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的实施困境及其课程校本化探索

2022-03-17叶荣灼雷丽珠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劳动学校

叶荣灼 雷丽珠

(1建瓯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福建 建瓯 353100;2.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1)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五育并举”是达成育人目标的关键,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往往“五育”失衡,主要表现为偏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1]受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重视智育,忽略劳育,劳动教育逐步边缘化乃至缺位。《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在实施劳动课程时,要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家庭和社区紧密合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环境”。实施劳动教育要坚持育人导向,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方式,才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达到“一育引领,五育共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

一、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

自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起,学校陆续启动劳动教育课程。一年多来,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笔者对本市城乡20 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出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实施的瓶颈。

(一)劳动教育只进课表,未进课堂

各校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在课程表上增设和单列劳动教育专项课程。然而,依据省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安排,学校的课程体系已相当拥挤,如何在课程表中挪出1 课时,增加劳动教育课程呢?不少学校想出自认为巧妙的办法,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旁加上“劳动教育”,或校本课程后加上“劳动教育”,或在信息技术下加上“劳动教育”等。表面上看已落实精神,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劳动教育课程只停留在课表层面,相应的劳动教育活动也停留在浅层。

(二)混淆“劳动”与“劳动教育”概念,有“劳”无“教”

“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有本质上的区别,“劳动”是通过改变劳动对象使之产生适合自己的成果的有目的的活动,而“劳动教育”是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朴素的劳动情感、珍惜自己或他人的劳动成果,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2]在实施劳动教育中,不少学校混淆这两个概念,认为学生每天在校园里打扫卫生、在家里帮助做家务、在校外参加义务劳动,就可以等同为学校已经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显然,这些学校仍然局限于非课程化、非常态化、非系统化的劳动活动,这是“有劳无教”的现象。

(三)缺乏劳动实践,有“教”无“劳”

调研发现,不少学校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中渗透了劳动创造生活、劳动不分贵贱等劳动精神的教育,在数学、科学、体育学科课程中渗透了规范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效率、培养科学劳动态度等,让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充分融合,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劳动教育仅限于课堂,坐在教室里“讲劳动”,在黑板上“写劳动”,在课堂上“秀劳动”,无法真正落实劳动教育,这是典型的“有教无劳”的现象。“知行合一”“动手实践”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没有实践,没有体验,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劳动。

二、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笔者所在学校通过研究与探索,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构建以校为本的“三立”劳动教育,即以培养劳动观念为主的“立德”劳动教育,以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和品质为主的“立学”劳动教育,以体悟劳动精神、培养人生志向为主的“立志”劳动教育。“三立”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学校从顶层设计出发,将《课程标准》精神认真贯彻,通过实实在在、可操作性的劳动项目载体,构建校本化劳动教育实施策略,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一)家校社协同,促劳动教育目标达成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助推劳动教育目标达成。实施劳动教育,需要构建一个真实的劳动情境,还需要有“具身性”,强调学生的“身体在场”。学生在劳动情境中主动浸润于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出力流汗、团结协作、深度体验,感受劳动的快乐,才能在劳动中学会劳动技能,提升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提升劳动素养。因此,遵循《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校推动家校社协同,充分发挥不同场域的育人功能,构建“三位一体”劳动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保障。

1.夯实家庭基础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启蒙馆,父母是劳动教育的启蒙教师。要为劳动教育提供多角度情境,在卧室、厨房、客厅、餐厅、卫生间等家庭场所开展劳动教育。父母要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引导孩子自主参与、自觉实践,坚持参加家务劳动,学会家务劳动技能,养成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不少父母常常报怨孩子不喜欢参加家务劳动,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家风,缺乏主动为家庭奉献的思想;二是父母没有做到言传身教,孩子自然没有主动劳动意识;三是鼓励机制不到位,劳动是劳其筋骨、体力与脑力并存的活动,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和鼓励机制,孩子往往不会坚持。因此,要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父母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构筑崇尚劳动的家风,迈出劳动教育的第一步。

2.突出学校主导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在课程设计上,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做到平均每周不少于1 课时,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在师资队伍上,要安排专兼职教师担任,并不断进行师资培训,增强师资力量;在实施层面上,学校要有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学科课程、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融合,联动家庭和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可制作劳动教育实践手册,紧扣学生的家庭生活、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图文并茂,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巧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在有意义的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体验劳动辛劳,收获成长的快乐。

3.拓宽社会资源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整合、利用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资源、社会资源,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场所育人功能,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如开放各类展馆、提供志愿服务、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放特色规模企业、开展公益劳动等,与相应的机构建立共建关系,组织学生融入社会机构,了解它们的工作,学习并参加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新型服务性劳动等。学生亲历实践,才能体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体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及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构建“三立”劳动教育课程,促劳动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学校立足育人目标,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人生志向出发,构建“立德”“立学”“立志”劳动教育课程,通过规范、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开发劳动项目,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1.“立德”课程,树立劳动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道德上做好劳动的准备,即热爱劳动,对某种劳动形成一定的经验,能够自觉地参加劳动,并有意识地确定自己从事某种劳动的志向。[3]当前,部分家庭劳动教育观念淡薄,学校劳动教育是表面功夫,社会崇尚劳动的氛围不浓,造成部分青少年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悟不到劳动的快乐,这是因为没有创设劳动环境与劳动情境,没有与学生的生活需求相结合导致。“立德”劳动教育从劳动观念和劳动价值取向出发,与德育相融合,开展“家长课堂”“劳模讲堂”“劳动小达人讲堂”。再从实际情况出发,细化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如结合家长的特长,“家长课堂”项目在低中年段开展“做好家庭小主人”“家务整理有妙招”的劳动实践活动,高年段开展“果树嫁接”“花卉培植”的劳动内容;“劳模讲堂”开展“劳模讲故事”“分享劳模事迹”的劳动教育内容;“劳动小达人课堂”开展“身边的劳动明星”“宣传吃苦耐劳的同学”等劳动教育活动。“立德”劳动教育让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广泛宣传劳动榜样及身边普通劳动者的事迹,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立学”课程,培养劳动习惯和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劳力又劳心,能够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提升劳动能力,认真实践、主动探索、吃苦耐劳,与他人团结协作,主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劳动中的问题,有始有终地完成劳动项目,逐渐形成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品质。

“立学”劳动教育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劳动项目。再从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出发,开发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如在“劳动实践教育”中开展“校园清扫”“学做家常菜”“家务劳动我能行”“培植花卉”“跟着父母学种菜”“我当图书管理员”“我当厕所保洁员”“119 我们在行动”“情暖夕阳”等劳动教育内容;从地方特色资源、教师潜能出发,开发“家乡特色劳动”“手工制作劳动”等内容,如制作灯笼、学绑弓鱼、创意剪纸、水果套袋制作、叶脉书签制作、“生活DIY”等有创意的劳动教育内容。“立学”劳动教育遵循知行合一、实践体验的教育原则,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能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实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提升劳动创造性,形成团结协作、勤于探究、有始有终的劳动品质。

3.“立志”课程,体悟劳动精神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能初步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与意义,继承敬业奉献与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追求认真磨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培养人生志向奠定基石。“立志”劳动教育着重从职业体验出发,让学生从小认识、体验家长的工作及不同行业的工作性质,体认职业角色,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明白劳动不分贵贱,敬业奉献是美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长大后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立志”劳动教育设置“父母工作体验活动”与“职业体验劳动教育”等劳动项目,从家长的职业及周边的社会资源出发,设计“陪父母上一天班”“我当超市导购员”“学做蛋糕”“争当小交警”“我是新闻小记者”“我来当保安”等相应的拓展性劳动教育内容。学生在特定的岗位上,由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指导,体验不同行业的特点,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感受工作的辛劳与崇高,培育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同时,了解并接触社会形形色色的职业,从小植入职业情怀,发现自己的兴趣及专长,奠基人生志向,提升将来生涯规划能力。[4]以劳养德,以劳育才,使学生成长为能够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劳动者。

总之,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能起到“一育引领,五育共生”的作用。充分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有助于增进“五育融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劳动教育的实施,应以学校为主导,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凝聚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多角度开发劳动教育内容。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劳动学校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