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视角下的深层探究

2022-03-17郭家键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作业

郭家键

(福建省罗源第三中学 350600)

分层教学旨在让学生脱离集体目标的束缚,客观评价个体学习能力,对自我学习能力产生清晰认知.帮助学生设定个人学习目标,达到理性选择努力方向、提升课堂效率的教学目的.初中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受先天发育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其数学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可以照顾到个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将精准教育落实到个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笔者认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仍具备较大上升空间.部分初中数学课堂不乏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点,学生自我学习认知不清晰,自主学习毫无章法.要改善此类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观察,结合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等方面建立科学、客观的数学能力评估体系,将学生对号入座,获得客观、全面的能力测评,对数学自我学习能力产生清晰认知.第二点:班级学习能力良莠不齐,课堂效率难以提升.要改善此类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堂活动内容进行分层,请学生根据个人学习进度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将目标参照物由集体学习目标迁移至个人学习目标,脱离集体目标的焦虑感,专注于个人能力提升.第三点,部分学习落后的学生受分层教学影响,产生自我否定、自卑等负面情绪.初中生学习情绪易受周遭环境的影响,要改善此类问题,可以从隐蔽性分层教学入手.给予学生部分隐私空间,保护学生的学习情绪.

2 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

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点,调整学习心态,摆脱集体目标焦虑.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在班级学习中容易掉队,追逐班级整体学习目标,对部分学生来说是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长此以往,不免产生畏难,厌学心理.分层教学可以将教学目标化繁为简,由整体目标迁移至个人目标,请学生将目光放在个人学科能力轴线上,专注于个人提升,调整学习心态,逐步跟上班级节奏.第二点,响应双减号召,实现增效减负.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开展分层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后作业的针对性.使学生按照个人学习能力完成作业,预留出拓展部分用于自主学习.第三点,更新学生学习认知.促使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产生充分了解.分层教学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学习能力评估,帮助学生认清学习形式,明确自身学习薄弱点,使学生有的放矢,针对学习短板进行专题训练,促进个体成长,实现全面发展.

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3.1 学生能力分层,建立科学评估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将学生按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是系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策略之一.了解学习情况对于师生双方均有进步意义.教师掌握第一手学生学习情报,有助于调整后期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达到分层教学的最大价值;学生通过能力评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有助于培养主观能动性,自觉自发地进行课后提升;建立科学的学生能力评估,可以从基础知识、学科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等方面入手.就基础知识来说:学生如要在未来展开更高难度的学习,离不开坚实知识基础的支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教师可以参考学生日常检测成绩,取平均值填写能力评估记录.建立评价标准时应注意:成绩不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就学习能力来说:数学学科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空间想象力、专注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转换能力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综合评定;就核心素养来说: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维度.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统计调查》的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为: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描述的方法,学会通过统计、调查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简要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教师为锻炼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学生发放了自我学习能力评估表,评估表包括检测成绩、课堂表现、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专注力、数学抽象思维、建模能力、运算能力、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请学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填写,进行学科自评,学生通过评估表客观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应用本课所学知识,针对数学能力较为薄弱的方面进行深度发掘,有效建立了学科认知,提升了知识应用能力.

3.2 教学目标分层,实现精准提升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为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目标,是调整学生学习情绪、促进能力成长的有效策略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为了维护教育公平性,教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班级学习情况,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向统一的学习目标看齐.此教学模式阻碍了“落后生”和“先进生”的学习发展.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轻松完成学习目标后浪费了课堂时间,使课堂没有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达成统一学习目标,逐渐产生厌学、畏难心理,形成被动学习状态.分层教学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学生按照个人能力分成若干等级,为处于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设定个性化学习目标.让学生追逐个人学习目标,轻松达成阶段性进步.分层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每个学习阶段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都能充实地度过自己的课堂时光.

3.3 课堂活动分层,提升课堂效率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活动进行难度分层,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课堂活动分层可以从课堂作业设计、问答难度调整等方面入手.就课堂作业设计来说: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处于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解题能力,将课堂作业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拓展篇.请学生按顺序完成作业,量力而为.作业难度的分层促使处于落后学习状态的学生有效巩固基础知识,使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内容后获得知识拓展,有效强化数学素养;就问题难度调整来说:课堂问题的设计有难有简,老师在设计课堂问题、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时,可以选择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请思维活跃的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注意力紧跟教师思维,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3.4 课后作业分层,落实减负增效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将课后作业按照学生阶段学习能力进行难易度分层,是响应“双减”号召,落实减负增效政策的有效策略之一.将课后作业进行题量、难度分层,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作业结构、提升作业实效性.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记忆、检验知识应用能力、锻炼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工具.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请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以基础知识为主、以拔高题目为辅的作业内容,让落后生有时间巩固基础知识,为后续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请学习能力适中的学生完成以考点锻炼、题型变换为主的作业内容,锻炼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提升学习成绩;请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作业的基础上,学习教师准备的拓展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视野,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科兴趣,从拓展作业中发现数学学科的更多可能性.课后作业的分层,使学生的专题训练更贴合个体学习需求.

3.5 综合评价分层,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进行分层,是保护学生学习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实现综合评价分层,需教师在生活中深入观察,对班级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均有充分了解,在作业批阅、个人评价、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发挥评价教育的最大价值.分层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赏识教育.教师的评价以赞美、鼓励为主,旨在保护学生的学习心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评价的客观性.赏识教育不等于一味夸赞.针对学生问题,教师应给予客观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形成理性评价心理;三,评价的委婉性.教师应注意斟酌用词,以保护学生自尊心、尊重学生隐私为前提,必要时实行隐蔽式分层教学也未尝不可.

综上所述,将学生能力按照当前学习阶段进行分层,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估体系;将学生学习目标进行分层,使学生追逐个人学习目标,实现精准提升;将课堂活动按难易程度进行分层,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将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落实减负增效,响应双减号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进行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实行隐蔽式分层教学,保护学生隐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以上均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作业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