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中职电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考

2022-03-1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刘 娟

(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佛山 528000)

2018年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肩负起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予以培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办好“思政课”的前提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与中小学所有课程蕴含的政治思想教育资源深度挖掘,把思政课和各类课程相互配合问题妥善解决,将课程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构建相互支撑和类型丰富、全面覆盖和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做到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一门新兴专业,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电子商务人才。因电子商务的开展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通过互联网全时空进行商贸活动的经济形式,空间虚拟化使得网络诈骗、信息安全和诚信履约等各类风险随国际风云变幻不断对电商从业者予以考验。随着互联网+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境电商、移动电子商务和新媒体营销等电子商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导致电子商务行业环境愈发复杂,从而一定程度提高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挑战及风险[1]。中职电商专业的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些新的变化给电商专业的青年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带来严峻考验,只有开设好思政课程,加强思政教育,并通过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共同作用方能得到有效解答。中职电商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类,两类课程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同的育人作用,却都共同担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在所有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思政课尤为重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的重要保障。其他各门课程也承担着“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使命。充分发挥电商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使思想政治课程与电商专业课程有效融通,紧密配合,共同完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从而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

“课程思政”并非一类或一门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目的是在课程改革、教学各方面、各环节中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为显性课程,而其他课程是思政教育隐性课程,通过融入式教学将其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道德追求、爱国情怀和人格培养等在传授知识中起到重要价值引领作用。经有效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和其他课程隐性育人,可有效协调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其同向同行,相得益彰,并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实现全员立体化、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2]

下面,从思想政治课教师角度,就新时代中职电商专业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进行探讨。

1 坚持电商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目标同向同行

同向同行,这里的“向”是指育人方向和目标,“行”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方面人们存有一定误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的任务,其他课程主要是传授技能及知识,导致思政课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唱“独角戏”,专业课程不能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相互融通的要求,无法形成同频共振,因此无论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程都未能很好的实现育人目标。为适应培养新时代人才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融通全环节,使电商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迫在眉睫。

中职电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首先是“同向”。这里的“向”是指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明确的办学方向。学校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放在首位。新一轮的中职思政课程改革,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构建中职思政课程体系的主线,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人格健全及公共参与。其中,在思想政治学科中政治认同为首要素养,是其他素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是所有课程、所有教师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关乎学科核心价值的实现,同时还直接关系学生理想信念与成长方向的确立,对达成其他素养起到方向引领作用。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3]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予以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的主要目标,这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是新时代中职电商专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应该明确和坚持的方向。

思政课程和中职电商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这里的“行”是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为谁培养、如何培养和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上,思政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担负着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审美意识、职业精神、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电子商务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思政课教师要时刻铭记其担负的职责使命,不仅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予以树立,坚定四个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培育、践行,同时引导教师树立育人责任,将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各门课程中,对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掘,加快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建设,实现协同育人效应,从而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局面。

2 坚持电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本质上都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者在内容和要求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不论思政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或是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在培养中职电商人才中使专业课程思政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需对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加以明确,重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将课程思政贯彻于专业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各类学科课堂教学要树立“课堂大思政”意识,思政教师应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优势,结合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强项,对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同研讨挖掘,并有机结合专业内容,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扎实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课程思政不但对专业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而且也提高了对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思政课不但需要将价值引领与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要有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教学内容,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时,对专业课中思政教育元素积极发掘,对有效结合专业知识点和思政内容的教学形式进行探讨,开发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突出自己的专业特点参与课堂学习,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到提升。

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必须使二者在思想、意识、言论等方面实现共鸣,把传播思想政治理论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将课程思政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课程素材,用言语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价值的力量提高同频共振质量。[4]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