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策
2022-03-17杨兆宝
杨兆宝
聚焦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教师发展,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乡村振兴及和谐发展的现实呼唤。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被访者的调查和访谈,对乡村青年教师心理品质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揭示出影响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地区远离城镇,交通不便,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青年教师对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二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优质生源流失,乡村教育质量日渐衰退,乡村教师难有成就感;三是乡村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申报等方面优势不足,乡村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动力缺失。
因此,应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成长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乡村青年教师的效能感和价值感,提升幸福指数。
一、通过物质环境的改善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
物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物质环境是影响个体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基本因素,是决定教师工作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教师工作创造力、热情、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青年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需要改善相关物质环境,为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提供基础性保障。
首先是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缩小城乡学校在校园环境上的差距。例如,可以让青年教师参与学校文化墙饰的布置,让青年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参与学校装饰美化中,展示青年教师的青春活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创造力,这样不仅能够让青年教师为学校的建设作出一份贡献,获得成就感,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心,增加青年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工作创建一个和谐、优美,且富有灵性的文化环境,为青年教师高效率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提供精神上的助力。
其次是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现实的合理需求。由于乡村相对缺少休闲娱乐场所,青年教师缺少相应的交往和交流的平台,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的择偶遇到障碍。据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多搭建加强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如联合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经常性地开展单位联谊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交友、婚恋的平台;学校要主动关心乡村青年教师的子女入园入学的问题,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让教师子女能享受到就读入学的优惠和便捷;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为青年教师提供周转住房,帮助教师解决临时性住房,避免奔波劳碌之苦。
二、通过精神环境的营造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
相对于物质环境来说,精神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校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政治态度、校风教风等。
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防止不正之风冲击青年教师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信念。学校要通过传统国学文化教育涵养师德,通过先进模范事迹培育师德,通过师生共进塑造师德。例如,可以组织青年教师阅读国学经典,进行读书比赛、演讲比赛,促进青年教师对国学精髓的理解,把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组织师德模范到乡村学校演讲,组织乡村青年教师学习诸如张桂梅等先进教师的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青年教师;可以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我心目中好老师演讲比赛、师德师风手抄报比赛、师德专题黑板报评比、教师节师生联欢等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期盼,促进乡村青年教师对自身形象的正确定位。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地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念、职业精神和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完善个人职业追求,是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其次要注重校风教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要积极进行文化环境建设,树立正面典型,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每一个细节都对青年教师产生有益影响,每一件事情都能引领青年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使无形的文化浸润无处不在,让崇尚正能量成为一种内在需求。
三、通过成长环境的完善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都希望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发挥个人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由于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流失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乡村教育的质量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比,导致乡村青年教师很难得到认可,也很少有自我发展的机会。要改善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改变评价乡村教师的方法。从单纯依据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师,转向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具体实践中可以依据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评价乡村教师,实现对乡村教师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其次,创新培训形式,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提升乡村青年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目前很多教师培训更多的是从城镇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出发,并不完全适合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培训的形式也不容易为乡村青年教师所接受,这类培训主要是一些科研能力培训、通识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任教师培训等,由于与乡村青年教师的需求不完全匹配,乡村教师参培的热情不高,培训效果不佳。乡村青年教师更喜欢实用性强,能指导教学实践的培训内容,更喜欢参与式的培训。因此在培训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培训对象,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培训内容和形式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如搭建乡村教师培育站、乡村“四有”好教师团队、乡村名师工作室等平台,为乡村青年教师量身打造培训班和学习团队,更能契合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
其次是搭建乡村青年教师成长平台,指导教师规划职业发展,应对职业倦怠。乡村青年教师由于缺少成就感,很容易产生迷茫、怀疑等情绪,导致对职业失去兴趣,没有追求。为改变这种状况,相关单位可以在评模、评先、荣誉称号评定、职称评定时,设立乡村教师独立的名额,如乡村教师教学能手、乡村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让乡村青年教师有特有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要设法增强教师工作的韧性,以应对职业倦怠。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产生职业倦怠,要针对这一时期乡村青年教师的特点进行提升工作韧性的培训。[1]可以从提升青年教师心理韧性入手,提升抗挫折能力和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还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成长性思维训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应对职业倦怠。
综上所述,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措施。学校需要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成长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助力乡村青年教师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使乡村青年教师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平和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乡村教育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