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实践研究

2022-03-17宋志毅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劳动科学技能

宋志毅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与劳动技能,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农村劳动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劳动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还应是根据高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学生科学意识,让学生遵循科学规律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农村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与科学课程有机融合,使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发挥相互促进作用,真正在劳动教育中增强学生科学意识与技能,在科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强化[1]。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是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劳动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还没有真正对劳动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被不同程度地淡化与弱化,家长普遍偏向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将来考入较好的学校,就达到目的了。因而部分家长不喜欢孩子参与相关劳动,甚至认为劳动课占用了文化课的时间,也不赞成学校组织劳动教育活动;而部分学校劳动课程开设不足,以及受应试观念的影响,也淡化了劳动教育的实施,学校的劳动教育缺乏专职教师,缺乏劳动教育资源;而社会对于学校劳动条件及设备欠缺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致使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较少,劳动意识与技能得不到培养,甚至出现了歧视劳动,缺乏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及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问题。

其次是缺乏正确的劳动理念导向。由于很多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于劳动教育的轻视,劳动基地及硬件建设不足,致使劳动教育不能有效开展,或者流于形式,劳动教育被削弱与淡化。同时,劳动教育缺乏应有的教育环境,少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甚至还渗透了劳动惩罚的观念,如以做值日、清理校园内垃圾等劳动手段惩罚犯了错误的学生,偏离了劳动教育的目标,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不利于学生形成“劳动光荣”的思想,严重时会导致部分学生厌恶劳动,对劳动产生错误认知。

再次是缺乏科学的劳动理念。教师将劳动教育目标定位于强化学生的劳动体验,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种目标定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各方要引导学生对劳动价值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对劳动真正产生兴趣。而在劳动教育中融入科学课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劳动技能,还能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与探究方法,从而为劳动教育注入生机,促进学生劳动技能与科学意识的同步提高。然而许多学校和教师尚没有认识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的发展,没有注重在劳动教育中融入科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策略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将科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处理好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教学的关系,使二者紧密融合,促进学生劳动技能及科学素养的同步提升。

其一是注重教学设计,促进知识融合。劳动教育必须基于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挖掘劳动教育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及原理,要对融合的方法、内容、过程、目标进行优化设计,为劳动实践活动提供规划图。教师要找准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的融合点,挖掘劳动活动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提高劳动与科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关联性与兼容性,为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的有效融合奠定基础。对于农村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农村劳动环境比较熟悉,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教育资源实现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的有机融合。“铁锹”是每个农村家庭都有,也是农村劳动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学生也经常见到和用到。教师在和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铁锹”的使用方法,懂得发力技巧,了解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劳动技能;还要注重有机融入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使用铁锹的用力过程,明确其工作原理,比如人们使用铁锹时,需要两手协作,即前手用力较大且用力方向向上,后手用力较小,轻轻向下按,用力的方向向下。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铁锹的使用过程,绘制解析铁锨工作原理的“杠杆结构图”,在亲手使用铁锹操作和劳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认杠杆的科学原理。

其二是开展探究活动,促进细节融合。细节融合是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教学的原则,劳动的细节中隐含着相应的科学原理,而农村高年级学生尽管经常参加劳动,却很少对劳动过程中的细节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因而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的融合,就是要帮助学生将细节放大与定格,让学生分析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与原理,这样可以使劳动过程更具知识性、探究性与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在劳动中发现科学规律与原理。如“给植株松土”是农村常见的劳动,而高年级小学生也对此行为司空见惯。但学生可能不一定都明白为什么要给植株松土,给植株松土这一劳动行为蕴含着那些科学原理。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一劳动过程进行探究,让学生理解给植株松土是为了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呼吸,如果不对植株进行松土,植株周围的土壤就会变得板结硬化,植物在这样的土壤中是不能很好地生长的,所以植株松土是植物培植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从细节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劳动活动的科学原理,实现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的融合,不但可以让学生理解劳动的具体意义与价值,还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相关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其三是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全面融合。课堂是进行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于只能使学生获取理论层面的认知,而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性特点,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需要借助实践活动进行验证后,才能达到知识内化与迁移应用。因此,教师要以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的融合理念为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及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落实于实践,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巩固。如“种植蘑菇”在农村中较为普遍。“蘑菇”是一种喜湿的植物,但尽管蘑菇是喜湿植物,却不能在浇灌过程中造成积水,因为积水后蘑菇就会腐烂。教师可以让学生具体操作种植蘑菇,聘请农民伯伯为学生示范种植和浇水,并且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讲解相关的植物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同步提高劳动技能与科学素养。

在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的有效融合实施中,教师要注重以劳动教育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理念来审视教学过程,不仅强化理论教授,还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设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劳动科学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