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策略探究
2022-03-17胡梦飞王雪莹
胡梦飞 王雪莹
(聊城大学 运河学研究院,山东 聊城 252059)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强调要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开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大做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加快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是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发改委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聊城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同时,这也将大大提升聊城运河文化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聊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特色和优势
(一)聊城运河文化遗产概况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包括卫运河临清段和会通河聊城段两部分,全长110公里。卫运河临清段始凿于隋朝,流经今临清市,主河道全长12.5公里;会通河聊城段始凿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流经今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全长97.5公里。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大运河遗产共包括27段河道,58个遗产点,85个遗产要素,其中山东省境内共有8段河道、15个遗产点、23个遗产要素。在山东沿运城市中,聊城有会通河临清段(包括元运河、小运河),会通河阳谷段3段河道以及临清运河钞关、阳谷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5个遗产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山东沿运城市中仅次于济宁,位列第二位。除此之外,聊城境内还有众多古建筑、古遗址、传统技艺、工艺美术、音乐舞蹈、传统戏曲、民间文学等运河相关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大多与大运河的生命轨迹相生相伴,是聊城重要标志性建筑物或文化标识,有着丰富的运河文化内涵[1]93-96。
(二)遗产保护和开发情况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将运河文化作为聊城文化旅游业的主打品牌,将运河的保护开发作为推进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运河文化旅游产业隆起带。聊城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聊城市旅游改革发展和运河开发领导小组;2017年,又成立了聊城市运河保护开发委员会,针对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在政策层面发挥引领作用。此外,聊城市还组建了聊城市重大决策委员会运河旅游开发专家组,为运河旅游开发和全域水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组建市旅游发展集团,作为旅游投融资平台,具体负责实施运河保护开发工作。先后编制了《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发展及水生态体系规划》和《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2]37-41。围绕运河文化旅游开发,重点打造了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沿线生态水系建设工程、临清中洲古城改造提升、运河特色小镇、江北水城欢乐小镇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聊城下一步将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稳妥推进合理开发利用,严格落实运河保护开发规划,整合市内主要旅游资源,集合运河文化、河湖水系、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等各类要素,形成富有代表性的运河文化体验带、富有活力的旅游产业发展带、富有韵味的河湖景观风情带、富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展示带。
聊城运河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特色鲜明、文物密度高,在全省乃至全国运河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围绕运河申遗和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聊城市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运河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无论从遗产数量和价值,还是从保护和开发力度来说,聊城市都具备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良好条件。
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原则
聊城运河源远流长,自北向南流经临清、东昌府区、茌平、阳谷4个县、市、区,沿线分布有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数量多、科技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我们可以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分为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当然,这4类分区具体是以何种标准或原则来划分的,涉及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特殊而关键的部分,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在设立不同的功能分区时,应充分衔接大运河遗产核心保护区、缓冲区的相关边界,做到各有特色,而又相得益彰[3]89-94。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目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部门协同联动,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因此,在聊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建设的四点原则,全面考虑实际情况,以保证建设与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保护优先,强化传承
聊城段运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逐步实施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旅游开发项目,打造运河文化旅游隆起带,是聊城响应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保护先行,将最具民族、历史和人文价值的资源重点保护起来,使其成为全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宝库,让后世能永久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之美,这是国家文化公园的题中之义[4]19-20。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妥善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抓住保护性开发的核心内涵,在不破坏其原始价值的基础上,侧重独特性的发掘,以保护为基础,以开发促保护,使其传承更有力量,发展更有厚度。
(二)文化引领,彰显特色
聊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聊城的文化特色,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内涵,以运河文化为引领,依托聊城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对相关文物古迹实施系统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在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形态和精神内核“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建立聊城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地标性建筑,打造具有辨识度的运河文化公园标识。使历史文脉得到传承和延续,把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增强民众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民众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并适当结合现代民众的生活需求,进行融合与创新。
(三)科学规划,明确责任
要强化与国家、省发改委建设方案的对接,实行专事专办。一方面,邀请专家组成智囊团,经过考证和评估,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另一方面,组织专门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推进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沿线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灵活应对,以保证聊城市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做到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与监督管理,建立终身责任制。严格落实《大运河遗产山东省聊城段保护规划》,加快实施大运河遗产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要区分轻重缓急,集中力量完成重要遗产点、段的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完整展现大运河遗产的历史风貌,保留遗产本体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特色。
(四)因地制宜,分类保护
聊城运河文化遗产中,既包括河道、闸坝、钞关、码头、驿站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涵盖曲艺舞蹈、传统技艺、工艺美术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根据不同类别遗产的特点,划分层次,对不同层级、不同性质的运河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对符合当地未来发展需要、有进一步开发价值的文化遗产,侧重挖掘其现实性意义。对具有可观赏性、不具备复产需要的文化遗产,着重拓宽其展示的方式和途径。要根据不同地区遗产分布和保护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保护规划和发展方案。在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实行系统性、完整性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和整理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聊城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筑牢基础,真正实现运河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三、建设路径和发展策略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和传承运河文化的创新性探索,对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聊城市应以国家、省发改委相关文件为指导,以聊城运河沿线文物古迹和文化资源为内核。立足“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搞好规划设计,突出聊城运河文化特色,推进大运河聊城段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打造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和运河文化旅游隆起带,丰富聊城运河名城的内涵与底蕴,推动聊城实现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
政府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主体,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是保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顺利建设的关键。聊城市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发改委相关文件要求,修改完善《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沿运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修订配套法规与章程。各级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工程的巡视和执法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要及时纠正,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造成重大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切实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成立由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园的建设、管理和统筹协调工作。制定并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段)建设保护规划》,并认真加以贯彻和落实。县、市、区级政府也要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管理机构,合理规划、精心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遗产保护工程和文化旅游项目。形成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管理体系,落实监管和维护工作,保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日常功能。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加强运河文化资源的整合提升,提高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整体水平。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平台
保护和展示运河文化遗产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主要功能,要想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的展示,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要加强信息推动智慧旅游建设,逐步实现大运河会通河节制闸群、临清运河钞关等主要文化遗产点段的重点公共区域免费无线网络(WIFI)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全覆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扎实推进基础性数据的测算工作,搭建数字化管理与监测平台,对聊城运河文化遗产实施全方位的保护和管理。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习国家级、省级相关文物展示平台建设的经验,做好相关对接工作,建设相关网站和数据整理平台。采用VR、AR等多媒体技术,对聊城运河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全面开展大运河代表性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信息收集与整合工作,做到类别明细,涵盖完整,实时更新。有效利用专题数据库和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实现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为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与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三)完善智库系统,强化学术研究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涉及众多学科,离不开相关智库的智力支持。在聊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与筹划下,集中聊城相关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力量,成立专门的智库或研究中心,并逐步建立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年轻学者投身于大运河文化建设事业,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后续工作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建立起长远发展的机制。加强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明晰其定位和目标,在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和策略。充分发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作用,努力形成科研合力,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念、路径、成效等诸多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立足自身实际的同时,也要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吸收有益经验,使聊城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整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统一的同时,又确保特色突出。切实做好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努力探索符合聊城实际的建设路径和发展模式。
(四)深入挖掘内涵,讲好运河故事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强调对运河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要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精华及其人文生态环境在一个广阔的、相对固定的空间区域内完整保留下来,有效解决大运河保护与沿线地方、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5]27-29。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气质,实现自然环境、景区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交互融合,彰显城市的灵气。把握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发掘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全方位展示聊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聊城运河沿岸地区的水工文化、漕运文化、商业文化、钞关文化、民俗文化,使这些文化资源的潜力得以充分体现,形成完善、系统、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库,为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媒介与新式传播媒介的作用,积极宣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增进公众对运河文化公园的了解和认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出版聊城运河文化系列丛书、创立聊城运河文化研究会、建立聊城运河文化官方网站、组织聊城运河文化主题论坛与研讨会、出版《聊城运河年度发展报告》等方式,提升聊城运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运河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整理挖掘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发掘和保护民俗风情、故事传说、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作品,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各种艺术展现形式,讲好聊城运河故事。
(五)推进河道整治,加强生态保护
运河河道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针对聊城境内部分运河河道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加强生态空间管控,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推进实施河道治理加固工程,加强自然河道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完善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等设施。积极推进南水北调配套设施工程、引黄配套工程,加强再生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按照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模式,推进聊城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打造滨水自然生态景观。在保护运河文化遗产本体的同时,注意保护其所依托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提升水体环境的稳定性与融合度。着力做好会通河临清段、临清中洲古城、聊城东昌湖湿地、会通河阳谷段等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高标准推进运河环境整治工作。坚持注重自然、突出生态、加强保护的原则,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六)健全交通网络,完善配套服务
旅游的通达性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以《聊城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7-2030年)》《聊城市城区水上客运(公交、旅游)航道专项规划》《聊城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年)》等政策文件为依托,以聊城段运河为纽带,以东昌湖、徒骇河为主要节点,打造水上交通旅游线路,形成融交通、文化、体验、游憩于一体的旅游复合廊道。健全和完善旅游咨询中心、宾馆、酒店、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在不久的将来,借助聊城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规划自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直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相关景区的线路。同时,打造独具特色的步行、乘船与自驾线路,让游客通过不同的游览方式,拥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全方位视听感受。注重对绿色清洁能源的使用,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健全标准化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等相关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出独具特色、不同层级的聊城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宣传册和纪念品,保障物流运输的配套性,提升运河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七)规划精品线路,推动文旅融合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系统性的文化展示和利用工程,与运河文化旅游关系密切。要按照古运河的流经路线,在现有“两城七镇”的基础上,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结合当地相关特色农产品,建设不同风格的文化公园区域,打造运河经济带及城乡生态旅游综合体,将聊城建设成最具吸引力的运河文化旅游名城。征集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旅游产品设计,确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识,策划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打造一批文旅示范区,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扎实推进东昌湖旅游景区提升改造项目、临清中洲古城、景阳冈旅游景区综合提升工程、张秋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临清鳌头矶、运河钞关等重大修缮保护项目建设,开发建设张秋、阿城、七级、李海务、梁水、魏湾、戴湾等运河特色小镇,切实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亮点工程,实现运河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能量交换与循环推动,让当地人民共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有益成果。
(八)专家学者调研,重视人才培养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需要专家学者进行实地的调研与规划,切实了解当地的基础情况,了解民众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可行性建议、方案和保障措施,突出特色,丰满内容。为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聊城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工作中,可以率先在聊城大学的日常教学中,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相关课程,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储备人才,增强后劲和持续力。此外,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还要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以确保其从设计到实施的科学性、创新性。在日常维护与监管中,不仅需要有领导力、洞察力敏锐、思想灵活且执行力较强的管理者,而且还需要具备较高学识水平,善于利用新媒体对外进行传播宣传的人才。这无疑是一项贯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始终、保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开展长城、大运河、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更是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文化)公园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一次重要实践[6]42-52。“通过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文化展示区、串联文化线路,充分展示大运河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丰富性,围绕文化内涵系统构建主题明确、内涵清晰、脉络完整、功能完善的文化展示空间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方向”[7]64-67。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不但在促进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8]178-180。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影响深远的国家重大战略,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与人民需要的一项新的重点工程,是推动运河文化惠及民众的重要举措。“道虽远,行则将至”,高度重视、大胆创新、严谨求证、踏实落实、管理维护、监督监管、宣传分享,环环相扣,每一环都是关键的一环。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著称,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具备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天条件。聊城市要紧紧抓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重要历史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探索运河文化的内涵,全方位展示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自然与人文价值。在保护和传承聊城运河文化遗产的同时,着力推动文旅创新、产业融合,实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巧妙结合与相互推动,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民众,让人民更加关注运河、了解运河文化。让运河流入人民的生活、流进人民的心中,提升运河文化在公众生活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为运河文化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内涵,促进聊城运河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通过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搭建人与自然平等对话的平台,真正将大运河聊城段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区,使其成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亮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