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区域特色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教学

2022-03-17王文婷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读本厦门总书记

王文婷

(厦门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以下简称《读本》)是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于2021 年秋季学期起开始使用,至今已有一个多学期。笔者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性出发,积极融合区域特色,拓展教学时空,从提升学生思想认知等方面进行以下教学探索。

一、借助区域资源,感悟思想伟力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师的生活经历以及学生的生活体验等,都可以成为课程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积极挖掘区域性的教学资源,使其有选择地进入课堂,以充实教学内容,激活课堂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了17 年半,为福建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之一,如今已发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和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因而,在笔者所在学校厦门实验小学指导学习《读本》更有感情,更有优势。

(一)依托视频,展现领袖魅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胆略,谋划国内外大局,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作为小学生,也有必要认识国家掌舵人的领袖魅力,了解其执政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例如,执教《党和人民心连心》一课前,笔者在网上搜索到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夫妇在厦门金砖会晤举行的宴会致辞短视频,作适当的剪辑处理后,在课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并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学生说:“哇!习近平爷爷来过厦门,还当过副市长!”“习近平爷爷夸厦门旧貌换新颜,夸厦门人民勇敢坚毅、吃苦耐劳,把厦门变成了一座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流密切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我为自己是厦门人感到骄傲”……视频拉近时空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的赤子初心,体会到党和人民心连心。同时,总书记亲和从容的气质、深厚的语言功底,宽广的全球视野、稳健的进取意识、卓然不凡的领袖风范,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习近平爷爷的期望》一课,则可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少先队员一起植树造林等生动场景,直观感受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关怀。教师敏锐地捕捉与教学相关的区域资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有感而发,感悟思想精神。

(二)朗读书信,理解金句内涵

对于读本教学来说,适时切入真实可信的生活事例,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多种社会认识的沟通和信息的交融,促使学生学会辨是非、明事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金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等,学生耳熟能详,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对这些金句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教学中,可结合区域资源,通过朗读书信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金句丰富的内涵。

例如,执教《党和人民心连心》一课时,教师出示2021 年9 月17 日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致福满家园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师:从这封信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生1:这封基层街道的管控布告,叮嘱居民各项防疫注意事项,介绍小区的保障举措,送上月饼和祝福。

生2:这封信写得十分亲切、暖心、动人。

生3:这是一封充满温情的信。以“把生活的魔方拧回原位”为题,“魔方”的比喻出奇制胜,令人眼睛一亮;一个“拧”字,能够感受到大家在拼命地发力,互相鼓劲。

师:这封信体现了厦门思明区开元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满满的制度自信与温良恭俭让的家园情怀,这封防疫书真正诠释了厦门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接着,教师带着学生齐读相关语句:“我们就是厦门,厦门就是我们。你看,三角梅竞相绽放,白鹭鸟一飞冲天,天风海涛万类霜天。精致的岁月背后,都有我们付出的汗水与坚守,每个人都了不起。把生活的魔方拧回原位,让一切美好归位,没您,真的不行!”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学生读出作为厦门人的责任与担当,读出厦门人民对党的拥护。这封书信,不仅唤醒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更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理解。

(三)引入歌曲,提升道德认知

健康向上、节奏明快的歌曲振奋人心,对学生具有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在读本教学中引入恰当的歌曲,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发现、思考、感悟。歌曲不仅能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营造生趣盎然的学习环境,烘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能陶冶情操,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起情感共鸣,提升学生“打造一张烫金的国家文明城市名片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的道德认知。

例如,《厦门亲像一首歌》用最本土的语言、最平实的文字,讲述老百姓眼中的厦门。“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伴着海浪的翻涌起伏,厦门鼓浪屿码头邮轮出发的鸣笛声、高大的郑成功塑像、熙熙攘攘的中山路、鳞次栉比的高楼、美丽的环岛路、蜿蜒的山海木栈道等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一课的末尾,教师播放《厦门亲像一首歌》MV,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这首歌让学生一方面领略厦门这座国际大都市昂然挺立的风姿,另一方面感受厦门这座城市的热情自信与开放包容。在教学中引入源于生活的生动、鲜活、真实的素材,最容易打动人心,提升思想道德认知。

二、凸显主体意识,培育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情感。教师要认识到新时代少年儿童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紧扣教育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拓宽学习时空,引领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主动求知、主动发展、勇于担当、积极进取,鼓励他们从小练就过硬本领,长大报效祖国。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家国情怀。

(一)课前调查,感受家乡变化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渴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在课前,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教师努力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创设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的机会,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激发爱国爱乡的情感。

例如,执教《新时代新生活》一课前,笔者和学生一起制定调查计划,分组确定不同的调查主题、调查方式以及汇报交流形式。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通过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调查厦门的变化。课上,各组代表分别交流了厦门的交通、住房、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感受。汇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朗诵、展示图片、播放采访录音、出示手抄报、表演小品等。教师抛出问题:“从厦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习近平爷爷来厦调研时提出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重大战略,为厦门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从我市学校数量翻倍增长以及优质校加速跨岛补齐短板来看,足以证明厦门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建设。”“厦门市老旧小区改造确确实实是为民办实事,着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医院越建越多,有马銮湾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专科医院等,方便群众看病。”教师作总结:“新时代新变化,厦门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所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厦门人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和干劲。”

鲜活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让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感触更深,深切体会在党的领导下,家乡发生新变化,人民正在享受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二)课后延展,赋能道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课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思想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将教学时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以活动赋能学生道德成长,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例如,执教《好少年在行动》时,引导关注家乡目前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思考:“为了家乡的明天更美好,需要做哪些努力?”在生生思维的碰撞下,学生们表示,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要眼中有光,脚踏实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学习,长大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力量。课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小学版)》,组织学生学习“钢铁英雄”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和邓稼先、“天眼之父”南仁东、大国工匠高凤林等榜样事迹,在学习中感悟: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并体会个体的生命与国家和民族的生命融合在一起。

读本每一讲在厘清理论观点后,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和延续性,找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到生活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融合德育活动,强化思想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开展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对学生强化思想引领的另一个阵地。融合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由内往外的,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同时,又会作用到其日常行为中。

笔者所在学校的德育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把红色火种播进学生的心中,熔铸“信念之魂”。如在厦门红领巾队歌广场仰望墙上的浮雕,聆听英雄小八路修公路、擦炮弹、送茶水、接电话线的动人故事;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鹰坑谷民俗文化园开展活动体验活动。学生们“重走长征路”,“再夺泸定桥”,在参加支援前线运输物质的游戏中,在参加奔跑跨越障碍的挑战比赛中,不仅锻炼胆量和勇气,更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红色精神。××假日小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军营村参观访问,了解习近平同志的领导风范、他为厦门人民所作的贡献、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此外,在班级中举办主题为“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班会观摩课。学生们轮番展示精心编排的才艺表演,讲述烈火中永生的海军战斗英雄——安业民的事迹,朗诵《毛泽东诗词》和《七月的天空》,合唱《共产儿童团歌》……唱红歌、跳红舞、诵经典,展现新时代少年的风采,激发爱国爱党热情。

总之,依托读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生动地进课堂,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实践探索。读本作为一个范例、一种文本,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结合区域特色,进行创造性地取舍、补充与整合,积极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不断增强读本学习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用信念、情感、事实、学理等感染和打动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融入学,真正发挥课堂铸魂育人主阵地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读本厦门总书记
厦门正新
雏燕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偶”遇厦门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厦门猫街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