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知识迁移应用的创新研究
2022-03-17刘春玲
刘春玲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学习地理是需要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应用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并不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这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生也没有真正地系统理解和内化地理知识,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重视地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课堂教学状况。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基于新情境进行知识迁移与应用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知识迁移应用之情境创设
地理学科相对而言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想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常会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生动化、可视化、生活化、直观化,富有趣味性,从而让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不过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如下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情境可持续的程度,情境能不能延续到另一个情境或者是另一个知识原理演示、演绎中,情境是否和学生学习过或者即将学习的知识有紧密联系。只有基于这些思考而创设出来的情境,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迁移,让学生思考所获得知识的原理,进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地扩展。
例如,在教学与天气有关的地理知识时,教师要想让学生明白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创设出这样的情境:如果你的职业是司机,那么不同的天气会对你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如果你是一名营销员,那么不同的天气会对你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如果你是一位农民,你在秋收的时候希望是怎样的天气呢?通过让学生代入不同的角色进行深入地思考,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体验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课堂参与度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除此之外,地理教学还需要创设情境空间,因为有效的情境空间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地感受到知识迁移的发生,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人口知识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这类理论知识接触较少、比较陌生,想要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教师就需要将情境空间创设起来,并开展一定的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拓展,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有效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让学生的知识迁移的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知识迁移应用之情节创建
这里的“情节”指的是情境中的变化和过程。教师在进行知识迁移的时候,需要将情节重视起来。因为不同的情节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知能力,如果将地理知识或者原理选用特定的情节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其他相关情节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一知识,有效地促进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的发生。
例如,在学习“海洋和陆地的温差”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是与物理学中的比热容有关的,但如果直接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学生可能很难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帮助学生去了解感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经纬度对温度的影响以及同一纬度的不同海陆地区的温度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成有效教学。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堂教学这一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无论是在课前进行情境创设、教学环节设计还是在课堂中进行知识迁移,都必须做到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尽可能地创建出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由地去发挥,在创设的情境中把握情节、合作探讨,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使知识迁移的发生更容易。
三、知识迁移应用之问题创新
“问题”是课堂的牵引力,是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问题迁移的有效途径。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问题,通过问题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从而给新的知识赋予新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要想办法创新问题情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培养其探究精神。那么应该怎样去优化问题情境呢?教师可以想办法创新问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的问题可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中国地理中的某一区域”这一部分时,很多教师会将相关地区的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暂时记住了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但是学生没有切实地掌握区域地理知识原理,无法进行区域间的比较和知识的融合,更不知道怎样运用这些区域知识去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知识迁移运用起来,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
比如,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出这样的案例:某法国的葡萄酒公司想在中国投资建厂,其选择的地址为山东或者新疆,请问这两个地址哪个更合适呢?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学生代入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切地思考问题,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的发生。
又如,在学习“海拔对温度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与其有关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多时候学生只是简单地对数字进行了识记: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显然,这并不是教师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创新提出情境问题,然后融入到新的问题情境之中。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多学生在地理课上看到古诗词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山寺桃花盛开的季节会延迟了呢?这样一来,原本的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的知识点就融入到了问题情境之中。这样就为知识迁移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科是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的,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地理学科的趣味性。由此可见,在情境之中设定特定的问题,让学生将知识与切身体验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
知识的迁移应用是新课程改革理念所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应用到解决问题中,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基于情境的地理知识迁移与应用,有助于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迁移的方法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三种,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方法去设计、创新,使情境教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