容易导致主次不清、详略不当。当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就会逐渐体会出教案要贯穿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教学目标(包括确定重难点)。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设计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教案的主体。

同样的教学目标,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过程设计,人们称之为同课异构(教学过程的不同设计)。在把握教案的主线与主体的基础上,要善于创新设计个性化教案。下面以高一物理绪论课“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为例,说说三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第一种设计:教师讲,学生听,适当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得很精彩,引人入胜,令学生佩服,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第二种设计:学生阅读教材,联想初中物理和生活实际,针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开展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画龙点睛,进行适当扩展,通过演示各种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热情高涨。

第三种设计:教师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点拨后学生自主完成。

绪论课是高中第一节物理课,一堂好的绪论课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知识起点、思维能力和心理特点的精心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是教师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并不是教科书内容的简单讲解。

面对不同的教学设计,用哪种设计更好?适切的就是更好的。这里的“适切”重点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不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就要用讲授法进行过渡,且能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如果学生水平较高,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就不要滔滔不绝地讲授了。教师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不断引领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在上述三种设计中,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细节处理。如,在总结初中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明确高中学习的基本要求;运用多种媒体教学,扩展知识,给学生鲜明的视觉感受;重视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激发;侧重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研究方法;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综合运用学生自学、教师实验、讲解和学生讨论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三)详案和简案相结合

当教学内容对教师来说属于第一轮教授时,一定要写好规范的详案。教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一遍、写一遍、教一遍,其效果是不同的。什么是“科班”出身,“科班”就是一点点(雕)刻出来的。

当教过几轮之后,教学内容装在了心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写简案了,简案简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骨干教师可以采用条目式,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可以采用卡片式……但写简案不能成为教师不写详案的借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几年前的详案到现在不一定适用了。曾经随堂听过一位特级教师的物理课,课上该教师几乎没看教案,课后交流时发现其教案非常详细,这对其他教师就是一种无声的影响。

当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详案、简案自然就融合在一起了。因为教案是实际教学活动的预案,不是课堂实录。不要把本来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上课过程格式化为执行教案的过程。要把握预设,更要注重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育因素。当教师从“教书匠”(教书匠也是一种境界,无贬义)达到智慧教学的境界之后,就可以创造出个性化的教案。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不是为了教案而写教案。

二、学案

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等,为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的课堂行为所做的教学设计。学案应指明课堂学习目标、重难点,学生自主学习时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课上采用的典型例题等。学案可以为学生的预习、学习和复习提供便利,帮助其提升学习效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的重要媒介。

(一)学案的基本结构

学案的结构应尽量简单明了,以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为目的。学案的基本结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说明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习重点(说明本课要学习的重点或关键性问题);学习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的困难和障碍点);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课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课堂笔记(留白——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学习记录);典型例题(课堂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例题);学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二)学案的主线与主体

在学案的设计中,以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为主线,以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和典型例题为主体。学案的编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与重难点的设计是在教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设计的,表述要更为具体,可读性要更强,使学生读得明白。

2.自主学习部分以本课学习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为主,呈现方式可以是提问式或填空式,不宜太难,方便学生自主预习。

3.例题的编排要由易到难,体现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哪些题属于第一节课要完成的,哪些题是第二节课要完成的,哪些题是用于知识拓展的,都要提前思考到位。例题的选取要尽量做到少而精,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新授课时要将难点分解,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下面以新授课“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为例,说明学案的写法。

【学习目标】

(1)会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理解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2)理解带电粒子进入匀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粒子在匀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会推导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公式。

【学习重点】

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公式。

【学习难点】

解决带电粒子在有边界磁场中运动时的轨迹、半径、时间等问题。

【自主学习】

(1)洛仑兹力的作用效果。

由于洛仑兹力总是垂直于电荷的运动方向,因此洛仑兹力总是不做功。它只能改变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不能改变运动电荷的速度大小(或动能)。

(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不计其他力作用)。

若v∥B进入磁场,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仑兹力F=0,带电粒子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v⊥B 进入磁场,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平面内以速度v 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提供,即qvB=mv2/r,解得轨道半径公式r=mv/qB,周期公式T=2πr/v=2πm/qB。

(3)自主学习后的疑难与困惑(留白,由学生做好记录)。

【课堂笔记】

(留白,由学生完成)

【典型例题】

(略:同教案例题)

【学后反思】

(留白,由学生完成)

学生初次使用学案时,教师要对使用方法和步骤进行指导:课前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通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就存疑的地方进行标注,课上通过听课或交流讨论解决课前的疑惑,记录课堂笔记,完成例题,课后进行反思总结。

三、教案、学案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学案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教师与学生分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案和学案的设计应该是同时进行的,是同一标准下的统一设计。教案是为教师设计使用的(一般不向学生公开),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印发给学生),教案和学案的统一设计要体现两者的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备课组统一标准下的教案和学案设计

1.教案、学案的设计。

教案的设计是在教师自主备课的基础上,每周备课组教师集体备课,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统一本周教学进度、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及课堂讲授的例题等。教师依据集体备课的要求,再次进行教学设计,设计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预案,形成个性化的教案。

学案的设计是备课组集体研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托教案设计学案,以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为原则。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新表述,设计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突出重点、分解难点,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根据授课的内容和顺序选择相应例题,难度由浅入深,知识层层递进。必要时可自编例题,实现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学案在课堂实践使用过后,对其中不当的地方,备课组集体备课时提出修改意见,使学案的设计更加合理,为下一次(转给下一届备课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作准备。

2.依据学案设计教案,依托教案更新学案。

学案的编制集中了学科组教师的集体智慧,经过几届学生的反复使用后,不断修改和完善,实际上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的一套自编教材。一个新教师在阅读学案之后,应能通过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通过研究自主学习内容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通过例题了解教学的层次,掌握教学应达到的高度和难度。教师可在充分学习学案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教案。

新课改、新高考、新科技对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更新学案,是每位教师不容懈怠的工作。教师在备课时,教案和学案应同步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依托教案提出对学案的修改意见,达成共识后分工合作进行修订。在让学案保留经典的同时,要跟上时代和课程改革的步伐。寒暑假期间,备课组对上一学期刚刚使用过的学案进行集中修改,对下一学期将要使用的学案进行审核。

(二)教案、学案使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备课组在同一标准下设计的教案和学案,在使用中充分实现了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话。上课前,教师了解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后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情况,学生了解教师授课的重难点和主要内容;上课时,师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疑难问题等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使师生间沟通更顺畅,教与学的针对性更强。在偶有教师需要借班上课或需要代课的情况下,教师和非自己班的学生之间也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教师和教师之间通过教案和学案相互学习,同一备课组教师使用同一学案教学,依据学案设计、修改教案,可实现备课组教师的共同成长。学生之间通过统一的学案相互沟通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写好教案与学案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教师把精力放在课程与教学上,不断进行改进和提升,相信每位教师都会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案重难点
备课组长的定位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半张纸》教案
推动区域备课组建设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