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
2022-03-17安敏
安敏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一门必修素质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心理认知、心理发展以及心理适应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在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体系时,应明确时代发展要求,并以党中央育人战略为指导,切实发挥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作用,进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 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提升是以科学性为引领,让其更好地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提高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水平。传统课堂与新时代创新性课堂教学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对增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与效果提升,也是优化传统教学观念和推动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式。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推动高质量教育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强调高校在教育发展方面需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教育的中心化发展,让其更好满足时代的规律性发展特征,让思政教育的发展遵循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构建意义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的自我照顾意识很弱,没有独立的能力。一旦离开了父母的悉心照料,到了学校,所有的日常起居都要自己解决。这时,若不能迅速地学习自立、融入社会,便会产生自卑、迷惘、无助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另外,一些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到了新的城市生活,由于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原因,常常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
再者,从社会交往层面,大学生来自各个地方,他们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广,越来越复杂,矛盾不可避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受到挫伤,感到孤立无援,并产生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在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心和中心,而心理教育却常常被忽略,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的心理与人格差异。在大学生中,集体活动与交流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方面,个人差异常常导致在交流与群体活动产生冲突。性格上有孤僻、急躁、斤斤计较、虚荣心等弱点的人,往往在大学里会出现心理问题。
最后,目前的教学制度存在的弊端,导致了许多学生对学业、职业的自主选择能力不足,甚至无法自主地进行学业和职业的抉择,部分学生出现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放弃学业,从而导致学业和生活没有长期的计划,不得不休学或者退学。有些学生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就会自暴自弃,长期下来,就会对学业和生活有一种回避的心态。该问题也体现在,部分高校快速扩大招生导致了大学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出现大学生的“择业难”。随着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获得理想的工作,进而产生自我否定、自我质疑、消极悲观、怨天尤人的心理状态。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待革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途径。从实施主体的主体性出发,在实施主体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体现出“课程育人”的功能。其中,情感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处理应该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大学生自身思想存在偏差,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为消极接受,为此教师更倾向于运用情境案例、个案剖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对大学生网上学习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教育者、同伴、家庭等对其在线学习的投入度越高,从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得越有效,个性化学习投入度越高;教师的教学现场感,师生互动和对学生积极支持的程度越高,学生在线学习中认知、情感与行为的投入度越高;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线上课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的高效,便捷,同伴间的良好互动和协作,以及家庭的良好沟通、支持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产生积极影响。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化融合的意义
我国于2016年提出,在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确保思政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此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行的良好效果,形成协同效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当前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我国提出的关于教育思想、落实“三全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均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从课程思政的视角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发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拓展与深化。因此,把课程思政理念注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因素、价值观引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课程思政转型,是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1]。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原则分析
(一) 学情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既要有心理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又要有思想理论认识与文化价值目标。高校要实现价值教育目标,就必须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思政教学要素。而学情分析应从问题出发,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调查分析学生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想政治性的心理健康需求及其社会背景因素,及时调查学生对融入思政理念、目标、理论和内容的课程教学的接受情况,进而实时掌握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成效。只有做好学情分析,教师才能把握现有基础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及时做出优化调整[2]。
(二) 三全育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人思想文化、环境思想文化是相互渗透的,其表达具有普遍性特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三全育人”为指导,共同构筑协同育人保障体系。高校应深入挖掘专业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社会一线、行业领域的正能量资源,挖掘学校和地方历史文化、正能量、学生社团资源、体育资源、劳动实践、美育资源,构筑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大课堂,实现协同育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水平,进而夯实大学生心理素质基础。我国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论断对课程思政建设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3]。
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
(一) 教学内容改革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突出思想价值观教学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文化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深入挖掘、融入思政元素,如时代思想、历史资料、家国情怀、文化风俗、职业特色、道德法律、精神传承等,特别要做到社会思潮批判、历史文化传承、新闻时政、社会热点分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元素进行关联。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知识的融合点,把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入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使学生自觉地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认识自己,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定位自我,自觉辨析错误社会思潮和不良的文化价值观念及其影响,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4]。
例如,在学习动机、学习管理与时间管理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讲授历史人物、文化故事,尤其是当今社会各行业的模范人物、优秀校友,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珍惜时间、做好时间管理和学习管理方面的典型事迹,引导学生追寻自己在学习道路上的励志故事,将个人的学习奋斗融入国家社会发展,将个人前途命运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将勤奋踏实、刻苦钻研等精神发扬光大,进而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就业与职业心理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引导学生在国家就业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有条不紊地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职业价值观;讲授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事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模范人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模范人物在人生选择、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时表现出来的毅力、恒心、信心、事业心、敬业精神和智慧,把个人愿望与国家需要及就业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树立在维护集体和社会利益中成就自我的精神格局,以民族复兴与个人自我实现的和谐统一为根本目标。在“网络媒体素养、网络信息心理素质、社交媒体依赖、手机依赖心理”专题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虚无主义思潮的根源,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社团生活,通过体育、劳动等方式改善对虚拟生活依赖[5]。
(二) 教学办法改革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建设需要向课堂外延伸,引入劳动教育、社会服务等,并以实践教育功能,创设出实践教育课程,有效增进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使其锻炼毅力、健全心智,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政与心理教育协同发展。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实施分类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可分为认知心理问题和心理行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植入、优秀历史文化植入、社会正能量信息植入、社会正能量信息植入、党的伟大光辉历史知识植入、党的伟大光辉历史知识植入、党的伟大光辉历史知识植入,通过理论思辨、批判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式开展教学,并实现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的教育培养目标[6]。
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学生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思政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的活动能够保证学生从另一方面充分认识自我,而将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内容纳入校园活动中,可以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健全自己的心智。同时通过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内容和其他内容的结合,学生可以接受到最大效果的教育,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针对学生素质提升的文化活动,切实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譬如传统文化鉴赏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公益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而红色文化活动则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在多种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针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契合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诉求,使校园文化建设逐渐转变成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在校园文化评价与优化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素质、素养、思想上的发展[7]。
(三) 考核方式与教师队伍
对心理健康融入思想政治教学而言,良好的考核机制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在不同层次检验教学成果。例如对学生进行思想课程的考核机制可以分为日常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日常性考核即是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总结性考核即是将日常考核分数加上期末考核分数的综合平均,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但可以制约学生日常的表现,还可以真正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若想进行好的思政教育,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而且要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进行创新,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通过对于该课程实效性的提升来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在教育理念方面要进行不断地创新,推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转变,比如可以加强对新媒体的运用来进行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地将新媒体运用到思政宣传工作中去,强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理解。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需要不断地扩大,尤其是要招募一批对思想政治具有深度理解、从业经验优良的青年教师来从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运用这些教师新的理念来不断地推动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成果的提升,帮助学生成长[8]。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注重理论思政和学校内部课堂教学,还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适度向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延伸,切实增强课程思政的现实性、实用性,切实做到为学生提供心理、情绪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基于三全育人主要思想,以思政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有效发挥其育人效果,以明确的教学理念、方法、建设内容等形成协同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