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表扬的负面效应及其消解机制
2022-03-17石斌斌
石斌斌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表扬在数学课堂中所起到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当课堂表扬变得过度甚至泛滥后,其激励性的作用反而会衰减,甚至从激励转向了抑制学生的发展。究其根本,是教师没有准确理解“表扬”的心理机制,没有适时、合理、恰当地使用表扬这一激励方式。
一、表扬的心理学划分
心理学家将表扬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容取向角度表扬和归因取向角度表扬。
内容取向角度的表扬是从表扬内容的角度出发,将表扬划分为个人取向的表扬(Person Praise)、过程取向的表扬(Process Praise)和结果取向的表扬(Outcome Praise)。[1]其中,个人取向表扬是指对一个人的能力、性格等的整体性表扬,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当一位学生解答出一道难题,教师表扬他“你很聪明”,就是指向学生个人的表扬;过程取向表扬是指对付出的努力或是使用策略进行表扬,比如一位学生使用一种非常规的解题方法,教师表扬他“你的方法很好,很独特”,就是指向学生所用方法的表扬;结果取向表扬是指对行为客观结果进行表扬,比如教师表扬一位学生的数学作业:“你的作业书写特别端正,看着特别舒服”,是指向学生行为结果的表扬。
归因取向角度的表扬是将表扬分为能力取向的表扬 (Ability Praise)和努力取向的表扬(Effort Praise)。[1]前者表扬一个人的能力,后者表扬一个人的努力。
二、误用表扬产生的负面效应
表扬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显著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表扬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然而任何一枚硬币都有两面,在表扬的积极意义背后,还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抑制。
首先,不合理的表扬限制学生的挑战。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在纽约20所学校的400多名学生中进行了一项拼图试验。研究人员将学生分成两组,学生完成一轮拼图后,研究人员对一组学生的能力进行表扬,另一组则表扬学生的努力。研究人员在随后的第二和第三轮中不断增加拼图难度,随着难度加大,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面对挑战勇往直前,不断尝试。相反,那些因能力被表扬的孩子却畏首畏尾,不敢犯错。这个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太过经常地表扬学生“聪明”,而不是聚焦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学生实际上会变得讨厌挑战,而且会为自己设定更低一些的目标。
其次,不恰当的表扬会压制学生的兴趣。笔者曾经为了让小学生学习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模仿了《王者荣耀》游戏,设计了一套数学等级制度(数学青铜、数学白银、数学黄金、数学铂金、数学王者),学生通过上课和作业上的努力表现,可以得到一定的星数,星数累计到一定数量便可以升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行下来,笔者渐渐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始对得星更感兴趣,而不是数学本身,因为从他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更多是关心得星的可能。心理学上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对事物本身产生兴趣,外部动机是指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对于数学本身的兴趣属于内部动机,而数学等级制度奖励属于外部动机。研究也表明,当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时,给予外部物质奖励性表扬,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反而会降低,一旦没有物质奖励性表扬,学生就很难维持学习兴趣。
最后,不当的表扬会打击学生的自尊。每次数学测验后,教师常常会表扬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比如“这次考试全班有这几位同学达到了优秀,他们很聪明,掌声鼓励!”教师的初衷是好的,想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但当教师在夸赞几位学生聪明时,却忽略了班级其余大部分学生,这些学生中有一些可能得到的暗示却是“他很聪明,我真笨!”。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聪明属于能力表征,是不可控的因素。在数学课堂中,这样的表扬越多,大部分学生受到的打击越大,因为聪明、能力都属于天生的,是难以轻易改变的。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先天能力不足时,便在讨论、质疑、探究中表现得更加畏惧,更加不自信,渐渐地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班级学生数学成绩数据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即优秀和不及格都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中等成绩,当教师的表扬仅限于少数同学时,有些学生常常会觉得受到忽视,这些学生的兴趣和努力就会受到抑制。
三、表扬的负面效应的消解机制和策略
不合理的表扬可以产生许多负面效应,那教师如何真正用好表扬这一手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是表扬要有“内容”。新课标强调教师评价的重要性,然而不少课堂充斥着“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类较为空洞的表扬,缺乏指向性,不利于学生好习惯的持续养成。因此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良好表现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同学们,你们听,他的回答是不是特别完整,非常好。”这是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要说完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刚才回答中提到了这一知识的历史背景,可见这位同学课后还在认真查阅资料呢!”这是在提醒学生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其二是表扬要体现过程性。教师常常表扬的对象往往都是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因为教师能直观看到他们所展现的优质学习结果。然而一个班级的主体部分却是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也在努力学习,但是在学习成效上总会有起伏,在重结果的评价理念下,这些学生往往不容易得到教师的表扬。前文指出基于学生努力的表扬,可以激励学生迎难而上,因此那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固然值得表扬,但教师的表扬不能只局限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做有心人,透过每日的课堂观察,更多地关注那些也在努力的学生。努力有多种表现: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作业书写端正、课后不懂就问等,这些努力都是值得教师表扬的。过程性表扬所聚焦的是学生的努力,从归因角度看,这属于学生可控制的因素,因此相对于针对结果的表扬,过程性表扬更容易激励学生。
其三是表扬显“诚意”。有的教师为了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答非所问时,会回答:“嗯,很好,请坐,谁再来说说看。”这样的表扬是敷衍式的,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对学生的学习也没有实际帮助作用,学生还可能会误认为自己回答的还不错。真诚表扬的前提是教师心中有学生,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可学生在站起来时还未能想好答案,教师可以适当延长等待时间,当学生最终回答正确后,这样评价:“这一段等待的时间是有点令人紧张,但你依旧努力在思考,最终思考出了答案,这一点很棒!”。真诚的表扬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带给学生更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表扬有其正面的积极效应,然而不恰当的表扬却会溢出负面效应。教育是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教师的表扬要树立真心、有效、恰当、科学的理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真正让表扬发挥应有的激励、鼓励和正向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