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石油精神融入石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22-03-17吴春晓

科教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石油院校精神

吴春晓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关键字 石油精神;石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2019年3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进一步说明了思政教育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石油化工类高职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因石油而生,因石油而兴,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具有石油精神的丰厚积淀和特有优势,如果能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则能丰富思政课的内涵建设,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1 石油精神简述

石油精神是中国石油人为石油事业执着拼搏而孕育出来的精神财富,是广大石油职工对老一辈石油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石油工业建设实践中的产物。

1.1 石油精神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落成,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出了“一厘线”精神、“穷鼓捣”精神、“找米下锅”精神以及“小厂办大事”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玉门精神”。

20世纪60年代,石油工人发起了大庆石油会战,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数万名石油会战大军在极端艰苦而恶劣的条件下,苦战三年开发出了大庆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也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核的大庆精神;“黑天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的“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石油工人充分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弘扬和丰富了石油精神的精神内涵。在柴达木盆地上,孕育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为精神内核的柴达木精神;在塔里木会战中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提倡“三种精神”,即“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五湖四海”为内涵的“塔里木会战精神”;在长输管道建设过程中,管道人秉承“管道为业、四海为家、野战为乐、艰苦为荣”的“‘八三’管道精神”等。

1.2 石油精神的丰富内涵

石油精神正是在历次石油会战和石油工业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和丰富起来的,是得到了党和国家精心培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精神、求实精神以及奉献精神。

爱国精神。石油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为石油人为国分忧、为民族分忧的一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它超越了个体和家庭,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可以抛家舍业的一种博大胸怀,具体表现在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知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为国争光的时代价值追求。

创业精神。中国的石油工业是在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当时石油工业面临艰难的困境,老一辈石油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表现出空前积极的创造活力和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不论是初期的恢复建设,还是后来的发展开发,不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普通的一线工人,他们身上都体现着昂扬的斗志,冲天的干劲,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求实精神。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也是一部奋斗史。之所以取得后来辉煌的业绩,与石油人踏实做事,老实说话,诚实做人的品格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求实精神,它是石油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

奉献精神。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人民利益至高无上,这是一代又一代石油工人的坚定信仰;为祖国加油,为国家奉献,为民族争气,这是石油行业始终如一的执着信念。

2 将石油精神融入石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1 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方面,深入开展石油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国革命史,自觉建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充分挖掘和利用石油精神文化资源,并有机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素材案例,以故事、案例等方式,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更深入地把握国情和党情,从心而生铸就“四个自信”。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石油精神教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石油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石油精神不仅包括职业精神,更包括个人的行为处事态度,它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

2.2 促进石油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

一方面,深入开展石油精神培育可以促进优良学风建设,一代一代的石油人用自己勤劳、灵巧的双手开采出一桶桶宝贵的石油,不远万里地汇入祖国的经济脉搏,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奉献给了石油。要让艰苦奋斗、敢拼敢做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出来。在石油精神潜移默化的濡染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为人民、为石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贡献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从而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永葆石油人的红色积淀和奉献情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石油精神培育能够促使大学生深入体会石油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成为指导大学生思想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方向,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石油精神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开展石油精神教育,让同学们以石油人为榜样,约束自己的行为,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篇章。

2.3 石油行业接续发展的潜在要求

石化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一方面,作为未来石油行业主力军的石油学子要真正了解石油行业,就需要深入了解石油精神。开展石油精神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体会石油行业的艰辛,在此基础上成为“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石油人。同学们深刻理解石油化工类行业的工种特点和职业精神之后,对将来更好地投身适应石油行业工作具有巨大的帮助,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身上的职责,增强职业责任感。

另一方面,深入践行石油精神教育有利于石油基因的传承,石油精神在石油行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发挥无可替代的精神引领作用,能够促进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石油行业的发展是牵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命脉的重要支撑行业,只有将石油精神、石油基因传承下去,才能促进石油行业长期稳定发展,使石油精神得以有效相承。

3 将石油精神融入石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3.1 课堂教学

推进石油精神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石油精神案例故事,使之与理论内容深度融合,发挥潜移默化的学习效果。

首先,在教学中充分掌握和运用“互联网+”的新形式。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内容要求,到2022年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及混合学习模式。可先自行构建或利用如中国大学MOOC(慕课)这样的网络教学平台,把石油精神相关的课件、文档、多媒体等资料和老师录制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平台,归入不同的专题。这种“混合式教学”与“翻转式课堂”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固有方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利用资源库的同时,还可自主探索进行在线课程、试题库等资源开发,构建起教学互动、考试评价、实践实训、教师发展一体化的思政信息化教学模式。

其次,系统、有机地将石油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避免把案例素材以碎片化方式添加进教学内容中。先要在各门课的教学大纲中融入石油精神,大纲中不要求每个章节都体现石油精神,但一定要做到紧扣每门课的核心要求和教学重点,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精髓所在。如讲大庆精神,同样内容的案例,四门课都能用,但“基础课”重在进行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纲要课”重在讲述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与成就,“概论课”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背景,“原理课”重在介绍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理论指导作用。

再次,打造情景课堂。在运用石油精神案例的时候,注重挖掘示范典型,通过组织“石化行业优秀毕业生访谈录”的社会访谈活动,充分挖掘优秀毕业生自身的特点,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从情景中融入课堂,感受真实的石油精神。除讲授外,还可用讲座、演出、播放视频音响原声等多媒体形式,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最后,在课内实践环节融入石油精神。四门主干思政课的课内实践学时在形式上可考虑:阅读一本石油精神的相关书籍,写一篇读书笔记;观看一部石油精神内容的电影、电视剧或纪录片,写一篇观后感;走一个地方,进行以市场调研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一处与石油精神相关的企业、纪念馆或博物馆等,写一篇考察报告。

3.2 社会实践

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定岗培训、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等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培训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个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前走进企业,切实感受生产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在工作环境中体会石油精神的作用发挥和真实存在。例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建研发机构12个、产业学院12个,同时在校内建成天然气化工、国内石油化工、煤化工等石油化工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直接学习操作最顶尖的设备机器,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学习。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政策,安排专业课及公共课教师在假期期间到石化企业进行进厂锻炼,帮助教师与石油行业职工实现“面对面”对接,把企业文化和石油精神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感受企业文化和石油精神的熏染,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企业精神和石油精神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将“石油精神”“铁人精神”“工匠精神”带进校园,教导学生形成奉献石油、职业成才的观念,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组织大学生参观校史馆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校史馆,校史展览共分五个部分:光辉岁月、今日风采、工匠摇篮、金色名片和再续华章。馆内采用80余块展板,10余个展柜、展箱,3个电子展示屏,2个雕塑,800多张照片和一系列与学校发展相关的实物组成。布展综合应用了文史资料展示、音像视频、场景复原、触摸互动机、沙盘模型、新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展现了学校60多年的光辉岁月,再现了一代代兰石化人艰苦奋斗的历程和60多年沧桑巨变的历史画卷。透过校史馆展示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实物以及每一组数据,学生们都可以深刻感受到流淌在兰石化人血脉中特有的石油精神情怀,可以深刻感受到“为石油而兴,为石油而息”的家国情怀和“艰苦奋斗,力争一流”的精神品格。

4 小结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石油精神,石化类高职院校参与铸就和亲身见证石油精神的形成。石油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但是石油人共同的精神根基,而且是石油类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和文化育人的文化积淀。将石油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石油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是石油类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根本魅力。石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挖掘石油精神的案例,形成体系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实现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同向发力。

猜你喜欢

石油院校精神
石油石化展会
虎虎生威见精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奇妙的石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拿出精神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