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研究
2022-03-17郑帅普
郑帅普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50)
1 新时代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价值考量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破解思政课“孤岛现象”、构建“大思政”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考量,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有裨益。
1.1 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抓手
要培养德技并修、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必须跨越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鸿沟,构建“大思政”格局,让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始终。
《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这既是对课程思政战略地位的高度评价,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重视德育“基因”的一脉相承。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超越和突破,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一次形态变革。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堆积和呈现,而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重任务的协同与融合[1]。课程思政正是基于这一观念,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其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长为根正苗红的时代新人。因此,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必须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手配合抓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 坚持守正创新,开创思政课改革的新局面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其中一个“相统一”再次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出了要求: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为高校思政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新命题。
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两者目标具有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明确了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是为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旗帜鲜明地突出了政治标准,属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课程思政从本质而言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理视角分析,其焦点在“隐”字,基本内涵是隐匿、隐蔽[2]。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目标追求上有共同的“守正”,即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底色,在方法和手段上体现和而不同的创新,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两者的结合,有助于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
1.3 把握系统观念,构建“三全育人”的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系统观念,要基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部分有机融合而成的,在实践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从事物的结构、特点、功能等把握有机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面对新形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系统观念体现在要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基本原则,让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有机地渗入高校各项工作之中。具体而言,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要让专业课教师加入思政工作的队伍中,共同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弥补思政课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环环相扣。
2 新时代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高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思政”格局不断完善。但是,在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构建“大思政”格局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化解。高校必须深层次解决在主观和客观等方面遇到的瓶颈,这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全面塑造时代新人的前提。
1)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在育人目标方面不一致,导致协同育人观念淡薄。当前,将两者的育人目标“一分为二”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建构完整、坚实的协同育人机制。
2)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在育人实践中存在片面的做法,导致协同育人效果差。在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过程中,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要实现“三全育人”体系的完整性,思政课不是万能的。若是由思政课承担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专业课程会在育人方面缺少主动与自觉[3]。专业课程存在只强调专业内容,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将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对立起来的现象,最终出现思政课程专门涵养德育、专业课程主攻培养能力的结果。
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主体缺乏沟通,没有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最终导致协同育人能力弱的现象。一是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方式方法等。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二是思政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不能借助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精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固守学科界限,缺乏沟通交流,不利于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
3 新时代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推进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协同发力、耦合育人。
3.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耦合育人体制机制
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立足实际谋篇布局,立足长远整体规划。新时代做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育人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是思政工作实现理想目标、提高育人实效性的“总开关”。
首先,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的过程中,要有高站位,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育人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只有强化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激发行政系统和其他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有效合力共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4]。其次,压实属地责任,保证耦合育人“落地生根”。一线的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主体都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性互动的关键主体,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课程体系、课程方案、教学方法、育人契合点等方面落实落细,明确思政工作责任。再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202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地位进行了明确定位。因此,高校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学术支撑、队伍支撑。
3.2 明晰两者逻辑:思政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导航
要实现课程思政助力“三全育人”格局的构建,协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必须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书育人中的关系。在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开展课程思政的时候,必须以思政课程为“指示灯”,切实保障课程思政方向。
首先,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政治导航,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授、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发展现状,教育对象也呈现新的面貌。基于此背景,课程思政应运而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原则,专业课程也承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课程思政必须在政治方向上坚持思政课程的引领,必须以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铸魂育人为根本要求。其次,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价值导航,引领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涉及价值认同的教育,承载了思想价值引领的理论担当[5]。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要坚持思政课程育人的价值取向,挖掘专业课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树立社会主义“大德”的资源,铸魂育人。最后,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可以成为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
3.3 加强理念认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一体两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处理好思想认同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没有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理念,会削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成效。必须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共同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复杂态势,大学生通过网络等方式,可以获取海量信息,其内容在政治正确性、价值积极性等方面难以全面把握,一些信息侵蚀大学生思想、腐蚀其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群策群力的创造性转化,协力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7]。在实践中,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围绕立德树人,为构建“大思政”格局贡献合力。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要不断增强协同育人的主动性,提升思政教育的能力、技巧和艺术,提高育人本领和能力。特别是专业教师,不仅要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意识,还要主动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完美融合的技巧。
3.4 建立牵手机制: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要共建共享
基于共同的思政育人理念和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推进协同育人的进程中,要注重打造共建共享的沟通平台,建立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规范化、常态化的互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内容的平台共享机制,加速形成共同体。
首先,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关键是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教师必须加强和专业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分享思政教学资源,利用自身的思政知识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价值引导。其次,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有更多的机会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思想动态,对教学对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和思政教师经常沟通学生的思想状况。最后,在双方互动方面,要建立各类课程教师之间的常态化交流分享会;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要互相听课学习,定时开展跨学科思政大讲坛;打造“云思政课程+云课程思政”平台助力优质思政资源的共享,形成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将协同育人机制的效果最大化。
4 结束语
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健全思政工作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统筹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才能实现价值观引领和专业技能增长的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