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022-03-17郑祖妹
郑祖妹
文字是有声有色,有力度有厚度,有灵性的。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一、做一个能给学生示范语言文字运用的爱好者
师生之间,具有模仿性。只有把学生的思想引导到自由、光明、有希望的状态,学生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才能启动对语言的兴趣,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下面,笔者以两堂作文课为例来做些分析。
在执教《回眸处,尽是温暖》这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时:
师:我的奶奶已随时光远去,然而回眸处,记忆通道被逐一打通,尤其怀念她的手工鱼丸。奶奶用一整条白鲢鱼骨熬一锅汤,乳白色的浓汤里飘着各种多边形的丸子。因为是手工捏成,丸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冬天里,一家人围在桌前,那一刻,突然降温的阵阵凉意,都在鱼汤的热气里消散。鱼丸是纯鱼肉,没有调味料和添加剂的涩味,也没有淀粉的黏糊。鱼丸紧致有弹力,可以吃出透明软弹的胶质口感,汤里还藏着切成薄片的冬瓜,浓郁鲜美,好吃得我想哭。现实中,我们对亲人的感情,常萦绕心头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唯有美食,作为感受亲情气息的重要载体,总在心头盘桓。因为这些美食融入了家的氛围与味道,是一份磨灭不了的亲情——温暖、柔软、绵长。
师: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记忆里的美食,好吗?
一提到吃,孩子们兴致勃勃。有的说,美食是外婆的甜酒冲鸡蛋,妈妈的糖醋排骨,可乐鸡翅……光听这些名字,就让人回味不已,浮想翩翩。细细咀嚼,其背后不只是氤氲的美味徘徊飘荡,还有柔软的亲情令人感慨,让人牵念。
这节作文课,不仅是完成对美食对亲情的一趟心灵之旅,更让人懂得,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和信息传导的空间,是思想相遇、感情触碰的地方。
二、以本为本,亲近课本
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贴近教材,感知课文中的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知识,学会使用语言的方法。即在篇章语言的框架内,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建设和使用能力。
1.仔细阅读
朱自清在《春》中写到的“桃树、杏树……还眨呀眨的”先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各种花竞相开放的盛大,又用一组比喻句描绘出花色的红、粉、白,仿佛一场花事的盛宴;接着,作者由眼前的实景进入虚景,想象着果实累累丰收的情景,虚实相生;更绝妙的是花下蜜蜂的“闹”以及遍地野花的“眨”。一个“闹”字,将景色写活了,更是从侧面写出了花的盛开和味的甜蜜。一个“眨”字,生机盎然、充满热烈、文辞优美地写出了野花的“亮”“闪”。朱自清向我们展现了万物复苏、五彩缤纷、清丽明朗的春之景。他实在是语言运用的高手!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积累语感,欣赏修辞给文章带来的美,有效地训练和提升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能力并学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2.比较鉴别
重视对语言的揣摩、推敲。通过增多、减少、改变等,让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美进行比较、讨论和品味,从而提高写作中语言运用的能力。
师: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伏”能否改成“落”?
生:不好哇,“伏”照应前面的“肥胖”,那黄蜂在童年的“我”的眼里,胖嘟嘟的,好像都飞不动了,就那样懒洋洋地“伏”着,我觉得用“伏”这个字,不仅写出黄蜂的形态,更能表现小作者的可爱,他从自己的角度和感受来观察这只胖黄蜂,因为,百草园里处处有惊喜。
有效的词语教学必须使学习者联系文章的实际语境,掌握文章中词汇的意思,将词汇意义具体化、形象化,并以此实现知识积累的目的。
3.揭示规律
学者魏星说:“学生言词形成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感性的,即通过熟读和吟诵,用形成语感来贮存经验;另一条渠道则是理性的,就是要在语感实践中总结规律。”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散步》一文,有着美好的情感,有着经得起推敲、让人记忆终身的语句。“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的”,你就能一眼看出那不是别人的,那种拥有和珍惜的宝贵——这是一个很好的限制性修饰词)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太迟”这个词被反复是为了放大它的效果,一方面增加了这个词本身的分量,另一方面强调了一种急切的渴望——这是使用反复修辞的好处)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人类情感有两种形式:肉眼可见和不可见的。这种“忍”是母亲身体上的忍,也是儿子内心的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双关语的意思)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画面清新迷人,表现出淡淡的希望的情调,柔和明亮的韵律,其服务于一个目的:让读者参于到这幅画中,并细致入微的体会——这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但我和妻子……就是整个世界。” (抒情和议论,发于心,源于感。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我”的感情更加美丽而深刻。这就是表达的用法)
三、重在实践
1.开口读、开口说
张开嘴巴与打开思想密切相关。让学生张开嘴去读、去讲,这是一种卸下思想包袱后的轻快,是最好的语言表现。
以纪伯伦的《组歌》为例,来看看学生的言语表述。
生:“清晨……傍晚”,“清晨”和“傍晚”重复用,两个“于是”,前后呼应、押韵,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表达了海浪与大海之间那种款款深情,难舍难分之情形。
生:诗中波浪的形象非常动人。她热烈地爱着爱人,热烈地爱着,深深地爱着。拂晓,她在爱人耳边发誓忠诚;晚上她唱了一首爱情祷文。涨潮时,她热情拥抱爱人;潮水退去,她扑倒在爱人的脚下,无法分开。海岸感激她那热烈的爱,容忍了她的任性。波浪对爱情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爱。
2.动手写
首先,明确语言文字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有物:内容充实、具体。 有序: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有情:感情充沛、动人,如重锤敲击心扉。 有趣: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细微处动人,形象饱满,意境深刻。 有文:文词自然生动,词汇丰富,句型灵活多变,巧妙运用修辞。 有新意:构思精致巧妙,材料新颖,见解独到。
其次,要让学生爱写,爱写才能动手去写。 笔者要求学生备有一本漂亮的笔记本,并告诉学生,它将记载你们成长的历程,多年后,你将拥有一份宝贵的、美好的人生回忆。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所有的要素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字组合来体现思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言教学。只有在广泛而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才能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