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研究

2022-03-17张婷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张婷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研究

张婷

(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重庆 40415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西部地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力源。当前成渝两地行政壁垒未完全破除,产业发展很不平衡,亟须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作。但当前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发展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主要制约因素有:产业协同意识和程度仍然较低;顶层设计不足,融合机制仍需健全;产业竞争力不足,制造业缺乏内生动力;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亟待认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定位,通过探索建立新型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机构、加强产业规划引领、建设高端制造平台、强化产业政策激励、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措施为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城市群;协同发展

成都和重庆是国家的中心城市,位居全国九大中心城市之列。两市的经济总量分别排在全国城市的第5位和第7位,常住人口是除北京、上海外最多的两个城市,人口净流入量位居全国前列,呈现强劲的发展活力。成渝两地合作源远流长、由来已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各项任务正在加紧落地实施[1],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背景下[2],“双城记”和“双循环”都将对成渝两地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水平和产业竞争实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手段和抓手。

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发挥了两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引领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现状

1.与世界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世界级城市群通常满足几个条件:面积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规模大于2 500万人,占比超过全国15%;GDP总量大于2万亿美元,人均GDP大于3万美元;拥有1个以上全球城市、1个以上国际贸易大港;城市群内部一体化程度系数0.36以下。根据成渝城市群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主城、万州、黔江、涪陵等27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等15个市。据2018年数据估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指标为:总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 000万,全国占比6.7%;GDP总量0.84万亿美元,全国占比6.1%,人均GDP 8 900美元;没有全球城市;城市群内部一体化程度系数0.44。成渝地区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各项指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与其他中国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中国四大主要城市群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通过比较分析发现,2018年,成渝城市群经济总量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67.05%、31.84%、52.44%,人口总量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86.36%、63.33%、135.71%,人均GDP分别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77.92%、50.42%、38.7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经济质量与其他三大城市群相比,差距较大[4]。

3.核心城市经济影响力比较

成都、重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对比,差距明显[5]。2019年,国内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城市有10个,分别是深圳、无锡、苏州、南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宁波,成都人均GDP为1.5万美元,重庆人均GDP为1.09万美元。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位的城市有:上海69 442元、苏州68 629元、北京67 756元、杭州66 068元、广州65 052元、宁波64 886元、南京64 372元、绍兴63 935元、深圳62 522元、嘉兴61 940元,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 878元,全国排名第46位;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 939元,全国排名第98位。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已超过西部省市总量的30%,但影响力并不突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一线城市之间经济量级、城市层级差距还很明显。

(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作,有助于明晰成渝城市群中各城市、各板块的产业定位,促使城市群内产业层次从低端往高端转变,明确产业体系转变的路径,有效防止打“政策牌”“长江牌”“三峡牌”的城市之间出现重复竞争,防止各自的优势相互抵消的情况出现。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

国家推进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旨在利用重塑地理空间和创新发展平台的方式,突破行政区划的掣肘和地方政策的壁垒。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持也较多,包括科技、文化、数字、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政策支撑。

1.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支撑

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领域,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聚焦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支持两地共同争取一批重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协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两地共享,支持两地争取国家科技研发平台、产业转化项目布局,在共建西部科学城的基础上打造成渝创新走廊,着力推动创新驱动、体制改革、平台建设,发挥成渝在安全防务、航天航空等高端产业上的优势,争取国家投入和央企布局,进一步深化成渝地区“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产业腾飞蓄势聚能。

2.文化融合方面的政策支撑

着力提升“川渝号”特色产业,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点支持文化产业赋能工业制造,在成渝地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耕培育一批传统特色产业,打造深植巴蜀文化沃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3.数字融合方面的政策支撑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配套,推动成渝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支持成都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世界软件名城,加快发展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5G、数字终端等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加快培育工业互联平台,大力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推动数字产业链式聚集和联动发展,牵引带动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4.改革方面的政策支撑

根据国家赋予的重大改革任务,成渝两地探索打造集成改革试验区,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推动法律法规修订,逐步扩大土地、城乡等重要改革试验岗位,形成更务实高效的产业推进机制,顺应产业竞争向“生态”竞争转变趋势,注重建立产业政策优质“生态圈”。

5.开放方面的政策支撑

成渝两地布局“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科技转移中心,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高标准搭建“一带一路”科创平台。建设一批联合研究室或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和科技园区等国际科创合作平台,承接引入国际科技在川渝转化为产业,加快形成辐射周边的区域创新协同体系。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支柱产业协同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例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协同推进了制造业核心部件、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等”[6]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深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的合作。川渝两地也共同推动毗邻地区共建合作示范园区,推进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协同:川渝两地国有企业和广安市、邻水县四方共建川渝合作高滩新区,四川省隆昌市与重庆市荣昌区携手共建川渝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园,万州与达州以万州新田港物流园区和达州秦巴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共建物流园区,川渝合作示范园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也在加快建设中。

(一)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板块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万州、达州和开州不仅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处于川渝陕结合部,发展好该区域,还可以推动陕西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2020年,万州、达州、开州三地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国家发改委、重庆市和四川省相关部门,也就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进行调研和部署。

2019年,万州GDP 920.91亿元、开州GDP 505.59亿元,达州GDP 2 041.50亿元,整体上资源更偏往四川省流动。2019年,万州、达州、开州三个城市的人均GDP分别仅为55 854元、30 993元、42 800元。万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28.7︰62.3,达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9︰34.6︰48.5,开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3︰41.6︰44.1。

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其一,人才资源存在引进与培育窘境,三地人才资源匮乏,同质竞争严重,人才政策整体性、系统性不强,长效的人才引进、服务机制还未形成;其二,金融服务对科研创新支撑不足,尚未形成健全的创业孵化资金池,社会资本不能更好更多地参与三地的项目投资、股权投资,对于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缺乏相应的引导,没有有效的措施支持企业通过科技信贷产品融资、开展债券和商票融资;其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其四,外部环境竞争激烈,依靠资源优势的同质化发展较多,随着资源供给逐步趋紧,旧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二)其他毗邻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017年8月,潼南区与遂宁市签订《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产业协作互补等20余个合作事项。2018年,由成渝北部、南部和中部三条发展走廊沿线12个区(市)组建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签署了《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围绕交通规划、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16个领域开展协同发展讨论。2019年7月,泸州、内江、荣昌、永川签订《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泸内荣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物流枢纽,共筑成渝城市群发展重要支点。同年12月,潼南区与遂宁市就建立协同发展提出规划,推动产业体系深度融合。2020年,两地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陆续签订了《推动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合作协议》《推动农业农村领域一体化发展协议》等20多个协议,为两地深化产业合作、推动一体化建设、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等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三)目前两地产业协同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川渝两省市立足新发展阶段,突出成渝两地的战略协同、政策衔接等,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但两地产业协同度有待进一步提升[7],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产业协同意识和程度仍然较低

目前成渝城市群“正在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医药、化工、能源以及服务业的集聚和以重庆为核心的汽摩制造、物流运输基地,但区域内其他城市产业协同尚未实现,大都以机械、冶金、电子等产业为支柱各自为战。成都和重庆均以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为经济支柱产业,能够形成上下游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但在产业协同上还缺乏有效布局”[8]。比如京东方科技集团在重庆和成都均减少了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层面上更多还是竞争大于合作,未来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还需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2.顶层设计不足,融合机制仍需健全

通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集聚度作出的测算可以看出,成渝两地相关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产业集聚程度并不高。尽管成渝两地签署了若干合作协议,但产业一体化效果还未显现,重庆和成都两大核心城市产业协同合作机制仍待健全[9]。长三角城市群在促进一体化、融合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该区域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编制了科创产业协同发展专项,签署《深化G60科创走廊九城人才交流合作协议》,从顶层规划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成渝两地有一体化融合的历史基础,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内部协作紧密度还远远不够。

3.产业竞争动力不足,制造业缺乏内生动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缺乏核心技术和龙头企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较少,大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多数企业生产制造呈现“二多三少”:初加工多、配件生产多,高精产品少、品牌产品少、整体产品少的情况。高端装备关键共性技术、先进工艺、核心装备、基础原材料及零部件受制于人,导致成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整体发展后劲不足,“珠峰”企业的缺乏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的发展瓶颈之一。

4.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科技研发投入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保障。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与其他三大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地区制造业持续发展的爆发力和续航力。

高端创新资源较少。与其他科创中心相比,成渝地区缺少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旗舰高校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在全球排名均不靠前,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甚大。2020年,在建或已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15个,上海13个,川渝只有9个。川渝两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1个,远低于北京的116个和上海的44个。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81%和2.01%,远低于北京的6.17%、上海的3.98%、广东的2.78%,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9%。2018年,四川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仅有50%,与广东超8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来看,2018年,成渝地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别为41项和26项,其中研发经费分别为7.74亿元和0.75亿元,与北京、上海和广州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9年,全国共有169个国家高新区,川渝仅有12个,其中只有5个进入前100名,成都高新区排第8位,重庆高新区排第35位;成渝地区只有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进入百强,而同年苏州有26个、浙江有15个、广东有9个。2019年,成渝两地两院院士75人,远低于北京的830人、上海的181人、合肥的127人。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定位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该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尚未有效形成,产业合作规划严重滞后,产业政策体系一体化程度较低,产业开发开放平台合作不足。按照中央战略部署“高质量”“增长极”的要求,必须明确区域内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和目标定位。

(一)现代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优良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现代化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资源,要积极推动双城、校企等研发联合和协作配套,在努力提高设计、集成、制造的能力上下功夫,以建设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目标,充分体现国家现代化制造水平。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新欧”铁路的大宗货物、大宗货运和绿色通关优势,着力发挥港口、枢纽优势,推动汽车、重型机械、船舶配套设备等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带聚集。重点优化提升轨道交通、仪器仪表、能源设备、内燃机及通机、节能环保设备、航空航天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机械、汽摩整车、成套电器、机器人、机床工具、数控机床等产业。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天府新区、两江新区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平台集聚高端要素的作用,以科研优势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联合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全球视野开辟国家科研创新新趋势。重点突破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创新链上的关键技术,加快形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高端交通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物联网、新材料、电子核心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提升能矿资源加工产业集群

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是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规划要求“按照基地化、集约化、多联产、一体化的要求,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作配套,联合推进两地资源类产品的技术攻关和集约化生产,将能矿资源深度转化为集约化资源加工等特色优势资源产业”。以共同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或基地为抓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提升天然气化工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油气资源精细化利用水平,提升油气产品层次,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10]。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

以建设现代化服务业为目标,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产业。大力强化重庆、成都两个核心城市的国家级物流枢纽功能,打造核心枢纽经济。规划要求“以万州、涪陵、永川、江津、泸州、遂宁、内江、自贡、南充等商贸物流基地为依托,建设汽车、电子、冷链、化工、粮食等专业物流园区。全面提升重庆、成都现代金融产业服务功能,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型产业发展。

(五)扶持农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规划要求“以优质安全、生态绿色、营养健康为方向,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重点,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原料保障、农林产品加工、产品营销一体化发展,联合打造白酒、果蔬、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六)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深入挖掘巴蜀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等特色资源,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等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文化旅游、出版发行、音乐影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产业[11],共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2016年住建部印发的《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城〔2016〕247号)指出,“以成都、重庆国际旅游都市为引领,彰显巴蜀文化特色,整合大足石刻、长江三峡、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大熊猫栖息地等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国际精品旅游区,建设充满文化魅力的国际休闲消费中心。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保障

以市场化和城市规模为门限变量的门限面板回归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着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着由抑制到作用不明显,最终转向促进的变化趋势[12]。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目标的达成,需形成有效机制,完善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链,带动产业价值链、创新链的融合。

(一)探索建立新型的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机构

探索建立以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合作的产业协同发展创新促进机构,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网络化、高端化协作发展。成渝地区可以借鉴德国尖端产业集群“It,s OWL”(威斯特法伦-利珀智能技术系统)的管理模式,采用联合会的集群管理组织方式,更好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二)以创新引领成渝高端制造平台建设

“协同创新水平较高时,有利于缩小企业创新差距;创新差距较大时,协同创新能够缩小企业创新差距;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差距存在互动关系。”[13]打造“绵—德—成—资—万—渝”现代产业科创走廊,形成高端制造业科创轴带,打造适合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集聚载体,通过政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带动企业创新,“以线带面”带动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14]。

(三)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提升产业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相比于单一的政策效果,外资开放与产业政策扶持的政策合力更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15]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首先应以全面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为前提开放外资流动;其次制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加强沿线省份的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四)加强产业规划引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

优质高效的产业协作必须要有科学的产业规划,而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必须综合考虑所适用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潜力、产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产业的集群化特征等因素。成渝地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集中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设备、通信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装备、核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等产业。按照国家对川渝地区的规划定位,在制定产业规划时,应将这些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通过实施“补链成群、迈向高端”的产业战略,加强成渝地区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部署等环节的统筹衔接,形成产业链联动机制,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还应围绕这些制造业主导方向布局高校专业和科研院所,支持建立若干与之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专门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供给。

(五)强化政策激励,培育行业创新龙头企业

加大对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激励,设立成渝地区专项企业科技创新资金,针对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经营效益好、发展前景优的企业。突出地方产业特色,鼓励地方企业积极申报具有川渝特点的省级、国家级品牌,为企业提供商标创造、管理和保护能力方面的培训和帮助。对重点培育企业的管理者开展一对一对接服务,多听取企业提出的建议,并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扩大产业标准话语权,巩固产业优势地位。

(六)以高端服务推动产业协同现代化

加快推进为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的高端服务业集群建设。一是引导重点培育企业或有较高潜力的企业,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形成全产业链条。二是搭建两地多方的平台载体,如高端制造业研发设计、商贸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现代金融服务、现代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现代会展服务、产业信息服务、文旅体融合服务等高端服务平台,构建区域服务体系,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三是挖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典型,提炼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案例,作为模式推广。

(七)重视高层次关键人才的吸纳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吸纳、集聚人才,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职业技能人才汇聚地,为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人才红利。对高层次人才、关键人才、领军人才等一定要“花大功夫”“下大本钱”吸纳引进,制定灵活的人才政策,本着“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围绕项目引进人才。

[1] 丁新正.运用PPP机制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1(4):67-77.

[2] 高兴佑,陈渝.“双循环”新格局下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2(1):73-85.

[3] 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J].当代党员,2020(1):1-3.

[4] 张雨.拉弓搭“箭”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N].四川日报,2019-11-28(6).

[5] 刘丙乾,熊文.基于腾讯人口迁徙数据的城市群协同共治研究[C]//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3224-3237.

[6] 易小光.大力推动产业分工协作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J].当代党员,2020(10):44-46.

[7] 李优树,冯秀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西部,2020(4):35-45.

[8] 王恺乐,熊永兰,宫庆彬,等.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21(10):119-125.

[9] 张新帅,黄寰.产业集聚对成渝城市群发展影响的思考[J].决策咨询,2019(2):37-40.

[10] 伍运春.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协同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9.

[11]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四川日报,2016-02-15(4).

[12] 杨巧,陈虹.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1(19):98-102.

[13] 俞立平,王冰,陈钰芬.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差距的影响机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地理科学,2021(8):1364-1370.

[14] 张婷.成渝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动力和机制创新[C]//赵红,裴泽庆,曾维伦.践行新发展理念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川渝蓉“两地三方”党校系统第十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243-252.

[15] 徐雨婧,沈瑶.外资准入政策与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协同影响研究[J].预测,2021(4):1-8.

Study on Industrial Synergy in Chengdu-Chongqing Dual Cities Economic Circle

ZHANG T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Chengdu-Chongqing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deployment. However, the administrative barriers between these two cities still exist, the mechanism of cost sharing and benefit sharing in economic circle industrial synergy remain unsolved. Thus, it is urgent to mapping the goal of industrial synergy of dual city economic circle. It is suggested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neo-industrial synergy institutions,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industrial planning, construct high-end manufacturing platform, intensify industrial policy incentives, and create an open economic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dual cities industrial synergy with mechanism protection.

Chengdu-Chongqing dual cities economic circle; industrial synergy; urban agglomeration

F29

A

1009-8135(2022)03-0034-10

张婷(1985—),女,重庆万州人,博士生,经济学副教授,主要研究区域产业发展与宏观调控。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社会组织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产业协同研究”(2020SZ05)。

(责任编辑:张建升)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成渝城市群特征及发展对策思考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