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提升的时代价值与实现进路

2022-03-17胡恒钊文丽娟宋维毅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网络空间政治

胡恒钊,文丽娟,宋维毅

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提升的时代价值与实现进路

胡恒钊1,文丽娟2,宋维毅1

(1.江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45;2.江西省九江市开发区 港城学校,江西 九江 332106)

网络空间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认知,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途径,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呼应教育现代化发展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提升高校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需要举旗铸魂,增强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丰富性;多向互动,提升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提升技能,加强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与高效性;形成合力,着力网络育人的协同性与系统性。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引领力;提升进路

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带来了新的社会符号“e”。互联网的运用表现为集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的创造成果,不仅改变了人类封闭、局限、僵化的思想观念,拓宽了人类的思想境界,更打破了国家间、民族间、区域间的界限,畅通了人类的沟通交流,实现了各国、各民族间不同地域文化、语言的“和合共存”,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当前,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各种鱼龙混杂的虚假、有害、不良信息在虚拟世界中仍有藏身之处,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塑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高校迫切需要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着力发挥好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感召功能,给学生以全面丰富的思想引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良好的网络素养,以积极抵御不良思想、错误思潮的侵害。

一、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时代价值

“引领”一词有指导、引导、带动、号召、动员之意,多指一事物引导、带动它事物朝着某一既定方向运动、发展的状态。[1]当前,网络空间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业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建设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重要战略要求,是顺应网络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呼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网络空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战略价值:贯彻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有力之举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防等各项事业的良好发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6年发布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正式将网络空间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2]当前,我国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的激烈竞争对我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都形成了较大的风险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育人铸魂系统工程的首要力量,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力量,是宣传党和国家思想策略的重要力量,普遍具有坚定的政治理念、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贯彻落实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能性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强大的引领力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通过剖析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通过深刻解读社会现实生活的各种状况,正确引导社会舆情的发展方向,同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进行舆论斗争来维护国家社会安全。因此,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引领力既是直面当前网络安全严峻形势,贯彻落实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有力之举,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互联网发展五点主张和四项原则的积极实践”。[3]

(二)学情价值: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有为之举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实践场域,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世界展开的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的重要论述后[4],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越发深入。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用海量信息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开创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利用大数据对比分析技术实现教学个性化定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当前学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大多是对网络载体、教育对象在网络空间下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思政课教师在网络空间中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缺乏较为系统的诠释。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存在场域的变化、载体的变化和方式的变化,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这两大教育活动中的基本构成仍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引领力的形成实质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导与组织地位的维护和巩固,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控制力和舆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能促进立德树人的实现。因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引领力的形成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形成强大引领力,是完善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举措。

(三)育人价值:培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有效之举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道德观念、政治信仰、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有目的塑造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培育人才过程中保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个人品格的不断完善、精神生产力的内生发展和新兴思想观念的有效辨别。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要求充分尊重思政课教师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地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场域已由单一的现实空间逐渐转化为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相结合的多元环境,各种势力在网络空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在此种情况下,稳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地位对当前和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效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空间中主导性地位更多地体现在引领力上。当前,互联网空间信息量巨大,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极易对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破坏力远大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速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急切呼唤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空间中对各种不良思想和错误舆论进行强有力的批判与抵制,同各种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言论进行思想论战,以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由此观之,培育思政课教师在网络空间中的引领力,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更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必要举措。

二、网络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提升进路

随着网络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互联网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变革。高校亟需加强大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

(一)举旗铸魂:增强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丰富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高校教育内容的来源仅限于报纸、书籍等传统教育渠道,严重局限了教育对象对于无限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求,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未能收获满意的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完善了教育的发展模式,为教育组织和教育机构提供了海量的丰富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皆可以自己的兴趣偏好、工作所急、生活所需去检索自己想要的资讯。与此同时,高校教育者可以在这片广博的新世界里汲取国内外丰富优质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充实教育内容,提升其内容的广度和宽度,进而提升高校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兴趣度。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教育受众进行道德观念、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媒介进行传播。这就需要投放科学、优质的教育信息,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社会实际相交融,与互联网多功能信息软件相结合,让主流教育内容成为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生活的指南,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形塑正确的“三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一体的科学学说,是我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石,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虚拟的网络空间尤其需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把握舆论传播的方向,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大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补足理想信念之精神上的“钙”,为大学生网民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提升大学生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

(二)多向互动:提升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应当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致力于满足教育对象精神世界的发展。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当前,互联网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单向度”传输向“多向度”转变,教育者可利用互联网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弥补课堂教学单向交流的短板,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良性的“双向”与“多向”的密切联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利用互联网教学技术,既可选用视频课件素材,增加授课的生动性,也可选择图片案例,消除单一理论灌输式教学的枯燥,还可以让浏览信息和受教育协同进行,以此提升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质保量地完成。高校可以采取脍炙人口、津津乐道、耳目一新的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空间的学习、赛事、生活当中去,便于高校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与熏陶。

(三)提升技能:加强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与高效性

队伍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建设“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5]思政课教师队伍需要提升自身技能,打造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刻的思想观点、独特的人格魅力、灵活的语言表达、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优势,也需要主动了解和熟悉运用网络语言,掌控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道德品格、提升理想信念,实现网络空间引领力的形成。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6],提升感染力与渗透力。高校应将“微领袖”的队伍培训纳入日常工作中去,如举办专题讲座,集中学习党中央的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与时俱进的学习来满足大学生的思想理论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社交通信、校园网等公共平台获取教育对象的实时信息资源,进一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分析技术实时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洞悉大学生之所想、所行。通过网络技术的提升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促进思政教育者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提供精准教育、精准服务,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期待。

以往广泛的教学实践表明,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具有重大影响。教师能否符合学生的心理期望是教学活动能否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对学生心理期望的符合有一小部分是通过对学生个体部分需求的满足来实现,但更多的是教师以高超的教学技巧和强大的个人能力使得学生在心理层面上对教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会因其传播的言论和思想未能契合所有受众的价值判断而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网络攻击甚至是“网络暴力”。网络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传播的思想观念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判概率,即使他们所传播的理论是准确且崇高的,这难免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失落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这种不可避免的冲击必然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思政课教育者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及时调整个人情绪,以推动教学持续进行。

(四)形成合力:着力网络育人的协同性与系统性

网络空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环境,无论是教育发起者还是教育接受者都要在这个场域中生存和发展。网络空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需要形成多方育人合力,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与系统性。因此,社会各个群体都应该正视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的种种不良现象,及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和道德观的培育等教育活动,让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随时随地辐射出极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结合当前我国网络生态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形势,政府部门有必要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加强对互联网环境的治理,建立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治理法律体系。提升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与高校意识形态危机治理的一个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网络建设、管理和立法,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宣传方式,紧跟时代潮流、发展步伐。还需要积极引导网络虚拟空间与社会现实空间进行有效衔接,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和持续性。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互联网环境的治理贡献出应有之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引领主体,高校教育者承担着内容传输、理论传导、观念塑造的重要职责。在网络时代环境下,思政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者,也是互联网世界的参与者,在教育地位上和教育对象以及其他竞争者处于同等地位,有些方面甚至处于弱势地位。对各种政策性信息进行及时、全面、有效地更新与整合,以便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与时代需要相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实时用好科学技术手段,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园地,牢牢坚守网络空间新的思想阵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增强育人实效,这是顺应网络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以坚定的使命感和无与伦比的勇气在网络空间中实现自身引领力的生成、提高与长效维持。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关系需要协调、建立和维系,有许多固有利益体系需要打破、重整和再建。但无论如何,我国的网络世界都应该有清朗的风气、良好的秩序和无限的活力。其实,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中建立强大的引领力并非是最终目的,让网络空间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的有效载体才是最高目标。高校大学生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筛选与鉴别能力,认真分析、理性思考,以坚定的自觉、自省、自立做出准确的判断、正确的决策,进而提高自身的精神生活质量,为网络空间教育活动的开展添砖加瓦。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以互联网为媒介形成的新的教育生态,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引领力的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当前时代环境下应时而生的必然之举,是在网络智能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选择,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能力的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界和教育界需要在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扎实推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引领力的生成提供更多的有效路径和有益思考。

[1]方鹏飞.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20(6):22-30.

[2]刘艳.《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布[N].科技日报,2016-12-28(1).

[3]人民日报评论员.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N].人民日报,2015-12-17(2).

[4]王寿林.抓住“信息力”增强“生命力” 军队政治工作须过网络关[N].人民日报,2015-11-18(7).

[5]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EB/OL].[2022-01-20].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9/03-18/news807951.shtml,2019-3-18.

[6]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Value and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Improving the Leading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Hu Hengzhao1, Wen Lijuan2,Song Weiyi1

Cyberspace enriches the content cogn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dens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h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ilding a strong lea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yberspac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ech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leading pow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yberspa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need to raise the flag and cast the soul and enhance the scientific and richness of educational content; mult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to enhance the 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of educational methods; improve skills and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and efficiency of team construction; form a joint force and focus on the synergy and systematisms of network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yberspace; Leading force; Lifting route

2022-01-16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20SZ04)

胡恒钊(1975- ),男,江西九江人,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13685/j.cnki.abc. 000616

G641

A

1671-9255(2022)01-0065-04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网络空间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