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2022-03-17文科
文 科
(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 重庆 黔江 409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一代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人类当前正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出现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与社会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在中学教育教学中予以渗透生态文明观念,让生态文明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师,就要响应国家号召在地理教学中有效且有意识的渗透生态文明,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1.地理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1 提升自身素养的需要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中生人文素养薄弱乃至缺失已是不争事实,而生态文明意识,是高中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高中生来说,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健康生态人格,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
1.2 满足新课改要求
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出: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与其生活相联系的“活”的知识;强调要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地理和环境特点对具体的地理知识进行讲解,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进行创新,然后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地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现状
2.1 教学资源匮乏
高中阶段课程非常的紧张,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根本没有时间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所以说生态文明教学资源较为匮乏,教师很少有时间、有精力收集生态文明相关的素材以及资料,教师手里现成的资料没有办法满足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缺乏是影响渗透的关键因素。
2.2 渗透生态文明的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高中的课堂非常的枯燥,除了教师在课堂上传输知识,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在写题,整个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非常的少,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也不利于学生内化生态文明意识。
2.3 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中的阶段的教学目标就会提升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最后高考的时候可以考出一个较好的成绩。但是对于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这一领域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的原则,所以说目前生态文明在高中地理中不是很容易开展。
3.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策略
3.1 结合生态文明理念,把教学内容具体化
我们的衣、食、住都和地理知识相关。通过学习地理会让学生了解人和地球的关系,更会让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应该持有的态度。要想保护自然,珍惜自然,报答大自然,必须要先认识大自然。地理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认识地球各种奇妙现象的学科。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应该和他们的情感建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中去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所应该持有的态度,所应该采取的行动。地理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不一定拘泥于课堂教学,教师更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通过观察天气现象、动植物变化,更可以通过实时新闻更好地了解地球、了解宇宙、了解地球上的植被和土壤。生态文明与人类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可以转变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将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环境观念转变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环保观念。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某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这个生态环境问题放到特定的区域中进行思考,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深刻剖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使其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树立人地协调观,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运用学习的环境治理方式,提高地理实践力。
3.2 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课本涵盖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这也是高中生提升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获得大量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授地理知识前,老师应该充分、积极地备课,与时俱进,跟踪我国当前解决环保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入保护环境的内容,挖掘环境保护的背景、意义,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让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整体概念和理念产生清晰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环境问题的教育短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当下环境问题的严峻,根据自己所学内容和短片内容深入探究,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落实环境保护的方法,为维护美好的生存环境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比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和思维,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强化其爱护环境的意识。
3.3 开展情景互动教学,提升学生体验感
高中阶段时的学生智力成长基本已经完善,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可能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和当地的日常生活,营造具体情境,让学生产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和理解,将课本上的生态文明知识进行生活化、抽象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生态观。教学“我国区域城市与工业发展——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设计情境,可以在课前导学播放上海工业发展纪录片选段,将自己假定为在上海生活30年的工人,以自己的视角为学生讲述30年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上海市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随后让学生总结有关如何有效应对工业和自然对立矛盾的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等方式,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课下收集本地的工业进程对城市的影响,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进行探寻和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激情。教师在进行情景教学的时候,应该突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情景设计,如东北地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结合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和自然资源开发的关系展开有关生态文明的教育;华北地区就可以结合雾霾、酸雨等现象进行讨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西北地区的学生就可以结合沙漠化、荒漠化的现象,引导学生探寻农业发展与沙漠的关系;珠三角地区可以结合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等,因地制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思考身边环境的变化,从而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4 因地制宜选取案例,拓展生态文明教学资源
生态文明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边的小事,让学生体会到生态文明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教师在选取本节内容的教学资源时,不仅需要从宏观角度选择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同环境问题,更需要立足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对存在于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往往这类乡土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我国的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都不相同,各地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问题选择适合教学的案例。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冬、春季节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当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对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学生进行环境问题的教学,教师可以选用这个案例,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华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市民意识等人文因素,帮助学生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理解生态文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3.5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生态环保”的基本意识。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只是空喊口号,而需要付诸于实践。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单纯对存在的环境问题予以分析,而需要让学生将生态文明化为自身的基本素养,具备问题处理的相关能力。例如,在对于“大气污染”的相关内容讲解的时候,我国各个地区都基于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使得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如果学生所处的区域,污染治理效果相对较好,可以让学生们将注意力放在治理政策方面,调查当地近些年提出了哪些治理方案,具体效果如何,社会人群对此有什么看法。而如果学生所处的区域,污染治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可以让学生们调查治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努力,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方案。通过这一方式,就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同样投入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之中,为环境改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学生们的思想理念也会有所改观,继而增强了个人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态文明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地理知识技能教学融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