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舞蹈编创与教学研究
2022-03-17周晶
周 晶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伴随当前时代的迅速发展,幼儿舞蹈创编和教育活动亦渐渐变成一门十分重要的特殊艺术,其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作用。因此,舞蹈教师在开展幼儿舞蹈编创的过程中,需要将启蒙作为主要出发点,如此才能够实施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活动。
一、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舞蹈编创的过程
1.领悟过程
在启蒙教育的背景下,对幼儿展开舞蹈教育需要从身体感悟入手,在开展现实教育教学的进程中,幼儿舞蹈教师需要让儿童们充分认识到身体的每个关节部分。在舞蹈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配合节奏明确、音调欢快的音乐,根据童谣或者儿歌,加上生动具体的形象把自身各个身体部位实行友好协调和配合。但是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强调的是,舞蹈教师应向幼儿教授“直”的涵义。就是在实行舞蹈表演进程中,应当让身体的四肢始终维持在“直”的状态下。使身体在此种原有形态下,根据舞蹈表演的各种需求,做出标准规范的舞蹈动作。此外,舞蹈教师再展开教育教学进程中,需要让儿童在真正意义上把身体中各个关节发力的方式进行充分掌握。根据此种形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幼儿对自身的领悟,进而提高幼儿舞蹈表演水平。
2.体会过程
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想象力非常丰富以及模仿能力极高的特征。故而,舞蹈教师在对幼儿展开舞蹈创作和舞蹈编排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鼓励幼儿模仿自身所感兴趣的人以及事物,并且引导幼儿把自身观察到的、听到的与体会到的各项事物用自身形体呈现出来,推动幼儿身体与思想汇集为一体,在对幼儿实行身体训练的过程中应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开展此项教学工作。
3.再造过程
由于幼儿具有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极强的特征,故而舞蹈教师在教授幼儿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幼儿自身特点的了解来展开教育工作。而即兴舞蹈属于一种可以充分激发儿童对舞蹈再次创造的高效形式,可把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用身体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即兴舞蹈表演过程中,幼儿能够在对应的音乐氛围中,对舞蹈动作展开自主创作,根据此种形式幼儿能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中表演出自身对舞蹈的理解和认识。
二、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舞蹈教学面临的问题
1.盲目迎合家长意愿
现如今,诸多幼儿舞蹈教育组织对幼儿家长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盲目迎合幼儿家长的各种想法与意愿,而忽略了幼儿才真正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并且,因舞蹈学习属于一个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的过程,如若缺少日积月累的正确训练,则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然而部分幼儿家长不考虑舞蹈教育存在的客观规律,觉得舞蹈是能够快速学习的,由此即出现各种舞蹈速成班,对儿童舞蹈教育的正常教育流程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一部分幼儿家长理念落后陈旧,过于重视舞蹈背后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盲目追求学习舞蹈的速度与成效,不考虑幼儿舞蹈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提升,一些舞蹈教育组织为自身的经济利益一味地迎合幼儿家长的喜好与意愿,不根据正常教育流程展开舞蹈教学。
2.教师素养良莠不齐
在幼儿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一套完整的教育手段,即要求舞蹈任职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现如今,一些幼儿舞蹈教学组织师资力量不足,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良莠不齐,大部分舞蹈教师自身教学素质还未能达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舞蹈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因师资力量的不足,一些舞蹈教学组织不考虑舞蹈教育具有的客观规律,花费诸多时间与精力,单一地对舞蹈技能方面展开教育,最终亦难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成效与教育质量。一部分舞蹈教师只学习过舞蹈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未进行过心理学和教育学层面的相关培训,在教育教学中只会教授幼儿舞蹈方面有关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无法全面了解到儿童的内心感受与想法,此种教育不但无法提升幼儿的自身素质与专业能力,并且还会对幼儿的发展与成长形成消极影响。
3.教材内容过于繁杂
舞蹈教材知识内容过于繁杂亦是妨碍目前启蒙教育背景下舞蹈教育不断发展的主要难题之一,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舞蹈教学即便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却缺少统一完整的舞蹈教材,各个舞蹈教育组织均是通过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自主编写舞蹈教材,掌握的理念天壤之别,大多数舞蹈教材并不符合儿童进行学习。一些舞蹈任职教师重视舞蹈基础技能的教授,缺乏舞蹈理论专业知识的教学,一些舞蹈教材只重视舞蹈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但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是无法分割的,无论是缺少理论或者是实践均不可构成完整健全的教学体制。故而,舞蹈任职教师需要全面认识的目前幼儿舞蹈教育教学进程中存有的各种问题,持续去转变与优化教育形式,全面发挥幼儿舞蹈教学具有的积极价值和作用。
三、启蒙教育视域下幼儿舞蹈教育的方法
1.情境教育
幼儿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在成长初期各种思维意识与思维能力还未发育完善,针对这一阶段的幼儿而言,接纳抽象难懂概念的能力相对薄弱,但舞蹈文化身为艺术种类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用肢体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以及传输自身思想,与体验语言表述的形式相比较,对于幼儿而言更加难以理解。由此可见,幼儿相对容易接纳的是生动、形象、具体的思维,因此,幼儿教师在启蒙教育视角下教授儿童舞蹈过程中需要抛弃传统思维,应当学会运用形象具体思维展开教育。比如,在教授《虫儿飞》这一舞蹈创编过程中,幼儿教师可给儿童们分发能够体会到“虫子”特点的对应舞蹈道具,例如翅膀、爪子以及触角等多种服装道具,进而根据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的特点来充分激发其内心演绎“虫儿”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幼儿能够在脑海中把自身的想法表述出来,多元性的扮演自己想象中虫子在空间中飞翔的形态。
2.故事教育
幼儿在发育阶段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一般需要根据依靠一部分形象、有趣的故事指导学生接受一些特定知识或者思想情感,特别是因舞蹈自身就相对抽象、难以理解,根据神态与肢体动作等多方面来表达具体事情与传递情感。由此,即要求儿童自身应具有相应的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逻辑思维能力、想象性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性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当下儿童还无法充分满足这些需求,故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应创造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而故事教育形式能够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故事场景中找寻到对应的体验感,幼儿教师可在教授舞蹈文化知识时融入一些故事来充分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与兴趣。讲解我国56 个民族在当前和平年代定居在不同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有文化,逐渐变得幸福安康。根据此种故事引导使幼儿能够学会并理解民族团结的力量,而且在故事中亦加入一些维吾尔族风俗习惯的构成以及服饰装扮的不断演变等多种趣味性较强的故事,进而引出维吾尔族特有舞蹈-《摘葡萄》的具体背景故事。唯有幼儿充分了解舞蹈相关背景而且在倾听教师讲解故事时记住关键细节,才可以在舞蹈编创进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学习并表演此舞蹈。
3.游戏教育
众所皆知,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亦伴随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给幼儿在视觉与情感体验上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具备正确价值观与思想的动画及游戏亦渐渐变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工具,而舞蹈与游戏在特定层面也具备相应的融通性。故而,幼儿教师在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可将舞蹈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将游戏进程中具有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加入舞蹈教学案例中,吸引幼儿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以及提升儿童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感。幼儿教师为了高效达到教育目标,在课堂教育进程中可要求幼儿在抓蜻蜓的游戏中融入一部分自己创作的优美动作,随后并评选出在抓蜻蜓游戏中动作最优美、最新颖的学生展开相应物质奖励,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同时,还能够推动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4.音乐教育
舞蹈与音乐联系十分紧密,音乐的旋律掌控着舞蹈的节奏,而且音乐具有的音调与音色等多种元素可以呈现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且舞蹈所呈现的优雅美丽的动作姿态也可以使音乐具有的内涵获得升华,因此,舞蹈教师在实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音乐与舞蹈一体化的特征。在舞蹈教育进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舞蹈应当选取对应的背景音乐,然而在选取音乐的进程中应当秉持积极进取、开朗向上的基础原则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配乐。如此不但可以加强儿童对舞蹈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艺术素质。
综上所述,在儿童舞蹈编排以及教育教学的进程中,舞蹈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育模式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如此才能推动儿童身心以及行为特征的健康发展,在儿童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牢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