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及其实现

2022-03-17李小芹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情商

李小芹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用毕生发展观审视大学生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1]。大学新生阶段在个人毕生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它既处在青春期晚期,又处在成年早期。一方面,作为青春期晚期的个体,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2],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另一方面,作为成年早期的个体,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在这一过程中,爱等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使个人与他人建立成熟的亲密关系;而如果自我同一性没有建立完全,个体就会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丧失自我,继而产生孤独感,这种消极情绪则成为他们回避或不愿意接受的情绪体验。因此,大学生所体验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其自我发展,积极情绪促进自我同一性的获得,而消极情绪阻碍同一性的形成。可见,积极情绪带来更多“爱”的积极体验,而消极情绪带来更多“孤独”的消极体验。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情绪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之一[3]。积极情绪是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4]。根据拓展—建构理论[5],积极情绪(例如,快乐、感恩、宁静、兴趣、希望和爱等)对个体的注意偏好[6]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7]。由此,近年来研究者对积极情绪开展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已有研究大部分只关注了积极情绪与压力[8]、父母支持[9]等因素的相关性,而关于积极情绪对适应教育的功能、作用等问题的研究还很少。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生活、学习、人际和环境,往往会表现出学习不适应、生活不适应、人际不适应、环境不适应等问题[10],因而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十分必要。研究者对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11],但从积极情绪角度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较少。鉴于此,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待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适应过程,通过分析积极情绪的功能和作用,提出积极情绪促进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现路径,以此改进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工作水平。

一、积极情绪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一)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认知驱动功能

研究发现,消极情绪往往与个体的生死生存问题有关,而积极情绪则与个体的成长发展问题有关。积极情绪可以扩展瞬时思维活动的序列,包括提高注意、认知和行为活动的范围。此外,积极情绪可以扩展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倾向,给个体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大学新生在刚入校阶段,是对大学里的一切产生兴趣的最佳时期。兴趣使个体对一些新颖的或奇怪的事物产生特别的注意,进而带着神秘感对其进行探究。兴趣能够激发大学新生进行有关科学研究或创新活动,在适应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认知驱动功能。

(二)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资源应对功能

根据心理资本理论,个体通常拥有身体资源(如健康等)、智力资源(执行控制等)、人际资源(社会支持等)和心理资源(心理弹性等)等优势[12]。既包括个体内部资源,也包含个体间资源。积极情绪有助于建构个体恒久资源,提高自我恢复力,提升心理品质。有关研究发现,充足的个体资源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提高学习投入度[13]。个体所拥有的资源一旦稳定下来,会使个体在面对困难或问题时,能够拥有足够的资源去应对。

(三)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负性抵消功能

一般认为,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记忆和回忆,影响个体的信息提取,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根据动态情感模型,在一般情境中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相互独立[14]。但在压力遭遇期间,二者之间的负相关迅猛增加,积极情绪可能削弱了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或者调节了压力反应。有研究表明,积极心境较高的个体压力与其消极心境之间的联系较弱[15],通过对大学生采用记日记的形式进行的压力水平测量和情绪水平测量后发现,积极情绪同样调节了日常压力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可见,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具有抵消功能。

(四)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正向激活功能

积极情绪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愉快体验。积极情绪下,人们更易放松,享受周围有利于个体的氛围,使个体变得更有耐心、更宽容,这样更容易提高个体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悦纳社会、自己和他人。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达到最佳状态[16],使个体避免焦虑体验或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那些经常体验到感恩、愉快、幸福和满足等积极情绪的个体,通常主观幸福感较高。

二、积极情绪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引导新生在入学后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发展规划,尽快适应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更好地学习生活,能促进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

(一)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积极情绪能够引导新生在悲观消极的时候认清自我。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比消极或中性情绪更能够提高个体智慧发挥,促进学习和工作,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提高人们在逆境中的耐挫力和应激力[17]。因此,在悲观消极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尽早使其从消极状态转向为正性状态,对自我的评价也会变得较为客观。大学新生在一开始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如果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或支持(即没有相应的积极情绪体验),那么很有可能他们会将种种适应过程中的困难或问题归因于自身的缺陷,进而阻碍其健康发展。

(二)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调控作用

积极情绪能够让新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调控好自我的心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很多研究表明,和消极情绪相比,积极情绪更能够提高人的智慧,提高人们的抗挫力。积极情绪下的个体,会出现不同寻常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18]。积极情绪可以作为一种动力而存在。当个体对所从事的工作或任务充满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便会对完成该行为或任务抱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与决心。这种积极性不同于一时的冲动,而是对事物的一种持续发展的、稳定积极的认知能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引导着人们的思维与心态。在大学新生入校初期,充分培养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热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在日后学习生活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能动作用

积极情绪能够促使大学新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培养和开发他们固有的潜能,提升其自我实现能力。大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人格的最关键时期,积极心理学重在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心理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自身优势,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学会用优势去积极生活,完善自我,服务他人,让大学新生从入校起就学会爱自己、爱生活、爱他人,学会面对挫折、面对不公,面对不和谐[19]。在大学新生适应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使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应通过增加个体的积极体验来帮助适应中的大学新生不断丰富自我的成长阅历,完善自我人格,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树立自信和自尊[20]。

(四)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塑造作用

积极情绪能够塑造大学新生的积极生活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大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9至24岁之间。他们的特征既表现为高自主性、渴望独立、思维开放、观念超前,又表现为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21]。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大学生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虽然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但常常以自我意识来判定事物的善恶。基于这些方面的特点,可以在大学新生的适应阶段充分从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来塑造其积极观念。一旦积极的价值观念建构起来,大学新生看待问题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就会随之改变,进而改变其行动。

三、积极情绪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大学阶段是人的“第二次诞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从认知、情感及社会性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22]。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应该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情感,以应对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一)注重情商发展,在适应教育中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情商是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是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个体间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情商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的部分情绪变为可控,从而增强情绪管理能力[23]。情绪智力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等构成[24]。情商训练是通过一定专业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执行训练方案以提高个体的情商表现的过程[25]。大学新生处于一个人格重塑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情商训练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实践证明,大学生在接受一定时间的情商培训后,情绪管理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发展兴趣爱好,在适应教育中增强情绪体验能力

积极情绪一般是在积极经验中的体验和感受。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在认知重评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6]。人们通常是在成功后感到喜悦,失败后感到沮丧;与他人和谐相处时会感到幸福安宁,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时感到愤怒不安。因此,为了帮助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新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可能的成功经验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新生阶段,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新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潜能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并对未来可能的前景产生一定的愿望与憧憬。如果新生们能够真正地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认可这些活动,他们便会认真地去完成自己在这些活动中的任务,其情绪体验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三)培育同理心,在适应教育中提高情绪交往能力

同理心是个体情感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情感理解能力。它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传达给他人的一种能力[27]。简言之,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角度理解问题。因此,培养大学新生的同理心对提高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新生难免会遇到跟同学、舍友发生争执或产生矛盾的时候。这些情况下,如果具备一定的同理心,就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或做法,接受或谅解他人的处事方式,便会自然而然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打消一些消极念头,促进人际之间的和谐。一般来说,可以从聆听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感觉、倾听他人的感觉和用体谅回答他人的感觉四个步骤培养新生的同理心[28],进而提高人际交往情绪能力。

四、结语

基于传统适应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大学新生积极情绪的问题,以及对积极情绪与适应教育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本文主要阐述了积极情绪的认知驱动、资源应对、负性抵消、正向激活等功能,从发展情商、发展兴趣爱好、培育同理心等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积极情绪在适应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以及引导、调控、能动、塑造等作用,有利于为今后大学新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和适应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效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静心
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策略
——以三门峡市H区幼儿为例
低情商的6个原因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二则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