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多维构建探微
2022-03-17蔡向东
蔡向东
课程思政源自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步入“快车道”,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实现了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的纵向贯通与横向融合。“课程”与“思政”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深融合,构筑课程思政强磁场,让课程思政成为真正意义上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教育。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蕴
所谓课程思政,即高校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形成全方位育人模式。[2]新时代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基于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而且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需要,更是满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时代必然要求。
(一)课程思政建设是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要途径。新时代面临各领域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课程思政在各个学科体系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特别是随着全媒体发展带来的多元思潮众声交汇,大学生不再只是“官方”话语的忠实听众,“泛娱乐化”思潮带来的“娱乐至死”观念正在悄然腐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后真相”时代的持续发酵,使“真相让位于激情”的现象偶有发生,主流意识形态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态势。而课程思政旨在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专业课,让“思政味”弥漫全课程。因此,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使主流意识形态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认同的关键,有助于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3]近代以来西方的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他们的办学模式就如同戴在他人身上的“钻戒”,虽然耀眼却不一定合适“镰刀”和“锤子”的人民性。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样,中国的大学办学模式也应该且必须有中国特色。从结构上看,我国高校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通识课、思政课三大课程体系。课程思政通过转变思路,整合多方优势,实现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形态上看,课程思政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点、线的瓶颈,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外延,构建了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大思政格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名片,课程思政在突破专业壁垒的同时,也发挥了思政课主阵地作用,为思想政治工作“疏通筋骨”,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精彩。可以说,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课程思政建设是涵育时代新人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开展的。教学教育内容千万条,立德树人第一条,今天大学生的底色就是明天社会的颜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大学生“根正苗红”的重要保证。课程思政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高在上的姿态,将大道理嵌入小事情,在彰显特点中汇聚特色,为当代大学生踏红底。当前,面对新的时代境遇,要化解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隔的孤岛效应需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关键作用,在强化优势中巩固优势,将中国梦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课程思政是引导广大学生走出学习的单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成为勇担当、有作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要通道。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
诚然,课程思政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局限于思政课堂的禁锢,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创新教学载体,在讲好知识技能的同时,传递了知识背后的精神力量,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在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中必然要求合乎规律、合乎目的。
(一)课程思政要求“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4]德才兼备是自古以来的育人目标。教书与育人不是分工十分明确的两项劳动,而是同向同行的无差异的劳动。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呈现高度复杂性,高等教育工具理性倾向凸显,重教学轻育人,重能力轻品行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教育目标不同程度存在异化。譬如,当前个别教师专业技能教育十分出色,而思想引导水平则略有逊色,在教学中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育人效果有待提升。个别教师认为教书育人应该分工明确,专业课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思想引领则是辅导员的分内工作。然而,实践证明,德育、智育的划分是相对的,是分工不分家的组合,刻意的分工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一边倒现象。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结合专业特色,力求达到教书与育人的无缝衔接,破解当下存在的“两张皮”甚至“多张皮”的现象。进言之,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要构建“专业技能+思想引导”模式,实现科学文化知识与道德修养“两手抓”,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课程思政要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则是将课程中蕴含的育人理念潜移默化传达给学生,对学生成长同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个别高校仍存在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各自为政的现象,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和衔接性,专业课只专注技能教育忽视了思想引领,出现学科间观点抵牾、效果抵消的现象,各类课程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守好了“一段渠”,却难以汇成“一条河”。课程思政具有柔性缓进的特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之盐”融入“育人汤”,使学生如入芝兰之室而自芳,在不自觉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求“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互配合,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促进教育共同体的有效运行,从而达到共情、引起共鸣。
(三)课程思政要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统一
马克思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的工具化、知识化,认为人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未来,大学生终将走向各行各业,高校不仅要成为大学生梦开始的地方,也要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耕耘学生思想田野的主阵地,实践课则是让育人焕发出新生机的最大增量。当前个别高校盲目强调工具理性,一味追求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偏重于培养职业者,学生缺少责任感和情怀。个别高校强调理论至上,实践居下,只注重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缺少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培育的是高分低能的学生。课程思政要求理论和实践相互映射、立体互动、同向同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有差别的基础上走向交融与共栖。换言之,课程思政就是要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着力打造思想政治育人价值链,实现大学生从“技术人”向“社会人”的升级。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建构路径
2020年6 月5 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正式印发,《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回应了社会对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关切。无须讳言,画好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的同心圆,关键是要找准切入口,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维度着手,切实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课程建设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久久为功的使命感构建大思政格局。
(一)宏观层面:匡正思想,确保课程思政服务国家意识形态战略
从一定层面上看,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统领,其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而且是党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换言之,课程思政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建设好课程思政首先要站在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看问题,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一是要从育人理念的视角深刻认识课程思政“是什么”。课程思政不是纯粹的课程思政化,而是思政资源的供给和思政方法的导入,亦即从“专人”负责思政教育转向“人人”承担思想教育,通过多元结合、一体贯通的方式,推动所有课程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展开,更好支持和服务国家人才建设。二是要从育人目标的视角深刻认识课程思政“为什么”。毋庸置疑,课程思政的重要初衷之一是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所以,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政治导向,强化课程思政的政治引领,把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教学教育全过程。要始终坚持德育优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开展都要以德育作为价值旨归,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夯实党和国家未来建设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三是要从育人思维的视角深刻认识课程思政“怎么做”。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系统教育,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复合式的、渗透式的、有机体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点面割裂、顾此失彼的状态,消除各门课程各自搭台、各自唱戏的弊端,从而使德智体美劳等各类教育形成互为补充、提质增效的革命性变化,进而有效培育综合素质全面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二)中观层面:多元并进,确保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思政工作体系
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5]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结合,这种结合不是嵌入式结合,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保留自身底色的有机融合。首先,要加快建立课程思政的“导航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是确保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首要前提,必须高度重视、全面规划、循序渐进,既不能“一刀切”,亦不能当“急行军”。要绘好“路线图”、确定“任务书”、列出“时间表”,确保课程思政各项工作上到精心谋划,下到落地生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要科学设计方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其他专业课都要找准角色、干出特色,实现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课程有品牌的综合效果;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提炼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寻找契合点,激活兴奋点,立足专业谈思想、说素养、讲故事,做好各门课程与真善美的结合。其次,要精准推进课程思政的“巡航系统”。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不仅要跟着“导航”走,亦需要时刻观察沿途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让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都沉下来,也要有“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活力,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让每一堂课火起来。譬如,可以运用现身说法、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通过“好玩”“热闹”的授课“绝活”,让学生“听课就像追剧,听完一节想听下节”。再次,要尽快完善课程思政的“修复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还要有实时的评估系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成分进行及时修正。要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在推进课程思政整体建设进程中,既要稳步前进,又要停下来看看。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视频、新媒体打造课程思政新空间,构建起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立体多维、跨越时空的网络思政教育互动平台,把课程思政建在“云端”,把科学真理融入“网言网语”,实现线下“面对面”,线上“键对键”,形成上下联动、纵横发展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三)微观层面:深耕细作,确保课程思政助推教师教学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6]怎么挖掘、挖掘的成效如何,最关键要看教师。首先,教师要提高挖掘课程“思政味”的意识。教师不仅要当教授专业知识的“教书匠”,更要当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专业课教师不仅要立足本职,在专业课程中站好责任岗,守好责任田;而且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气派,传递中国精神。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有“内在美”又要有“形式美”。譬如,教材可以千篇一律,教法却可以各有不同,教师应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效果,利用好课堂这一教学阵地,因课施策,做到既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摆脱以往一深刻就无趣,一生动就无聊的困境,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化解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让课堂教学既有学术味,又有生动性。其次,教师要树立增强“思政悟”的自觉。立德树人不应该只是个别学科、个别教师的单兵作战、独立经营,而是所有学科、所有教师的联合作战、连片开发。教师要有“有位须有为”的责任意识,通过不同专业视窗,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知识的“触点”“熔点”,实现思政的精准导入;要开发思维、拓宽眼界,深入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专业课中,形成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生动局面。再次,教师要提升挑起“思政担”的能力。优秀的思政教育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教师要实现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自身要有硬实力,能做好责任田上的责任人。各科教师要自觉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关知识,了解掌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加强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既不能做‘披萨饼’,也不能做‘三明治’‘肉夹馍’,要做成‘佛跳墙’‘大烩菜’”,[7]真正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之中,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爱。
注释: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 年12 月9 日。
[2][5]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7 年第7 期。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5 月5 日。
[4]张鲲:《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命题与建设路向》,《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2 期。
[6]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 年3 月19 日。
[7]易鑫、黄鹏举:《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教材中——九十六种马工程重点教材全面修订》,《中国教育报》2018 年2 月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