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闻舆论“四力”提升策略

2022-03-17曾伯秋

关键词:四力舆论工作

曾伯秋

(湘潭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湖南 湘潭411101)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33。

一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的策略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的重要路径是统筹联动对内宣传(内宣)和对外宣传(外宣)工作。在内宣上,大力推进主流媒体深化改革,在外宣上,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最终构建好内外宣传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一)内宣要大力推进主流媒体深化改革

新闻舆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依据受众需求,延伸工作触角。在此过程中,积极推进主流媒体深化改革,在新闻内容生产上依据创新性的技术、业态,不断推进内容改革创新。如5G 高带宽、低时延、大容量的技术特质催生了短视频的繁荣,呈现出“边拍摄、边剪辑、边上传”的内容生产格局,与用户形成交互式、沉浸式的传播体验。在新闻传播渠道上依据转型过程中的跨越式发展,塑造出新时代的主流媒体,拓展出新时代的传播渠道,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人民群众的视野,以便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最优选择,紧紧把握住社会舆论的前进方向,如学习强国App 的开发、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等正是传播渠道革新的结果,传播效果明显。此外,面对基层新闻舆论工作落后现实发展的实际状况,将创新理念嵌入基层新闻舆论工作须臾不可耽搁。创新基层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不断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并且打通新闻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做“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新闻宣传,保证党和人民在信息沟通方面没有障碍、没有绊脚石,时刻保持着通畅的良好状态。这方面湘乡、浏阳融媒体中心已走在湖南基层融媒体发展的前列。他们通过统筹联动主流媒体与基层平台,使二者在协调发展中共进,在平衡发展中共赢,最大化地挖掘了新闻资源,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

(二)外宣要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2]211实际上,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频繁,内宣和外宣的界限愈发地不明晰,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内外宣传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必然的趋势,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一个议题。内宣和外宣的相互关联性要求在内宣中树立外宣意识,在外宣中树立内宣意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新闻舆论工作既要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反应与影响,也要考虑国内人民群众的心声与感受。构建内宣外宣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不是内宣与外宣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整合内宣外宣资源,形成整体的溢出效应,提升整体的宣传效能。构建内外宣传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格局,它将在维护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话语权、发出国家声音上面发挥重大作用。这一格局的构建既体现出党积极探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的决心,也表明党积极探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的态度。可以预见,内外宣传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必将得到更好的构建。

在世界变局下,越来越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虽然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国际社会强烈关注与浓厚兴趣,国际社会对中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地加深理性的认识。但是,一些国家依然对我国怀有大量的误解,炮制一波接着一波带有敌意的论调。现在,从国际舆论的总体格局来看,中国相较于西方国家还处于弱势状态。这种弱势状态存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缺少自己的话语权,甚至是“失语”。这种现象明显跟我国的综合实力不相匹配,换言之,我国的综合实力已经不允许现存的舆论话语弱势状态继续下去,必然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大国地位的话语优势,提升适合我国大国地位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就要在创新话语体系和完善国际传播格局上下功夫。在对外表达上借助创新形式,在文化传播上增进亲和力,在话语体系上精心构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打破西方国家传统观念上对中国的僵化、固化印象,进而为我国的改革发展大局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三)构建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

二 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的策略

为了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提升引导力,需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一)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

新闻舆论工作是在问题中革新完善的。新时代下,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当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方式和体系遇到瓶颈,舆论引导方式、结构不足以巩固壮大党的主流思想舆论的时候,唯一的办法是在守正创新中应对变化。为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虽然已经广泛传播于人民群众之中,成为新闻舆论上的“主旋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毫无问题;随着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虚无化”等因素干扰,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点。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而言,在新时代下,需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政治立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在头脑中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西方新闻观划清界限,坚决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抵制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努力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贯彻到新闻舆论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需要注重把握新闻舆论的导向性。总体而言,我国对内对外舆论在主流舆论的引导下,舆论形势总体向好。但是,除了主流舆论以外,存在着一些有悖于主流舆论的消极声音,这些消极声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主流舆论的声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呢?习近平总书记给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四个有利于”标准,具体来说,这“四个有利于”包括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个有利于”标准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提供方向性引领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对待新闻舆论工作中出现的成绩和问题;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树立大局意识,从宏观全局中看待问题。

(三)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因在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需要坚定自信,斗志昂扬地去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同心同德地去处理各种困难阻碍。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引导机制也是我国制度优势的一个明显体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需要坚定“四个自信”,需要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把人民群众的需求阐释好、宣传好,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好、宣传好,需要把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阐释好、宣传好,以“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44。我们需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3]81“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3]90“统筹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3]105“加强社会舆论热点引导”[3]112。正面宣传不是僵化的、毫无生气的宣传,应该是表现时代风貌、人民风貌的宣传。正面宣传除了是正能量的宣传外,还应能兼具理论性、思想性与可读性。在正面宣传过程中,既要能够解决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目标既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政治能力提出了要求。

三 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需要从新闻传播手段、新闻话语方式、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等方面下功夫。

(一)要加强传播手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2]44。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3]126。这些创新要求在巩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上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在坚定推进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不仅需要将创新意识入脑入心,更需要在推进宣传思想工作中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去努力践行和突破。(1)对传播平台的整合。打造新型的传播平台,按照重要程度去实施整合,按照分工角色去统一打造,以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为核心重新规划。(2)采编播内容上的革新。旧的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需要紧紧跟随时代而更新。这主要体现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有效地将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与融媒体内容生产结合起来,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上倾注更多的心力与资源,因为越来越多的群体倾向于阅读互联网内容。浙江金华广电通过改革创新赋能,重点释放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突出移动优先,打造“无限金华” App 客户端,同时通过柳文、张清琪视频工作室和“直播带货”大力发展短视频,增强用户黏性,搭建大屏、小屏、跨屏全媒体综合平台。[4]走内容聚合之路,挖掘出真正的用户群,尊重用户意愿,增加互动式体验内容,摈弃传统媒体单一广播式生产、传输内容的模式,坚持多屏分发,力争覆盖所有用户群体。(3)媒体属性上的强化。通过加强传播手段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需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5]党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最大优势,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

(二)要推进话语方式创新

新闻舆论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采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毛泽东同志就特别倡导富有生活气息的文风,提出新闻报纸要反对党八股、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当人民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时候,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效才会显现出来,这显然对话语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要在实践基础上,深刻把握人民群众包括地域、民族、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差异性。针对差异性带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在内容生产上,持续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在话语表达上,持续推进大众化的表达。有真本领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不仅是抽象概念、理论的生产者,也是能够将抽象概念、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播给人民大众的输出者。这种真本领的锤炼,需要新闻舆论工作者在不断摸索中、在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中寻求到一个平衡点,这样一个平衡点一头连着专业的语言表达,一头连着深入浅出的时代话语。与时俱进地转变话语方式,是维护和倾听人民群众利益与呼声的体现,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现实体现。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于2015 年11 月推出的改革实践,其广播特写节目《致我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记》分为方言季、匠人季、戏曲季、职业季、生态季、美食季等,这些节目反映了一些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隐忧,“在切入视角和表述形式上很有创意,制作也非常精良,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和引人入胜的叙事,获得听众广泛关注和好评”[3]130。类似的还有《舌尖上的中国》等。

(三)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316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媒体融合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二者虽然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阶段性目标,处在了多媒体“物理组合”阶段,但是距离“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全媒体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没有真正产生“化学效应”。因此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就是将二者之间的“化学效应”激发出来,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媒体信息服务,在时间方位的效能上,在空间方位的广度上,满足用户不同层次上、等级上、种类上的需求,让用户获得到最适配的体验感。除了信息的输出,还要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尊重用户的主体地位,及时接收来自用户的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用户在体验到满意中形成对主流媒体的路径依赖。2019 年4 月,无锡广电与腾讯携手打造国内第一家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城市级融媒体社区平台“爱吾锡”,设计了社区工作站、我型我秀、物业管理、健康养生、法律咨询、惠民便民六大模块,以微信小程序为主打,覆盖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App)及微信群,打造“媒体+政务+服务”移动平台,张起服务百姓民生、助力基层治理的大网,探索出媒体融合发展的样本。[6]

四 彰显新闻舆论公信力的策略

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不能没有公信力,新闻舆论作为传播中国声音和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阵地,更加需要展现公信力。新时期彰显新闻舆论公信力,需要坚持服务大局、弘扬主流价值,建立健全内外舆论监督工作机制和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

(一)要坚持服务大局、弘扬主流价值

首先,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现实层面与理论层面的适用性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落差,新闻媒体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没能统筹安排好党委、政府的重点部署,造成报道时的浅薄,在对重点部署的报道中没能有效衔接其他报道,没能使报道发挥出最优效果,而且对于重点部署的全方位报道没能展现出重点部署的全部面貌。从省级媒体到市县级媒体,都存在着对中心工作宣传不到位、不集中的现象。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坚守的重要原则,新闻舆论工作者需要对自我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认知,自觉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站出来。

其次,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弘扬主流文化、引领先进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新时代下坚持主流价值提出了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责任,服务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大局,积极主动地去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流价值观,以彰显新闻舆论公信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建立健全内外舆论监督工作机制

中共十八大以来,一批优质的舆论节目栏目被推出,新闻舆论工作者也探索了许多改进工作、反映人民群众关切的好方法。成就是显著的,但问题也是突出的。有的新闻媒体置舆论监督于不顾,觉得舆论监督是多出来的麻烦事,以致手脚被束缚住;有的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愿意对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甚至阻挠正常的舆论监督等,这些都有损新闻舆论的公信力。要发挥好舆论的作用,增强新闻舆论的公信力。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祛除社会病症重要的“免疫工具”,要增强公平正义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要秉持公正原则。舆论监督具有批判性,同时具有建设性。它不是盲目地监督,而是在科学、依法、准确监督的基础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再次要分清主次问题。对于党和政府重视、关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要优先解决,深入调查研究。最后要注重监督效能。要做到舆论监督符合具体实际,符合客观事实,坚决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积极促使问题的解决。

(三)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新闻舆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工作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分子。在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时,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依靠人民群众去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去彰显新闻舆论公信力。

其次,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能力。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应该是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新闻传播作品的思想、温度与品质,进而成为全媒体型人才。除此之外,彰显新闻舆论公信力,还要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领导的工作能力。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显然是包括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内的。必须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坚定性,实现政治上的可靠性,而且在技术性问题上,真正能够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能手,确保新闻媒体始终在政治方向上正确、在敏感事件上清醒,进而彰显新闻舆论公信力。

五 结语

总之,如何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开展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专题有系统全面的论述,如新华通讯社课题组编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专题,这些论述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指导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需要自觉认识并自觉承担起新时代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7]。

猜你喜欢

四力舆论工作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选工作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