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创新路径分析

2022-03-17彭晓丹

关键词:岭南文化佛山岭南

彭晓丹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在当前社会文化传播速度飞速加快的大背景之下,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较大阻碍,尤其是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得以保护和传承。因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充分把握好时代机遇,积极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新路径,有效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一、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我国南方有五座主要山岭,分别为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这五座山岭的南面,包括广东、广西以及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地区,统一称之为岭南。岭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不同的朝代其范围也有所不同。现在,岭南主要指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和香港、澳门2 个特别行政区,或者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华南地区。

岭南文化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岭南文化对维护国家统一及民族团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代岭南文化由于其多元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对促进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岭南文化类型多样,按地域分类,主要包括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迁的北方文化)、海外文化(即舶来的域外文化)四个部分;按表现形式分类,岭南文化不仅包含着众多文学作品,也包含着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饮食、民俗等艺术作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学者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岭南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也使得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据统计,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岭南地区有粤剧、醒狮等74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五羊传说、佛山秋色等182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岭南非遗项目根据其存在形式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果按照文化空间来分类,佛山祖庙、北帝诞可以归属在其中;按照民间手工技艺来分类,包含石湾公仔陶塑艺术、佛山狮头制作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等民间艺术;按照戏曲来分类,包含粤剧、龙舟说唱、粤曲星腔等等;如果按照民间美术来分类,则包括佛山彩灯、佛山木雕等。此外,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含广东醒狮、杏坛人龙舞等民间舞蹈;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等民间美术;佛山十番、八音锣鼓等民间音乐;佛山春节习俗、行通济、乐安花灯会等民俗活动[1]。

尽管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受到高度关注,但是受到现代机械工艺的冲击,加之人们比较重视文化背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序的影响。

二、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吸收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利用戏曲、曲艺等表现形式,展现出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岭南非遗特色。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技艺精准、高质,用色大胆,且造型匀称饱满。

(一)质朴多样的文化题材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并且在内容上将重要节假日、历史典故、戏曲小说、农事耕织等都纳入进来,因而使得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生活情趣多样,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能够展现出岭南地区人民生活的气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反映出岭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岭南地区的粤剧,将多种外来戏曲声腔和本土的戏剧相结合,并且在伴奏乐器上大量借鉴西洋乐器,在粤剧发展初期得以快速传播。通过突显岭南的文化特色,融入地方故事,使得粤剧的题材多样,容易为岭南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同时也让其他地区的人深刻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

(二)工序精准的技艺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内涵丰富,而且相关工艺品的制作工艺也相当精准。如佛山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借鉴和吸取了地方民间剪纸、铜凿写衬、染色纸、门盏花钱、木版花纸等艺术制作技巧,并使用佛山本地生产的大红、丹红作门画衬底,在人物盔甲、袍带上绘金银图案纹样来丰富画面,突出佛山木版门画独有的艺术特色。佛山木版年画分为手绘、木板套印、木印填色三种,在线条处理、造型格调、设色技巧、题材选择上都具有岭南文化的细腻精准的特征。佛山木版年画等岭南非遗项目凝聚了岭南地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同时也能够展现出岭南地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鲜明大胆的色彩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鲜明大胆的色彩运用,使得岭南地区的绘画展现出其鲜明的特征。岭南地区的绘画从明清时代就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风格独特,例如南海林良擅长水墨写意花鸟,东莞张穆擅长画马,成为了20 世纪初在广东地区成长为风格独树一帜的“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绘画过程中主张创新和写实,通过融合多种画法,选择鲜艳的色彩,使得岭南画派成为20 世纪中国的三大画派之一。在颜色的运用上,岭南画派由于受岭南地区文化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多选用艳丽、鲜明、大胆的色彩,从而能够符合岭南地区老百姓的审美需求[2]。

(四)饱满匀称的造型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艺品不但有地方特色,而且造型均匀饱满,如广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代表“三雕一彩一绣”、佛山木板年画等,皆给人带来饱满完整、丰富匀称的视觉感受,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使其成为岭南非遗艺术文化的独特美感之一。

三、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创新路径分析

随着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由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传播手段的发展,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当前岭南非遗的传播需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不断拓展传播思路,创新传播路径。

(一)深化多种媒体融合,打造立体化非遗传播矩阵

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技术在传播信息过程中能够及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相关信息,并且能够呈现出强大的创作能力和品牌优势。当前,我国的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即时性、互动性、娱乐性等优势,能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中一方面要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要借助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使得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工作得以进一步发展[3]。

当前,为了能够有效地传播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业界人员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二者融合,从而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使岭南非遗能够实现全方位、全角度的传播。在岭南非遗传播过程中,通过运用当前的各种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岭南非遗的传播路径,打造全新的传播体系,并且结合当前人们的信息接收路径,充分运用智能化技术,丰富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式,使人们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能够丰富自己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4]。

(二)创新思路方法,实现高效化和精准化传播

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传播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摆脱传统的传播思路和方法,不断的改革、创新自己的工作思路,选择全新的方法和模式,有效提高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

首先,业界人员需要基于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与需要宣传的非遗项目的主题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让人们能够通过欣赏优秀作品,了解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其次,在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要不断了解大众的喜好,适应当前的新媒体传播趋势,使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工作能够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业界人员也要挖掘特色,不断创造相应的非遗作品,有效提高传播效果;最后,在传播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要将其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选择多样的传播方案,切实将非遗的传播与服务相配套,在有效传承弘扬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能够根据大众的实际需求衍生出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带动大众消费,进而使得岭南地区相关非遗产业实现快速发展[5]。

(三)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继承、传播和弘扬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要增强文化自信,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深入发展,展现我国的民族精神气概[6]。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内传播过程中,业界人员首先要对其有深入的了解,进行系统化研究,根据其特征改善传播方式,构建现代化的传播体系,使传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岭南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坚持文化自信,积极搭建好交流平台,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深入探讨传播方式与路径,使得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有效提高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7]。

四、小结

“文化自信,民族之本”,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通过利用当代的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智能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其传播路径,激发大众的兴趣,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弘扬和传承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佛山岭南
忆岭南
岭南文化名家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雨岭南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不辞长作岭南人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与岭南文化的教育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