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生成逻辑与模式构建研究

2022-03-17唐建兵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立德协同

唐建兵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新时代是高等教育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的伟大时代,“思政课程”孤芳自赏、单兵作战的育人模式很难适应高校思政工作变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明确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大课题,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尽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概念范畴,但二者都蕴含着丰富的铸魂育人资源,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以“二元统一”消除“二元对立”,把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勾连形成更紧密的教育关系,协同发力、同向同行,从而构成更高品质的“课程育人共同体”。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路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程度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更关系着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此意义上说,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需要在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发挥其关键课程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达到“1+1>2”的效果进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创新举措。

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之源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原始创新的主渠道,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重要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此意义上说,高校设置的所有课程都必须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同心铸魂、一体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体多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所谓的最优模式和“标准版本”,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近代多舛的历史命运,决定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政治方向问题是第一位的。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办社会主义大学最亮丽的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否则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归根到底就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场,要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把这面旗帜插在课堂之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办大学的根本在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立德。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德育教育和志趣培养的光荣传统。传统经典《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学经典《左传》中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立德被誉为古代“三不朽”且谓之首,是历代先贤们的最高追求和人生境界。那么,又何谓立德呢?立德有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之意,即提高道德修养,树立道德榜样。“高校是我国整体教育序列中的最后一环,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主阵地”[3],其所承载的三大功能中,培养人才是首要功能,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灵魂和使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学会多维度思考,纵向相接、横向相通,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做到多学科涉足、多层次论述、相交叉探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挖掘利用好“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彰显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隐性教育作用。

(二)夯实理想信念根基,高校教师共担铸魂育人历史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养成。“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4]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也就是说,无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教师,都要以师德塑魂、用爱心育人,淬炼师道的价值与追求。要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树立“传授知识、塑造价值、培养能力”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自觉履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和精神脊柱。能否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直接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性质和方向。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更是塑造人格、完善自我的地方,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因此,高校必须把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放在最重要位置上,分层分类实施“铸魂”工程,逐步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也就是说,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调动和利用一切育人元素铸魂育人是“思政课程”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的共同责任。这就要求所有教师都应当不断强化自己的使命担当意识,挑起铸魂育人的重大责任。在传授知识技能、启迪人生智慧的过程中,各学科领域教师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种好“责任田”,又要密切配合、同心同向守住“主阵地”。要广泛深入铸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共识,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努力增进“四个认同”,教育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他们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深筑政治信仰之基。

二、优势互补、逻辑互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生成逻辑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高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承载着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重任,体现了课程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有机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优势互补、逻辑互通,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工作经验的凝练升华,也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木难支”困境、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客观需要。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历史逻辑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所特有的优良传统、鲜明特征和突出政治优势。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演进的脉络来看,我们党创办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始终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科学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高校思政课为核心,实现涵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协同育人。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是一个从一无所知到知之不多再到知之甚多,从没有经验到有较少经验再到有丰富经验的过程。在办社会主义大学的初步探索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其间出现过一些曲折和失误,但总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任务是明确的,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为扎根中国办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砥砺奋进中持续前行、稳中向好。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印发的文件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198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组织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联系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5],并立足学科特点,实现业务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切实解决好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从相关文件的表述不难看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协同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注。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6]高校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价值理念的积极、有益探索中,不仅积累了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新时代高校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联动协同的问题。一方面要坚守主阵地,打赢“主战场”,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历史逻辑决定的。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那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科学概括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7]就其基本内涵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要通过积极有效手段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运用和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避免人在某种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片面化和不自由性;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社会交往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控制程度的发展;三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及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四是个性的全面发展即“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要克服人的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和手段,并且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真正的教育”“有用的教育”,而其本真初心即是育人,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协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直接、最具体体现,旨在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对知识、价值等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悟和体认,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而非“有用的机器”。“教养”是一种内在品德、习惯涵养,是指教育对象在通过教育、教化等方式获得专业知识、增强个人技能的同时,以树牢信念信仰、贯彻“守则”“规范”为依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课程育人的视角来看,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为渠道,形成课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态势,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科中渗透思政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格局。

此外,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中国共产党课程协同育人思想等理论也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了厚实的理论支撑。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逻辑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真可谓“变化快”“范围广”“程度深”“影响大”,“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因素显著增多,不可预知情况随时可能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桥头堡”,机遇与挑战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呈现发展新形态,面临着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

进入新时代,“00后”开始步入大学校园,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对象,这类群体无论在思想、情感、观念方面,还是在感觉、思维、心理等方面都与“00前”的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个体意识觉醒,网络行为复杂,处世态度“非理性”,轻视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等群体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程”教学针对性、时效性问题凸显,甚至于陷入了苦不堪言、“独木难支”的尴尬境地。一是“思政课程”单幕剧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和专业知识兴趣,缺乏最根本的同理心,难以形成心理共鸣;二是“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延伸拓展不够,价值引领不彰,与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衔接不紧密,思政资源利用不充分;三是组织管理体系联动不足、协同不力,业务管理部门指导、服务职能落实不到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只有同向同行,奏响协作共鸣曲、画出育人同心圆,双向互促提升,打造出源于生活、形式多样,深度效度温度兼具、色香味俱全的“思政金课”,营造“立德树人、人人有责”的育人环境、健全“铸魂育人、课程协同”的育人机制,才能消除新时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和教学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促进思政育人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关键。”[8]从协同论的视角来看,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要梳理借鉴“十大育人”体系的有益经验,并准确把握课程育人特点和规律,多管齐下、整合推进,方能形成育人合力,促进课程育人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一)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课程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寤言·迁都建藩议》)。意思是说要从全局看问题,做到超前思维、系统谋划。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涉及领域广、牵涉部门多,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改革举措,必须重视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一是全面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坚持从高等教育制度层面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构建“党委领导、宣传牵头、教务主导、学院落实、思政引领、课程协同”的育人制度体系,完善制度运行监管机制和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消除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育人痛点,确保课程协同育人理念深入灵魂、贯彻到位。二是围绕课程育人目标任务,进一步理清课程协同的方向和思路,认真组织、规范实施。立足学校实际,制定符合思政教学规律、具有课程育人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课程思政”工作实施细则》《“课程思政”专业建设标准》等相关文件,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融通融合。三是强化理论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推动理论实践融合式发展。拓宽选才用才视野,整合学工处、评价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学院教育资源,吸引、选拔各路“优势兵力”重组“思政”科研、教学团队,围绕课程育人议题,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定期聘请资深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就“课程思政”经典案例进行剖析。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做好安排部署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确保工作有部署、任务有落实、过程有检查、执行有成效。

(二)全面深化课程建设,构建多元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高校“思政课程”阐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道”,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旨在以透彻精辟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之问,以深刻彻底的思想理论解答学生困惑,更好地对他们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带有“刚性灌输”的特点。1887年1月,恩格斯在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写道: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9]也就是说,显性教育、“刚性灌输”是必要的,但依赖于此显然又是不够的。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对学生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0]隐性教育具有教育目的潜隐性、教育方式“非规范性”、教育内容渗透性和教育主体自主性等特点。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浸润、弥散、整合和自我教育功能,能够防止和消除新时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浸润与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继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在此意义上说,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需要“思政课程”的“刚性灌输”,又需要“课程思政”的柔性引导。

课程建设是一所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价值在于学校通过课程的科学合理建构和教育内容的科学设计,发掘隐性教育的优势,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创新精神发展。因此,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优势必须把课程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遵循课程建设规律,结合思政课程特点,高质量推进思政课程建设。落实“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教学理念,实施思政课质量提升工程,研究分析教学典型案例,挖掘育人教学支撑点,擦亮思政课程政治底色。努力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铸魂引路。二是立足核心素养培育,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通识课程建设全过程。紧扣时代主题,重点建设一批涵养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通识课程,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温润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三是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分类施策,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育人有效实施的基础在课程。”[11]要立足国家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课程特点、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深度发掘和利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实课程思政资源,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由各类课程组成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就是让每一门课程聚焦主题、精准定位,切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三)切实抓好关键环节,优化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策略

“关键环节改革‘一子落’就会‘满盘活’。”[12]课程协同育人实施路径策略综合性强,必须切中要害、抓住关键,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强措施可行性。一是价值引领、瞄定方向。“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指导,教育只会滑落为技能训练和满足个人利益的工具;没有价值观的教育,还很可能会培养出反教育、反人类的‘人才’。”[13]在此意义上说,推动协同育人要根据新时代高等教育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和环境坐标等“四大”变化,适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设计,并合理设置育人效果观测点和质量评价监测点,寓思想价值引领于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二是建强师资、抓住关键。“教师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关键”[14],要建强师资队伍“主力军”,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营造教师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意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理解知识讲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矫正认知错位和行为偏差,进一步增强课程协同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另一方面通过政治业务培训、成功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多维度活动,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有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用好课堂、把握节点。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进而达成既定学习目标的过程,推进课程协同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师要用好课堂,灵活、有效驾驭课堂,把握好课堂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把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仰信念,扣好“人生扣子”,不断提升课程协同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灵魂和使命。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必须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发挥优势、协同育人既有客观需要,也是势所必然。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准确把握课程育人特点和规律,多管齐下、整合推进,方能形成育人合力,促进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立德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