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促进深度阅读的实践研究

2022-03-17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侨城小学武小芬伊雪飞

天津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物钟深度阅读教学

■山东省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侨城小学 武小芬 伊雪飞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深度阅读的能力。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必要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项目式学习模式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方式,改善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促进了小学阅读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项目式学习模式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颠覆,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地应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对学习过程进行整合。项目式学习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项目式学习立足整体教学目标,然后对其实际教学任务进行整合,而且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自然。

其次,项目式学习的模式主题更加明确。项目式学习中往往会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学生也会就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能力的提升。

再次,项目式学习的情境更加真实。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的需求立项,并且这种需求更多地是来源于生活,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式学习的最后,学生呈现的作品是一个或者一系列内容。

最后,在学习方式上,学生更多地会选择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集中群体的智慧,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项目式学习促进深度阅读的实践措施

(一)情境认知策略

在上面我们已经对项目式学习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中将问题放在真实的情境中是其十分显著的特点,也是项目式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众所周知,学习内容服务于社会生活,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认知策略,结合阅读材料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花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斗、艳、内”等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用不同说法表现花开放的特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本章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忘记时间,而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生物钟,大自然中不同花朵的开放时间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牵牛花会在凌晨四点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蔷薇花会在五点钟左右绽放出美丽的笑脸,睡莲在七点钟会舒展开腰身跟人们打招呼,而到了中午十二点,懒惰的午时花才跟人们打招呼,从中可以看出,不同花朵开放的时间就是一个生物钟。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式阅读中可以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以阅读内容作为出发点,延伸语文学习外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关于生物钟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本节课中涉及的不同花朵的开放情况,而且能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例如: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探索生活中其他像花钟一样可以报时的植物或者自然现象。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探究中,发现生活中关于时间的秘密。植物的开花以及叶片的开闭,不是想开就开,想合就合。在大自然中,植物的生理节律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能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花序按序开放也许是为了吸引不同时间活动的传粉者,如白天开花的植物吸引蜜蜂、蝴蝶和小鸟;夜间开花的植物吸引飞蛾和蝙蝠。

下面是进行项目式学习中一组学生发现的自然界生物钟现象:通过我们小组的观察发现,蛇床花会在凌晨2点钟开出白色的花朵,龙葵会在6点钟开出如百合一样的花朵,芍药花在7 点钟准时向人们打招呼,半枝莲则没有芍药花那么勤奋,它总是到了10点钟才绽放出紫色的花朵,“花钟”虽然很有趣,但是“报告”时间可能有误差。因为植物开花除了有一定的时间外,还受到地区、温差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同一种花,在我国南方开得早一些,而在北方就会迟一些。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通过采用情境认知策略,使传统的阅读教学工作被赋予新的定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角色体验策略

角色扮演是当前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和角色体验,学生能够从不同的人物身上感受生活的起伏以及情绪的变化,丰富生活阅历,也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百态,达到生活化教育的目的。阅读素材中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不同的阅读材料所描绘的内容和人物命运本身也是一段十分精彩的人生,在开展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加强对角色体验策略的运用,让学生感受阅读材料中的跌宕起伏,丰富情感认知。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向人们讲述了巨人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大花园,但是这位巨人十分自私,只允许自己欣赏,却不允许任何人观赏,即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语不见了,美丽的花园开始变得冷冷清清,花园里的鸟儿也不再歌唱,花儿也不再绽放,整个花园开始萧索,春天也不再光顾。突然有一天,因为孩子们的到来,这座美丽的花园又重新焕发生机,恢复了昔日的欢快,巨人也不再自私。在阅读本章节材料时,教师在开展项目式学习中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策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别扮演童话中的巨人以及花园中的孩子们,体会巨人之前自私的感受,并且进一步感受在孩子们离开期间巨人在心情上的变化,这对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读、写、思结合策略

对于深度阅读来说,学生仅仅依靠阅读是无法提升深度阅读效果的,还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强与写和思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提升深度阅读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深度阅读中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可采用读、写、思相结合的策略,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阅读材料内容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牛郎织女》是我国经典的民间故事,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向人们阐释了牛郎织女之间真挚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是本篇阅读材料的篇幅较长,如果学生一味地采用精读的方式学习,阅读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读、写、思结合策略让学生掌握更加科学的阅读方式。

首先,在阅读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精读、略读和速读相结合,并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方式提出具体要求,如在精读环节,学生要重点精读牛郎织女充满感情色彩的部分,体会牛郎织女生活的艰难以及对感情的笃定,在速读环节,学生要把握本篇民间故事的基本内容,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等,通过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学生的阅读效率会明显提升,对故事内容也有更深地理解。

其次,在写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读完本篇阅读材料的读后感,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民间故事的续写,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因此可以更加愉快地参与到阅读写作中。

最后,在思的方面,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比如教师给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为什么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又对牛郎说了哪些话?”等,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更有目的地展开阅读。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式学习作为目前教师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中小学教师必须意识到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在开展工作中加强对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提升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生物钟深度阅读教学
周末“补觉”是一个谎言
从计时钟到生物钟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细菌装上生物钟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