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2022-03-17张结平
张结平
(广州软件学院 思政部,广东 从化 510990)
关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概念,不少学者都有过界定,有的定义为“突然发生并危及公共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1]也有学者定义为“在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或无法预知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灾害性件。”[2]。尽管说法不一,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这类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见、偶然性、危害性等,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持续恶化,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以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这起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极为偶然,给我们整个社会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灾难与损失,几乎给我们的经济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社会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可能会间接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提高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人的潜在的能力,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
长期以来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已被学界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从学校在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做好思想工作,阐述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较有代表性的是王春华的观点,他认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可以为高校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大学生民族危机感,促成民族凝聚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尤其是生命价值教育方面;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3]侯坤也提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有利于高校给大学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共情与感恩教育“五堂课”。[4]
我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指出:思政课要……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大学阶段的重点是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这里的“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主要就是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尽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屡屡被提出,然而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着不足。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理论层面的“晓之以理”
高校教师在涉及这个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通常只是举一些具体的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案例,希望学生们能够效仿之,而未能用理论去说服学生。这往往导致教师的苦口婆心和学生的不以为然形成强烈的反差,很多人指责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说服人的过程,所以要重视理论所具有的魅力。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及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等理论就很能说明人为什么要有社会责任感这个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这类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可以很好地诠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大家都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携手共克时艰。
(二)“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
当前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存在着教育内容陈旧,没有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关切,未能切中学生的需求。教师常以绝对权威的姿势去“自说自话”,没有去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时代特点、接受能力、共鸣情况等等,最后就导致“教”与“学”脱节。当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过于追求形式,忽略了内在的深刻性,多停留于宏大的叙事,缺乏应该有的逻辑性和针对性。社会责任感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下,对处在其中的个人和群体提出的建设美好社会的要求,所以,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可以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总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的。新冠肺炎疫情这类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有很强的时代性,对大多数人都产生影响,可以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内容,并对学生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三)“孤岛”式教育模式的影响
高校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与其他人无关。另外,在不少的学术研究中,虽一再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社会责任感培育效果中,高校的“两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往往达不到预期,反倒是由学生社团及其他各级各类团体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有实效。所以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各个层面的协同努力。而新冠肺炎疫情可以避免这个单打独斗的局面,因为它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非常广泛,往往需要全员参与。
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契机
魏进平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公开发布的《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2020)》指出:“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稳中有升。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或奔赴抗疫一线、或认真居家抗疫,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积极传播网上网下正能量,以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为疫情防控注入了青春力量。”[6]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做过线上调查,调查主题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显示超过95%大学生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86.2%的学生主动参与了防疫工作。[7]这些数据说明疫情之下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一)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现实场域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认为,人的精神包括三个层级,分别是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可被感知的,前意识和无意识通常感知不到,但可以在特殊的情境下被激发。据此,可以得出人在不寻常的经历之后会激发出潜在的能力。危机成长理论也认为,个人成长经历危机后常出现积极心理反应,可能会激发其社会责任感。这是因为人们对其自身所经历的事情的感受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影响更深刻。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感、紧迫感很容易形成一种压迫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出一个真实性和不可逆转性的客观现象,让大学生不得不离开已经习惯的“舒适圈”,学会面对由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引发的改变,使其借此时机反思自己,审视自己,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不少学校反映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却表现出有担当的一面。所以高校工作者可以利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有效积极价值,促成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聚焦点
在通常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与己有关的问题上,将自己的私利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生活被平庸化和狭隘化。但是,当重大的、突发性的事件发生时,人们原来对私利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更多地去关注社会面临的共同危机。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容易形成人类生命脆弱的共识,对整个人类生命的重视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进行不失时机的引导,让学生站在“大我”的视角选择“大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素材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是非常态下发生的,投入的人力物力都非同寻常,也容易激发人们身上隐而不显的特殊品质。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平日里通过收集各种案例,建立起基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素材库,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中,就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都有,比如医疗工作者、快递小哥、社区志愿者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都在为共同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性工程,结合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优势,可以从国家、社会及学校这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国家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积极介入
国家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国民思想与言行,对大学生影响尤大。笔者曾经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共有880名学生参加,在问及“你认为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哪些因素会影响人履行社会责任感”时,有80.23%的学生认为是政府的作为。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阶段,思想活跃,热心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愿意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观点。然而,其心理往往不够成熟,比较缺乏社会经验,当遇到较为复杂的新问题时,“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深刻、充分地理解和分析,因而难免对部分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国际形式等产生困惑和误解,进而表现出一些情绪化和非理性的言行”[8]。在这个关键时刻,需要由国家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导向,给在困惑迷茫中的个体指明方向。《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2020)》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当年,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在5个维度(分别指政治、生命、学习、学校和网络)中提高幅度最大,这与党中央在处理疫情事件时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不无关系[6]。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国家在处理疫情的突出表现,有99.16%的受访大学生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信不疑[7]。说明国家在处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果敢与担当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很好地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这种认同进而推动他们愿意为身处其中的社会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二)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平台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是创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情境的有效平台,为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许多大学生都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战中,如,医学专业学生为社区居民宣传防疫知识,退役大学生士兵退伍不褪色,积极参与到杀菌消毒、排查外来人员及车辆等工作中。还有大批的大学生在抗击疫情中,争当宣传员、保障员的角色。[9]学生们在参与抗击疫情的社会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了处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难度,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更加充分体会到人生价值所在。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等活动中展现了青春风采,在实践中加深了政治认同。在提倡“三全育人”的形势下,社会各单位及组织更应该认识到自己育人的责任,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从而提高育人的实效。
(三)将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案例纳入课堂教育
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特别是思政课,承担着教育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双重任务。及时更新教学案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手段,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践行。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学者林楠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应植根于广大青年所处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道德概念、伦理秩序、价值理念的传递,只有融入个体的生命情感的经验才能引起其他个体的生命触动”[10]。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发生的故事就是根植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都融入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与触动,更加真实可感,容易让学生理解,所以用与之相关的故事来引导学生,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毕竟阅历还不够丰富,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最终形成,所以面对一些事情时不能很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有赖于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屋建瓴对其进行引导,通过对发生在当下现实生活中案例的讲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无数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充分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堪称一部生动丰富的德育教材,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让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照亮大学生前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