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单元活动作业设计的探究
——以《童年的音乐》一课教学为例
2022-03-17张婷婷
张婷婷
关键字: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小学音乐;单元活动;评价
一、“核心素养”指向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提出“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由顶层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导中层学科育人目标,再细致落实到底层课堂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即指向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由此可知,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是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最基本的前提。
核心素养涵盖三个维度、六个要素、十八个基本要点,其中六个要素中的实践创新与十八个基本要点中的审美情趣与音乐课堂教学息息相关。音乐教育既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高度关注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核心素养相关要求指向的是情感态度、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这与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相契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增强音乐的体验与感受,促进音乐知识的应用,鼓励音乐创造与探索。因此教师应运用多元的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体现音乐的艺术魅力,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入感知与体验[2]。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单元活动作业设计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亦或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单一课时的教学安排,忽略了整体的单元设计。纵观小学音乐教材,单元主题、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学习和赏析作品以及音乐基础知识三者是环环相扣并且互相渗透的,教师无法通过一节课就能够渗透所有知识点。诸如乐曲的体裁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分析等知识点的学习,往往需要跨课时甚至是跨学期才能得以完成。那么如何使教学不落入“片段式”的模式?单元式的活动作业设计或许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学生安德森修订的“新版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出,布鲁姆理论中的知识理解和运用是由“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能力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其中记忆、理解、应用是“低阶认知能力”,分析、评价、创造是“高阶认知能力”。而这两类认知能力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高阶认知能力”是从“低阶认知能力”发展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是这六个层次能力循序渐进的重要过程。小学音乐学科也不例外,学生首先需要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在实现感性认知的过程中再逐步理解音乐知识,例如音乐要素中的节拍、力度、速度、节奏、曲式结构等。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分析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进而在分析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笔者认为这与布鲁姆的认知能力阶层理论是相契合的,而布鲁姆的理论也为如何设计单元活动作业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以《童年的音乐》为例设计单元活动作业
下文将以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童年的音乐》为例,结合布鲁姆的认知能力阶层理论,阐述如何整合设计单元活动作业。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学科单元活动作业设计应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吸收、分析理解以及对知识的运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首先,采用多元化的模块设计,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理音乐基础知识,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内化、巩固;其次,在认知的过程中通过迁移、聆听辨别,提高理解能力;最后,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索与创造,形成独有的音乐作品[3]。
模块一,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基础知识记忆。了解歌曲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思维导图是一种可用于整理所学知识的直观高效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记忆所学的音乐知识,例如歌曲的音乐要素、情绪情感、体裁等。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就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单元所学的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以及乐曲《彼得与狼》,梳理和记忆歌曲中的音乐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通过总结单元所学的知识,获得对整体单元的认知,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更直观地观察到每一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模块二,通过音乐要素与乐器认知促进音乐知识吸收。在第4课《童年的音乐》中的三首歌曲涉及到音乐要素节拍、力度及音乐符号的知识,欣赏乐曲《彼得与狼》中涉及了对西洋乐器的认知。笔者就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年级学生对音乐要素、常见的乐器有基本认识的要求,训练并增强学生对乐器的认知,并提高分辨音色的能力,直观地引导学生对乐器、力度记号的认知。
模块三,通过听辨乐器训练聆听与分析能力。众所周知,乐器是音乐最基本的材料,聆听是了解分辨乐器和欣赏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因此聆听音乐是单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辨析在《彼得与狼》这首乐曲中作曲家是如何巧妙地运用乐器音响的特点来模仿人物形象。这个模块的设计,在结合此前对西洋乐器的认知与理解基础上进行辨别分析,是在基础知识积累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与内化。
模块四,通过创造与探索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特有的音乐作品的前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充分运用了教材资源,训练学生根据给出的节奏自主编创乐曲,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创作能力并提升了学生的音准与乐感。此外,笔者还根据单元所学的歌曲引导学生探寻生活中的音音,通过设计伙伴协同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作业,使创编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有挑战性,同时增加多声部的探究难度,使学生在在合作与创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之美的体验。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笔者通过设计以上的四大模块,使单元的作业活动设计更加多元化,既有文字的理解、听觉的思辨,又有生活中有关音乐的探索与创造。四个部分呈螺旋式上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同时也体现了运用布鲁姆的认知能力理论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素养不是天生的,非为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是后天习得的。素养不是知识,知识的积累不会必然带来素养的发展[4]。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学生不断地习得知识、理解知识、分析探究知识与音乐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最终提升音乐素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