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性补偿:学生主动学习的助推器
——以《分米与毫米》一课为例
2022-03-17王欣
王 欣
一、案例背景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渗透进日常教学[1],但由于学生群体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前置性”差异,创造性使用“前置性补偿”教学。“前置性补偿教学”是指教师综合考虑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学情差异和情感态度等,基于学情确立学习起点,在教授前结合教学目标,在知识基础、方法经验和情感态度方面补偿学生的不足与疏漏,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过程[2]。本案例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下)中的《分米和毫米》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是基于学生认识“米和厘米”的认知起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也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千米”打下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前置性补偿”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长度单位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进行关联与建构,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二、案例描述
第一环节为知识迁移补偿。本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关联新旧知识,通过复习唤醒已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名称、缩写、进率、单位长短等记忆,对学习长度单位的方法进行回忆、习得和补偿,用旧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促进知识学习的正向迁移,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提供方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前可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测量物体要用到长度单位,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关于厘米和米,你知道什么?能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有多长吗?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环节为知识链接生活经验的补偿。教材中直接告诉学生:10厘米是1分米。并测量书的厚度让学生感受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进而引入比厘米小的毫米概念,这样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对厘米的认识,而非基于已有生活经验,学生也没有对于长度单位形成过程的思考。因此,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对缺乏与生活关联的新知进行补偿,消除干扰因素,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在本环节向学生提供铅笔芯的粗细、某市降雨量、蚂蚁体长、硬币厚度分别为多少毫米等信息后,提出相关问题:你发现它们都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新的长度单位?关于毫米,你想知道什么?
第三环节为认知冲突补偿。教学中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用“厘米”无法精确描述,因此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学生感受更小长度单位的需要,并在对米、厘米和毫米3个长度单位进率进行梳理,产生认知冲突,在矛盾补偿过程中为创造新的长度单位提供了可能,也对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有了自己的感悟思考。
首先教师让学生估一估一支铅笔的长度,在学生预估并测量后,发现铅笔比17厘米还长一点,长出的部分不足1厘米,引导学生理解此时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即毫米。在学生认识了米、厘米和毫米三个长度单位,再让学生将其排序,然后教师板书三者间的关系。接下来教师继续追问,课前提到的长度单位(分米)应该放在哪儿,这个长度单位是怎么产生的,最后向学生讲解毫米、厘米、分米的关系。
第四环节自我与互助补偿。在此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组,并依据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式的组内共学活动,真正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走在“教”之前。同时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自我补偿与互助补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得到提升与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完成本环节的教学:
指令: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毫米,在直尺上找到了1毫米,那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宽度或者厚度也是1毫米呢?四人小组合作,从信封里找一找。
(信封中装有1分硬币、1张塑料卡片、1块橡皮、1张A4纸)
合作:借助你找到的1毫米物品,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请同桌同学用直尺帮助检查一下,你的同伴比划的是不是1毫米长度。
三、案例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表现尤为明显,为消除学习过程中类似的不利因素,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采用“前置性补偿”教学方式,从基础知识、生活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补偿教学,助推学生主动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在“前置性补偿”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其一,“前置性补偿”应根据学习起点进行认知补偿。在学习“分米与毫米”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常见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对长度单位的概念、进率甚至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对“分米和毫米”却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每天使用的文具直尺上就能接触与了解毫米,却很少能够接触或用到分米,因此生活经验造成了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
“前置性补偿”遵从“以学定教”的原则,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认知和生活经验确立学习起点,结合学习目标所做的指向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的教学补偿。教师可用本节课中谈话交流和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初步掌握学情,也可采用“前测”的方式,通过试题初步掌握学生对新知目标的了解情况,分析并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辅助后续的“前置性补偿”,以达到精准施教的目的。
其二,“前置性补偿”应合理设计学习任务,促进知识迁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本身知识不断累积并递进的过程[3]。教师应当设计合理有效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建立起新知与旧知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主建构,助推主动学习行为。
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课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设计引导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单,力求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突破重难点;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矛盾冲突,激起学生的经验冲突,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互相协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起点,为生长新知提供可能;再次,教师可以设计组内共学,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确立培养能力与目标,促进自我补偿与互助补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积极参与并有所提升。
其三,“前置性补偿”应为后续“以学定教”提供更高起点。学生如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只是形成了分米和毫米的表象,便不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也不能让新知独立生长,因此教师课后总结时可对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作“前置性补偿”,通过分与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感受和体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产生了分米,再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产生了厘米,再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产生了毫米。照这样分下去,还会分出更多的长度单位。反之亦然。
“前置性补偿教学”能够让学生经历新知的产生过程,是一种渗透数学思想与“主动学习”理念的方法,能使学生从旧知中衍生出新知,让起点向前跨越,为下一阶段的“以学定教”确立了更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