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核心主问题,“观察”“表达”总相宜
2022-03-17史茂军
史茂军
统编版四上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要素中,包含着两个核心元素:即“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很多教师在落实这一语文要素时,常常会人为地将这两个核心训练点割裂开来,先煞有介事地根据课文内容罗列作者所采用的观察方式,然后专门设置板块,品味准确生动的词语。
笔者以为,“连续细致的观察”与“准确生动的表达”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表达的生动准确,离不开连续细致的观察,不妨紧扣文本内容,设置核心主问题,以统整架构的方式,关联“观察”“表达”这两个核心要点,在融通处理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下面笔者以这个单元中的《蟋蟀的住宅》一文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转换观察视角,体会精准语言
观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是掌握第一手直观资源的重要方法。对事物的观察,不能局限在固定的视角之中,否则学生所得必然有限。这也是很多影视作品和体育赛事,常常以切换镜头展现精彩画面的重要原因。从教材编排的角度来看,统编版教材之所以将“精准生动的语言”与“深入细致的观察”这两个核心元素整合在一起,不仅为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提出明确的目标,更是暗示了两者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从运用语言描绘相关事物的角度来看,语言的精准性主要体现在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展现事物的原本样貌。这就意味着精准语言的运用,必须要以作者深入细致的观察为基础,是对作者观察所得之后进行的有意识的调整、取舍、处理。试想,如果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缺乏相应的观察所得作为支撑,作者又如何运用适切的语言和方法展现事物的特点呢?语言表达的精准,自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谈。
作者法布尔是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对蟋蟀住宅的研究,不是单一层面的看看了事,而是对蟋蟀住宅的外部环境、选址特点、内部构造、陈设布局等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发出“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这样源自于内心的赞叹,最终写出全面而具体的文章。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层面,设置统整性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相机搭建学生“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的核心支架。
以教学第五自然段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从单元第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中所积累的方法,紧扣语段内容,快速还原作者的写作方法。比如蟋蟀住宅的不远处,有“一条倾斜的隧道”,有着“优良的排水”功能,需要居于高处,整体观察才能有所发现;而门口的“半掩草丛”以及“宽大的平台”,则需要凑近细看,才能有所发现。这种从整体到部分的视角切换,使得法布尔对于蟋蟀的住宅有了全面的了解。学生在理解内容、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也相机感受到住宅多维、优良的性能,初步体验了住宅的“伟大”。
确定了观察视角,就可以顺势对作者的用词进行体悟。比如整体观察的“隧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圈画语段中“倾斜”“顺着地势”等词语,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强化、印证作者居于高处的观察视角,另一方面则可以借助画面的想象,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倾斜”对于排水的巨大作用,体悟“顺着地势”描绘出来的画面,真切感受蟋蟀的智慧,体验其住宅的“伟大”。
二、丰富观察手段,体会生动语言
与精准性语言不同,生动的语言在描摹事物特点时,不仅仅能够展现事物的样貌特征,同时更融入了富有情绪的感性元素。从这个角度来审视,生动性语言表达的内容,绝不是自身凭空杜撰的,而是来自于作者前期的观察收获,同时又裹挟着创作者独特而感性的认知,才会在精准的基础上上升为生动的层面。作者之所以能够精准而全面的呈现事物的原始样貌,且融入趣味性元素,这就体现了在观察之后,形成自身独特的感性认知,拥有了对事物的鲜明情感倾向。
事实上,真正的观察,应该以调动多重的身体感官为核心,可以是用眼睛看形态、用耳朵听声音,也可以是用手摸质感、用鼻子闻气味,还可以用舌头尝滋味、用内心想感受。只有综合运用不同的感官,以不同的手段感知事物,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特质,形成自身独特的感受,从而在表达过程中提炼、斟酌出生动形象的语言。
再读课文《蟋蟀的住宅》的第五自然段,学生借助内容不难揣摩出作者丰富的观察手段:比如“倾斜的隧道”“门口的草丛”以及“平台”,都是作者的眼睛所看到的,是基于视觉层面的观察所得;而住宅“九寸深”“一指宽”,则是实实在在动手丈量的,是基于身体感知层面的观察所得……引导学生洞察罗列这些显性的文本内容,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观察手段的积累和后续运用,同时这也成为了体会作者基于不同观察手段下生动语言的重要支架。
事实上,正是由于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维的观察手段,对于蟋蟀的住宅有了深入而通透的了解,才形成了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所以在表达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准确的语言中形成生动的趣味性。比如教师要紧扣“就像一座门”,让学生感受蟋蟀借助“一丛草”来隐蔽自己住宅的用意。作者以比喻的语言,将蟋蟀的住宅的隐蔽性形象地揭示了出来;教师还要紧扣“收拾得很平坦”中“收拾”一词,让学生想象蟋蟀作为住宅主人勤劳持家的形象,并与“在平台上弹琴”联系起来,想象主人生活在舒服的住宅中,悠闲之时来到平台,鸣叫、弹琴时的放松状态……这样的描写,作者以想象的方式,避免了对观察内容的生硬呈现,而是借助于人类对现代住宅的要求,在住宿功能的基础上,赋予了蟋蟀住宅休闲与娱乐的作用,无形之中,让学生对“伟大工程”的感叹有了更加直接的体验和认知。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一语段中语言的生动形象,更要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认识到,这种生动而极富趣味性的语言,乃是完全源自于作者多维感官的全方位观察,是基于观察所得之后的联想和补充,而这种联想和补充融入了作者自身独特的情感和体验,继而转化成为了文本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延续观察时间,体会笃定语言
随着学生观察能力的不断提升,聚焦一点或局限一时的观察,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观察意识发展的需求。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旨在凸显观察对象的变化,这就需要学生对事物进行持续性观察。这是之前短时性、聚焦性观察的升级,更是观察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要从观察类文本中开掘并捕捉相应的范例性资源,引导学生感受持续性观察所起到的作用,并借以体会持续性观察所铸就的语言特征。
认真研读这篇课文第五自然段,不难发现语段中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其实正是作者持续性观察的成果。比如描写门口的草丛时,作者这样写道:“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再比如描写门口的平台时,作者这样写道:“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试想,如果没有持续性观察,作为作风严谨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又如何敢轻易得出“决不去碰这一丛草”这样的定论呢?如果没有持续性观察,作者法布尔又如何了解蟋蟀“仔细耙扫”的过程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类经典的观察性文本,处处都蕴藏着与观察相关的方法,但教师不能让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是需要借助内容转化、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并使学生相机感受作者在持续性观察之后语言表达的转变。
比如在持续性观察之后,作者在清晰交代自己观察所得时,除了一些表示内容的实词之外,在一些虚词的运用上,显得笃定而自信。比如“决不去”则把蟋蟀不会碰这丛草的结论牢牢地坐实;而在介绍平台时,作者运用了“这就是”,绝不模棱两可,绝不含糊其辞……为什么法布尔敢于如此笃定而有底气的表达,这都与其持续性观察相关,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到蟋蟀不仅善于修建住宅,更能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让自己的住宅更加舒适、惬意、安全,这对于只是昆虫的蟋蟀而言,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四、串联观察信息,体会质朴语言
对于一篇以观察为主的文章的作者而言,就应该进行长期而多维的观察实践,文本的语言自然也应该源自于对事物所展开的多维度、多策略的观察,所形成的资源也是丰富的,所采用的观察方式也是多样的。这就意味着作者不仅仅要能够呈现自己的观察所得,同时也要能够串联成为一篇有机的整体。因此,在文章的过渡与衔接上,教师就需要借助相应的语言加以呈现,同时还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过渡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类的语言,看似与观察时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两者之间仍旧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由实践观察而形成的语言之外,同时还需要将思维的关注力聚焦在串联观察所得文本的内容中,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质朴。
比如在课文开篇,作者就这样写道:“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感知作者将蟋蟀与蝉进行对比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从而顺势引出本文所要重点介绍的内容,即蟋蟀的住宅。再如第三自然段,一开始作者就借助设问句“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这样的方式,将蟋蟀高超而巧妙的挖掘技术揭示出来,明确了后续观察的重点关注内容。
类似这样的语言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这些语言去除,从而认识到真正描写蟋蟀住宅的语句并没有减少,但缺失了这样的语句,整篇文章就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若干零散信息的机械呈现,进而真正认识到这一类组织串联式语言所体现的质朴感,以及在架构整篇文章过程中所起到的组织、串联性作用,更洞察了其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总而言之,“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和“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阅读教学就需要紧扣这种联系,借助“蟋蟀住宅是伟大工程”这一核心点,设置统整的能力训练情境,把语文要素的两个核心训练点挑在两端,通过融通的处理,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素养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