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研究
2022-03-17梁艳
梁 艳
(阜阳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人力资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在乡村现代化发展中蕴藏着巨大的乡村人力资本,教育可以为实现乡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转换奠定基础。同时,教育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对于继承和发展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振兴乡村文化的有效举措。教育基于“振兴乡村人才力量”和“重塑乡村文化精神”这一宗旨,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服务性路径。因此,探究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策略,符合我国现代农村发展的宏观方向,探索切实可行的服务路径,对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满足农村精神文化需要、推进特色化教育服务体系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1 高等教育是积累更多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载体
扩展人力资本离不开广大农民,而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载体,通过服务乡村的学校教育体系、劳动力市场以及公共卫生保障制度,能帮助农民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极大程度的激发乡村人力资本潜能[1]。一方面,从教育结构类型来看,想优化和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应该适当向农村倾斜,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通过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教育与脱贫攻坚的内在联系,并将脱贫攻坚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比如在教育扶贫实践中优先帮助那些脱贫意愿强烈的农民,通过技术培训、经济补助、技术人员带头提高贫困村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从精神和文化水平上消除他们以往的贫穷心态,从根本上提高贫困户的致富信心,夯实扶贫攻坚基础。
1.2 高等教育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利器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教育与科技的有效互动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理论、开发和指导作用。一是通过教育提高村民的科技素养,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把农村地区青年劳动力培养成新型的专业人才,从而逐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发挥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带头作用,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专业实践经验和关心农业发展的农村科技人才[2]。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发展的潜力。三是运用传统的现代技术生产经营模式,能够吸引企业家到乡村工作,加入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行列,向现代农业提供长期健康发展所需的人才。
2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2.1 服务理念弱
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是我国高等院校办学的目标之一,旨在有效衔接信息社会的科技发展形势和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缓解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加剧的人才供需间矛盾。可在高等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过程中,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与外界的衔接,都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许多教育人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还不够明确,单纯认为振兴乡村应是涉农类院校的任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情况,基本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办学,无论其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课程设置等大都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当前,综合性高校开设涉农专业的高校较少,即便存在也处于边缘状态。差异化办学理念虽然满足了社会人才需求,但却导致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距离越来越远,劳动力市场中的农业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供需失衡,它影响着技能人才在高等教育对农村发展的智力支持任务中作用的发挥。随着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究其根本是“生存教育”和“低水平教育”始终游走在教育系统的边缘,这势必会影响为乡村振兴战略而服务的能力。
2.2 人才塑造不精
高等教育通常也被称作精英教育,它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着“知行统一、工学结合”的发展理念,着重培养具备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3]。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和综合实力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以基础课理论填充为主,综合训练强度弱、实践课时较少,严重偏离了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方向,致使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普遍不足,无法满足乡村地区经济产业化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具体地说,一方面,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发展目标上看,在专业结构、职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各类人才教育更加突出,并因其“离农”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高等教育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实践性人才队伍培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生产不是传统意义下的农业形态下单一养殖模式,而是集加工、销售以及农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系统。但现阶段高等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缺少真正的务农实践,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忽视亲身体验与实践,高等教育难以实现从过去的“传统涉农人才”培训向“新形式”的复合涉农人才培养的转变,不能为推进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战略提供有利支撑。
2.3 文化支撑不足
目前高等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文化困境主要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下所构成的文化分散格局,以城市化为依托的高等教育更多地强调“离农化”,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农村,长大到城市读书的“两栖”境况,无法改变高等教育在城乡文化中的长期边缘地位。在乡村地区居住人口和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的背景下,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二元体制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制度上的壁垒、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就业环境的不同,由此产生的人口流动和教育倾向城市现象,又进一步导致了城乡教育文化的分离。具体来说,首先乡村地区居民接受了农村义务教育,想要进入城市,就需要借助高等教育这一有效跳板,教学服务、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强了乡村学生留在城市生活发展的意愿,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缺少回乡创业或是就业的文化归属感。其次城市和农村分离的职业技能人才,离乡背井学习,冲破迈出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接受了现代城市文化的熏陶和非农就业的洗礼,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更不愿回到乡村。最后在高等教育“青年怪圈”现象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难以从专业教育中有效地塑造乡村服务文化。
2.4 使命担当不够
在高等教育中,“专业”和“教育”相结合,“专业”体现的是产业特征,而“教育”则强调的是职业特征,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人才社会分工的市场需求。目前,在农村产业化发展中,针对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相对滞后,高等教育与乡村产业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决定着高等院校与农村地区能否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城市,由于高校大多集中在城市腹地,产业和教育的融合使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乡村地区的合作,广大学生工学结合、实践训练、岗位实习等也普遍锁定在市区范围内,依托产业链的产教融合,无法深入到乡村地区开展实践训练。虽然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培养积极鼓励乡村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高等教育和乡村地区的联系,但在实践中,只有个别专业的少数学生参与其中,高等教育和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合作并不理想,对于农村经济制度的依附性也很弱。另外,高等教育在“为农”与“离农”之间的博弈,也使高等教育价值范式在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价值范式上发生动摇。就是,高等教育涉农专业一方面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培养涉农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积极努力地推动学生在城市产业链当中锻炼,并通过提高学生就业率来突出城市教育的优势,加剧了专业人才离农现象,这样的博弈和矛盾严重阻碍了高等院校与农村地区的合作[4]。
3 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3.1 转变观念,重绘供需生态蓝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高等教育也有了全新的使命,全面为“三农”服务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为了解决目前高等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观念困境和供需矛盾,高等院校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及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的与农村地区建立联系,构建人才供给与需求平衡的生态圈。一是以高等教育服务理念为抓手,依托习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讲话,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注重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培养,树立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标杆和必胜决心,并且以此为立足点,向乡村地区输送专业人才,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二是加强高等院校学生价值观培养,重新塑造他们的人生追求。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来进一步扩大返乡技术人才团队建设的宣传,削弱轻农化、离农化等不利思想出现,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推动乡村地区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新时代目标[5]。三是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与指导教育实践。以乡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高等院校应努力克服疑难杂症,不断促进加强涉农专业的改革与建设,高度重视乡村地区产业发展,并在稳定乡村生源规模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化办学,提高贫困学生招收比例,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实习,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2 知行合一,加强人才技能培养
高校教育改革强调产教结合、校企协同育人,在育人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面对高等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过程中的人才塑造困难,需在专业建设、专业人才培育和专业课程设置等各方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人才链建设。首先,高等院校要深化专业建设与乡村地区产业链的紧密联系,结合乡村地区产业发展目标及其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与完善专业,全方位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促进与乡村地区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携手共建特色化涉农专业,搭建涉农实践训练平台,拓展平台涉农知识内容,切实培养理论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和实践水平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次,结合乡村地区发展特征,完善高等院校涉农专业课程的教学条件。基于“农业适宜性”开发有关的针对性课程,坚持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主导方向,改革与创新课程体制,鼓励各个专业在日常教学中适当渗透涉农知识和实践活动,利用有效课程内容的有效穿插和结合,来提高广大学生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可能性。比如,对于高等院校中的汽修专业可适当融入农机维修有关内容,经济贸易专业可合理穿插农副产品商务营销有关内容,而财会专业则可引入一些乡村基层部门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等。最后,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依托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构建与实施完善的现代学徒制度。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与乡村地区涉农企业之间的合作,丰富双方的合作形式和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协同合作和实践培训支持,来培养广大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
3.3 重塑文化,树立文化榜样示范
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离农化”现象依旧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乡村地区文化凝聚力不足,缺少良好的职业文化环境,导致乡村地区的人才在城乡文化相互碰撞中不知所措。为有效深化高等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能力,高等院校应积极建设职业文化,使其成为一种适合乡村文化振兴的范本[6]。首先,正视高等教育中的城乡文化差异,理性展现城市化与乡村化的精神风貌,让广大学生正确理解城乡两种文化,通过揭示学生内心深处文化内核和精神归属感,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城乡文化属性,以便根据自己专业合理选择城乡就业。在宣传城乡文化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应主动肩负起建设现代乡村文明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不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其中,可在这一过程中,将那些对乡村文化感兴趣的专业人才塑造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示范机构的实践骨干,负责继承与传播乡村特色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打造现代化乡村文明,重现乡村文化精神面貌,使乡村地区真正成为乡村文明传承的理想宝地,成为广大村民的精神家园,真正消除各种不利于乡村发展的思想。其次,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价值,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文化,来适应现代农业文化发展需要。例如,加强对乡村地区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巩固和强化脱贫攻坚的有利成果,并将其合理运用到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最后,还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村地区民俗民风等传统文化,围绕乡村文化精心设计主题板块,借助这些课程板块,让学生了解乡村魅力,进而从内心深处接受乡村文化,为乡村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 强化合作,创新两元主导局面
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深化校企合作是推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知行合一”与“工学结合”的必然选择。单纯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上看,推动的是以学校和企业为主导的主体。为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能力,就必须保证产教融合与乡村地区产业的密切结合,高等院校与乡村合作因此而诞生。首先是重视乡村振兴双主体建设。一方面,促进高等院校建设,根据乡村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涉农专业教育,并在市场的主导下,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人才资源。另一方面,拓展乡村地区产业化规模,同时健全乡村地区产业化发展配套体系,为院校和乡村之间开展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农村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村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其次是促进高等院校与农村的合作。依托农村当前已有的产业根基,院校和乡村合作共建专业且规范的农业生产示范培训基地,使高等教育走进乡村。此外,高等院校还需与乡村地区有关企业协同构建人才共享制度,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借助乡村企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实操环境,进一步了解实际生产流程,以此来增强高等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能力。
教育不仅能够积累大量的人才资本,还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关系着我国的民生,也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度。因此,高等教育应立足新时代发展的高度,以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的需求,通过有效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