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小说文本研读的策略探究

2022-03-17

课外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贝尔曼祥林嫂人物形象

石 鑫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6)

教师对小说文本研读方法进行教授可以让学生有效理解文本语言,可让学生灵活地进行答题。鉴于小说有一定的特点,而且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教师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文本研读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小说教学效率。

一、在故事情节中进行文本研读方法的教授

众所周知,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情节跌宕,可以说,没有情节的小说是没有灵魂的。就因为这些情节,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越来越丰富。所以,教师在教授研读方法时可以从故事情节入手。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从概括小说情节、分析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小说情节鉴赏方法三方面进行教学。

(一)尝试概括小说情节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常会出现以下题型:让学生用一句话对情节进行概括、让学生尝试概括小说中的事件、让学生概括小说的某个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将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告诉学生,即让学生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找寻文本中的线索,并对重要事件进行概括。为了让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概述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概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祝福》,讲述的是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文章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抨击。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祥林嫂的遭遇进行梳理,梳理好事件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祥林嫂会遭遇这样的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如此概括文章情节:丈夫死后,祥林嫂被婆婆赶去鲁四爷家做佣工,后又被婆婆抢回,婆婆抢走了祥林嫂在鲁四爷家赚的钱,还强迫她嫁给了贺老六。贺老六憨厚老实,和她生下了孩子阿毛,但时间不长,贺老六去世了,孩子阿毛也被狼吃掉了。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再次回到了鲁四爷家做佣工,却被其他佣工排挤、歧视,哪怕她把她的工钱都捐了,也没有改变现状,后来祥林嫂沿街乞讨,死在了街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进行了引导,还让学生掌握了概括小说情节的方法。

(二)分析情节有怎样的作用

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有很多内容,如线索、悬念、铺垫。而借助这些内容可以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情绪、性格直接呈现。此外,情节还可交代人物的活动环境,起到主题升华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祝福》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让学生对祥林嫂的遭遇进行概括。首先,祥林嫂遭遇“丧夫”,因为不愿向命运低头,祥林嫂曾试过逃婚,而且做工勤快,却仍旧没有起到作用,她被卖到了深山里。其次,祥林嫂的遭遇是“丧夫丧子丧家”,但是祥林嫂仍旧没有向命运低头,不过人却没有以前执着了,比如:手脚已没有那么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了。最后,祥林嫂一直在被排斥、被嘲讽,即便是捐了门槛,也还是被抛弃了,于是祥林嫂选择了死亡。在这些情节的推进下,祥林嫂这一形象才会这么丰满。

(三)小说情节鉴赏方法

虽然鉴赏题很少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但是掌握鉴赏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鉴赏,即人物的形象、情节安排、主题营造等。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祝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勾画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冲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情节安排采用了怎样的技巧,最后分析主题表现怎么样。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发现小说的美,更好地掌握小说的表达方法。

二、在人物形象中进行文本研读方法的教授

丰富的、形象的人物形象可以触动人心,可以使小说成为读者心目中的“白月光”。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人物形象的研读入手,要让学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就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来看,人物分析试题通常围绕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作用分析两个方面。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联系故事情节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众所周知,故事情节可以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饱满,作者通常在写小说时重视故事情节,会在故事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分析经典小说可以发现,文学大家们通常都是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有效地结合一起,而且越典型的、情节越曲折的越能将角色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关系体现出来。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祝福》时,教师就可以将祥林嫂这一经典角色利用起来,让学生进行分析。结合时代来看,祥林嫂是旧中国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有着农民的勤劳、朴实、善良、顽强。但由于吃人的封建礼教与封建社会,祥林嫂这种美好的存在只能是被迫害的、被践踏的,而且祥林嫂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在塑造祥林嫂这一形象时,作者借用了以下几个情节进行:丧夫、做佣工、丧夫丧子丧家,且被人说改嫁有罪,需捐门槛赎罪,可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后仍然被其他人所排挤、歧视,最后她选择了乞讨,并在鞭炮声中死在了街上。通过分析这些情节,学生可以发现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逐渐变得丰富,而且发现了情节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了解,可以让学生深入地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小说情节的作用。

(二)抓住描写方法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在写小说时,作者通常会采用大量的描写手法,而这些描写手法有不少是针对人物形象的,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了解人物形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最后的常青藤叶》时,教师要知道,这篇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手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手法,贝尔曼这一角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饱满了。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将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勾画出描写贝尔曼外貌的句子、描写居住环境的句子。在教师安排这样的任务后,学生可以快速地将这样的句子勾画出来:“老贝尔曼是住在他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又鬈曲地飘浮在小鬼似的身躯上”,“老贝尔曼两只发红的眼睛显然在迎风流泪”,“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苏艾在楼下他那间光线暗淡的斗室里找到了嘴里酒气扑鼻的贝尔曼”。在学生勾画出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些句子说一说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分析、思考,学生可以将这样的答案说出来:贝尔曼把酒当作了自己的命,所以很多人觉得贝尔曼是一个讨厌的人。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描写贝尔曼的工作的句子勾画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这样的句子勾画出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挣几个小钱”,“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你真女人气!贝尔曼嚷道……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在勾画出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说一说工作中的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贝尔曼的口语来看,贝尔曼是一个用语低俗的人,而且很容易生气,他的脾气很暴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贝尔曼画叶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贝尔曼是个怎样的人。即“……他画在墙上的”,“可是,看哪!……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贝尔曼是一个友情至上的人,为了自己的朋友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得出来的结论综合在一起,对贝尔曼进行评价。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各种各样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学生可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了解,可以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在环境描写中进行文本研读方法的教授

环境描写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之所以进行环境描写,其目的有二,一是使情节向前推动,二是让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交代的是人物进行活动的时间、场景、地点,用来暗示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多为人物活动提供时代背景。在开展小说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一)全面分析自然环境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祝福》时,教师要知道,这篇文章有很精彩的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了,还有效地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更具魅力。比如,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关于雪的描写。第一次写雪时,作者借助雪的大而乱为鲁镇的繁忙奠定了基础,也说明了自己想要离开鲁镇。第二次写雪时,作者烘托了祥林嫂死后的氛围,抒发了自己的悲情。第三次写雪时,作者借助柳妈的话进行了暗示,暗示了祥林嫂的心理阴影,使情节再次推动。第四次写雪时,作者采用了反衬手法,使自己与鲁镇的红火形成对比,升华了主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便可以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魅力,便使学生加深对自然环境的作用的理解,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得到了有效提高。由此可见,教师抓住自然环境描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环境的作用,即:使人物形象得到烘托,可以有效地推动情节发展,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研读方法,为学生接下来进行小说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全面分析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可使学生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要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环境的作用的理解,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祝福》时,教师就需要将文章中的社会描写抓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比如文章开头虽描写的是新年,但从“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响”“震耳的大声”“幽微的火药香”等词中使读者感受到了一丝沉闷,借助鲁镇的红火反衬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讲述了祥林嫂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又如鲁四爷家的祝福描写,使祥林嫂明白自己不管怎么赎罪都无法改变众人的感官,揭示了鲁四爷在封建礼教及封建社会的逼迫下选择了妥协,将祥林嫂推上了绝路。在这两个自然环境描写中,一个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奠定了基础,烘托了沉闷的氛围;一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真实、形象了。由此可见,教师将文章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抓住,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对情节发展有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对文本研读的方法有更好的了解、掌握,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说阅读,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说研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将上述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故事情节中进行文本研读方法的教授(尝试概括小说情节、分析情节有怎样的作用、小说情节鉴赏方法),在人物形象中进行文本研读方法的教授(让学生联系故事情节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抓住描写方法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在环境描写中进行文本研读方法的教授(全面分析自然环境、全面分析社会环境),教师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贝尔曼祥林嫂人物形象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最后一片藤叶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