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2022-03-17卢建红陈肖莹
曾 峥,盘 健,卢建红,陈肖莹
(中共佛山科技学院党委,广东 佛山 528225)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是创新的源泉,而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融入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此,肩负着为国家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重任的高等学校纷纷使出各自的绝招,其中采用“三螺旋”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众多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要范式。“三螺旋”是Henry·Etzkowitz和Loet·Leydesdorff在继承前人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用于研究大学—政府—产业之间的关系[1],并在中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2]。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使得高等教育、科研工作与产业的关系愈趋密切;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提供政策资源鼓励大学和产业进行科研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高等学校为了进一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加强大学—政府—产业的联系。本文将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践为例,从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以及三方协同育人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对三螺旋的系统耦合和互动机制进行分析,试图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范式提供借鉴。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理论是基于生物学中有关三螺旋的原理,由Loet·Leydesdorff和Henry·Etzkowitz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研究大学、政府、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它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纽带,制度设计、结构安排、各方关系转变等机制[3][4],三种力量相互作用、交叉影响,最终呈螺旋上升。三螺旋创新理论到目前为止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型大学、产学研合作、区域发展、产业创新等方面。创业型大学是运用三螺旋创新理论的热点,是大学变革、实现技术转移和创新的重要基点,与国家提出的创新发展战略以及创建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吻合的。产学研合作是三螺旋创新理论的重要呈现模式,为促进技术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区域发展主要运用三螺旋创新理论对区域发展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大学、政府、产业三者关系在实现区域创新、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产业创新主要是以三螺旋创新理论为框架,强调产业作为创新主体如何打破与大学和政府的边界开放,实现各自的结构重组和资源流动,从而推动大学基础研究与企业应用研究之间的深度对接,实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能。而本文仅论述三螺旋创新理论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协同影响以及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路径选择。
二、三螺旋理论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知道,把三螺旋理论应用于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然而对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政府、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相互依赖与共生关系较为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理念、课程设置、理论学习、实践创新、项目落地等一系列环节,均离不开高校、政府、产业等多方协作,即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要融入校、政、产的理念。事实表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仅仅是高等学校孤军奋战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如果抛开政府和产业的联动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教育成果注定是低效的。李玮等指出,目前校、政、产各方的协作机制尚处于较浅层次,缺乏整体运筹和通盘考虑,并未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探寻合作契机,实际育人效果与预期差距较大[5]。刘喜平等指出,协作目标不明确、协作时间不连续、协作内容浅尝即止是制约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6]。虽然产教融合、校政企合作是当前国家主推的人才培养战略之一,但是在实施中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尽完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与新形势的要求不相匹配
当前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也不同。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起步较晚,师资都是兼职为主,缺乏专业背景和实践背景;在体系设置上,普遍存在目标定位模糊[7],采取“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不清晰以及与社会产业行业对接不紧密[8];在课程教学上,大多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模式较为落后[9],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难以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据统计,中国大学生的创业平均成功率不足5%[10]。可见,仅凭高校教师队伍一己之力难以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由于没有将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贯通到人才培养计划中,联合师资作用得不到发挥,连贯性知识转化与应用得不到体现,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缺乏后劲
多数高等学校的政策制定与激励机制设立大都关注创新创业前期工作,忽略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阶段缺少配套的政策支持,相对具体的保障措施还处于研究阶段[11],导致政策的制定研多用少,政策的实施上热下冷,也容易导致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捉襟见肘[12]。同时多数高等学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政策及激励机制进行效果评价,缺乏后续跟踪与反馈,加上高等学校在制定政策上仅从自身角度出发,缺乏与政府、产业及社会各方的有机衔接,无法衡量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与合理性,因此无法衡量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人才,也无法衡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三螺旋理论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路径——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全面实施“人人有专利、个个在转化、院院融产业”的办学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创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校先后荣获“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团中央“优秀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工信部“高校中小企业创业就业实践基地”等。下面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介绍该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一)党委书记挂帅双创机构,落实“一把手”工程
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5年初,为更快速高效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院长的创业学院,建立起党委直接领导,创业学院抓总,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等部门及各二级学院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二)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创新创业工作保障机制
先后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创新创业班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就业创业工作督查办法》《重大业绩成果奖励暂行办法》《“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系列竞赛管理办法》《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五年规划》《就业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本科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规定》《“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十余个文件,形成了一套涵括学工、教务、团委、科研、人事等多部门,二级学院全力执行的工作机制,把创新创业工作业绩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依据和绩效考核内容,保证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有序、高效开展。
(三)实施普及化、全覆盖双创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
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统一设置了8学分、96学时的创业教育通识模块以及9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使双创教育更具广泛性和普及性。编写3本特色鲜明、案例丰富、符合学生实际的创业教育教材,在全校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其中《大学生创业创新基础》课为必修课,《批创思维导论》和《创新思维训练》为慕课;建设教学效果良好的PC端、手机端“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在线平台”。聘请210名跨行业跨专业的复合型创新创业导师充当“强力外援”,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教材撰写、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反馈等环节。近年选派约200余名中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实现专业融入创新创业,为教师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双创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四)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双创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将双创教育纳入专业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创新创业班”“卓越班”“老板班”“工商管理辅修班(创新创业方向)”等特色班,采取“小班快跑”、多专业交叉融合、校企联合培养以及全程项目驱动模式,推动教师在专业日常教学中自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思想,指导学生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创业实践。同时辅以“企业储备人才班”“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营”等由行业企业开设针对性培训课程,通过集中授课、面对面辅导,精准缩短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与行业、企业对人才资源诉求的差距。各教学单位还可以在教学组织实施及双创教育学分获得途径拓展方面进行自主设计,进一步拓宽双创教育学分获得途径。
(五)建设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效
学校坚持“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的办学思路,与政府、龙头企业、重点产业和新兴行业合作建立29个产业学院,实现“院院融产业”,采用“课程共创”“师资共培”“项目共辅”“资源共享”的“四共”产教融合新方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学科专业根据产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行业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增设行业、职业标准类课程,增加需在企业完成的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或实验项目。学生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由26%增加到35%。实行“双聘”(双方互聘兼职教师、创业导师和兼职工程师、设计师等)和“双挂”(双方人才互换到对方挂职)模式,并鼓励师生创新创业项目直接面向产业进行培育孵化、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良,实打实地帮助学生解决项目“不落地”难题。如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学生90%以上的论文、专利来自产业一线实际需求,2名学生在美国物理学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培养了拥有11项专利的“专利达人”,培育了3家创业企业。
(六)形成“高校+”开放实践模式,促进创新创业活动开展
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高校+政府、行业、企业、园区、高校”开放式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模式,与政府协同,建立“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佛山站)”“工商登记咨询顾问单位”“税务咨询顾问单位”,开展“创业政策进校园”、校政战略合作、双创周系列活动等;与行业企业园区协同,开展“BOSS堂”“CEO下午茶”“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孵化征集活动”“创客项目优化会”等;与高校协同,建立“地方高校创业就业联盟”,开展基地共建、活动共融、交流互访活动等。三年来,对全校学生开展普适性活动160余场;对有创新创业意愿学生,开展特色化活动70余场;对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活动60余场。2021年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达14807人次,占在校生数的70.49%,激发了学生创意,培育了学生创新精神,植入了创业种子。三年来学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项从190项到626项到919项,大幅度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还制定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化制度,鼓励学生以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创业实践等方式获取学分,试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七)构建“1+N”孵化加速平台,帮助优质项目发展壮大
学校以聚焦产业、服务产业、贴近产业为引领,构建“1+N”校内总部基地+专业园区孵化加速器及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并促使创业项目孵化、成活。一方面,学校面向有创新创业可能性和已经进入行动层面的大学生开展“职业型”创新创业教育,遴选一批项目入驻校内总部基地,使创新创业从可行性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其提供设备、场地等硬件保障。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创新创业项目成长,围绕佛山五区产业建立创新创业基地171个、孵化加速器9个、产学研基地130个,“环佛科院创新圈”初现雏形。让创业项目前期在学校孵化,中期进入加速器,成熟期转入到专业产业园区进行精准扶持。近年来学生开办企业169家,百万以上企业25家;培育高新企业318家;专利申请数7300件,获得授权专利2584项,其中发明专利417项;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总体情况全省排名连续6年高居第2名。
(八)创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加快创新创业湾区进程
学校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和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迈向湾区化目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前,学校联合粤港澳三地官方及知名机构于2018年3月率先创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目前理事单位101个,联合秘书处8个(香港、澳门、深圳、江门、肇庆、北京、成都、重庆)。通过“活动共融”“人才共通”“基地共建”“技术共用”的“四共”湾区融合新举措,协助教育部高教司宣传及培育“互联网+”大赛港澳赛区的赛事与项目;举办400人次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峰会;帮助佛山、禅城、清远等市区在香港设立人才驿站;与香港共建孵化加速器;与香港经济师协会、贝彻思国际大学香港创业学院、澳门大学创新中心等二十多个港澳机构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香港分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技术应用转化中心”,引进15个项目落户广州、佛山等地,得到教育部高教司、科技部高新司、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社厅领导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